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據亮了!重慶電子產業正在全鏈條「強勢復甦」

2020-12-17 華龍網

重慶迪洋儀表有限責任公司正在抓緊生產。通訊員 陳昕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0日18時35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我們近期剛和上海一家客戶籤了一個訂單,金額超過百萬,工人們正在抓緊生產,要趕在6月份把產品全部交付給客戶。」最近,重慶迪洋儀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迪洋」)人力資源行政經理尹麗有點忙,自三月份以來,迪洋先後與國內十餘家客戶籤約,3月的訂單量同期相比有小幅上升,生產經營逐步擺脫疫情影響。像迪洋這樣的電子企業不在少數,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3月份我市電子製造業規上企業實現產值562.7億元,增長27.5%,正在「強勢復甦」。

把損失補回來!大小企業抓緊生產趕訂單

「忙起來才更有幹勁,要趕緊把受疫情影響的損失全力彌補回來。」 尹麗說。

據了解,迪洋是一家集設計、製造及銷售於一體的中小微型現代化儀器儀表企業,其主要產品特殊級溫度傳感器銷往全球。尹麗稱,企業今年1月份所籤訂的訂單任務量,當時就已經排到了3月份,按照原計劃,春節收假後將加大力度生產。不過,疫情導致迪洋直到2月20日才逐步復工,中途停工近一個月。

「儘管如此,在相關部門幫助我們順利復工復產後,訂單數量和金額逐步往上走,特別是3月份的業績,給我們增添了不少信心。」 尹麗表示。

位於兩江新區水土園區的聯創電子,主要從事觸控螢幕、光學及影像產業、微型電聲器件、顯示模組的研發製造,為京東方、天馬、vivo等企業提供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

「重慶和武漢都是國內重要的手機製造基地,疫情期間武漢企業無法招工正常生產,一部分訂單轉移到了重慶,交付給我們做。」聯創電子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部分轉移訂單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聯創一季度電子產能,「3月企業全負荷生產,整個一季度完成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轉產訂單超過100萬片。」

「全鏈」復甦!3月電子製造業規上企業實現產值562.7億元

訂單能夠「逆勢上揚」,動力來自於重慶大力推進大數據智能化戰略,重慶積極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向芯、屏、器、核、網全鏈條發力,為傳統產業植入「智能因子」。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市經信委了解到,通過開展「一對一」服務、產業鏈協同發力,緊盯龍頭企業,疏通物流、人力、資金保障等環節,我市電子企業於2月初率先全面復工復產,截至目前,639家規模以上電子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

市經信委數據顯示,一季度,電子製造業規上企業實現產值1051.1億元,下降9.5%,但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電子製造業規上企業實現產值562.7億元,增長27.5%。其中,智能終端產業貢獻突出,3月完成產值394.4億元,增長32.5%。

與此同時,重點開發區、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實現快速增長。3月份,筆電代工企業特別是西永綜保區的產值增速超過40%。其中,達豐產值107.7億元,增長60%,筆電基地建設10年以來,企業單月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大關。

兩江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的產值增速也在30%以上,其中,翊寶產值27.2億元,增長156.6%。與此同時,蘋果訂單在3月開始大增,其中iPad平板電腦增長71%,iWatch手錶增長6倍。華為筆電也開始在我市放量,3月產量41.4萬臺,增長176%。一季度華為筆電產量68.3萬臺,增長108%。

此外,產業鏈協同發力也在實現「全鏈」復甦。據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我市電子產業已構建完整產業鏈,90%以上種類的零部件均可在渝採購。企業向海外主要採購CPU、內存、硬碟。「目前,我們在積極幫助企業從江蘇、上海、廣東等地加大關鍵核心零部件儲備力度,翊寶、OPPO、Vivo等一批龍頭企業已儲備可生產至6月的原材料。」該負責人說。

