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扇門遊戲與先驗概率、後驗概率

2021-03-02 輕鬆學高等數學

思考(請在看完下面的文章後再解答此題,明天回復1獲取答案)

有三個囚犯A,B,C. 第二天將其中的兩個人釋放.每個人的機會均等,但釋放人員已經確定,3個人都不知道誰會被釋放.監獄的看守是A的朋友,於是A去詢問看守釋放的情況,A說,我知道他們兩人中一定有人會被釋放,你告訴我是誰也無所謂.看守說,如果你知道誰被釋放,那麼你被處決的概率將由1/3增加到1/2,你還想知道嗎?如果你是A,你怎麼看?他說的對嗎?

在講條件概率的時候課本上提到了先驗概率與後驗概率,對於這兩個概念很多同學不理解,下面我來重點剖析一下。

對於一個事件A的概率,我們很難知道它的精確值,除非像拋硬幣的理想實驗,在試驗之前,可以明確P(正面朝上)=1/2,其它的比如課本上提到的一臺新機器生產產品的合格率,我們是不可能知道它的精確值的,所以只能根據以往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這批機器已經生產了10000件產品,合格的有9999件,則其合格率為0.9999,這個概率值就是一個先驗概率,把這個值賦予這這臺新機器,是基於以前的經驗,所以是先驗概率,記為P(A)。

後驗概率則是在得到新信息後再重新加以修正的概率,後驗概率是條件概率,新得到的信息作為條件,記為P(A|新信息),其中新信息可能是新機器生產的前多少件為合格品。

問題來了,先驗概率和後驗概率哪個更大呢?

還是以此題為例:

對以往的數據分析結果表明,當機器調整良好時,產品合格率為98%,而機器發生故障時產品合格率為55%,每天早上機器開動時,機器調整良好的概率為95%,已知某日早上第一件產品是合格品,試求機器調整得好的概率?

分析:設A為事件「產品合格」,B為事件「機器調整良好」,則p(B)=0.95就是一個先驗概率,題目中給出了新的信息,已知某日早上第一件產品是合格品,則此時所求的就是後驗

可見當給出的是不利於調整良好的新信息時,其後驗概率會變小。

這是顯而易見的,再列出幾個實例:

某人有種疾病的發病率為a(先驗概率),檢查呈陽性,則得病率(後驗概率)大大增加;

某班以往數學成績的及格率為0.95,即任抽一人及格的概率為0.95,這是先驗概率,但發現抽出人為第一,倒數的,則及格率大大下降。

後驗概率是個條件概率,對於條件,我們一定要搞清楚,不要遺漏任何信息.

比如三門遊戲:

有三個門,裡面有一個裡有汽車,如果選對了就可以得到這輛車,當應試者選定一個門之後,主持人打開了另外一個門,空的。問應試者要不要換一個選擇。假設主持人知道車所在的那個門。

此題有很多討論,但很多人看後沒有完全明白怎麼回事,下面我來償試解答一下:

你選一個門後,中獎概率顯然為1/3, 然

後如果主持人不知道是哪一個門後面有汽車,他隨意選的,打開之後是空門,則此時剩下你所選的門和另一扇門,則不管換與不換,都是

P(不換|隨機打開一扇門,為空)=P(換|隨機打開一扇門,為空)=1/2

所以你換與不換中獎概率都是1/2.

此題關鍵在於新知信息絕不是打開一扇空門那麼簡單,而應該這樣描述:

P(你不換|主持人知道車在哪一個門,他打開你沒選的另一扇空門)與P(你換|主持人知道車在哪一個門,他打開你沒選的另一扇空門)哪一個概率大!

不妨設你抽的是第一扇門,設後面有車的門為1,其它為0,則所有可能情況見下表:

