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野菜

2020-12-22 新民晚報

植物有陽光和水就能生長。海南最不缺的就是陽光和水,但凡是個草葉胚子,沾泥便活。海南農業並不發達,卻從無饑荒,滿山的野生物,隨手摘取就可以吃,枝葉,花果,只要你認得。現在的海南,水果四季都在往大陸運送,那還有什麼是人不知道而可以吃的呢?有,野菜。在中原大地,吃野菜是鮮見的畫面,可在海南,吃野菜野果是常態。當然也種植,就那麼一點,夠吃就行了。我一直沒搞明白,他們是以種植為主,野生作為補充,還是反過來,以野生為主,種植補充?茶葉也是野生,天蒙蒙亮,小孩子上山去採茶葉,東一棵西一棵,他們都認得,吃早茶的時候差不多回來了,賣給收購茶葉的,自己掙的零花錢。

初來時野菜家菜都在市場上賣。其實是他們不分野不野的。想要什麼去摘一把種子,隨便一小塊地,除掉雜草藤蔓灌木,把種子扔下去,它自己就長了,你說誰是野生,誰是種植?一把芥菜與一把白花菜,一堆帶泥的土豆與一堆帶枝葉的獼猴桃,沒人會跟你強調哪個野生,因為從來沒有這些概念。這都是從前的好時光了。現在大陸來人已經超過了本土,有名有姓的野菜很難見到了,不是沒有了,而是一大早就被飯店全部收購去了,還未必每天都會有,能吃到什麼看運氣。

那都是什麼野菜呢?文字描述費而不惠,讀圖時代,關鍵詞上網一搜,有圖有真相。白花菜,撈葉,龍鬚菜,鹿舌菜,麻竹筍,南瓜苗,樹仔菜,或者乾脆搜海南野菜,廣譜大全,當然可信度要自己掌握。所以呢,我就超越形態色相,只說自己吃過的感受。

白花菜顧名思義是開小白花的,米粒大小。掐嫩尖,老了就像樹枝梗。清炒,入口嚼起來,有點苦,但別急,繼續嚼下去,嚼著嚼著咽下去了,苦味沒了,反倒有絲絲甜,口腔從深喉到齒齦,比剛刷了牙還覺清爽,連神氣也跟著清爽起來。就憑這,沒人不愛白花菜。

龍鬚菜口感極細膩,細膩得不像蔬菜,味道極清淡,不是無味,而是有味,就是淡的味。無味的淡會讓人厭棄,有味的淡會讓人安逸。在我吃過的蔬菜裡,沒有比它更細膩的,也沒有比它更清淡的。

撈葉本字疑似蔞葉,本地話撈蔞音近。一般作配菜,大體取其調味。把撈葉切碎,與雞蛋一起打勻,或煎或炒,因簡便而存在度高。撈葉還用作蒸饅頭糕點的底襯,比紗布和紙都好,不沾不黏,一張張綠色的葉子襯著一朵朵雪白的食物,又好看。

樹仔菜吃的是糯。梗看上去就像青樹枝,觸感硬硬的,把它彎折,如果啪的一聲斷了,就是嫩的,留著,折不斷,就是老的,扔掉。上海冬季打過霜的矮腳青菜,吃口肥糯讓人饞涎,海南的樹仔菜則糯而不肥,是清糯。

麻竹筍苦口。焯一潽水還是苦。想念冬筍春筍的我也不吃麻竹筍。

鹿舌菜滑膩,其汁也黏。

南瓜苗比豌豆苗柔和,這個可以有。

革命菜也嘗過,是當年紅軍在深山裡充飢的,以此命名。

其實現在的野菜多半不野了,種植在推廣,不然供不應求。種子還是那個種子,土壤還是那個土壤,所以味道還是那個味道。至於陰陽滋補之類的說法,還是忽略吧。吃什麼不養人呢?既然溫飽了,奔喜歡可也。(葉子)

