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協駐村幹部梁海燕:「群眾笑了,我們的工作才算見成效」
當單位推選年輕黨員幹部下鄉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梁海燕心裡是有些矛盾的。畢竟,家中還有一個正在上小學六年級且沒人照看的孩子。但想到剛邊鄉是自己工作了5年的地方,那裡還沒實現完全脫貧,她有責任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於是,梁海燕決定舍小家、顧大家,毅然決然奔赴脫貧攻堅第一線,成了從江縣政協駐雞臉村第一書記。
-
媒眼看岷縣 | 貧困鄉裡來了24位駐村幹部
在全國52個掛牌督戰貧困縣之一的甘肅省岷縣,甘肅農業大學的24位駐村幹部用行動書寫了一份助力脫貧攻堅的高質量答卷。「甘肅農業大學的優勢在於技術和人才。一方面,我們注重培訓村幹部和種植養殖大戶,通過傳幫帶的形式,為村裡培養更多的致富帶頭人;另一方面,我們注重觀念引導、扶貧扶志,讓更多人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認識到自力更生脫貧致富。」
-
臺安縣駐村幫扶出實招 精準扶貧見實效
臺安縣駐村幫扶出實招 精準扶貧見實效 信息來源:臺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時間:2020-12-22瀏覽次數:次 >「多虧了菸草專賣局駐村工作隊,讓我住上了新房子,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氣,我很感謝他們!」
-
記上海交大博士生周至縣九峰鎮駐村幹部霍星星
他說:「來村之前,我就了解到餘家村是省定貧困村,我們村幹部的首要任務就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共奔小康。」他知道能參加到這項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組織帶領廣大農民擺脫貧困,共同富裕,感到既十分光榮,又責任重大。於是,他懷著激動緊張的心情,來到了這個陌生的村子,奔上脫貧攻堅戰的戰場。
-
西安思源學院駐村精準幫扶助仁溪溝村提前脫貧致富
西安思源學院駐村精準幫扶助仁溪溝村提前脫貧致富選派了2名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有農村基礎工作經驗的優秀處級幹部駐村工作,並為駐村工作隊配備了筆記本電腦、照相機等辦公設備,還專門配備了一輛越野車供駐村工作隊使用,以便駐村幹部更好地開展工作。 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是交大扶貧團西安思源學院的重點幫扶脫貧村。
-
「我的扶貧故事」做老百姓的貼心人丨大方縣理化鄉果木村駐村幹部...
2018年3月,將學校的工作交接好後,我就主動請纓毅然來到了理化鄉果木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幫扶工作。為了了解村裡的基本情況,不做「無頭蒼蠅」,一到村裡,我就先與村幹部們一起了解了村裡現存的具體問題,從民族宗教、貧困戶分布、產業布置等方面分析了全村工作的短板。理清思路後,我就開始走家串戶了解村民的基本情況。同事總說我是起得最早的。
-
牽住「牛鼻子」,摘掉窮帽子——金融助力巴魯村脫貧致富顯實效
走進位於榕江縣巴魯村的榕江縣平江鎮利民黃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有的工人在餵草料,有的工人在清理糞便,有的工人在開鏟機……養殖場能漸漸步入正軌,離不開農信社的幫助與扶持。但有一次到沿海村莊考察時,他見村莊鄉風文明,村民富裕,環境優美,他想到了自己的故鄉。於是,考察結束後,他毅然辭職返鄉,成了一名駐村幹部,由於盡職盡責,工作出色,後來他當上巴魯村主任。當上村主任,責任就更重了,怎樣才能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為了更好的帶領村民脫貧,石庚伍組織幾名有志向的青年四處考察,挑選項目。最後,結合巴魯村實際,他們決定發展養牛產業。
-
駐村幹部黃舉政:務實為民謀發展 共舉高塘致富旗
黃舉政是縣市監局駐楊柳塘鎮高塘村幫扶幹部,兩年多駐村工作以來,他以實幹為民的作風,與駐村工作組一同為高塘村的脫貧致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瀋陽中院駐村「第一書記」:用「心」幫扶,駐村更助村
對駐村幹部工作進行指導幫帶,提出希望和要求,並勉勵他們珍惜歷史機遇,進一步增強做好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關心關懷駐村幹部的一個縮影。自2018年年初以來,瀋陽中院始終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選派三名善打硬仗敢啃骨頭的年輕幹部進駐鄉村任「第一書記」,為選派幹部把方向、解難題,積極創造條件支持駐村幹部安心紮根農村謀發展,並以駐村幹部為紐帶,切實了解鄉村發展需求,積極開展結對幫扶,堅持上下聯動、一體扶貧。
-
...學習,西北師範大學深入開展「雙聯」行動聯繫村村幹部啟智培訓
董光前副校長在介紹了西北師範大學「雙聯」行動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後指出,學校為「雙聯」行動聯繫村村幹部舉辦培訓班,就是要讓村幹部們走出田頭、走出家門、走出深溝、走出大山,就是要讓村幹部們走進城市、走進大學、走進企業、走進新農業產業園。通過集中學習培訓來開闊眼界、啟迪智慧,改變認知結構、轉變行動方式。
-
自強夫妻的脫貧致富經
胡玉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李建民 柯正禮、石偉慧是湖北省陽新縣興國鎮七裡崗村的一對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夫妻,這對夫妻乘著國家精準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改革春風」帶頭富、帶領富,成為陽新縣脫貧致富的模範和標杆。
