不哄不會睡覺跟自主入睡的孩子,到底會有哪些不同?寶媽們別忽視

2020-08-30 逗兒媽媽

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孩子晚上喜歡熬夜不睡覺,天天纏著父母講故事、玩玩具等等,而這時的家長則會選擇哄孩子的方式,讓孩子們早點入睡,因此搞的父母疲憊不堪。然而有些小朋友則不需要父母哄睡,自己獨立就可以入睡,因此,帶孩子們睡覺就分為哄睡和自主入睡這兩種。

小齊的二胎是個兒子,與大他三歲的姐姐正好湊足了一個「好」字,小齊和老公心滿意足。眼看著老二已經四歲多了,每晚還是需要小齊哄著睡覺。小齊認為這是融洽親子關係的機會,就購買了許多繪本故事書,邊給兒子講故事,邊哄其睡覺。逐漸地,小齊發現,兒子越聽故事越有精神,自己都上下眼皮打架了,兒子卻一丁點兒睡意都沒有,每晚都要11點多才能入睡。小齊為此苦惱不堪。

反觀小齊的女兒,就不一樣了,每晚九點多就入睡了。若不是小齊家還寬敞些,兩個小孩都有自己獨立的居室,估計姐姐也會被弟弟吵鬧得睡不好覺。小齊認為,或許老二是男孩的原因吧?會更活潑一些,也沒有將兒子總是被哄睡這件事當回事,直到小齊看到了一篇文章。

源自美國睡眠研究協會的一項研究證據表明,獨自入睡的孩子睡眠有規律,遵循自己的生物鐘,能使大腦得以充足的休息,有利於智力發展。而哄睡的孩子入睡時間延遲,深度睡眠時間不足,進而影響大腦的休息時長,容易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孩子智力發育,除此之外,還可能在以下方面產生差異。

一、 獨自入睡的孩子,跟哄睡的孩子有何不同?

1、獨自入睡的孩子獨立性強。

從小能夠獨自入睡的孩子,說明其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比較強,長大之後,也有能力與外界進行有效的社交活動。而哄睡的孩子則容易從心理上產生對親近關係的依賴感,對於熟悉的事物和環境較為認同,對陌生環境容易產生排斥感,而這些心理對於其成長是不利的。

2、獨自入睡的孩子時間觀念強。

獨自入睡的孩子一般會在固定的時間段內休息,逐漸地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上學後,也會較快地適應學校的規律性生活,對於時間觀念會有較強的把握力度。而哄睡的孩子則容易受到情緒的感染,入眠時間不固定,往往缺乏時間觀念。

3、獨自入睡的孩子自律性強。

孩子能夠獨自入睡,說明其對自己有著嚴格的要求,不會在他人的監督下行事,而是能夠管得住自己,體現出良好的自律性。而哄睡的孩子則體現出相對較差的自律性,若是沒有人監督提醒,孩子不會自主完成某些事情,往往需要他人監督或者督促才能完成。

孩子能夠獨自入睡,不但能夠培養孩子多個方面的優良品質,還可以節約父母的時間,讓工作了一天的父母早點休息,這是一舉數得的事情。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在四歲多依舊需要哄睡時,不妨採取一定的措施,培養孩子獨自入睡的習慣。

二、如何培養孩子獨自入睡的習慣?

1、家長引導孩子做好獨自入睡的心理準備。

當孩子開始獨立睡眠時,家長就要和孩子做一個事先的約定,包括上床時間、睡前故事時間、入眠時間等等,以規則的形式固定下來,讓孩子在心理上有計劃性,這樣的話,即便是要給孩子講故事,也不會佔用過多的時間。當家長離開孩子後,孩子也能獨自入睡。

2、鼓勵孩子白天多運動。

孩子白天活動量增加,就容易在玩累了的情況下較早入眠。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家長要多帶領孩子從事慢跑、遊泳、做體操等活動,一則鍛鍊身體,二則加速睡眠。

3、家長引導孩子做好入睡準備。

睡眠前也應該有一個儀式感,到約定的時間了,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刷牙、洗臉、換好睡衣等等,當這些儀式漸漸滲入到孩子的日常行為中之後,就會有一種自覺的條件反射,時間到了,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準備入睡了。