相關焦點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佛羅倫斯:《十日談》
    在《十日談》的開端,薄伽丘對這場瘟疫作了一番令人驚懼的描述,字裡行間的諸多細節,讀起來宛若直接截自《紐約時報》對時下疫情的報導。據薄伽丘所言,從3月到7月,瘟疫在佛羅倫斯奪走了十萬人的生命——這個數字,亦是今年3月至5月間疫病在美國造成的死亡人數。在當年的佛羅倫斯,瘟疫常常無症狀地傳播。人們徒勞地開展社交隔離,路面上仍舊死屍堆積。
  • 現場直擊 | 徐雲博士《聰明坊十日談》新書首發會(邯鄲站)
    參加徐雲博士的《聰明坊十日談—全腦效能智慧教養方法》新書首發會(邯鄲站)的家長朋友們,了解到了全腦效能智慧教養方法,知曉了作為父母,和孩子建立同頻的溝通模式,真正幫助您了解孩子、有效溝通。同時,還能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學習力。而這一切,盡在徐雲博士新書《聰明坊十日談—全腦效能智慧教養方法》中!
  • 硬禾十日談新課程周一上線
    「硬禾電子基礎學習十日談
  • 硬筆十日談 | 劉老師陪你開啟第十天練字計劃!(附視頻)
    第一天:硬筆十日談 | 劉老師陪你開啟第一天練字計劃!(附視頻)第二天:硬筆十日談 | 劉老師陪你開啟第二天練字計劃!(附視頻)第三天:硬筆十日談 | 劉老師陪你開啟第三天練字計劃!(附視頻)第四天:硬筆十日談 | 劉老師陪你開啟第四天練字計劃!
  • 十日談之八—如何拼好4000塊的拼圖
    十日談十日談[喬萬尼·薄伽丘創作長篇小說] 《十日談》是義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講述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斯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裡避難。有感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此談論人生、目標和夢想,也許遙遠,也許漫長,待到春暖花開,笑對人生。
  • 「十日觀察法」不適用於中國:病毒學家熊煒與綠會融媒談狂犬病
    十日觀察法不適用於中國。受訪人供圖。近日,針對杭州市蕭山區通報今年首起狂犬病例「杭州一女生確診狂犬病腦死亡」事件,有媒體報導了有關專家就狂犬病防治提出了「十日觀察法」的建議。綠會融媒:熊博士,請問您怎麼看待「十日觀察法」,適應於我國嗎? 熊煒:在我國民間可以說是談「狂犬病」色變,人們對被狗咬後會得狂犬病非常恐懼。我認為「十日觀察法」在我國不適用,因為我國對狗接種疫苗的管理還有待完善,因此,嚴格要求人被狗咬傷當天必須接種疫苗!「十日觀察法」是在歐美等已宣布非狂犬病流行國家比較普遍採用。
  • 疫情下的小說家與小說:阿特伍德等作家創作現代「十日談」
    圖源:《紐約時報雜誌》疫情期間,《紐約時報雜誌》邀請了29位作者撰寫受疫情啟發的短篇小說,開設THE DECAMERON專欄,該欄目的靈感來自喬萬尼·博伽丘(Giovanni Boccaccio)的寫實主義小說集《十日談》(Decameron),該書寫成的背景則是14
  • 思睿閱讀、思考與討論第二期:薄伽丘《十日談》:人文主義精神照耀下的愛、欲望、法律與道德.文末有彩蛋!
    思睿同學們剛剛於上周結束了對《十日談》的探討,主要分為兩部分:對《十日談》文本本身的探討
  • 徐雲博士專著《聰明坊十日談:全腦效能智慧養育方法》出版
    你獨特的解決方案,會在你真正讀懂本書後自然浮現 時光荏苒,經歷多年的淬礪、沉潛,徐雲博士經過反覆研究、總結出的全腦效能狀態管理、智慧養育技巧,通過徐雲博士專著《聰明坊十日談:全腦效能智慧養育方法》一書中終於和大家見面了!在這本書出版面世之際,讓我們先一睹為快這本書的序言,來看看徐雲博士著書的心路歷程。
  • 十日談|鄉間野味薺菜
    她漫過稚嫩柳枝,蹚過清澈的小河,放眼望去一片新綠,田塍陌頭,房前屋後,馬蘭頭、豌豆尖、香椿、春筍、蒜蔥、蕨菜……各種野菜爭先恐後地冒出頭來。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鷓鴣天》)白色的薺菜花開滿溪頭,原來它就是最先向人們報春的一種野菜。「陽春三月三,薺菜賽仙丹。」 趁著暖陽,帶上妻子,驅車老家,剜薺菜去。
