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團組織全鏈條服務大學生就業

2020-08-03 中國青年網

「找到滿意的工作了,非常開心!不用擔心『畢業就無業』了!」葉禹成是長江師範學院的畢業生,趕上疫情,一直為找工作而焦慮。如今,他心裡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

今年重慶市有高校畢業生23.7萬人,再創新高。如何克服疫情影響,進一步提升就業服務水平,成為重慶各級團組織面臨的一個挑戰。

今年以來,圍繞脫貧攻堅和「穩就業」的大局,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共青團打出就業服務「組合拳」,為畢業生提供就業資訊、搭建求職渠道、提振就業信心。截至目前,已累計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3157場,對接2.5萬個企業,累計提供崗位約67萬個,覆蓋學生超過16萬人次,幫助至少5173名貧困家庭大學生實現就業。

就業給崗位

端午節這天,重慶交通大學畢業生蔣靜從成都乘坐動車,笑盈盈地帶著工作合同回家了。「就業形勢嚴峻,我曾擔心找不到工作,但團委開展的『川渝雙城青才計劃』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不錯的企業和崗位,我對籤的成都的公司非常滿意,離我家潼南很近,乘動車一小時就到。」蔣靜說。

團重慶市委高校工作部負責人介紹,今年,團重慶市委、重慶市教委聯合團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廳等部門共同啟動了「川渝雙城青才計劃」「千校萬崗·就業有位來」2020屆畢業生空中雙選會等活動。其中,「川渝雙城青才計劃」在3至6月發動川渝兩地2068家企業、機構參加,發布就業崗位信息15.3萬餘個,超過25.7萬人次學生參與。

「這個活動非常好,有針對性地為我們提供信息,節省了不少時間,崗位信息都是團委核實過的,更靠譜。」被國家電網錄用的重慶大學學生唐娟說。

同時,團重慶市委、重慶市教委聯合印發《關於開展2019-2020學年「千校萬崗·啟航青春」重慶市大中專學生就業精準幫扶行動的通知》,推出「組織一次就業政策宣傳」「提供一次就業創業服務幫扶」「推薦一次崗位實習鍛鍊」「推薦一次優先就業機會」等「十個一」幫扶舉措。

針對貧困畢業生就業問題,團重慶市委發動機關各部室、各區縣團委、各大中專院校團委的各級團組織、團幹部,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建立就業結對幫扶,重點開展就業情況摸底、推薦就業信息、就業心理疏導等工作。自2019年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以來,已累計幫扶15012名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畢業生實現就業。

重慶各級團組織還充分利用各級青聯、青企協、青商會、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會員單位等「青字號」資源,廣泛募集就業崗位。重慶市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幹部田青松介紹,截至目前,重慶市青企協、四川省青企協、重慶市青商會協調相關企業,已提供2000餘個崗位。

租房給床位

對於那些畢業後暫未找到心儀工作或找到工作但暫未租到合適房屋的大學生來說,居住問題無疑是他們煩心事。

為此,團重慶市委推出「青年人才驛站」項目,讓他們在畢業求職過渡期擁有一個「家」。

「今年受疫情影響,求職充滿不確定性,衣食住行等花銷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王傑很希望在拿到理想offer前,找到便宜又便捷的住處。

得知位於渝北青年人才成長驛站能提供最長3個月的免費食宿時,王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團渝北區委提交了申請,很快就順利通過。「這裡住宿環境優越、設施配套齊全,還有閱讀區、交流區等小型活動場所,可以滿足我們日常多種生活學習需求,幫我解決了後顧之憂。」王傑說。

端午節前夕,「青年人才驛站」還舉辦了一場小型的端午聚會,住在驛站裡的重慶多所高校的同學們饒有興致地製作起了艾草包,一起包粽子、猜字謎,提前感受「濃情端午」的氛圍。

「驛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面對面交流平臺,讓在外漂泊找工作的大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王傑已在驛站住了兩個多月,就在上周,他成功籤約理想單位並開始實習,對於未來他充滿信心。

團重慶市渝北區委負責人介紹,渝北「青年人才驛站」共有300多個房間,1300多個床位,可為來渝就業創業的青年人才,提供最長3個月的免費食宿和3個月的食宿費減半,幫助未就業或創業初期的應屆畢業生解決後顧之憂。

這樣的「青年人才驛站」,重慶還有7個。「作為團重慶市委牽頭打造的人才項目,『青年人才驛站』旨在為來渝應聘的青年人才提供限期免費住宿、創業就業指導、青年交流沙龍等公益性服務,幫助青年人才深入了解重慶、迅速融入重慶,積極營造『近悅遠來』濃厚氛圍。」團重慶市委統戰聯絡部幹部賈洪哲介紹。

