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錯了,再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了」!媽媽深夜痛哭,到底是為何?

2020-12-13 小屁孩兒

文|文兒

孩子到了上初中的年紀之後,基本都會面臨住校或者回家的選擇,因為她們都已經有早晚讀了。每天早讀7點開始,晚上下課大概是9點多。如果選擇住校,孩子和家長都會省心很多。但孩子住校,脫離家長視線後,他們在學校怎麼樣?家長不再了如指掌。

△ 明明是校園欺凌,卻被老師說成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

依依是一個農村女孩,父母為了讓她得到更好的教育,費盡心思讓她去城裡讀了一所寄宿初中。因為穿得沒有城市裡孩子好,經常被同學嘲笑。老師看她成績一般,對同學欺凌她的事情,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依依每次回到家也都對學校的事情閉口不提,因為她不想讓父母替自己操心。直到依依經歷校園暴力,她身上穿的衣服被扯爛,頭髮被剪得長短不一,胳膊上也被掐出了青紫印,再也忍不下去了。一路跑回家,抱著父母就開始哭,邊哭邊說自己在學校經歷的種種。

父母心疼地抱著女兒一起哭,哭完後去找學校要說法,學校老師卻說:「依依從來沒講過,我們都不知道。再說都是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也處罰了那幾位學生,就這樣吧。」對於老師的回覆,依依媽再也忍不住痛哭,邊哭邊說:自己錯了,再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了!

依依的所經歷的校園欺凌,其實很多孩子也都經歷過,只是有時候父母都不知道。但是學校在知道發生這樣的事情之後,做法確實讓人心寒。對校園欺凌的孩子放縱,以後還會有更多無辜的學生遭受欺負。關於孩子住校存在的危害,作為家長你知道多少呢?

△ 孩子的寄宿的危害,家長心裡要有底

① 運氣不好,會被混混欺凌

我最討厭的就是孩子回到家之後告訴家長自己在學校受到了同學欺負,有的家長還會這樣說:如果你不招惹別人,別人為什麼要招惹你?成天就你事多。如果還有家長這樣認為,我只想說,做你的孩子太難了。校園欺凌事件導致命案的報導新聞也沒少播放,作為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不要再說一些責備孩子的話了。孩子選擇告訴家長,是因為害怕,希望得到幫助,如果家長還不作為,出事等著只能痛哭吧。

② 虛度光陰,放飛自我

很多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對於孩子的學習管控都很嚴格。但是孩子住校之後,會覺得終於沒有人管了,可以放肆地玩了。於是把之前想做卻一直不敢做的事情,都嘗試一遍,虛度光陰,放飛自我,自由自在,成績分數什麼的都是浮雲。

③ 談一段青春期的早戀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會有一顆懵懂的心,對於男女關係的相處會產生好感,這種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還是住在家裡,家長可能會察覺出來,然後做出正確引導。但是住校的話,不能及時引導孩子,很可能會造成早戀影響學習。

△ 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解決住校帶來的風險呢?

① 經常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在校情況

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住校了,學校裡有老師管,就可以完全放心了。如果你真的不管不問,那就真的完了。你要經常和老師打電話溝通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這樣的話老師也會多注意一點你們家的孩子。因為你每次問老師,老師總要知道這個學生是誰,平時表現怎麼樣。所以,視線自然會在你家孩子身上多一些。

② 偶爾打著送東西的幌子,來一次突擊檢查

如果孩子從學校回來,你發現孩子表現異常,但是問孩子,孩子又不說。那麼,你就可以打著給他送東西的幌子,突擊檢查一下孩子的在校情況。在孩子沒有做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他的表現一定是最真實的,你也能夠獲取不少信息。

③ 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

如果家長實在不放心孩子自己住學校,擔心孩子在學校成績下滑,那麼你就可以選擇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進行陪讀。這樣的話路程短又節約時間,和住校也沒什麼區別。又能夠隨時監督到孩子的學習,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初、高中到底該不該住校呢?這個是分孩子的情況的,有的孩子自制力差,一住校就貪玩,沒有自律性。那家長就可以考慮一下陪讀,這樣有利於監督孩子的學習。但是有的孩子生活能力強,又有自覺性,住校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還有利於學習,像這種孩子,家長可以放心讓孩子住校。

