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部分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會有啃咬指甲的的習慣。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缺鋅或缺其他微量元素了就會咬指甲,但也有很大可能不是這個原因。
有研究表明,孩子體內缺微量元素時,會在身體某些部位有症狀;但「啃指甲」卻是一個動作、一個從大腦發出的指令。
孩子咬指甲的毛病可能不是缺營養,兩種心理誘因,家長需自查
網上曾做過一個調查:您幾歲了?有啃指甲的習慣嗎?
網友給出的答案:60多歲的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就是喜歡啃指甲,啃得砸吧響,像抽菸一樣,一天不啃就不舒服。
還有的網友說:今年40多歲了,一直有啃指甲的習慣,生的兩個孩子估計得了遺傳,也喜歡啃指甲。
有的寶媽分享說:孩子從小喜歡啃指甲,說了很多次不停,現在做作業也啃,看電視也啃,聽老師說上課也在啃。
如此說來,啃指甲的習慣,和年齡沒有關係,也並不是體內缺少什麼微量元素。而調查顯示,啃指甲在小學生中佔比高達13.78%,比例相當高。
孩子「啃指甲」的危害:
1:更容易病從口入
指甲藏汙納垢,在啃指甲的過程中,各種病菌就會被孩子吃進身體裡,嚴重時會造成孩子拉肚子或者發燒。
2:牙齒和手指變形
習慣啃指甲的孩子,長時間下去手指指甲就一直長不出來,指腹的肉就會漸漸包裹短短的指甲,手指指甲就會變成光禿禿的;此外,啃咬手指,接觸堅硬指甲的牙齒,會受到損傷,甚至出現缺口,就像經常嗑瓜子的人,門牙上會缺一道口子。
3:注意力不集中
啃指甲,觸發了孩子手指觸感、嘴巴味覺甚至還有聽覺上的感官,一旦孩子注意力都放在了啃指甲上,其大腦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會時常走神,這樣他就很難集中去做作業或聽課。
孩子為什麼喜歡啃指甲呢?
1:心裡焦慮不安
孩子課業過重,或者在學校受到老師同學異樣的目光,又或者犯錯了,內心就會焦慮。不知道如何排解的情況下,他就會咬指甲,久而久之,就會養成遇到難題、遇到煩躁就下意識咬指甲。
2:缺乏安全感
孩子下意識的動作,都是對世界應激反應。有些孩子在家庭裡如果整天面臨被訓斥,被責罵,那麼他就會去「啃指甲」促使他能逃避這樣的情形。
一般說來,3歲之前,確實有部分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習慣會漸漸消失,如果孩子3歲之後還有啃指甲的習慣,家長們就要注意糾正過來了。
如何糾正孩子「啃指甲」的不良行為?
1、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大人總以為大人自己有忙不完的事情,壓力比誰都大,卻大多忽略了,小孩子心中,也有他自己的壓力。
比如:孩子會因為今天媽媽沒有送自己上學而煩惱,會因為今天課堂上,老師和他說了某句話而煩惱,還會因為每天都有這麼多的作業而煩惱。
如果煩惱一直這麼多,就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壓力,他會下意識地「啃指甲」來刺激自己的知覺,以換取部分壓力的排解。
2、溫和接納孩子的犯錯
孩子的焦慮,不是來自於犯錯,而是來自於犯錯後,父母和長輩們的責罵。孩子不犯錯不會長大,同樣是從小孩成長為大人,為什麼有的孩子擁有與生俱來的自信,有的孩子卻始終畏畏縮縮的?
最本質的一個原因就是,自信的孩子擁有來自於自己堅強的後盾:無論他怎麼闖,都有一個無限包容他的家,等著他回歸,他的自信是建立在長期的家庭信任上的。
3、轉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啃指甲,有時候是因為閒得慌。無論孩子是因為焦慮、不安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啃指甲,只要讓孩子雙手忙起來,他就沒有時間「啃」了。
家長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可以為孩子準備多種方式的遊戲和學習互動,還可以讓他去參加手工學習班,鍛鍊他的動手能力,雙手一旦忙起來,孩子就能戒掉「啃指甲」的習慣。
發現家裡孩子在「啃指甲」時,家長們要注意勸解方法,不要直接責備或者嚇唬孩子,「再啃指甲就把你的手指頭剁掉」之類的,而是要想方設法讓孩子主動戒掉這個壞習慣。
今日話題「您家的孩子有哪些壞習慣呢」?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