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考古學與生物學跨領域的整合研究

2020-12-20 吉大新聞網

講座題目:二十一世紀考古學與生物學跨領域的整合研究

講座時間:2019年6月1日(星期六)18:00-20:00

講座地點:吉林大學中心校區匡亞明樓第二報告廳

主講人:李匡悌

李匡悌,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安陽工作室負責人、中國臺灣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合聘教授。主要以生態學為研究取向,探討史前人類與生態環境之間互動所產生的依存關係;並對考古學理論與實驗分析技術在考古學研究上的應用等興趣濃厚。近年來,利用考古出土的貝類遺存,藉由碳、氧同位素分析,探討了福建、山東、香港和臺灣等地區史前採集貝類的策略與古環境意涵。自2002年起,主要工作包括參與英國團隊主持的全新世人類擴散和交易網絡研究;從臺灣野豬和家豬起源問題,探討南島語族的遷移與擴散;以及利用臺南科學工業園區考古遺址群出土材料,討論臺灣史前文化的傳承與斷裂問題。2018年,參與日本奈良文化財關於小米的考古學、遺傳學和民族植物學跨學科國際合作研究群,他與臧振華先生共同主持的「南科考古計劃」,榮獲2015年上海世界考古論壇「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2017年,榮獲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講座。

相關焦點

  • 拓展語言學跨學科與跨文化研究新領域
    原題:拓展語言學跨學科與跨文化研究新領域——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合影 作者/供圖為深入探討語言學在跨學科、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新課題,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三十年版權之路
    一、開啟國際合作模式,發國際合作的先聲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成立初期就思於當地,行於全球,高度注重國際以及地區間的出版合作與交流,通過整合國內外的出版資源,建立編譯優勢,在與國外出版社合作方面走在時代先列,創造了中國少兒出版史上諸多第一
  • 美國創建國立數學生物學綜合研究所
    美國將召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和數學家,在這個新的研究所用數學和生物學交叉研究的辦法進行創造性的研究,共同致力於這兩個學科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20世紀中期,隨著蛋白質空間結構的解析和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科學進入了以遺傳信息載體核酸和生命功能執行者蛋白質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分子生物學時代。
  • 生物學研究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20世紀50年代,分子生物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這和信息科學的誕生在時間上如此巧合,信息科學中使用的一些術語,如程序、編碼等,後來都在遺傳學中利用上了。當前人們似乎認為分子生物學已經到了「最後開花結果」的階段了。
  • 第五屆整合動物學國際研討會暨全球變化生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五屆整合動物學國際研討會暨全球變化生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6月26日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召開。會議由國際動物學會、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中國全國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聯合主辦。會議主題為:全球變化的生物學效應。當前,地球所面臨全球變暖與人類活動雙重挑戰。了解和認識全球變化給我們地球所帶來的後果與影響變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 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優先發展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含跨科學部)
    跨科學部優先發展領域  跨科學部優先發展領域以促進基礎科學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出發點,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迫切需求,凝練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帶動作用的學科交叉問題,為制定重大項目和重大研究計劃指南以及重點領域戰略部署提供指導。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轉變經營模式 創意精彩紛呈
    從這片紅土地走出的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靠10萬元起家,經過25年的發展,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逐步成長為一家全國有影響力的品牌出版社,總資產2.62億元,所有者權益1.3億元,年銷售碼洋6億元。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建社至今,經濟總量翻了百倍。這些巨大成績的背後是該社堅持品牌立社,追求內容創新的結果。
  • 系統生物學介紹
    並定義實驗、計算 系統研究,同系統科學、計算機科學、納米科學和生物醫學、生物工程等領域國際科學家廣泛通訊,倡導分子生物技術和計算機科學 - 實驗生物學家與計算生物學家結合研究生物系統,喚起了一大批生物學研究領域以外的專家的關注。
  • 成都溫江二十一世紀學校成立「世紀」高中 國內外高校發來賀信