宣傳給C位

團重慶市委開展的一項抽樣調查研究顯示,由於疫情期間畢業生習慣的線下招聘變為線上招聘,分別有86.7%、78.6%、76.0%的受訪畢業生認為「缺乏線上崗位信息供給及信息渠道不暢通」「缺乏網上應聘技巧」「對網上就業流程和辦理手續不了解」是當前求職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困難。

「為適應疫情防控形勢需要,我們將就業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通過視頻直播、圖文講解、矩陣推廣等方式,提供就業政策解讀、創業服務指導、崗位信息發布等綜合服務,幫助學生提升就業技能,樹立積極就業心態。」重慶市青少年新媒體中心網絡運營部部長石楊春曉介紹,今年以來,重慶已連續開展了49場「青創微培訓」直播分享活動。

疫情期間,全國優秀創業導師、智造創業服務集團董事長黃海做客「重慶青創微培訓」,以「疫情之下,高校應屆畢業生該如何應對?」為題,線上直播,與15所高校的學生開展交流分享。

「黃老師的課程讓我更清晰地了解到當前的就業形勢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特別是企業案例分析,對找工作或創業都有非常大的幫助。」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生李雪松說。

除了「重慶青創微培訓在線學習課堂」,團重慶市委還充分發揮團屬新媒體平臺宣傳優勢,依託「未來企業家培養青鋒計劃」「學聯帶你看重慶」「學習寄語精神、展現青春擔當」主題分享會等載體,專門為大學生量身打造了青年就業線上指導課、公益直播課60餘場,累計瀏覽量超400萬次。在重慶共青團快手、抖音、B站等平臺,圍繞簡歷製作、面試技巧、職業規劃等內容,發布就業指導視頻課程20餘個,受到畢業生廣泛歡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文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重慶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32.1萬人 就業局勢穩定
    重慶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32.1萬人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籤約率72%本報訊 (記者 黃喬 實習生 胡原)8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今年,我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工作,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2.1萬人,6月底城鎮調查失業率5.5%,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籤約率
  • 重慶大學生畢業生就業報到證補辦代辦服務
    辦理內容重慶大學生畢業生就業報到證補辦代辦服務辦理材料原畢業學校和重慶大學生就業服務中心辦理流程一、諮詢輔導員或就業辦老師二、前往學校和重慶大學生就業服務中心辦理
  • 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交流會暨團中央與中國建設銀行戰略...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邢婷)11月3日下午,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交流會暨團中央與中國建設銀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山東青島舉行。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中國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劉桂平出席儀式並講話。
  • 重慶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32.1萬人 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籤約率72%
    來源:重慶日報網重慶日報訊 (記者 黃喬 實習生 胡原)8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今年,我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工作,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2.1萬人,6月底城鎮調查失業率5.5%,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籤約率72%,全市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 山東共青團:「青鳥計劃」深耕細作強服務,做活青年就業大文章
    作為團山東省委打造的服務大學生就業和招才引智品牌工作,「青鳥計劃」於2019年11月啟動,立足聯繫齊魯學子的紐帶、服務招才引智的窗口、匯集智力資源的平臺,努力探索服務青年學子和青年人才來魯幹事創業的新路徑。
  • 武漢大學切實做好大學生就業服務工作
    武漢大學切實做好大學生就業服務工作 2018-06-11 來源:武漢大學   積極服務國家發展需求。加大對到西部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創業畢業生的支持力度,加大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層服務項目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省校、市校合作平臺,相繼與16個省份開展定向招錄選調生合作,提高選調生輸送質量和規模,並成立選調生發展研究會,為有志成為選調生的學生搭建成長服務平臺。
  • 「青鳥計劃」:服務青年學子就業成才的山東樣本
    對接4882家企業,推出就業崗位13.9萬個,輻射省內外42.5萬名高校學子——在這個「最難就業季」,山東各級團組織的這份成績單令人振奮。大學生就業事關社會穩定,情牽千家萬戶。今年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但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度加大。與此同時,不少企業出現「用工荒」。
  • 吉林團組織三重好禮沉甸甸
    吉林農業大學的孔慶娟,一大早就和幾名同學一起趕往長春工業大學,參加團長春市委、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共同舉辦的大學生就業援助進校園活動。    本次就業援助行動,團長春市委通過廣泛動員社會資源,組織170餘家用人單位提供3033個招聘崗位,此外還推出了1500餘個就業見習崗位。
  • 武漢大學切實做好大學生就業服務工作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
