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尋常處讀出「不平凡」
—— 《白楊禮讚》誦讀型文本教學設計
湖南省湘潭市益智中學 歐陽豔
設計前言
《白楊禮讚》是茅盾先生寫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艱苦時期的一篇經典散文。皖南事變後,作者借禮讚西北高原上的白楊樹,來表達對北方抗日軍民的熱愛和讚美之情。備經典很容易把自己裝進套子中,找不到出口,看不清方向。所以此次備課的開局是很艱難的,要想走出經典課文教學的舊路,唯有老老實實地素讀,讀出一點自己的味道,方能真正看清自己想要到達的方向。除了低頭老老實實地讀文本,我們還要有抬頭看路的智慧,青春語文文本特質與課型創新思想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閉塞的門,要我跳出思維的地牢,看到經典文本背後還有很多有趣的秘徑等著我們去開闢。通過反覆誦讀,我發現《白楊禮讚》是茅盾先生對白楊對北方抗日軍民偉丈夫式的禮讚:樸質嚴肅,而又強烈熾熱。語言質樸,情感熾熱,結構清晰,主題鮮明,這樣的散文不正是誦讀型文本設計最佳的對象嗎?所以整堂課我就是以誦讀為抓手,以誦讀為助推器,推動師生在文本裡行行復行行,然後帶著文本裡的精華與發現創造新的文字世界,用師生多形式的誦讀活動真切地去感受茅盾先生對白楊對北方抗日軍民偉丈夫式的禮讚。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創作背景,通過誦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通過創意誦讀與設計誦讀理解文章內容,品析本文寫作特色,初步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學習抗日軍民英勇不屈,力求上進的精神。
3.培養學生理解與運用語言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生誦讀水平。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創意誦讀與設計誦讀理解文章內容,品析本文寫作特色,初步理解白楊樹的象徵意義,學習抗日軍民英勇不屈,力求上進的精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
1. 朗讀詩歌,猜想詩歌描寫的植物。
北方有佳樹,挺立如長矛。
葉葉皆團結,枝枝爭上遊。
羞與楠枋伍,甘居榆棗儔。
丹青標風骨,願與子同仇。
師:這首詩就是著名作家茅盾的《題白楊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茅盾先生用另外一種文體形式散文書寫的《白楊禮讚》。
二、比較誦讀
1. 齊讀標題,說說從標題中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預設:我讀出了作者對白楊的崇敬和讚美之情。
2. 初讀課文,請將直接抒發作者對白楊樹讚美之情的句子找出來。
第1段: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
第4段: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第6段: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第9段: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3. 比讀兩組文字,讀出不平凡的禮讚。
第一組
白楊樹是不平凡的,
我讚美白楊樹!
那就是白楊樹,
西北普通的一種樹,
然而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這就是白楊樹,
西北普通的一種樹,
然而不是平凡的樹!
我要讚美白楊樹!
第二組
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
我讚美白楊樹!
那就是白楊樹,
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
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這就是白楊樹,
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
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1)女生讀第一組,男生讀第二組。思考:哪一組句子更能抒發作者對白楊的崇敬和讚美之情?為什麼?
預設:第二組更能抒發作者對白楊的崇敬和讚美之情。「實在」「決不是」更能表達作者對白楊的讚美是發自內心,真誠表達。「極普通」更能襯託白楊的「不平凡」。「高聲讚美」強烈地抒發了作者對白楊的崇敬和讚美之情。
師:第二組句子可謂是作者對白楊偉丈夫式的禮讚,直抒胸臆,樸質嚴肅,而又強烈熾熱。
(2)全班齊讀第二組句子,重讀紅體字,讀出作者對白楊強烈熾熱的禮讚。
三、創意誦讀
1.作者讚美白楊的什麼?請用作者直抒胸臆句子中反覆出現的一個詞。
預設:不平凡。
2. 創意朗讀。
請從文中選擇自己喜歡的1——3段,用下列方式創意朗讀課文。
(1)先以「白楊樹的 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開頭,然後從你喜歡的語段中提鍊句子或詞語重新編寫成一首小詩,進行創意表達與朗誦。
示例:我喜歡的語段是第二——四段。
白楊樹的生長環境
實在是不平凡的,
我讚美白楊樹!
當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
撲入你的視野的,
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毯子。
和風吹送,
翻起了一輪一輪的麥浪。
黃與綠主宰著,
無邊無垠,
坦蕩如砥,
雄壯而又偉大!
單調正在你心底潛滋暗長,
一排,不,
或三五株,
像哨兵似的樹木,
傲然地聳立!
那就是白楊樹,
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
然而實在是不平凡的一種樹!
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2)學生根據示例,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創意表達後,有感情地誦讀自己的作品。
教師作品:
第五、六段創意表達
白楊樹的外形氣質
實在是不平凡的,
我讚美白楊樹!
那是力爭上遊的一種樹,
筆直的幹,
筆直的枝。
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僅僅靠攏成為一束,
絕不旁逸斜出!
