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冷熱不均」,怎麼看?

2020-12-10 中國信息報

■ 劉紅霞 

    海關總署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14.9%,連續第八個月實現正增長。相比之下,進口表現則「冷淡」很多——同比下降0.8%。
    事實上,今年以來,這種進出口「冷熱不均」的局面,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從前11個月整體來看,我國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也就是說,在出口累計增速早已轉正的時候,進口仍然沒有擺脫下滑區間。怎麼回事?
    回答這個疑問,繞不開一個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
    「中國率先在全球控制住了疫情,為中國企業復工復產達產創造了有利條件。」對外經貿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黨委書記莊芮說,從「暫停鍵」後重啟的中國,恰好能夠以其完備的製造業體系滿足巨大的國際市場需求。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認為,中國出口反彈率先體現在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領域,但近幾個月來,出口反彈的覆蓋面越來越廣,這是中國出口表現持續強勁的重要支撐。
    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他的說法。前11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9.57萬億元,增長5.4%,佔出口總值的59.3%。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出口1.31萬億元,增長10.7%。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9892.3億元,大增33%。
    反觀進口,始終沒能「起勢」的背後,是中國不願意進口嗎?業內人士認為,並不是。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副所長竺彩華說,我國進口近幾個月波動起伏,整體上增速沒有轉正,主要是由於境外疫情影響,不少國家再次封鎖,影響其復工復產。換句話說,即便中國有意下單,不少貿易夥伴也不一定能接單。
    在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看來,進口相對弱勢,除了與國際貿易夥伴的供貨能力受限有關,還與國內企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有關。「現在我國企業的替代性越來越強,競爭力不僅體現在境外的『客場』,也體現在全球市場的『中國分場』。」
    那麼,進口會好轉嗎?可以預見的是,一定會。
    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擴大進口是其中重要一環。上個月結束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這在疫情背景下殊為不易。
    業內人士認為,後疫情時代,隨著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中國與世界的聯繫將更加緊密,進出口「冷熱不均」有望轉向「冷熱相宜」。