    ,北京總校黨總支書記、執行校長範勝武通過視頻送上祝福,祝賀孩子加入二十一世紀大家庭。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副校長、成都市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執行校長、成都校區黨支部書記楊旭表示,希望今後各大高校與成都市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實現大學與中學教育的深度融合,為推進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培養出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共同努力。
  • 宋江寧:無角度、不(非)學術——對考古學學科性質和中國考古學學科發展的思考
    18個專委會的密集成立說明中國考古學的研究領域在不斷擴大和深化,但也充分顯示了中國考古學處於學科轉型期這個最大的現象。前7個專委會是傳統歷史考古學的研究範疇,以時代為標準來劃分;後11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標準則明顯不一致。對這種新舊共存、標準不一的現象可以有兩種態度截然不同的理解。第一種是負面的,即轉型期的中國考古學學科結構是不清晰的,我們對考古學的認知是不清楚的,需要繼續思考和梳理。
  • 孟華平:長江中遊地區史前考古學研究任重道遠
    孟華平:長江中遊地區史前考古學研究任重道遠 ——訪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孟華平 2019年09月17日 11: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明海英 字號
  • 徐曉旭:歷史語言學、考古學與希臘人種族起源研究
    正是歷史語言學和考古學,而非相信起源神話包含歷史真實性的歷史實證主義史學,對該問題的研究發揮了實質性的奠基作用。並且,在歷史語言學和考古學主導下的多學科交叉合作、多種方法和理論模式的綜合運用,使得人們對原始印歐人及其語言和故鄉、前希臘底層語言、「希臘人的到來」等史前歷史的認識日益走向深入。這項研究的一系列的成功可以為史前史、古代史乃至新興的全球史若干領域提供諸多技術、路徑和視野上的經驗參照。
  • 北京二十一世紀錦繡圖書連鎖有限公司成立
    本報北京1月7日電由新聞出版署審批的全國性圖書連鎖機構北京二十一世紀錦繡圖書連鎖有限公司今天在京正式揭牌。參加揭牌慶典的有新聞出版署發行司、中國出版協會、中國發行協會有關人士及全國一百五十餘家出版社負責人,其中有十六家國家級出版社當場與二十一世紀公司籤訂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協議書。
  • 國自然:數理科學部優先發展領域及主要研究方向(含跨科學部)
    跨科學部優先發展領域包括:著力推動我國基礎研究在拓展新前沿、創造新知識、形成新理論、發展新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的領域;著力解決我國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中深層次關鍵科學問題的領域;著力提升我國應對全球重大挑戰能力的領域;著力維護國家安全和我國在國際競爭中核心利益的領域。
  • 媒介與傳播物質性研究:理論淵源、研究路徑與分支領域
    在此基礎上,本文也將嘗試將各分支領域的研究進展置入到相關學科發展脈絡和哲學基礎脈絡之中,從而梳理這個多元領域的主要理論與方法論路徑、學術淵源,以揭示這些研究的學術脈絡關係,並討論它們在中國的理論和實踐前景。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種複雜多元、根基深遠的跨語際、跨學科運動,物質性研究的學術脈絡具有複雜交匯的特性,本文以簡明線索勾勒的方式梳理,只能高度簡化地描述這種複雜狀況的某些簡單脈絡。
  • 合成生物學領域前沿技術
    中國科協與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清潔能源學會聯合體、信息科技學會聯合體、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聯合,通過長期的跟蹤研究,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動態,並定期以「中國科協創新智庫產品」發布報告。本文主要介紹合成生物學領域近五年國際上的新理論、新原理、新觀點、新方法、新成果、新技術,為科技管理人員了解國內外生命科學的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提供決策諮詢,也為研究與開發人員提供綜合的參考信息。
  • 生物學研究:實驗和數據的辯證法
    眾所周知,基因組學是一個新興學科,可以看作是傳統生物學中遺傳學的分支,以人類基因組的研究作為代表和標誌。伴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基因組學的研究開始大規模興起,同時也帶動了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等新的研究領域的發展。郭小森認為,這些鮮明的特點揭示出生命科學或基因組學的研究方式確實在發生轉變。
  • 錄取捷報頻傳,二十一世紀學校幫你圓夢世界名校
    下面帶您走進二十一世紀學校,錄取捷報頻傳,選擇二十一世紀,選擇璀璨明天!學校簡介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創辦於1993年,設有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學校秉承「做豪邁的中國人」的校訓,確立了「培養具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培養目標。
  • 考研筆記|考古學的定義和特點(上)
    沈丘安鋼項目建設工地文物勘探發掘考古學屬於人文科學的領域,是歷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在於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的歷史。因此,考古學研究的基礎在于田野調查發掘工作。考古學的產生有長遠的淵源,但到近代才發展成為一門科學。近代考古學發祥於歐洲,以後普及到世界各國。北宋以來的金石學是中國考古學的前身,但直到20世紀20年代,以田野調查發掘工作為基礎的近代考古學才在中國出現。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與麥克米倫深化戰略合作
    本報訊(記者紅娟)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與麥克米倫世紀出版國際有限公司「深化戰略合作聯合聲明」籤約儀式近日在倫敦麥克米倫英國總部舉行。聯合聲明確認雙方將共同努力將合資公司打造成中英/中美童書出版合作的典範,在選題方面進行合作並共同策劃以實現優勢互補,在數字出版領域加強合作,特別是提高產品的轉化加工值,並酌情討論有關併購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