寬大的葉子,
片片向上。
光滑的皮,
銀色的暈圈,
微微泛出淡青色。
在北方風雪的壓迫下,
倔強挺立,
努力向上,
參天聳立,
不折不撓,
對抗西北風!
這就是白楊樹,
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
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第七、八段創意表達作品
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實在是不平凡的,
我讚美白楊樹!
它沒有婆娑的姿態,
沒有屈曲盤旋的虯枝,
它不是樹中的好女子。
但它偉岸正直樸質嚴肅,
堅強不屈與挺拔,
它是樹中的偉丈夫!
在平坦大地上,
傲然挺立的,
不僅是樹中的偉丈夫,
還是,
磨折不了
壓迫不倒的北方農民。
更是,
在敵後廣大土地上,
守衛他們家鄉的士兵;
是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
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
民族鬥爭精神和意志!
白楊樹不是平凡的樹,
我要高聲讚美白楊樹!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活動的設計意在使學生在朗讀文本的過程中去主動解讀作者寫作的內容與目的,提取作者文字的精華,在這個基礎上去完成創意誦讀的小詩設計。給學生創設舞臺,方能真正改變學生機械被動聽課,方能真正驅動精彩點亮課堂,方能真正推動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3. 在閱讀課文進行創意表達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作者撰寫本文的思路了嗎?
(1)學生交流匯報。
(2)小結:
生長環境—→引出事物 一線貫通
不平凡 { 外形氣質—→描述事物 } 結構清晰
象徵意義—→託物言志 大簡至美
這篇散文結構不平凡,簡潔明朗似大丈夫!
四、設計誦讀
1. 這篇散文作者要讚美的僅僅只是白楊嗎?
預設:作者借讚美白楊來讚美「樸質、嚴肅、堅強不屈」的北方農民,來讚美在敵後堅強不屈守衛家鄉的哨兵,來讚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2. 作者為什麼不直接讚美北方抗日軍民呢?
背景介紹:《白楊禮讚》寫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由於中國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瀕於分裂的局面,中國共產黨肩負著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1940年5月,茅盾離開新疆返回內地,受朱德同志邀請前往延安。在延安參觀講學期間,親身體察了解放區軍民的鬥爭生活,看到了抗日軍民團結戰鬥的精神風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變後,作者借禮讚西北高原上的白楊樹,來表達對北方抗日軍民的熱愛和讚美之情,便寫下了此文。
由於當時作者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沒有言論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採用含蓄的象徵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熱情歌頌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和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
3. 作者是如何從讚美白楊過渡到讚美抗日軍民的?請找到這段文字。
預設:第七段。
4. 活動設計:如果你是導演,你將如何策劃設計全班來朗誦本文的第七段來更好地表達作者對抗日軍民的讚美並說明其理由。
(1)學生自主設計並展示。
(2)在展示方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邊品析邊完善改進設計方案。
領誦女生1:它沒有婆娑的姿態……好女子。
領誦男生1:但是它偉岸……偉丈夫!
設計方案說明:這幾句運用了先抑後揚的寫法來表達作者對白楊強烈熾熱的讚美,所以抑與揚的部分分別由一個女生與男生來領頌,比無區分度的獨誦或齊誦更能表現先抑後揚的效果,一個男生領讀揚的部分更能表現「偉丈夫」氣質。
領誦男生2: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難道你就覺得它只是樹?
全體女生:難道你就不想到……至少也象徵了北方的農民?
全體男生: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想到……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
全班齊誦: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那種精神和意志?
設計方案說明:連用四個反問句構成一個遞進式排比,所以四個反問句依次由一個男生領誦——全體女生——全體男生——全班齊誦的形式,更好地演繹作者情感的遞進與熾熱。
(3)全班按最終完善與改進的方案進行朗誦,表達對抗日軍民最高的崇敬與讚美。
五、教師小結
在抗日最艱難的歲月,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的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能捍衛這廣闊土地的便是這如白楊般極普通而又決不平凡的廣大抗日軍民,他們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鮮血寫出新中國偉大雄壯的歷史。要我們用最熾熱的情感朗讀最後兩段,表達我們對那些為締造新中國而抗爭甚至犧牲的偉丈夫們的最高崇敬與讚美。
學生齊讀最後兩段
教師寄語:願我們在自己廣闊的生命原野,縱橫決蕩,努力向上,不折不撓,做生活裡的「偉丈夫」!
作者簡介:歐陽豔,湖南省湘潭市益智中學高級教師,王君青春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曾被評為「湘潭市優秀班主任」、全國「意林杯徵文」與湘潭市徵文優秀指導老師,曾獲課件設計省級一等獎,教案設計省級一等獎,論文省級一等獎,賽課多次獲市級一等獎。願在三尺講臺清雅作畫,幫助孩子們成為自己歡喜的樣子;願在青春語文王國裡向陽成長,不斷締造人生的小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