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咬指甲的毛病可能不是缺營養,兩種心理誘因,家長需自查

2020-12-19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部分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會有啃咬指甲的的習慣。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缺鋅或缺其他微量元素了就會咬指甲,但也有很大可能不是這個原因。

有研究表明,孩子體內缺微量元素時,會在身體某些部位有症狀;但「啃指甲」卻是一個動作、一個從大腦發出的指令。

孩子咬指甲的毛病可能不是缺營養,兩種心理誘因,家長需自查

網上曾做過一個調查:您幾歲了?有啃指甲的習慣嗎?

網友給出的答案:60多歲的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就是喜歡啃指甲,啃得砸吧響,像抽菸一樣,一天不啃就不舒服。

還有的網友說:今年40多歲了,一直有啃指甲的習慣,生的兩個孩子估計得了遺傳,也喜歡啃指甲。

有的寶媽分享說:孩子從小喜歡啃指甲,說了很多次不停,現在做作業也啃,看電視也啃,聽老師說上課也在啃。

如此說來,啃指甲的習慣,和年齡沒有關係,也並不是體內缺少什麼微量元素。而調查顯示,啃指甲在小學生中佔比高達13.78%,比例相當高。

孩子「啃指甲」的危害:

1:更容易病從口入

指甲藏汙納垢,在啃指甲的過程中,各種病菌就會被孩子吃進身體裡,嚴重時會造成孩子拉肚子或者發燒。

2:牙齒和手指變形

習慣啃指甲的孩子,長時間下去手指指甲就一直長不出來,指腹的肉就會漸漸包裹短短的指甲,手指指甲就會變成光禿禿的;此外,啃咬手指,接觸堅硬指甲的牙齒,會受到損傷,甚至出現缺口,就像經常嗑瓜子的人,門牙上會缺一道口子。

3:注意力不集中

啃指甲,觸發了孩子手指觸感、嘴巴味覺甚至還有聽覺上的感官,一旦孩子注意力都放在了啃指甲上,其大腦的注意力就會分散,會時常走神,這樣他就很難集中去做作業或聽課。

孩子為什麼喜歡啃指甲呢?

1:心裡焦慮不安

孩子課業過重,或者在學校受到老師同學異樣的目光,又或者犯錯了,內心就會焦慮。不知道如何排解的情況下,他就會咬指甲,久而久之,就會養成遇到難題、遇到煩躁就下意識咬指甲。

2:缺乏安全感

孩子下意識的動作,都是對世界應激反應。有些孩子在家庭裡如果整天面臨被訓斥,被責罵,那麼他就會去「啃指甲」促使他能逃避這樣的情形。

一般說來,3歲之前,確實有部分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習慣會漸漸消失,如果孩子3歲之後還有啃指甲的習慣,家長們就要注意糾正過來了。

如何糾正孩子「啃指甲」的不良行為?

1、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大人總以為大人自己有忙不完的事情,壓力比誰都大,卻大多忽略了,小孩子心中,也有他自己的壓力。

比如:孩子會因為今天媽媽沒有送自己上學而煩惱,會因為今天課堂上,老師和他說了某句話而煩惱,還會因為每天都有這麼多的作業而煩惱。

如果煩惱一直這麼多,就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壓力,他會下意識地「啃指甲」來刺激自己的知覺,以換取部分壓力的排解。

2、溫和接納孩子的犯錯

孩子的焦慮,不是來自於犯錯,而是來自於犯錯後,父母和長輩們的責罵。孩子不犯錯不會長大,同樣是從小孩成長為大人,為什麼有的孩子擁有與生俱來的自信,有的孩子卻始終畏畏縮縮的?

最本質的一個原因就是,自信的孩子擁有來自於自己堅強的後盾:無論他怎麼闖,都有一個無限包容他的家,等著他回歸,他的自信是建立在長期的家庭信任上的。

3、轉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啃指甲,有時候是因為閒得慌。無論孩子是因為焦慮、不安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啃指甲,只要讓孩子雙手忙起來,他就沒有時間「啃」了。

家長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可以為孩子準備多種方式的遊戲和學習互動,還可以讓他去參加手工學習班,鍛鍊他的動手能力,雙手一旦忙起來,孩子就能戒掉「啃指甲」的習慣。