    積極服務國家發展需求。加大對到西部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創業畢業生的支持力度,加大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層服務項目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省校、市校合作平臺,相繼與16個省份開展定向招錄選調生合作,提高選調生輸送質量和規模,並成立選調生發展研究會,為有志成為選調生的學生搭建成長服務平臺。
  • 讓更多青年在鄉村一線建功立業 長春團組織服務鄉村振興有「利器」
    這家團字號的選品中心由團長春市委一手打造,現已成為團組織助力精準扶貧和服務鄉村振興的又一「利器」。今年8月,為積極探索共青團服務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幫助更多青年在鄉村一線建功立業,引領團員青年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和力量,團長春市委啟動實施了助力鄉村振興實施方案。
  • 回歸「原點」重塑基層團組織活力
    「這絕非搞形式主義,我們希望藉此讓廣大團員感受到儀式的莊重,鼓勵基層團組織舉起團員意識教育的旗幟,加強團員的歸屬感和先鋒意識,提升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孟雲霞說。   在龐雜的青年工作格局中,團山東省委再次將目光聚焦到團員的發展和管理,由此輻射基層團組織的建設和服務青年能力的提升,並將2014年命名為「基層基礎年」。
  • 共青團努力激發城市基層團組織新活力
    根據青年交流、溝通、聚集和聯絡方式的新變化拓展基層團組織聯繫和凝聚青年的新渠道     共青團適應經濟社會新變革,大力開展聯合建團、樓宇建團、市場建團、產業鏈建團等多種建團模式,推進區域化、整體化建團力度。針對城市青年交流和溝通方式日益多樣,青年自組織蓬勃發展的實際,堅持聯繫、合作、服務和引導,穩步推進青年自組織建團。
  • 重慶交通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到證補辦代辦服務
    辦理內容重慶交通大學畢業生就業報到證補辦代辦服務辦理材料交通大學和重慶大學生就業服務中心辦理流程>一、諮詢輔導員或就業辦老師二、前往學校和重慶大學生就業服務中心辦理註:報到證兩年內的補原件,超過兩年的補證明,如果沒有辦過報到證且畢業超過兩年的
  • 全市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32.1萬人 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籤約率72%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黃喬 實習生 胡原)8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工作,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2.1萬人,6月底城鎮調查失業率5.5%,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籤約率72%,全市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 67萬崗位給23.7萬畢業生,重慶團團實打實
    疫情以來,重慶共青團已累計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3157場,對接2.5萬個企業,累計提供崗位約67萬個,覆蓋學生超過16萬人次,幫助至少5173名貧困家庭大學生實現就業。今年重慶市有高校畢業生23.7萬人,再創新高。如何克服疫情影響,進一步提升就業服務水平,成為重慶各級團組織面臨的一個挑戰。
  • 武漢成立「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聯盟」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強調的「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和省委、市委關於穩就業、推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工作部署,武漢市人才服務中心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緊迫性,有針對性地開展援企、穩崗、擴就業工作,學習借鑑上海等先進城市經驗,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吸引更多本地高校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外地高校畢業生來漢工作、生活。
  • 重慶電子產業正在全鏈條「強勢復甦」
    通訊員 陳昕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0日18時35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我們近期剛和上海一家客戶籤了一個訂單,金額超過百萬,工人們正在抓緊生產,要趕在6月份把產品全部交付給客戶。」最近,重慶迪洋儀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迪洋」)人力資源行政經理尹麗有點忙,自三月份以來,迪洋先後與國內十餘家客戶籤約,3月的訂單量同期相比有小幅上升,生產經營逐步擺脫疫情影響。
  • 南陽方城:多舉措分領域推進基層團組織規範建設
    方城縣袁店回族鄉團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共青團主責主業,找準融入中心工作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深入推進團的各項事業,為袁店回族鄉建設發展積極貢獻青春力量。強班子,加強「三化」促進團組織建設。通過團員隊伍管理精細化,對在外優秀青年進行摸底,實行臺帳化管理;黨員發展優先向大學生、致富青年帶頭人等群體傾斜。
  • 小米金融打造全場景、全鏈條金融服務
    小米供應鏈金融為服務小米集團而生,利用「產業+科技+金融」的方式,為產業上下遊合作夥伴,以及智能製造行業企業提供專業金融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從原材料採購到終端銷售的全場景、全鏈條金融服務。具體來說,圍繞小米集團主業核心,小米供應鏈金融已覆蓋全產業鏈條各環節,服務對象包括手機、電視、生態鏈、小米有品電商平臺、下遊銷售商和體系內其他關聯方。
  • 2010版全國大學生就業信息服務一體化系統啟用
    全國大學生就業信息服務一體化系統啟用  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年會召開  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2010年年會於9月16日在教育部召開。會議推選陳希出任第二屆就業網絡聯盟理事長,林蕙青為常務副理事長,並增選了部分副理事長和秘書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