相關焦點

  • [257]先驗概率、似然函數與後驗概率(1)
    :談技術人員的優越感(1)[112]扯點密碼學:可證明安全隨筆[250]機器學習成長筆記(1)[251]機器學習三要素:機器學習成長筆記(2)[253]為什麼需要機器學習:機器學習筆記(3)[254]有監督學習和無監督學習:機器學習筆記(4)公式採用Latex編輯,可以在原文連結裡看到轉化後的版本。
  • 貝葉斯系統學習之一:我是如何理解先驗概率和後驗概率的
    所以關於概率與統計的學習我是覺得越來越重要了,所以我之前在公眾號裡轉發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最近也想系統的學習整理一下,在正式介紹貝葉斯相關應用的之前,先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吧,本文先介紹兩個你既熟悉,但又不能完全理解明白的概念,先驗概率和後驗概率。
  • 貝葉斯及概率統計角度
    第一個就是計算特定猜測的後驗概率(Posterior),對於連續的猜測空間則是計算猜測的概率密度函數。第二個則是所謂的模型比較,模型比較如果不考慮先驗概率(Prior)的話就是最大似然方法。後驗概率根據貝葉斯公式,我們看到後驗概率要結合先驗概率和似然度。
  • 詳解最大似然估計(MLE)、最大後驗概率估計(MAP),以及貝葉斯公式的理解
    觀察【式2】右邊的分子,P(B|A)為汽車被砸後響警報的概率。姑且仍為這是1吧。但是,若P(A)很小,即汽車被砸的概率本身就很小,則P(B|A)P(A)仍然很小,即【式2】右邊分子仍然很小,P(A|B) 還是大不起來。 這裡,P(A)即是常說的先驗概率,如果A的先驗概率很小,就算P(B|A)較大,可能A的後驗概率P(A|B)還是不會大(假設P(B|∼A)P(∼A)不變的情況下)。
  • 貝葉斯分析助你成為優秀的調參俠:先驗和似然對後驗的影響
    這一節以一個具體的例子介紹先驗和似然對後驗的影響。學習內容舉例:扔硬幣實驗扔硬幣實驗的先驗扔硬幣實驗的似然函數與後驗分布先驗與測量如何影響後驗分布使用 MCMC 算法從後驗分布抽樣選擇了 Beta 分布函數做先驗,知道了似然函數是二項分布,接下來就可以定義扔硬幣實驗的後驗分布,
  • 貝葉斯、概率分布與機器學習
    我們往往不用知道P(h|D)的具體的值,而是知道例如P(h1|D),P(h2|D)值的大小關係就是了。這個公式就是機器學習中的貝葉斯公 式,一般來說我們稱P(h|D)為模型的後驗概率,就是從數據來得到假設的概率,P(h)稱為先驗概率,就是假設空間裡面的概率,P(D|h)是模型的 likelihood概率。
  • 條件概率與貝葉斯統計
    公式等號左邊的部分 P(A | B) 是後驗概率,即考慮了 B 之後的 A 的可信度。後驗概率定義為先驗概率 P(A) 與證據 B 對 A 的支持度的乘積。支持度是 A 成立的情況下 B 成立的概率與不考慮 A 時 B 成立的概率的比值,即:P(B| A)/ P(B)。
  • 圖解|什麼是蒙提霍爾問題(三門問題)
    題目描述我們的熱心讀者小明被選中參加一個抽獎遊戲,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小明面前有ABC三扇相同的門,小明和觀眾無法知道ABC三扇門背後有什麼。蒙提·霍爾問題相信很多老鐵知道這個問題,這就是有名的蒙提霍爾問題(Monty Hall Problem),也稱三門問題。這是一個源自博弈論的數學遊戲問題,出自美國的電視遊戲節目Let's Make a Deal。
  • 科普| 貝葉斯概率模型一覽
    以頻率學派的理論來討論,如果參數只能是一個確定的值,那麼應該選取出錯概率最小的那個參數,那太陽應該是爆炸了;如果以貝葉斯學派來討論,將參數視為分布,並根據我們的經驗賦予先驗,得到的後驗認為太陽應該是沒有爆炸的,只有當探測器多次回答「yes」,後驗分布才會相信太陽爆炸了。
  • 機器學習算法中的概率方法
    我們假定 p(y| x; θ)具有某種確定的概率分布形式,其形式被參數向量θ 唯一地確定。(2). 對參數 θ 進行最大後驗估計。基於訓練樣例對概率分布的參數 θ 進行最大後驗估計 (maximum a posteriori, MAP),得到需要優化的損失函數。最大後驗估計是指
  • 你真的理解【條件概率】嗎