相關焦點

  • 石家莊開發商營銷加速 樓市銷售冷熱不均
    樓市冷熱不均 本地房企下調價格今年國慶長假期間,雖然不少房企營銷活動不斷,也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優惠幅度,但並非每個樓盤都出現了火爆局面。樓市板塊的不同,樓盤產品的差異以及房源價格的優惠程度,整個石家莊樓市出現了冷熱不均的局面,品牌房企產品熱銷,而本地房企降價促銷,其實這種情況,在進入國慶假期前兩天就已經體現出來。9月28日,萬科公園都會、奧園長安壹號、綠地新裡城等三個項目集中開盤,超過500套房源入市,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值得注意的是,三個項目全部位於二環沿線,均為品牌房企項目。
  • 中小學師資隊伍冷熱不均,如何破
    為什麼出現冷熱不均的現象?記者進行了調查。 思考一 可否破解冷熱不均的現狀 2020年,全國計劃招聘40餘萬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為促進師範畢業生從教就業,8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推進教育類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
  • 消弭國考報名冷熱不均不能靠呼籲
    2018年10月31日 07:17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餘明輝 編輯:陸權香 消弭國考報名冷熱不均不能靠呼籲餘明輝據《南國早報》報導,
  • 武漢地鐵P+R停車場冷熱不均收費不一,專家:最好免費停車
    黃浦站,停車場內一痊難求但記者走訪武漢部分P+R停車場發現,這些停車場呈現冷熱不均的局面,有的停不滿,有的卻停不下。怎樣才能引導更多車主換乘公共運輸出行?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方便:停車場緊鄰地鐵站 最快1分鐘進站乘車今日下午,地鐵4號線工業四路地鐵站,市民胡女士將車停在一旁的停車場,轉身走進地鐵站。「去韓家墩小學接孩子。」
  • 蘇州園林或引入「預約制」 改變園林冷熱不均現象
    日前,應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之邀,專家們紛紛為加大園林保護力度出謀劃策,其中,採取多種措施改變園林冷熱不均現象,引入園林旅遊預約準入機制等成為主要建議。
  • 體育行業「國職」培訓冷熱不均
    但在體育行業,記者調查發現,各類職業社會認可程度並不同——體育行業「國職」培訓冷熱不均本報記者 凌欣煒近日,蘇州市分3批舉辦了今年首期遊泳救生員的國家職業資格鑑定考核,近300位已在從事遊泳救生員工作或者有意進入這一領域的年輕人,經過前期的系統培訓,一同踏上考場。
  • 解讀:為何歐洲各國對難民態度冷熱不均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9月8日報導稱,歐洲各國對難民態度冷熱不均是由社會經濟文化多重原因導致的,其中影響未來經濟發展的人口趨勢則是各國制定難民政策時考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德國:歡迎難民以緩解人口驟減趨勢本月4日,德國宣布允許滯留匈牙利的大批來自敘利亞等國的難民入境,這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許。
  • 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冷熱不均,競爭激烈與結構性缺員並存
    為什麼出現冷熱不均的現象?記者進行了調查。思考一:可否破解冷熱不均的現狀2020年,全國計劃招聘40餘萬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他用力學規律來解釋C羅的電梯球,怎麼用光的散射來解釋天空是藍色的,買房貸款中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兩種還款方式有什麼不同……有辛苦,有幸福。李永樂說:「教師最大的財富就是學生。從這個角度上講,人大附中讓我成為一名『億萬富翁』。」有擔任中學校長的經歷,又在高校從事教育研究,周彬從心裡還是對這群一流大學畢業的學生有著深深的期望。
  • 遼寧國考報考首日冷熱不均 多部門出現無人報考
    而遼寧職位報名情況冷熱不均,多職位報名數為零。鑑於首日情況,郝奇院長建議考生不要盲目報考過熱職位,以儘量避開熱門職位,以增加考中的機會。  首日報考職位冷熱不均 國稅最熱  此次國考涉遼職位中,遼寧省國家稅務局、瀋陽鐵路公安局、大連國稅局等是招錄大戶,報名首日三個部門的報名人數也最多。
  • 莞禪爭奪廣東第三城:傳統行業冷熱不均 新興產業成破局密碼
    來源:華夏時報莞禪「雙城記」:爭奪廣東第三城,傳統行業冷熱不均,新興產業成破局密碼華夏時報記者張智 東莞、佛山報導一個是坐擁美的、碧桂園、海天醬油等龍頭企業的「萬億俱樂部」新貴,一個是手握智慧型手機品牌、虎視眈眈向萬億衝刺的「世界工廠」。
  • 我國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冷熱不均,競爭激烈與結構性缺員並存
    為什麼出現冷熱不均的現象?記者進行了調查。思考一 可否破解冷熱不均的現狀2020年,全國計劃招聘40餘萬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他用力學規律來解釋C羅的電梯球,怎麼用光的散射來解釋天空是藍色的,買房貸款中等額本金和等額本息兩種還款方式有什麼不同……有辛苦,有幸福。李永樂說:「教師最大的財富就是學生。從這個角度上講,人大附中讓我成為一名『億萬富翁』。」有擔任中學校長的經歷,又在高校從事教育研究,周彬從心裡還是對這群一流大學畢業的學生有著深深的期望。
  • 藝術生地理複習資料 微專題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分析晚上氣溫高或低的原因)二、熱力環流1、概念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大氣運動,稱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簡單的形式。
  • 福田香格麗苑小區車位「冷熱不均」,一戶多位與無位可停怪象共存
    原標題:福田一小區車位「冷熱不均」,一戶多位與無位可停怪象共存南方+客戶端2019年5月8日訊 福田一小區在臨停車位供給緊張、只能把車停到馬路邊的情況下,卻有業主擁有兩個、甚至三個固定車位,沒有「專屬」車位的業主長期飽受停車難問題困擾。
  • 泉州:人氣爆棚與冷冷清清 市民公園為何冷熱不均
    市民公園為何冷熱不均刺桐公園成為周邊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調查 冷熱不均原因何在
  • 石家莊高考房預定冷熱不均 考點2公裡內酒店最搶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高考房市場冷熱不均,個別酒店還為考生提供高考午餐  在河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附近的幾家賓館,記者發現高考房的預訂確實比較火爆,距師大附中僅幾十米的一家連鎖酒店經理告訴記者,從五月中旬就有家長開始預訂高考期間的房間,到目前為止房間已經全部定出,而且還在不斷的有家長打電話來諮詢
  • 公立民辦養老機構冷熱不均,全國政協委員袁亞非建議以合理回報鼓勵...
    公立和民辦養老機構冷熱不均據民政部、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統計,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達2.49億人,其中4000餘萬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
  • 莞禪「雙城記」:爭奪廣東第三城,傳統行業冷熱不均,新興產業成破局...
    傳統行業冷熱不均 儘管在行政級別上,東莞和佛山都只是地級市,但在全國範圍內,這對「姐妹花」都是舉足輕重的經濟重鎮,也是最佳競爭夥伴。不過,在2020年12月,這兩個以傳統製造業著稱的姐妹城市,卻呈現出了冷熱不均的現象。
  • 寶寶睡覺冷熱怎麼判斷?並不是看有沒有出汗,別搞錯了
    不少家長判斷冷熱的依據就是看寶寶有沒有出汗,出汗了就是熱需要開空調,但這種判斷依據真的靠譜嗎?有些情況下,寶寶出汗與否和冷熱並沒有太大關係。比如寶寶剛入睡的時候頭部有汗,是因為睡前太興奮了,熟睡後汗液就會消退;或者寶寶出虛汗,是因為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和冷熱並沒有關係。所以僅僅通過寶寶頭部出汗與否來判斷冷熱是不準確的。
  • 十看「中國經濟半年報」之四:看就業
    7月20日晚,《央視財經評論》系列評論「聚焦中國經濟半年報」推出第四評——看就業。邀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和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做客演播室,就拉動就業增長誰是主力軍?就業市場呈現出哪些新變化?未來走勢將會如何?進行深入解析。  看就業:成績單表現如何?
  • 2017國考報名冷熱不均 廣州海關一崗位200多人競爭
    冷熱不均:1/4職位尚無人問津  據悉,今年在國考報名的前三天(截至17日16時),每日報名數據呈直線式上升趨勢,單日增長量均保持在5萬以上(截至15日16時12805人;截至16日16時67340人;截至17日16時149284人)。目前已有11810個職位實現了「零的突破」,佔總職位數的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