【話題討論:對於孩子住校這件事你怎麼看?如果是你孩子,你會放心讓孩子住在學校嗎?】

相關焦點

  • 孩子痛哭「媽媽我錯了」,媽媽卻再也聽不到了:意外其實就在身邊
    就在前陣子,河南新蔡的一位媽媽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去河邊玩耍,起初兩個孩子只是在河邊玩水抓魚,但其中一個孩子不慎掉到水裡,這位媽媽看到以後第一時間也跳到了水裡救孩子。,只是嗆了幾口水,但是這位媽媽卻沒有了生命體徵。
  • 「媽媽我錯了」,媽媽卻再也回不來!男孩溺水被救後痛哭
    孩子可能意識不到危險到底有多危險,而家長呢,可能是覺得意外不會那麼巧的發生在自己身上。兒子坐在岸邊抱著爸爸痛哭:「媽媽我錯了,媽媽,我錯了,我知道錯了……」可是,媽媽再也回不來了但是,我覺得最大的責任還是在家長,作為家長,本來就應該比孩子更有安全意識,不應該帶孩子去危險的區域,而且還是帶兩個孩子,平時在安全的地方都難免有照看不到的地方,何況是意外難測的河邊,而媽媽自己也不具備此環境下的救援能力,最終導致了這樣誰都不想看到的悲劇發生。孩子暑假的時候一定要監督孩子不能去野外的水邊。
  • 媽媽為救落水兒子 再也回不來了 兒子痛哭:我錯了 媽媽還有救嗎
    最近,天氣一直高溫不下,正好又趕上了暑期放假,很多孩子可能會去河邊玩水、遊泳。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每年溺亡事故屢屢發生。有些家長怕孩子一個人玩水危險,提出陪同,殊不知家長的陪同也不一定能保證孩子們和自身的安全。下面這位母親,為了救孩子,就再也沒「醒」來過了。畫面中,兩個孩子靠在爸爸身邊,不停地哭喊著「媽媽,我錯了」,「媽媽還有救」嗎?
  • 26歲初產婦,深夜痛哭:我要和老公離婚,再也承受不了
    26歲初產婦,深夜痛哭:我要和老公離婚,再也承受不了!莉莉25歲的時候嫁給了強子,強子這人沒啥能耐,但是強子的媽媽卻是一個女強人,和強子結婚1年後,麗麗就有了寶寶,並且很快生育下來了。婆婆你成天這麼說,說得我好著急」處於哺乳期的女性,聽到最頻繁的話應該就是「奶水夠孩子吃不?」「是不是天生就沒奶啊」。媽媽的母乳對寶寶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很多人母乳不足,不是體質問題,而是哺乳期犯了5個錯:1、親自哺乳次數不足頻率低。
  • 孩子住校好還是走讀好?寶爸:說啥也不讓孩子住校!看網友怎麼說
    關於孩子上學要不要住校的問題,網友們已經進行了多次討論,最終也沒能得出一個合理的結論。所以有人依然選擇讓孩子住校,而有人則寧願自己受累,也不捨得孩子住校。那麼,孩子住校到底是好還是壞?二、生活條件不好,營養不足畢竟在學校裡吃的是大鍋飯,飯菜質量再好,也很難和家裡的飯菜相比,更何況食堂的飯菜都有固定的食譜,不會像在家吃飯一樣孩子喜歡吃什麼菜媽媽就會做什麼菜。
  • 白巖松痛批寄宿傷害,小學生父親卻無奈發問:讓孩子住校我錯了嗎
    「住校」,就是其中一大關。為何家長普遍抗拒住校?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讓絕大一部分家長,把「住校」pass掉,連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談及住校時也滿臉抗拒,直言:「我和妻子再辛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打死,我都不會讓我的孩子住校!」
  • 孩子:「媽媽我錯了」,卻再也回不來!男孩溺水被救後失聲痛哭
    最近就有一位媽媽帶著兩個孩子去水邊玩,但是其中一個不注意,不小心跌入了不淺的河裡,媽媽為了救孩子想也沒想就扎進去,然而這位母親並不會遊泳。這時,快遞小哥路過把孩子救了上來,可是晚一步救上來的母親卻沒有了呼吸,小男孩在一旁絕望地哭:「媽媽我錯了!」可是媽媽再也聽不到了。
  • 母親為救落水兒子溺亡,孩子痛哭:我錯了,媽媽還有救沒?
    現在正值夏季,有很多父母都喜歡帶孩子去河邊玩耍,然而有些父母也不會遊泳,一旦發生落水事件後果不堪設想。這不,在河南新察就發生了一起溺亡事件,一母親為救落水兒子不幸溺亡,事後孩子在岸邊失聲痛哭,感到十分懊悔。據了解,當時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在河邊抓魚,其中一個孩子不小心落水,母親為救孩子也不慎滑入水中。
  • 沒住校的想鍛鍊,住校的卻後悔?青春期孩子到底要不要住校?
    儘管作為一個情緒成熟的成年人,但是作為媽媽的小美還是難忘把孩子送進學校的那天:八歲的小文寶抱著自己大哭大鬧,表示自己不想住校;但兩口子還是一狠心,將孩子推進了宿舍。站在樓梯口,聽著兒子小文哭著跟宿舍管理員要爸爸媽媽,小美和老公兩個人都險些掉下淚來。
  • 孩子:我把這一口氣還給你,下輩子再也不見
    「我恨媽媽,我氣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對我,難道我不是你最愛的孩子麼?那為什麼要這樣傷害我的自尊?我是有錯,難道這就是你作為媽媽解決的方式麼?我想你一定對我很失望吧!既然如此,我把這一口氣還給你!下輩子不見!」接著,縱身一躍,男孩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離開了這個世界!這是我以第一人稱,站在男孩當時的角度寫的。
  • 37歲二胎媽媽深夜痛哭道歉:媽媽不是脾氣差,媽媽只是太累了
