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題目:二十一世紀考古學與生物學跨領域的整合研究
講座時間:2019年6月1日(星期六)18:00-20:00
講座地點:吉林大學中心校區匡亞明樓第二報告廳
主講人:李匡悌
李匡悌,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安陽工作室負責人、中國臺灣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合聘教授。主要以生態學為研究取向,探討史前人類與生態環境之間互動所產生的依存關係;並對考古學理論與實驗分析技術在考古學研究上的應用等興趣濃厚。近年來,利用考古出土的貝類遺存,藉由碳、氧同位素分析,探討了福建、山東、香港和臺灣等地區史前採集貝類的策略與古環境意涵。自2002年起,主要工作包括參與英國團隊主持的全新世人類擴散和交易網絡研究;從臺灣野豬和家豬起源問題,探討南島語族的遷移與擴散;以及利用臺南科學工業園區考古遺址群出土材料,討論臺灣史前文化的傳承與斷裂問題。2018年,參與日本奈良文化財關於小米的考古學、遺傳學和民族植物學跨學科國際合作研究群,他與臧振華先生共同主持的「南科考古計劃」,榮獲2015年上海世界考古論壇「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2017年,榮獲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