發現家裡孩子在「啃指甲」時,家長們要注意勸解方法,不要直接責備或者嚇唬孩子,「再啃指甲就把你的手指頭剁掉」之類的,而是要想方設法讓孩子主動戒掉這個壞習慣。

今日話題「您家的孩子有哪些壞習慣呢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咬指甲眨眼睛,是缺營養還是習慣不好?家長了解下心理黑洞
    這些行為在很多人看來,可能不過是孩子在某個階段,不經意間做出來的。但事實上,這些動作的背後,往往有著其他原因。孩子咬指甲眨眼睛,是缺營養還是習慣不好?家長了解下心理黑洞其實孩子咬指甲經常眨眼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家長們也要根據孩子的具體行為,進行原因的辨別。
  • 孩子總愛咬指甲?可能是心理出現問題,教你3招幫他戒掉壞毛病
    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們利用自己的雙手去探索這個世界,慢慢的學會了吸吮手指頭,在這時家長們可能還不以為然,吃手指,這不就是所有寶寶經常會有的習慣嗎?但是慢慢發現,似乎這種習慣愈演愈烈,等再大了一點就開始咬指甲了。有時候指甲被它咬的禿禿的,甚至開始流血,家長們才開始著急了,難道孩子是缺少什麼維生素了嗎?為什麼這麼愛咬指甲呢?
  • 孩子總愛「咬指甲」,很可能是他心理出現了問題,家長別不重視
    小宇有些緊張地說,「咬指甲咬的。」「你怎麼又開始咬指甲了?」朋友忙追問道。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曾有一段時間染上了咬指甲的壞毛病。當時孩子說是自己的好朋友喜歡咬指甲,他就學著咬,漸漸地再也戒不掉了。②愛咬指甲的孩子可能正處於焦慮之中人都會有畏難的情緒,而開朗樂觀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比較強,認為自己可以順利度過難關,因此說幹就幹,從來不會猶猶豫豫。
  • 喜歡咬指甲是什麼心理?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有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其實都有咬指甲的習慣,我們也經常聽到家長四處打聽,孩子總是咬指甲,是不是缺少什麼樣的維生素。其實孩子真正咬指甲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身上缺了什麼維生素,可能是因為他在心理上缺了營養。其實我們首先要了解這種咬指甲的原因,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喜歡咬指甲是因為身體缺了某種維生素或者是某種微量元素,其實可能並非如此。這種咬指甲的行為往往代表了孩子當時的情緒,當孩子感受到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或者說有一些敵對感的時候,它就成為一個舒展壓力的好方式。
  • 孩子咬指甲,家長要重視,可能是心理出現問題了
    很多家長都不太在意孩子這個問題,以為只是孩子的個人習慣,或者是孩子缺少維生素,但直到孩子把雙手咬的血淋淋,才知道孩子咬指甲這個習慣可能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孩子咬指甲有什麼危害?1.病從口入孩子每天手都會接觸很多東西,手上會殘留非常多的細菌,特別是指甲,指甲縫裡殘留的細菌是最多的,通過洗手可能都沒法全部清洗乾淨。這是孩子喜歡咬指甲,那麼孩子就會將指甲上的細菌全部吃進肚子裡,細菌會在孩子的口腔呵呵體內在成感染,嚴重的話還會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傷害很大。2.
  • 「咬指甲、咬鉛筆」,孩子屢教不改,口欲期停滯可能是心理問題
    很多家長會想孩子咬指甲、咬手、咬鉛筆的毛病會哪些影響?家長別不重視,可能暗藏心理問題 一:生理問題 身體缺少微量元素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因為營養攝入量不足,缺少某種元素,身體裡不能達到平衡,會通過咬指甲、咬鉛筆來表現出來。
  • 娃「咬指甲」成癮,大多是這兩種心理作祟,家長最好別強制幹預
    朋友著急地帶孩子醫院向專家求助。我陪朋友一起去醫院,醫生告訴我們,「咬指甲」不僅僅是一種不良的成癮行為,更是一種孩子心理狀態的表現。①愛咬指甲的孩子,其實內心是很孤獨的。現在的小區都是獨門獨戶的,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很多家長不敢讓孩子單獨出門。孩子們失去了很多和同齡人交流玩耍的機會。
  • 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模樣?兩種結局可預料
    或許「前人」的經驗並不是那麼可靠,啃指甲的危害遠不止影響美觀……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模樣?兩種結局可預料侄子總喜歡啃指甲,尤其是更喜歡在看電視時,看到驚險或高興的場景就會咬手指。如今十隻小手指的指甲都被啃得光光的,讓人不敢直視。
  • 不自覺就會咬指甲,不僅僅是習慣,可能是身體缺營養了,需及時補
    為什麼會出現咬指甲現象?其實,人們在5~10歲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咬指甲的現象,這是在兒童時期不良的一個習慣,其實也是在發洩自己內心的情緒,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的矯正,這樣的習慣就會一直保留下來。到了成年之後,也會出現喜歡咬指甲現象,時間長了,形成一種咬甲癖。
  • 孩子經常「咬指甲」不是小事情,家長別忽視,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
