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發燒了,怎麼辦?
剛發燒時,家長還能從容以對
燒到39度甚至更高時,家長就開始手忙腳亂了
一些走投無路的家長開始求助於一些民間偏方、秘方。
但一些廣為人所熟知的退燒方法其實是錯的。
究竟家長們可能存在哪些退燒誤區?
孩子發燒又有什麼安全的退燒方法!?
聽聽兒科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以前一些老人家常說小孩發燒,燜一下汗就好了。
採取「捂一捂」的方式來給自己降溫,這對於免疫系統好,身體健康,非病理性發燒的成人患者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於小朋友來說,卻是非常要不得的。
因為小朋友的汗腺不發達,往往是越捂越熱,自身體溫就會上升很快,很容易導致高溫驚厥;除此之外,還容易造成小寶貝脫水。
用酒精給寶寶擦浴降溫曾經在過去是經常使用的一種物理降溫方法。
但是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證明,在寶寶發燒的時候用酒精擦浴降溫是不科學的。
酒精揮發快,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刺激太大。這樣做違反了生理的發燒調節機制,不僅無效,而且可能會讓寶寶發生顫抖,加重為肺炎和其他疾病。
其實,要小朋友發汗,真的有很多種方法,最有用的莫過於下面這一招了!
孩子一發燒,家長常常是急作一團。急忙給孩子餵退燒藥、扎退燒針來迅速降溫。對於發燒的患兒來說,這些處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家長可以對照下圖,根據不同的發熱狀況對孩子的情況作出初步判斷。
接著, 家長們可以根據專家的建議,採取進一步行動。
有三種中藥對於降溫的效果非常好!
餘德釗主任醫師表示,當孩子發燒初期時,體溫不是很高的情況下,用荊芥、薄荷、青蒿煲一盆水給孩子擦身或者洗澡,達到物理性降溫的目的。
荊芥、薄荷、青蒿都是發汗、解熱的常用草藥,在藥房都可以買到。
餘德釗主任醫師說,很多家長一見孩子發燒就給孩子服用退熱藥。其實,發熱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一個常見的臨床症狀。我們的身體通過升高體溫來調動自身的防禦系統殺死外來病菌,從而縮短疾病時間。所以,如果確定在兒童能耐受的範圍內,最好不要急於服用退燒藥。
吃退燒藥一般的指徵是體溫到了39度,接近高燒時,就要吃一些退燒藥,比如美林這些退燒藥。
如果說超高燒,在家裡吃退燒藥,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降溫,這時候就要買點冰袋,或者用塑膠袋裝水冷凍自製冰袋備用。冰敷額頭,可保護腦部。
在38.5度以下,一般都不用很緊張,如果一般是超過38.5度以上,而且是持續吃了感冒藥退燒藥都不退,或者是退了很快又上來了,就最好去看醫生,因為小孩的病情發病比較快。
更多實用育兒妙招,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貝塔故事」微信公眾號!
還有盧俊宇、李國君、古一彤、MayMay等名嘴主持為你的寶貝講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