他表示,下一步將全力以赴應對疫情、千方百計搶抓訂單、持之以恆補齊鏈條、堅持不懈抓智能製造、用心用情做好服務,堅持目標不變、力度不減,把能拓的存量全力拓開來,把能創的增量盡力創出來,堅定信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力爭全行業產值上半年轉正,全年增長5.8%。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重慶電子產業加快復甦
    重慶電子產業加快復甦 2020-04-13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築材料行業:製造業及出口鏈條強勢
    短期來看,玻纖價格總體走穩,但從側面跟蹤的數據如黑色、有色金屬價格及高頻出口數據看,海外需求依然在強勢恢復,繼續看好製造業鏈條的玻纖。重申大邏輯:隨著製造業庫存周期重啟、機器替代人工、更新換代等需求共振釋放,預計本輪製造業復甦將持續較長時間;與此同時,海外經濟中期復甦趨勢明顯,對直接出口和間接出口均有拉動,看好相關上遊原材料,首推玻纖。標的中國巨石、長海股份等。
  • 重慶規上電子企業全部復產
    通過一手抓研發創新,一手抓補鏈成群,我市電子產業形成的「整機+配套」垂直整合全產業鏈,在疫情防控下為推動電子行業復產滿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639家規模以上電子企業全部復工復產,3月份實現產值562.7億元,同比增長27.5%,呈現強勢復甦勢頭。
  • 觀察|疫情衝擊下,重慶電子信息產業全年目標不變 底氣從哪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7日16時42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信心比黃金還珍貴,目前,重慶支柱產業之一電子信息產業正在加快恢復。對重慶來說,關鍵在於抓住疫情帶來的機遇。疫情之下,有危就有機。比如,在智能終端產業方面,重慶筆電、手機及其配套企業率先實現復工復產,目前全行業訂單充足、供應鏈體系較為完備,具備快速承接未來集中釋放訂單及市外轉移訂單的能力。而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生產企業不能正常生產,品牌商的訂單計劃必將作相應調整。
  • 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加速跑」
    但全公司多條生產線都開動起來,智能設備和工人們同時進行流水線作業,出產一臺筆記本電腦的平均時間,算下來只有13秒。」生產線上的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速度快,這些生產線也非常「聰明」——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的每個生產車間,均安裝了幾塊大屏幕,分別顯示不同的區域、數據、參數等,每5分鐘便刷新一次。
  • 「中國架構」全鏈條,自主讓雲端更安全
    9月9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以下簡稱中國電子)正式推出中國電子云,為政府機構、公共服務、大型集團企業等提供服務。 「中國電子十年磨劍,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網信產業鏈條。」「中國電子云採用的飛騰CPU,不僅軟體的每一行代碼、每一條語言是自己寫的,設計圖紙也都是自己畫的。」陳錫明說,中國的自主創新團隊正在不斷成熟。 「判斷一個東西是不是自主、掌不掌握核心,你就看它的迭代推出速度。」
  • 【深度】知名戰隊落戶 電競學校登陸 重慶電競產業的春天來了?
    跳躍、奔跑、斬殺……變幻的屏幕上,LPL知名戰隊SS(Snake)對戰WE的比賽正在進行中,鍵盤與滑鼠方寸之間殺伐決絕,手指快速跳動中決勝千裡。臺下座無虛席,五百多名觀眾目不轉睛盯著大屏幕,隨著比賽的進行,不時爆發出熱烈的喝彩聲。  被譽為國內電子競技頂級聯賽的LPL有著很高的關注度,數據顯示,去年觀看LPL夏季賽直播的觀眾人數達到 2.4 億人。
  • 高碑店市打造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全鏈條產業集群
    該市依託產業鏈條完整、技術積累雄厚的奧潤順達率先發力,加快做強綠色建築產業,打造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全產業鏈條產業集群。建設了「四中心、三基地」,即國際門窗幕牆展覽交易中心、國家建築幕牆門窗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海關保稅倉儲物流中心、國家綠色建築節能科技中心以及節能門窗產業基地、超低能耗建築產業基地、國家建築節能產業基地。
  • 「雲」聚產業新格局,重慶數字經濟漸次開花
    如今在南岸區經開區,依託京東智聯雲(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京東智聯雲以「雲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國家智能製造創新基地」等為核心,為企業提供智能生態,助力廣大中小企業和創業者聚焦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熱點領域,推動「產業上雲轉型」和「雲上產業聚集」。
  • 前11個月兩江新區電子產業同比增13.6%
    重慶仁寶資深副總經理萬良憬表示。在兩江新區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重點電子企業訂單數量和金額逐步上升,生產經營逐漸回暖,今年1-11月直管區電子產業實現產值1656億元,同比增長13.6%。產業結構呈現「三化」亮點兩江新區電子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電子產業向「芯、屏、器、核、網」全鏈條發力,智能化、高質量發展的趨勢十分明顯。「總體來講,兩江新區電子產業結構呈現結構高端化、生產智能化和軟體產業集聚化的特點。」兩江新區產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 發展電子信息產業 助力「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