4、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孩子睡覺時,家長不妨將電視關閉,可以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白噪音催眠,為孩子營造一個較為祥和、安靜的環境,有助於抑制孩子的興奮狀態,加速睡眠。

5、睡前兩小時內不要給孩子進食。

有時候,孩子在睡覺前吃零食或者水果太多了,也會影響孩子入睡。家長要控制孩子的進食時間,不要讓孩子的腸胃在睡覺前還保持興奮狀態。

家長在培養孩子獨自入睡習慣時,一定要記住不可急於求成,要根據孩子的性格逐漸培養孩子的習慣。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性格不同,行為習慣不一樣,家長需要多觀察、多總結,以耐心來換取孩子的成長與進步。

今日話題互動:各位家長,您的孩子有哄睡的習慣嗎?您是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的呢?歡迎您留下自己的看法或經驗,一起參與話題探討。

相關焦點

  • 哄孩子睡覺有哪些技巧?寶媽一定要有秘訣
    自從有了寶寶後真是操不完的心啊,別的不說,就說哄寶寶睡覺就不容易。想讓寶寶睡覺了,半天哄不睡;好容易哄睡了,擔心的問題更多,寶寶是冷了,是熱了,寶寶睡得好不好。就是因為不容易,所以在哄孩子睡覺的問題上,媽媽們都很想知道一些技巧,今天咱們就來談談。1、晚上睡覺的時候,小寶寶經常會餓、會尿、會驚醒,所以很多媽媽為了方便,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會開著燈,這樣給寶寶餵奶,換紙尿褲的時候就會比較方便。
  • 自主入睡,與被父母哄睡的孩子智力不同?科學家:差距不僅是智商
    對把孩子照顧得細緻入微的年輕寶媽來說,哄自己的寶寶入睡是很正常的事兒,可她們也許不知道,長期的哄睡可能會把孩子慣壞,以後若沒有父母的陪伴,他們就很難自主地入睡。需要哄睡和能夠自主睡覺的孩子,差距可不只是一兩點我姐有倆孩子,一男一女,小外甥小小年紀特別乖,晚上基本上能夠自己睡覺,不需要父母操心;而小外甥女雖然還大上將近一歲,卻每晚需要媽媽哄睡,甚至抱著睡。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哄睡的孩子有何不同?科學家:差的不僅僅是智商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朋友家有一對兩歲半的龍鳳胎姐弟,雖然是親姐弟,但倆娃的性格可謂大相逕庭。姐姐安靜乖巧,弟弟機靈活潑。姐弟倆對比最明顯的就是晚上睡覺時:姐姐每天在9點半左右就能夠自己入睡,絲毫不需要人哄,而讓人頭疼的弟弟每晚都要纏著媽媽瘋玩,不磨蹭到11點堅決不肯睡覺。
  • 娃可以自主入睡的三個「信號」,寶媽做好「配合」,遠離哄睡煩惱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很多寶媽都盼著自己能生一個「天使寶寶」,睡覺不用哄,平時不哭鬧,醒了還能自己玩。那在帶娃路上,可以省下不少力氣。有的寶媽幸運地遇到了「天使寶寶」,可能在4-6個月的時候發現,寶寶怎麼越大睡眠越不好了呢,可能隨時用一個「晝夜顛倒」,給寶媽一個「下馬威」。
  • 哄睡與自主入睡有何不同?育兒專家:養成自主睡眠的娃,智商更高
    引言:孩子的睡眠一直都是困擾家長們的問題,很多家長在哄孩子睡覺的過程當中,就像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但是也有些人沒有經歷過這種困擾,因為有一些孩子可以自己入睡,完全不用家長們哄。那麼,孩子之間這種巨大的差異性到底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嗎?一些育兒專家就該是進行了長時間的實驗,而結果也是意料之中,需要家長們哄著睡的孩子和可以自己入睡的孩子之間存在著很多的差異,這些差異在短時間內呈現不出來,但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這種差異性就慢慢顯現。