-
襄陽襄州區:「種養結合」嘗甜頭 脫貧致富有奔頭
8月30日下午,在石橋鎮李百戶村一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榮良家的小院裡,襄州區委宣傳部駐村扶貧工作隊幹部沈震林正幫他收集已晾曬好的花生秧,提前為50多隻羊準備秋冬季節的飼料。今年51歲的楊榮良家中4口人,因病致貧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種有9畝多地,主要種植起壟花生和玉米。2016年,在區委宣傳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開始養了3隻羊和十幾隻雞,如今存欄有56隻羊。
-
瀋陽化工大學與上海磐石科學儀器公司共建實驗室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2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楊磊 胡軍)6月28日,瀋陽化工大學與上海磐石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舉行聯合共建實驗室籤約儀式。趙學偉董事長和金志浩副校長分別代表雙方籤訂《共同組建磐合科儀-化工大學聯合實驗室校企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以聯合實驗室為載體,作為雙方研發、培養人才的基地以及雙方申請科研項目、申報科研成果的基地。 趙學偉董事長作講話。
-
西安思源學院多舉措助力扶貧地區快速實現脫貧致富
該院扶貧辦、能源及化工大數據研究中心教師團隊根據校領導對幫扶米脂縣工作調研的實際情況,在米脂縣產業規劃、道路規劃、水資源利用、生態保護等領域為米脂縣發展和脫貧致富出謀劃策,提供決策諮詢服務。根據專家調研情況,提出利用化工廢料再開發利用,減少環境汙染,提高當地經濟效益,發揮了重要扶貧作用。
-
大山深處的駐村第一書記:開「藥方」拔「窮根」 一心一意幫致富
對楊謀來說,能幫助紫紅村這個深山小村裡的村民們脫貧致富,他深感自豪。紫紅村地方偏遠,距離沁源縣城48公裡,曾是全縣唯一省級貧困村。村裡共有92戶267口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9戶100人。2017年,紫紅村移民新村落成,全部村民入住,實現了整村脫貧。楊謀到崗後,主動融入紫紅村幹部群眾中,吃住在村、逐戶走訪。
-
一名五十五歲駐村幹部自述——脫貧攻堅一線的法院幹警張永康
我是一名五十五歲的駐村幹部張永康,自2017年9月1日下沉駐村至今,一晃三年過去了。記得下沉駐村那天,剛參加完全縣駐村工作動員會,甕安中學門前約一裡多長的路上排滿了等候的大客車,近2000駐村幹部朝各自方向的車上湧去。
-
紫雲新塘村:肉兔養殖助增收
坐落於紫雲板當鎮東南部的新塘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0戶764人,地勢崎嶇、交通閉塞、產業單一曾是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路上的「絆腳石」。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要如何在有限的農村經濟發展條件下尋求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徑?成為擺在新塘村村支兩委及駐村工作組面前的工作難題。新塘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源。窮則思變,要解決「空殼村」問題,產業發展是關鍵。
-
臨洮縣龍門鎮蔡家莊村的脫貧致富路
與此同時,組織幫隊幹部、駐村幹部、村幹部、社幹部「四支力量」對全村群眾住房條件進行詳細摸底排查,分類造冊登記,利用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等住房優惠政策,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存量危房進行維修加固、拆除重建,累計實施危房改造101戶,易地扶貧搬遷18戶,切實保障了群眾的住房安全。 一路通而百業興。
-
完善駐村幹部制度助推鄉村振興
另一方面, 應建立屬地考核制度, 由駐村幹部所在的鄉鎮、行政村及農民對駐村幹部的工作作風、工作實效進行評價, 既督促駐村幹部幹事興業, 又為幹部選拔提供重要參考。二是要完善培養與晉升機制。駐村工作需要完成的大多是政治任務和中心工作, 這些任務和工作能有效考驗駐村幹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因而也能成為幹部選拔和晉升的重要依據。例如精準扶貧是當前的政治任務和中心工作, 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指出, 「要把貧困地區作為鍛鍊培養幹部的重要基地, 把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作為考核幹部的重要內容, 對那些長期在貧困地區工作、實績突出的幹部要給予表彰並注重提拔使用」4。
-
「我的脫貧故事」扶貧不扶懶漢 勤勞才能脫貧致富丨劍河縣柳川鎮...
村支書和陳榮發交流白芨種植技術我們很珍惜這份工作,工作時認真努力,與村幹、政府工作人員的關係相處的極好。再加上我懂點種養殖技術,就申報了養豬、中藥材種植、養殖養鴨等項目,目前養殖有40多隻雞、10多隻洋鴨,種的有2畝多的白芨。目前賣豬、雞鴨、雞蛋收入上千元。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扶貧政策切實的解決了我家的教育支出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