    累計建成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28家重慶日報: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市採取了哪些措施?接下來將如何推動該產業持續發展?特別是「補鏈強鏈」方面,我市緊扣電子信息產業關鍵基礎環節,不斷延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及智能傳感器等產業鏈條,加快筆電、手機、印表機等終端產品種類拓展和檔次提升,大力發展智能音箱、智慧機器人、智能穿戴設備等,並依託產業和市場優勢,積極拓展
  • 從快遞大數據看中國經濟復甦
    本文從中國快遞的加速增長過程來窺視不平凡的2020年中國經濟是如何實現在世界前20大經濟體中率先復甦的主要過程。重識「小快遞」在過去,快遞只是作為電子商務時代孕育出來的一個新興行業,人們將它更多地定位於手搬肩抗的「搬貨」。
  • 喚得春風吹柳綠——湘潭市產業復甦記
    ,準備發往浙江省浙能嘉興1號海上風電場,今年該公司訂單已達到50億元……4月中旬,記者走進湘潭市多個企業和園區,探訪產業復甦與發展的「密碼」。而且,這一數據每天都在刷新,『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斷流向實體經濟。」 鏈式復甦,13條產業鏈初顯生機 春風吹拂,結伴復甦,產業鏈上出活力,添動力。 位於湘潭經開區的湘潭地通焊接生產線上,發那科焊接機器人「復工」忙,火花飛濺中,產品數秒下線。
  • 小米金融打造全場景、全鏈條金融服務
    小米供應鏈金融為服務小米集團而生,利用「產業+科技+金融」的方式,為產業上下遊合作夥伴,以及智能製造行業企業提供專業金融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從原材料採購到終端銷售的全場景、全鏈條金融服務。具體來說,圍繞小米集團主業核心,小米供應鏈金融已覆蓋全產業鏈條各環節,服務對象包括手機、電視、生態鏈、小米有品電商平臺、下遊銷售商和體系內其他關聯方。
  • 2020年重慶經濟結構和產業分析:電子信息產業
    電子信息產業是重慶支柱產業,到去年底全市擁有規上電子信息企業639家,主營業收入佔全國電子信息產業第七位,是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重要的手機生產基地。2019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經濟增加值的比重為16.6%,對重慶經濟增長貢獻率佔33.9%,是重慶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功臣。電子信息產業是重慶招商引資的典範,是被寫進教科書的成功案例。
  • 「數」聚永川 「智」引未來——永川區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發展強勁
    +封閉試驗+開放測試」全鏈條試驗檢測服務能力,形成融合創新的車聯網產業生態體系,在全國形成示範作用。數據處理只是「五駕馬車」之一。當前,重慶雲谷·大數據產業園已建成產業樓宇近70萬平方米,形成「一園四區」產業布局,聚集企業365家,構建起服務外包、軟體信息、數據處理、數字內容和電子商務等多領域協同發展的數字經濟產業體系。
  • 拼多多物流訂單量已佔阿里巴巴63%,日均5000萬單,經濟正在復甦
    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為經濟的復甦奪取了機會。但是由於國外疫情仍未有轉機,全球供應鏈、外貿市場均受到嚴重影響。於是,很多人開始擔憂中國經濟是否能順利復甦。物流數據或許能反映出當前經濟的恢復情況。據拼多多電子面單數據顯示,自3月15日起,拼多多連續15天日均物流包裹數穩定於5000萬個以上,這個數據同比去年增幅超過60%!
  • 培育壯大智能產業 重慶敲定五大關鍵詞
    、一手抓補鏈成群,著力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裡,關於持續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提出了具體的產業發展路徑圖。「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分別指向哪些產業?報告中也有明確解釋。本報記者通過在兩會上採訪代表、委員,以及在會場外採訪重慶市相關企業,逐一呈現重慶在「芯」、「屏」、「器」、「核」、「網」等領域的聲音和願景。
  • 河北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聚起電子信息產業「強磁場」
    華為雲數據中心華北項目總監陳玉華說,華為廊坊基地雲數據中心是華為在全球投建的一級戰略節點,承擔著華北區重大華為雲業務。在廊坊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版圖上,像華為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廊坊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一平告訴記者,通過構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體系,全區電子信息企業總數已達120餘家,覆蓋了研發孵化轉化、生產製造、技術服務等全產業鏈條。
  • 順應產業發展 重慶工程學院成立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14日12時20分訊(趙桂凱)日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工程學院獲悉,該校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學院(以下簡稱大數據學院)正式成立,並在南泉校區舉行了掛牌儀式。學校董事長王萬均、終身榮譽校長唐一科、校長桂國慶等校領導出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