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被父母哄睡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不僅僅是智商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許多寶媽都發現一個問題,有些孩子經常夜起,並且睡覺前都需要父母哄才肯入睡。而有些孩子卻非常容易帶,基本不需要父母哄就可以獨自入睡。就比如睡覺這一塊,大寶就算沒有父母哄,自己也能安靜入睡,但是二寶就不行,一定要有人哄才肯入睡,並且在入睡前有各種不好的習慣。比如喜歡翻來覆去,或者是睡覺前要吵著喝水才行。寶媽對此也非常無奈,畢竟擔心孩子半夜大聲吵鬧,會影響鄰居們的休息,所以只能讓儘量去滿足二寶。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被哄睡的孩子,差距不只是體現在智商上
    為何有些孩子,能夠自主入睡,不需要家長各種哄,有些孩子需要各種哄,卻依舊遲遲不入睡呢?這些自主入睡的孩子,和那些被哄睡的孩子,差距到底在哪裡?長期如此,這些需要高強度哄睡的孩子,和那些自主入睡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被哄睡的孩子和自主入睡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明顯,不僅在智商上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許多寶媽都發現一個問題,有些孩子經常夜起,並且睡覺前都需要父母哄才肯入睡。而有些孩子卻非常容易帶,基本不需要父母哄就可以獨自入睡。但是對於父母來說,如果孩子哭鬧需要父母的陪伴才入睡,家長都會去滿足孩子,選擇哄孩子入睡,那麼自主入睡的孩子和需要父母哄睡的孩子有何區別?
  • 寶媽哄娃入睡難?別再嘗試「手搖哄睡」了,「毛巾哄睡法」更合適
    ,比如父母頻繁的餵奶,或者忽略錯過了孩子入睡信號,在孩子困得時候不哄睡,反而在精神的時候哄睡,這樣自然也不容易讓娃睡著。所以,綜上所述,只有孩子不存在前兩種入睡難的因素時,家長給娃使用「毛巾哄睡大法」才能有效,孩子身體不舒服時,不想辦法解決,咋哄都沒用的。
  • 收到這三種「信號」,寶媽可以讓寶寶自主入睡了,以後帶娃更輕鬆
    不過專家給出一個範圍,建議是在3-6個月,就可以培養寶寶的自主入睡。這個月齡可能比很多寶媽預計的要早很多,所以,很可能出現寶寶已經具備自主入睡的條件,但寶媽還在堅持不懈的哄睡,反而會影響寶寶的自主入睡。
  • 寶媽的福音來了,告訴你怎麼讓寶寶自主入睡
    現在的小孩很難帶,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抱著能睡,一放就醒,晝夜顛倒,整夜不睡。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爸媽來說,照顧孩子睡覺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有的寶寶白天睡不醒,晚上不睡;有的則是夜裡睡不著,家長熬出了黑眼圈的同時也擔心孩子睡不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被父母哄睡的孩子有啥不同?差距不僅在智商上
    因為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小的時候,通過給講童話故事的方式哄他們睡覺,還有些家長會等孩子睡著以後才會回到自己的房間,所以一些孩子會形成依賴,進而養成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必須要父母哄睡,不哄就不睡。有些家長覺得哄娃睡覺並不是一件大事,但事實上,孩子是可以一個人入睡的,完全不需要被哄。
  • 寶寶睡覺時的3個表現,是在練習自主入睡,父母別隨便幹擾孩子
