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預告||賀雲翱:考古學是什麼

2022-01-03 南師文博

主講:  

賀雲翱  南京大學教授

地點:

仙林校區學明樓502大報告廳

時間:

12月30日(周四)下午3:30-5:30

主持: 

王志高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

主辦:

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承辦:

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文博系

主講嘉賓簡介

賀雲翱,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決策諮詢基地·江蘇歷史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中國考古學會三國至隋唐考古、城市考古、文化遺產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住建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專委會專家、江蘇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大眾考古》主編等。主持過明孝陵申遺、福建閩都文化研究、大運河文化遺產調查研究、江蘇海上絲綢之路、長江文化、黃河故道文化調查研究等300多項課題以及多個田野考古項目。發表有關考古學、文化遺產學、歷史學等方面的論文和論著數百萬字。

講座簡介

考古學是什麼?這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許多學者都對它做過檢討。本講座認為考古學其實不是一個學科,而是一個「學科群」,甚至可以視為一種「方法論」。報告從考古學特點看考古學「是什麼」,從考古學主要研究內容看考古學「是什麼」,從考古學重要問題研究實例看考古學「是什麼」,進而指出「考古」二字只是一種學術行為,不是被研究的對象。考古學研究對象包括人類歷史上創造的物質世界的全部。如果把這個對象放到今天的科學系統中,可能會被劃分為許多不同的學科,但在考古學揭示和面對的知識世界或資料世界中,卻只是考古學一個學科。這也表明,考古學對考古學者的知識廣度的挑戰性和考古學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具有特別的要求。當然,這也是考古學本身所具有的最大魅力,即它幾乎對每種科學和感興趣的人都張開歡迎的雙臂。