    孩子經常「咬指甲」不是小事情,家長別忽視,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 周末,跟同事小賈一起逛街,路過一個新開的美甲店在做活動。咬指甲」多出現於孩子3歲以後,嚴重的會延續到長大成年,影響身體健康,指甲也不美觀。
  • 這些小方法,能讓孩子不再咬指甲,家長:效果還不錯
    家長反映,很多小孩子都愛咬指甲,有的上學了,還這樣呢。甚至有的孩子已經是成年了,還這樣做,這是怎麼回事呢?有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咬指甲,就盲目的給孩子補一些維生素。可是孩子吃了很多的維生素,還是在咬指甲。其實咬並不是因為缺維生素,而是因為孩子心理出現了狀況。
  • 從小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
    從小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孩子是家長們的"掌中寶",一舉一動都會被家長看在眼裡,孩子似乎就是這個家庭的中心,為了能夠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父母們都付出了很多。俗話說"學壞三天,學好三年",孩子的一些小舉動或者小毛病就很有可能是他們改變的跡象,所以家長們不要忽視孩子的每一個小舉動,比方說"咬指甲"。案例分析芳芳發現兒子最近總是愛咬指甲,但是又沒有發現他有不舒服的狀況,所以就沒有在意,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兒子把指甲咬得很短,而且好幾個手指頭都出血了。
  • 從小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
    醫生:逃不過兩種結局孩子是家長們的"掌中寶",一舉一動都會被家長看在眼裡,孩子似乎就是這個家庭的中心,為了能夠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父母們都付出了很多。俗話說"學壞三天,學好三年",孩子的一些小舉動或者小毛病就很有可能是他們改變的跡象,所以家長們不要忽視孩子的每一個小舉動,比方說"咬指甲"。
  • 有一種「行為退化」叫孩子咬指甲,家長別不重視,暗藏心理問題
    而到了孩子換牙時期,牙床疼癢,也會通過啃咬來緩解,這也正常,但如果孩子過了3歲,還是經常吸吮手指,甚至開始咬指甲,長大一點開始咬鉛筆,這說明孩子口欲期停滯,也可以說是一種行為退化,不能抑制住啃咬的欲望。很多家長會想孩子咬指甲、咬手、咬鉛筆的毛病會哪些影響?
  • 經常「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專家:逃不過2種結局
    說到孩子的「壞習慣」,最讓家長「深惡痛絕」的就是[咬指甲]了。有寶媽吐槽:「我家孩子11歲了,從來沒剪過指甲,全靠自己咬,還有治嗎?」還有寶媽吐槽:「自家孩子【咬指甲】咬的手指發腫了......」而對於咬指甲這個事來說,有可能是父母教養不當,而形成的壞習慣;也有可能,是孩子某種心理原因導致的行為障礙。
  • 孩子咬指甲很危險,必須改!如何改掉咬指甲的習慣呢?
    4歲的小明,從小就特別喜歡咬指甲,不光咬手指甲,一有機會連腳趾甲也咬。小明奶奶認為,小明一定是「缺鈣」引起,補補鈣就可以了。小明媽媽卻不這麼認為,小明的營養絕對沒問題,咬指甲一定是從小沒有養成好習慣造成。
  • 還在說咬指甲是缺營養?醫生的一番話令人唏噓,很多父母沒想到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自家小孩子有咬指甲的習慣,在生活中也常常聽到別的父母說自己的孩子也是這樣,所以,不少父母對孩子咬指甲這件事並不是十分的關注。直到發現孩子有時會將自己的手咬傷,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在強行制止孩子行為的同時,又四處打聽孩子總咬指甲是不是缺乏了營養,但其實真正的原因並非如此。
  • 孩子咬指甲不是缺維生素,可能是心理出了問題,爸媽要早糾正
    朋友的孩子3歲,最近有個習慣,動不動就會咬指甲,一個人玩的時候咬指甲、犯錯誤的時候咬指甲、特別不舒服的時候也會咬指甲,似乎咬指甲才能讓他平靜下來,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了?難道是身體上缺少什麼物質,比如維生素?有很多朋友聽到這個問題,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並不是缺少維生素。
  • 吸拇指、咬指甲可能隱藏孩子心理問題,你家孩子有沒有
    看似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卻可能暗藏著孩子諸多的心理問題。當孩子還是嬰兒期的時候,就開始吸拇指,主要表現在餓了和睡覺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孩子大部分是生理需求,特別是3-4月以後的孩子。觀看孩子睡覺的時候,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寶寶吸拇指的時候可以睡得更踏實,很有安全感!這就說明孩子缺少安全感,需要用吸拇指來安慰自己。其實,大部分孩子吸拇指、咬指甲均是因為精神緊張,焦慮,缺愛等。小嬰兒則可能是缺少玩具,缺少陪伴而自娛自樂。
  • 孩子咬指甲成「癮」,並不是缺乏維生素,可能是這個心理在作怪
    前兩天去閨蜜家玩,她的孩子在一旁擺弄著自己的玩具,但是娃只要發現我在看他時,就會咬自己的手指甲。我提醒了一下閨蜜,讓她觀察孩子的表現,可是閨蜜卻說是娃身體缺乏維生素,多吃點青菜就好了。很多家長都跟閨蜜一樣,認為孩子咬指甲是缺維生素了,但其實卻是心理方面的問題,家長千萬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