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世界變了,世界的變遷也變了。這是武漢不可磨滅的記憶,是一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城市,也是長輩們最常見的記憶,但很難看到當時的繁榮。這個地方,在踏上俯瞰鸚鵡洲長江大橋的城牆後,會發現這裡既不是風景區,也不是現在網上拍照的紅店,也不是好奶茶,但它對武漢卻有著難忘的回憶。
抬頭看,老樓中鑲嵌著「文字六0五武漢門市部」、「國營武漢特種燈泡廠」,透露著在城市發展的新舊交替中,昔日行業老大哥漸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現在取而代之的招牌是「段氏水產」、「梁子蟹王」、「愛民水產」,在蕭條與鮮活的對照中,訴說著武漢人的生活百味。
有多少人知道附近有一座明倫街,一條記錄在元朝的街道。這條街上的竹廠曾經是武漢市唯一的竹製品工廠聚集地,如蒸籠、簸箕、竹床武漢所有的竹製品都是從這裡來的。明倫正街路標後面是「土產公司武昌批發部武漢市」,它已經不能再活下去了。這是一座空曠而危險的房子。
明倫橫街上的紅旗飴糖廠,這是武昌最早的一批國營副食品工廠,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在武昌副食品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生產了焦糖、砂糖和酥糖,後來又生產蘇打水和巧克力。當時,是高檔食品,只有重要親戚才給。現在是武泰閘的大型舊家具市場,但它們正在轉移。曾經創造輝煌的舊作坊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隨著年齡的增長,角落裡有一層黑油。褪色的《歡迎再來》四個字見證了其極受歡迎的威望史。
這條街上的老房子牆上掛著80年前的圖畫。走在老街,似乎可以看到時間很長。歲月的衝刷,褪去了它們原來鮮活的色彩,紅瓦房也黯淡了。老街有六種豆渣出售。很多在我們生活中消失的東西可能還在這裡。任何一條小巷都是老街人生活的縮影。菜攤上,蔬菜品種繁多,種類繁多,水浸其中,瓢蟲具有獨特的香味。
紅彤彤的慄子,紫油洋蔥,黃橙橙的土豆……五顏六色的蔬菜、五顏六色的水果,生活的味道在這裡逐漸放大。幾十年前,老街的城市焰火還在。沒有喧鬧的音樂,沒有華麗的裝飾。這是老街的一家老式理髮店,至今仍保留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風格,店裡的兩張老式鐵質理髮椅生鏽了,桌上的剃鬚工具也相當陳舊。老店、老物件、老理髮師,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拒絕改變時間,堅持繼承習慣,以微弱的力量生存。
保安街——這條曾打響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第一槍的百年老街。是曾毗鄰督署衙門的官街。昔日的保安街鋪著青石板,兩邊明清老宅、商鋪林立,曾是官宦富商雲集之地。雖道路不如現在寬敞,但熱鬧非凡。
茶館也在這裡興盛起來。起初,這裡的茶館表演的是黃陂和孝感的地方歌劇,有點像現在的清吧和夜總會。茶館也分為相對安靜的清茶館只管喝茶。肉茶館喝茶,讀戲劇和講故事。來這裡做生意的人邊喝茶邊談生意。
聽老人們說,辛亥革命時,起義軍就聚集在這一帶的街道上,準備攻城的,還帶了火炮。後來起義勝利,就把中和門改稱起義門。小巷子歷史韻味依然留存在這些細節裡,曾經的繁華恍然如隔世,樓房粗糲破敗的紋理,似乎提示著,屬於這裡的榮光已經過去。起義門像是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默看這悠悠歷史變遷,新舊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