因疫情,當下進出校園仍實行管控,校外人士欲聆聽講座,需提前一天報備。

聯繫人:康傳禕2339656007@qq.com

相關焦點

  • 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16場公共講座詳情火熱出爐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訊(記者 戴竺芯)10月22日,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在成都開幕。除了業內專家、學者齊齊聚首探討中國考古發展,主辦方還組織了一系列公眾考古活動邀請市民參與。
  • 國內最高端考古學大會明天成都開幕,有了這份手冊不...
    國內最高端考古學大會明天成都開幕,有了這份手冊不...10月22號,就是明天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將在成都開幕!第二屆考古學大會logo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專家將齊聚成都以「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這一主題開展交流研討活動專家們臺上拋出前沿觀點臺下的我們更能在成都的各大展館欣賞到精彩紛呈的展出從古蜀文明到江口古戰場遺址這些有關四川巴蜀文化的集中展示將是一次「惡補」歷史課的好機會
  •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賀雲翱:齊心合力 守好「精神...
    賀雲翱:我是40多年來一直在從事考古學的研究。大概在上世紀90年代左右,增加了一個研究方向,就是關於遺產保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我們注意到文化遺產,首先上升為文化建設。  賀雲翱: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從1982年開始。也可以講,基本上伴隨著我們改革開放整個過程。我們知道,城市越有特色,有文化的底蘊、文化的展現,就越有魅力,對人民越有凝聚力、家園感。所以,中國政府特別重視歷史文化名村名鎮的保護,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法規、文件,不斷推動這項事業。
  • 賀雲翱:「高校要有服務社會、傳承和創新文化的責任感」
    全國政協委員賀雲翱是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文物考古系教授、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特別關注文化遺產保護。和往年一樣,賀雲翱帶來的提案中,又有多份涉及文化遺產保護,包括「文化遺產興疆計劃」、設立「中國口岸文化博物館」、「保護老字號企業」,等等。
  • 講座講談 | 考古學電子資源概覽
    「人文學科電子資源與數字人文導航」系列講座2020年3月29日星期日講座依據考古學的學科特性和電子資源的類型,對考古學專業常用的中外文文獻和實物資源進行概覽,重點介紹北京大學圖書館購買或開通試用的資料庫以及國內可訪問的部分公共資源,主要內容包括90個資料庫的特色、資料庫中與考古學相關的內容以及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項等。
  • 講座︱李梅田:死亡考古學——關於墓葬考古研究的一點思考
    2020年9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梅田應邀在南京師範大學文博系做了一場題為《死亡考古學——關於墓葬考古研究的一點思考》的講座。講座由王志高教授主持。
  • 南大教授①|賀雲翱:不少優秀學生不能潛心學術,我很痛心
    但無論什麼時候,一位青年強烈的求職欲望不會改變,對專業刻苦鑽研的勁頭不應減弱。今天刊發的是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與文物系教授賀雲翱口述。1978年,大一時和老師合影,前排右三開始是蔣贊初、吳白匋、李伯謙、秦浩、張之恆、查瑞珍老師,後排右一為賀雲翱。這才是青年,這才是青春到南京大學報到的時候,我是從寶應縣坐長途汽車來的南京。我們畢竟是從農村來的,第一次到大城市感到什麼都新鮮。
  • 青少年學習考古學有什麼意義? 有必要從小了解考古學嗎?
    「考古學是什麼?」「就是有一個東西很美,但是它被埋到了地下,別人看不到它的美。考古學家就先把它挖出來,讓它變美,再讓其他不知道這個東西美的人,都看到它的美,這就是考古學家在做的事情。」很難想像,這樣的回答竟出自於一名小學生之口。
  • 中國考古學大會「首秀」在鄭州
    本報訊(本報記者徐建勳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馮劉克)5月21日至23日,「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16·鄭州)」將在鄭州舉辦。此次大會是中國考古學誕生以來第一次國際化、開放式的大會,也是一次較大規模的高端學術大會。5月16日,大會新聞發布會在鄭州發布了這一消息。    據了解,本次大會活動內容主要包括主題發言、學術討論會、公眾講座和考察觀摩等環節。
  • 講座預告:翻譯技術科普宣講
    講座預告:翻譯技術科普宣講 講座題目:翻譯技術科普宣講時間:2018.5.11(周五) 下午14:00地點:外國語學院資料室(文經樓C220)
  • 二十一世紀考古學與生物學跨領域的整合研究
    講座題目:二十一世紀考古學與生物學跨領域的整合研究講座時間:2019年6月1日(星期六)18:00-20:00講座地點:吉林大學中心校區匡亞明樓第二報告廳主講人:李匡悌李匡悌,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
  • 「考古學與當代社會——首都師範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成立五周年專題研討會」成功舉辦
    首都師範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成立於2015年7月,旨在立足校園,以首都師範大學及其延伸資源為中心,普及考古科學知識,開展考古公共教育,講好考古故事,傳承中華文化,服務社會大眾。   2020年11月15日上午,「考古學與當代社會——首都師範大學公眾考古學中心成立五周年專題研討會」在北京紫玉飯店舉行。
  • 考古學是冷門專業嗎?考古學專業能幹什麼?考古學就業前景
    近日,高考成績676分的湖南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引發熱議。有人為其以高分選擇「冷門」專業感到遺憾,甚至擔心她未來不好找工作。對不少人來說,考古學是一門冷僻、小眾的學科。學考古好不好?考古學真的那麼「高冷」嗎?考古系學生畢業後就業情況怎麼樣?「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考古學界的相關專家。
  • 講座預告| 廈門大學新文科系列講座(第二輯)即將開講!
    講座預告| 廈門大學新文科系列講座(第二輯)即將開講!導語新文科是人文社會科學轉型與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新時代賦予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任務。廈門大學新文科系列講座(第一輯)五講推出後反響良好,線上線下觀看人數逾700人次。
  • 什麼是考古學?畢業能幹啥?北大教授為你揭開考古的神秘面紗!
    5月2日,「北大教授給中學生雲開講」系列學科講座第十五講開講,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雷興山教授做客直播間,為大家揭開考古學的神秘面紗。考古工作是什麼樣的?考古是一項美妙的工作、事業。它的基礎工作是田野考古,可以分為田野調查、鑽探、發掘。
  • 薦書 | 回顧·守望·反思——《中國考古學概念的反思》序
    看得出他想說什麼但已無法表達,直到臨別時他堅持在夫人李老師攙扶下送我們到門口,才聽到「招待不周」四個字。我相信張先生對這個調查項目肯定想做更多的了解,也肯定會有很多的期待,因為早在1984年張光直先生首次受邀到國內高校講學,他就選擇了北京大學和山東大學,著名的《考古學專題六講》就是他那次講學的成果,其中的「聚落考古」和「聚落形態研究」理論對此後我國的考古學理論和實踐影響很大。
  • 講座預告|金亦然(Basile Zimmermann):波與形式本體論
    講座預告講座題目:波與形式本體論講座人:Basile Zimmermann(金亦然)主持人
  • 講座預告 | 英語四級,你準備好上岸了嘛
    又長又臭的句子利用單詞句式小技巧讓你翻譯無煩惱2020年11月17日周二18:30—20:00勵志樓B407華商學院全體學生人文素質2分2、  本次講座不設置預留座位3、  觀眾入場時間為17:40,請文明聽講座,不允許佔座4、  若教室內有人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