    先給出題目(三門問題):你參加一個節目,很幸運獲得上臺抽獎的機會。臺上有A、B、C三個道具門,一輛最新款的特斯拉就在一扇門後,猜對了,車就可以直接開走。每個概率都是三分之一,你選了B。這時,主持人打開另外兩扇門中的一扇,空的。主持人額外送了你一次改變的機會,問你是堅持選B,還是選另一扇門?
  • 概率之本質—從主觀概率到量子貝葉斯 | 張天蓉專欄
    為了解決逆概率問題,貝葉斯在他的論文中提供了一種方法,即貝葉斯定理:後驗概率 = 觀測數據決定的調整因子×先驗概率上述公式的意義,指的是對未知概率首先有一個「先驗」猜測,然後結合觀測數據,修正先驗,得到更為合理的「後驗」概率。
  • 深度學習必須掌握的 13 種概率分布
    在貝葉斯概率論中,如果後驗分布 p(θx)與先驗概率分布 p(θ)在同一概率分布族中,則先驗和後驗稱為共軛分布,先驗稱為似然函數的共軛先驗。共軛先驗維基百科在這裡(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jugate_prior)。
  • 謎一樣的概率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後驗:是「有經驗之後」,即"需要經驗"。 這一區分來自於中世紀邏輯所區分的兩種論證: 從原因到結果的論證稱為「先驗的」; 而從結果到原因的論證稱為「後驗的」。 既然有先驗概率,那麼當然就有後驗概率: 在貝葉斯統計中,一個隨機事件或者一個不確定事件的後驗概率是在考慮和給出相關證據或數據後所得到的條件概率。 同樣,後驗概率分布是一個未知量(視為隨機變量)基於試驗和調查後得到的概率分布。 「後驗」在這裡代表考慮了被測試事件的相關證據。
  • 深度學習必懂的13種概率分布
    在貝葉斯概率論中,如果後驗分布 p(θx)與先驗概率分布 p(θ)在同一概率分布族中,則先驗和後驗稱為共軛分布,先驗稱為似然函數的共軛先驗。共軛先驗維基百科在這裡。多分類表示隨機方差大於 2。n 次意味著我們也考慮了先驗概率 p(x)。為了進一步了解概率,我建議閱讀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Bishop 2006]。
  • 什麼是先驗、超驗、後驗?
    經驗的方式又包括閱讀與現實體驗,但對於所經驗的狀態又分為三種:超驗、先驗、後驗。後驗就是必須體驗後才知道的,例如這杯水熱不熱。超驗就是超出體驗之外的,一般人無法共同體驗到以形成普遍共通經驗,如神、鬼的存在,夢境。先驗是先於經驗就能知道的,如邏輯或一般已經驗過後的知識常識,如1+1=2,人都會死。
  • 【機器學習基本理論】詳解最大似然估計(MLE)、最大後驗概率估計(MAP),以及貝葉斯公式的理解
    最大似然估計(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簡稱MLE)和最大後驗概率估計(Maximum a posteriori estimation, 簡稱MAP)是很常用的兩種參數估計方法,如果不理解這兩種方法的思路,很容易弄混它們。下文將詳細說明MLE和MAP的思路與區別。先講解MLE的相應知識。
  • 常見概率模型在金融市場中的應用
    再由可觀測數據去推斷出這些隱含因子對期貨價格的影響作用,也就是說利用特定的推斷算法 計算後驗分布。最後使用後驗分布來測試模型,找出其優點和缺點,如果能滿足則該概率 模型在此問題上有一定的解決能裡,否則則重新修改。這就是Box循環,如下圖所示。
  • 「先驗」「先天」「超驗」等易混概念辨析
    而且即便是考察了經驗世界中的情形之後,我們對這些後驗命題真假的判斷也不一定能像對先驗命題真假的判斷一樣確定不移,畢竟我們所能經驗到的東西是有限的,當判斷「凡烏鴉皆黑」這樣的後驗全稱命題為真的時候就不像判斷「凡三角形均有三條邊」這樣的先驗全稱命題那般信心滿滿。
  • 張天蓉:基本比率謬誤(base rate fallacy)-概率問題與貝葉斯定理...
    初略地說,貝葉斯定理涉及到兩個隨機變量A和B的相互影響,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定理說的是:利用B帶來的新信息,應如何修改B不存在時A的「先驗概率」P(A),從而得到B存在時的「條件概率」P(A|B),或稱後驗概率,如果寫成公式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