    我想,大多數二胎或三胎家庭的孩子心中,肯定出現過這樣的想法。很多孩子都曾表示,自從有了弟弟或妹妹後,爸媽對自己的態度就變了,被要求著照顧弟弟妹妹,被要求著不能出去玩耍,被要求著凡事都要讓著弟弟妹妹,感覺自己似乎就是為弟弟妹妹而存在的。爸媽總是說,我們是最愛你的人,可有時候他們的愛,似乎有優先的。
  • 再苦,也不讓孩子過早住校!一位媽媽親講寄宿帶給孩子的傷害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讓孩子住學校呢?今天,給大家分析下。我是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個教師。我覺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孩子高中可住校,小學及初中應該在家裡吃住,尤其是小學,最好不要住校。實際是叛逆期,與父母老師對抗,對學習的厭倦等,不少孩子也是從初二放飛之後,再也回不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來的。
  • 高考落榜媽媽痛哭:高考後才知道自己犯下的錯!竟然是小學階段!
    高考落榜媽媽痛哭:高考後才知道自己犯下的錯!竟然是小學階段!大家好,歡迎來到內容匠人教育,每天給大家分享教育乾貨,讓大家少走彎路,今天給大家分享有關高考的話題。我們今天在這裡分享的是一個落榜的媽媽,在落榜後,經過8年的陪伴,最終讓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學的經驗心得,可以說是非常有可讀性和借鑑作用的。這位媽媽的總結中是這樣子寫的:我的孩子才剛剛結束高考,對於高三這一年來說可以是有歡樂,但更多的是淚水。
  • 孩子是住宿還是走讀?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我的孩子住校
    的問題時回答說「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校,哪怕因此會讓自己和妻子很辛苦勞累「居然讓這位一向風格風格穩健的央視名嘴也說出了」打死我也不會讓孩子住校「這種話?孩子們年齡都不大,不可能指望孩子依靠自己的定力來保證「外界都在玩兒,而只有我堅持學習」。
  • 遭遇家庭暴力的孩子,離家出走後再也沒回來,媽媽痛哭:是我錯了
    遭遇家庭暴力的孩子,離家出走後再也沒回來,媽媽痛哭:是我錯了宋女士的孩子一直在苛刻的教育下長大,同樣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學習成績不好要挨打、吃飯挑食要挨打、在長輩面前表現不好也要挨打。除了言語攻擊,爸爸媽媽還經常用皮帶、衣架子帶抽打他,所以小小年幼的他總是默默蹲著角落,身上的傷痕斷斷續續。
  • 住校的很後悔,沒住校的很羨慕?高中生到底要不要住校?
    除了極少數強制要求住宿的學校,大部分同學都會面臨「住校」還是「走讀」的選擇。由於兩種不同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們同學今後個性的發展以及一些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方式的選擇上,家長通常會比較慎重,到底哪種方式對孩子更有利呢?先來看一些家長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
  • 媽媽深夜"狂吼式"輔導作業,全小區都會了,孩子還不會
    ,孩子還不會!這不,網上就有一個媽媽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走紅了。根據網友分享,當天深夜,小區的人突然聽到一陣訓斥聲。而住在對樓的網友,看到自己家對面的一位媽媽,正用"狂吼式"的方法,輔導孩子寫作業。
  • 孩子上小學,選擇住校真的合適嗎?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那麼孩子這麼小就開始在學校寄宿,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選擇了寄宿學校就意味著孩子已經脫離了家庭,這肯定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以前每天都能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可是自從今天開始,就再也見不到了,只有自己孤獨一人。而且在學校也不能像在家一樣隨便玩耍,每種行為都會被老師管制,受到了各種束縛!
  • 一位寄宿生媽媽的哭訴:如果能重來,無論如何也不讓孩子住校
    文/耕耕教育如今的父母生活壓力很大,常常不能很好的陪伴孩子,為了讓孩子能獨立,很多家長會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有老師在,全封閉的教學,也不會有什麼危險,既能鍛鍊孩子獨立性,又不影響上班工作,貌似一舉兩得。
  • 一位寄宿生媽媽的哭訴:如果能重來,無論如何也不讓孩子住校
    文/豪媽教育說如今的父母生活壓力很大,常常不能很好的陪伴孩子,為了讓孩子能獨立,很多家長會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有老師在,全封閉的教學,也不會有什麼危險,既能鍛鍊孩子獨立性,又不影響上班工作,貌似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