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給寶寶剃毛髮的習俗,一般是等到孩子滿月之後開始剃頭。中原地區有的老習俗是不剃眉毛、不剃額頭,但是不少地區是要把頭髮和眉毛全都剃光,老一輩認為毛髮剃過一遍之後,才會長得又黑又濃密,會更好看。
然而現實卻非常殘酷,有不少真實案例證實,給孩子剃毛髮反而會害了娃。
小張的孩子就被奶奶剃了眉毛,自從孩子出生,奶奶就一直念叨著算日子,準備滿月之後給寶寶剃眉毛。
這件事寶媽原本是不同意的,但是小張勸老婆說別跟老人家計較,而且好像剃眉毛也不算什麼大事,毛髮都是可以再長的,於是寶媽糾結萬分地同意了婆婆的要求。
然而寶寶被剃掉眉毛兩個月之後,眉毛卻還是沒有長出來,光禿禿的太難看了,寶媽趕緊抱孩子去了醫院。
經過醫生的檢查發現,原來孩子奶奶剃眉毛的時候太用力,導致眉毛部位大部分的毛囊都壞死了,再也長不出眉毛了。
聽到這個結果寶媽掩面痛哭:封建迷信太害人!
其實不光是剃眉毛可能會長不出來,就連剃頭髮也充滿了危機,有的孩子小時候被剃頭時傷到了一塊頭皮,結果長大之後這塊頭皮徹底長不出頭髮來,只能用別處的頭髮蓋著。
老一輩堅決要給滿月的寶寶剃毛髮,就是因為他們覺得剃掉毛髮之後,寶寶以後眉毛和頭髮都會長得濃密黑亮,會更好看,其實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孩子的毛髮是否濃密、顏色淺淡,這都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後天除非使用激素藥品和食物,否則不會產生什麼太大的變化。
寶寶的皮膚遠比看上去更加嬌嫩,但是家長總以為頭皮部分比較結實,只要找有經驗的剃頭師傅就可以保證孩子不受傷。實際上因為剃頭而受傷、毛髮禿掉一塊的孩子不在少數。還有的孩子被剃頭之後留下很多傷痕,非常難看。
而眉毛部分的皮膚就更加嬌嫩了,有的孩子被剃掉眉毛之後,雖然沒有傷痕,但是毛囊卻在不經意間受了刺激,有的只長一半眉毛,有的乾脆全都不長,嚴重影響了孩子的顏值。
眉毛和眼睫毛一樣,被進化出來具有保護眼球的功效,眉毛的存在相當於在眼睛上方搭了一個"小涼棚",能避免人體自己產生的皮屑以及其他贓物掉入眼睛,傷害到眼球。將寶寶的眉毛剃掉,就相當於減少了一個天然的保護機制。
人的五官含有眉毛,它是人面部必需的一個器官,如果失去了眉毛,人看起來會很彆扭,顏值嚴重降低,孩子照鏡子看到自己沒有眉毛也會很難過。另外眉毛也是輔助人進行面部表情、表達感情的器官,如果沒有了眉毛,孩子看到自己的表情也會覺得奇怪,對孩子幼年時的成長發育不利。
當少量的水從寶寶的額頭流下時,眉毛可以引導水向臉頰兩側流去,有效地避免水進入寶寶的眼睛。嬰兒的眼部也比成年人更脆弱,還未發育完全,如果汗水、汙水流入寶寶的眼睛裡,引發炎症,很有可能會影響視力。
眉毛對寶寶非常重要,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並不像老一輩認為的那樣是一個無關痛癢的東西,家長應當和老人提前溝通好,不要再給寶寶剃毛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