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新聞,看到後還是比較震驚的,相信很多家長看完後都有所深思!
小華(化名)的寶寶現在8個月大,正是喝奶粉的時候。由於小華沒有帶孩子的經驗,就喊來婆婆一起照顧寶寶。可是最近寶寶食慾不好,經常喝奶後,還會嘔吐。去看了兒科醫生,得知孩子是積食了,婆婆就自告奮勇,每天照顧孩子的飲食,讓孩子消食。
看著孩子食慾不好,小臉也蠟黃,婆婆就擔心孩子營養不良,每次在給孩子衝奶粉的時候有意多加兩勺奶粉進去,衝的非常濃厚,希望孩子喝了能增加營養。平時還給孩子喝點肉湯什麼的,在湯裡多放了點鹽,因為婆婆聽說「孩子從小吃鹽長力氣」。就這樣過了不到一個月,孩子就被檢查出來腸壞死!
在醫院的時候,醫生告訴記者,醫院經常收到因為誤食而來的寶寶,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奶粉衝不對導致的。8月大寶寶腸壞死?皆因媽媽奶粉沒衝對!醫生:3個誤區少有人知!
誤區1、衝奶粉時的水
現在物質生活好了,很多家長對寶寶的飲食更是講究,在衝奶粉的時候喜歡用礦泉水,因為家長們都在認為礦泉水更好更乾淨。事實上卻不是,礦泉水已經被醫生反覆強調過不適合用來衝奶粉,裡面的礦物質不適合月齡小的寶寶飲用,平時家裡的開水就行了!
誤區2、衝奶粉時的水溫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很多父母更寶寶衝奶粉喜歡直接用開水衝或者溫度較高的水,其實開水會破壞奶粉的結構,也就減少了奶粉本身的營養成分,溫度較高的水也會使奶粉結塊,泡不開,這一點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喝了這種奶水,會消化不良。其實心細的家長不難發現每個奶粉上都標明了最佳水溫,一般在42度左右。
誤區3、衝奶粉的濃度
就像小華婆婆那樣衝奶粉的家長不在少數,都覺得多加一兩勺沒壞處,生怕孩子營養不夠。其實,衝奶粉就像施肥一樣,過量施肥,反而會讓花朵枯死,每個奶粉都有自己兌水比例,切不可衝得太濃或太稀,濃了不僅會給孩子腸胃造成巨大壓力,還特別引發寶寶上火,什麼便秘、口瘡、小便黃、急性喉炎都來了!
育兒寄語:
寶寶是「純陽體質」,所以非常容易上火,家長除了在奶粉的衝泡上注意之外,飲食也要一清淡為主,平時多給孩子喝點甘薏末,可以給孩子降火的同時,恢復脾肺健康,讓孩子少生口瘡、食慾好。孩子只要不上火、吃飯都香,自然營養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