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您覺得對待孩子的這種做法合適嗎?
一次去朋友家裡閒聊,沒過一會兒,她家三歲的二寶要玩媽媽的手機。
「媽媽,我想用你的手機看會兒動畫片兒,好嗎?」
「好,玩到鬧鐘響(定了15分鐘的鬧鈴)就停。」
「好的呀!」二寶聽話的點點頭說。
等時間到了,朋友提醒她該停止了。二寶意猶未盡,遲遲不還手機,還看了看朋友,撒嬌的說:「媽媽,讓我再看一會兒,好不?」
「不可以,我們說好的,鬧鈴響了就停止,來,把手機還我。」
「不嘛!」
小傢伙還想再糾纏,朋友沒有理她,直接就拿走了手機。沒想到那二寶竟然「哇」的大哭了起來。我們去哄他別哭,但無效。於是朋友一氣之下把他拉進了小房子,然後關上門。但是孩子哭的更厲害了,朋友沒有理他,看向我,生氣而且尷尬的笑著說:「沒事兒,他哭一會兒就沒事兒了。」可是我心裡擔心啊!因為當時的情形不適合給朋友講如何對待孩子的這種情形,於是先抽身離開。
雖然出了她家門,但二寶在小房子裡一個人哭鬧的情形卻不停地揪著我的心。 「關小黑屋」弄不好的話,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但若真的「關小黑屋」該如何做既能減少傷害而且又教育了孩子?在此,我談幾點具體做法:
你要把孩子「關小黑屋」,首先必須明白:「關小黑屋」不是把孩子一個人扔在屋子裡不聞不顧,讓他一個人哭個夠。這種做法太殘忍,太粗暴,太強勢,而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待在房子裡,然後具體做到「四要」即:要陪著他、要看著他、要安撫他、要擁抱他。「四不要」:不要生氣,不要說話,不要責備,不要離開。
一、孩子哭鬧時,不需要說話,就看著孩子哭。一開始他可能哭的很厲害,特別委屈。眼淚譁譁往外流,鼻涕一大把一大把,大有越哭越得勁兒之勢。你不用說話,只是看著他哭,因為他就是想哭給你看,想以此威脅你順著他的要求來。
二、孩子哭時不生氣,他不論怎麼哭鬧,甚至還會拉你、扯你、推你,你仍不生氣。因為,你若生氣了,發火了,會嚇到孩子,他會因此而更委屈且害怕。看著他不生氣,直到他哭的累了,把情緒都宣洩出來了,覺得心情平靜了,然後再和他說。
三、孩子哭鬧時,不批評、指責。等他哭鬧漸弱,給他擦乾眼淚、鼻涕,幫他洗洗臉,給他倒點水讓他喝。然後再問他要不要繼續哭,若繼續,你就繼續陪著他。等孩子不想哭了,給孩子一個暖暖的擁抱,讓孩子知道即使他哭鬧你也是愛他的,你對他的愛不會因為哭鬧而減少、縮水,但他的無理要求不會因哭鬧而被答應。
四、孩子哭鬧時絕不離開孩子。當孩子哭鬧的時候,進了小屋子本身就感到委屈和害怕,如果你再離開,把他一個人丟在裡邊,這會加劇他的恐懼心理,如此會造成另一種傷害。你不離開,他就只專注於當下的哭鬧,而不用擔心是否被拋棄。也就是說當孩子哭鬧的時候要給他一個足夠讓他心理有安全感的環境。
孩子哭鬧時,重要的不是怎麼樣很快的制止他,而是接納他的情緒,理解他的心情,採取正確的方法育導孩子,溫和堅定,絕不妥協,切莫用自己的粗暴贏了孩子的人,卻傷了孩子的心。 心理諮詢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