    執筆:輯香編輯:羅梓花定稿:楠楠「抱哄兩小時,放倒就清醒」是困擾著很多媽媽的問題,每當孩子睡覺的時候,要麼全家靜音,要麼一直奶睡,要麼抱著悠睡,弄得家長們苦不堪言。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寶寶不想睡,只是媽媽總以成年人的視角看待寶寶的睡眠習慣,幹預太多,遏制了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今天小編帶各位媽媽們了解一下寶寶是如何練習自主入睡以及「4S哄睡法」。
  • 寶寶睡覺時的3個表現,是在練習自主入睡,父母別隨便幹擾孩子
    執筆:輯香編輯:羅梓花定稿:楠楠「抱哄兩小時,放倒就清醒」是困擾著很多媽媽的問題,每當孩子睡覺的時候,要麼全家靜音,要麼一直奶睡,要麼抱著悠睡,弄得家長們苦不堪言。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寶寶不想睡,只是媽媽總以成年人的視角看待寶寶的睡眠習慣,幹預太多,遏制了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今天小編帶各位媽媽們了解一下寶寶是如何練習自主入睡以及「4S哄睡法」。
  • 寶寶從哄睡到自主入睡,需要多久?還看媽媽如何培養
    關於寶寶的睡眠,有時候真的很讓寶媽們頭疼,經常是看著寶寶明明犯困了,可以越哄睡越精神,寶媽哄不住,最後還是寶寶把自己累的筋疲力盡才睡。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甚至哄孩子睡覺把自己哄睡著了,孩子還不睡。 很多寶媽很頭疼,到底孩子什麼時候才能想睡的時候自己睡,不折磨娘親啊?! 之前甚至還有一個寶寶的哄睡現場,堪稱「排場最大」的哄睡,一家人沒一個閒著的。
  • 寶寶無法自主入睡,和夜晚恐懼感有關,媽媽們別錯怪孩子了
    身邊常常有媽媽抱怨,自己的孩子晚上不敢自己睡覺,也無法自主入睡,都要哄著、抱著、陪著,經常折騰到筋疲力盡,娃睡了,大人也累癱了。這是咋回事呢?我也試著了解過,她們晚上陪娃睡覺的過程,媽媽們一般是給孩子講故事,陪著入睡,但有時心情不好或者有其他事情,就會採取「快捷方式」:「你快睡覺,不然大灰狼來找你了!」、「晚上不睡覺的小朋友,會被警察抓走的!」、「晚上不睡覺,小怪獸會來吃你的!」等等恐嚇的言論,嚇唬孩子,迫使他早點睡著。
  • 自主入睡與經常哄睡的孩子有啥區別?科學家:差的可不僅是智商
    而自己去睡覺的孩子和需要哄著睡覺的孩子是有區別的,而這些區別都在生活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案例玲玲(化名)家是龍鳳胎,姐姐比弟弟更加自立一些,平時吃飯睡覺都是自己解決,而弟弟就比較會撒嬌,平時睡覺都是需要寶媽哄著。
  • 被哄睡的孩子跟自主入睡的孩子有何差別?科學家:差的不只是智商
    朋友的女兒十分乖巧,一到九點就準時爬上了床,很少需要大人哄,即使偶爾有幾天會不願意上床睡覺,但是通過閱讀繪本,也能很快就入睡了,這讓朋友覺得自己的女兒特別省心。總之不拖延到十一、十二點根本不會乖乖睡覺,這使得王奶奶對於小孫子在睡覺這件事情上十分頭疼。
  • 哄睡走好第一步,寶寶自主入睡不是夢
    網上很多媽媽分享自己帶娃很奔潰,都快被折磨成「神經病」了,整日憔悴不安,蓬頭垢面,狀態極差;偏偏禍不單行,老公不僅不幫忙帶娃,還嫌棄自己,只想說「香菇藍瘦」。導致媽媽們帶娃容易奔潰的「兇器」之一是哄娃睡覺,很多媽媽都說哄娃睡覺太難了,為了哄寶寶睡覺簡直「無所不用其極」,「抱,搖,唱,推,拍」十八般武藝全使上了,結果娃愣是不睡,並且娃越來越難帶。
  • 寶媽本想鍛鍊寶寶自主入睡,結果因為大意,最終追悔莫及
    而讓很多寶媽最崩潰的就是哄睡了,寶寶小,並不像廣告裡面演的那樣,寶寶都是有著天使般的睡眠,而是一到睡覺的時候就跟惡魔一樣。所以也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哄睡方式,抱著哄,搖著哄,走來走去的哄。而當寶寶睡著以後寶媽也得不到休息,因為寶寶就像裝了「雷達」一樣警覺,明明是熟睡的狀態,卻一放到床上瞬間就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