  • 海豹十日談 窩在家裡的遊戲推薦 第二日:星海AI、神話之戰和一些其他的玩意兒
    點擊上邊的「機核」關注我們,這裡不止是遊戲「《十日談》第一天結束
  • 十日談 掛在他們的恥辱柱上
    看天下348期十日談《Vista看天下》團隊出品做最好看的新聞故事微信公眾號搜索「看天下」添加關注商務合作請聯繫QQ:3310806586
  • 公證十日談
    閒暇翻閱微信,發現可以將同省內外公證同事們的交流探討和諮詢解答整理出來,就叫做《公證.十日談》。第十日:公證員的自我修養1998年,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將《演員的自我修養》視作珍寶,於是寫下了"公證員的自我修養"——演員沒有良好的自我修養,再漂亮,也不過是沒有生命的花瓶;公證員不具備優秀的自我修養,永遠只會"以證換證",辦證群眾憤怒,讓媒體群起而攻之。
  • 圖片故事 | 孟加拉國十日談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圖片故事 | 孟加拉國十日談 文 | 西蒙·厄溫;編譯 | Deanna 2017-11-04 09:40 來源:澎湃新聞
  • 十日談 | 你的天馬行空 創造無限可能:夢十新節目提案大賽精彩回顧
    大家好,這裡是「十日談」我們將選取不同的個體或群體視角>分享在夢十的十天故事與你共享,與你同行這裡是「十日談」的第1 篇推送翻看紀錄片團隊整理的照片思緒又被勾起本期十日談讓我們一起走進夢十新節目提案大賽背後的故事。
  • 海豹十日談 窩在家裡的遊戲推薦 第三日:海豹圖可能不夠用了
    說起來可能很難讓人相信,今天做的最有意思的事兒,是在群裡給大家講《十日談》裡的故事。在這個NTR愛好者大行其道的時代(順帶好好說我是真的沒明白為啥這個題材會成為如今的熱門),群裡大家也沒什么正經人,於是那些個可能在《十日談》裡缺乏針砭時弊屬性,但相對比較黃暴的故事大家都非常喜歡。我在這邊講,大家也是撫掌大笑嘖嘖稱奇,雖然都在家裡悶著,也是度過了一個有趣的下午。
  • 國際病毒學家熊煒:「十日觀察法」在中國不適用|綠會宣傳健康與...
    近日,針對杭州市蕭山區通報今年首起狂犬病例「杭州一女生確診狂犬病腦死亡」事件,有媒體報導了有關專家關於「十日觀察法」的建議。對此,綠會宣傳部編輯採訪了國際病毒學家熊煒博士。綠會宣傳:熊博士,請問您怎麼看待「十日觀察法」,適應於我國嗎?
  • 你吃過最好吃的野菜是什麼野菜?
    野菜由於沒有使用農藥化肥,自然生長,被消費者譽為天然食品和健康食品,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重視。野菜就是過去採集來餵豬的豬草,大多數野菜具有特殊風味,具有藥療作用。野菜品種比較多,各個地方都有當地人民喜歡食用的野菜品種,在我們南方地區從秋季溫度下降後就可以快速採集野菜食用,北方地區由於氣溫低,一般是要在春季以後才能採集食用,最好吃的野菜因人而異。我認為在我們黔西北地區最好吃的野菜有魚腥草、薄荷、薺菜、野生水芹菜、香椿、蕎菜等。
  • 十日談|草木氣息,通往童年的路
    而有的,本身就是野菜。比如茵陳,剛長出來的時候,像一根根銀針一樣,白色的,發亮。我們用它拌麵吃。當它枯萎的時候,就有一種苦苦的氣味,這種苦苦的氣味更像是藥香的氣味。那個時候,它就是絕好的引火材料。我們管它叫蒿蒿。艾蒿,我們叫艾葉。這是芳香的植物。我們唯一的用途,就是端午節掛在門上。避邪。其實,上千人的村子裡,沒有幾個人知道屈原,但大家都知道要吃粽子。
  • 為緩解焦慮與空虛,給大家寫點新《十日談》
    作為疫病時期推薦的書籍,薄伽丘的《十日談》無疑是最應景的。別看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老書,那一個個黃暴的故事,比故事會好看多了,連見慣世面的老溼我看了都羞紅了臉。之前寫過一個系列故事新編《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覺得還有些意思,於是繼續寫了下去,如能緩解一些焦躁和轉移一下注意力,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