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郭素芳 付春曉
2020年,惠民縣人民醫院順勢奮發,優化診療流程、改善就醫體驗,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夯實醫院內涵及文化建設,做實做強特色專科,努力提升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截至10月底,縣人民醫院醫療收入20158萬元,住院22560人次,門診149938人次,院前急救3856人次,完成大中型手術2953例,藥佔比21%,各項醫療質量指標向好發展。
淨化醫療環境,提升服務水平
縣人民醫院黨委深知,醫院的服務水平是醫院生存的生命線。醫院黨委從多個角度入手提升服務水平,為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6月28日,在孫武廣場舉辦「向人民匯報,掃黑除惡聽我說」主題宣傳,向群眾通報黑惡勢力的集中表現和分類,講解黑惡勢力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現場為群眾解答掃黑除惡法律法規,號召群眾積極投身掃黑除惡人民鬥爭,踴躍向公安機關提供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線索,與醫院黑惡勢力作堅決鬥爭。7月至9月,開展了「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專項整治」,聚焦健康扶貧攻堅,醫療衛生服務,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專項整治等重點工作,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醫療衛生服務問題,真正把作風、服務轉變的成果體現在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上,以作風、服務轉變引領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質變,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8月份,開展了以醫療廢物檢查、風險隱患排查等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暨信訪維穩專項整治。
舉辦了救治技能理論知識競賽、感染性疾病崗位技能競賽、門診技能競賽、醫院感染管理知識競賽,物資器械檢查、安全生產「安全隱患拉網式大排查」、靜脈輸液技能操作考核以及緊急搶救用血應急預案演練、消防應急演練、核酸檢測結果陽性患者應急處置演練等。這些活動的開展鍛鍊了隊伍,提升了業務水平能力,規範了操作流程。截至目前開展各類競賽、演練等30餘期。
拓寬服務領域,建設特色專科
醫院要發展,學科是關鍵,狠抓學科建設是醫院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縣人民醫院在健全一二級學科的前提下,優先發展普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等縣、市級重點專科,創新發展中醫科、康復科、兒童康復科、放療科、疼痛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目前擁有市級臨床精品特色專科3個,市級臨床領先專科7個,縣級優勢學科13個。醫院還積極依託本、專科醫學院校和省級醫院不斷開展學科對接、人才培養、專家坐診、網際網路醫療等,著力提升醫院重點專科水平。
安寧療護病區採取暖色調裝修,病房內電視、無線網絡、電冰箱、微波爐等一應俱全,走廊及病房內放置了許多綠植,採用居家式照料模式。安寧療護指為那些對治癒性治療無反應的晚期患者給予積極和全面的照顧,由專業的醫療團隊對癌症晚期患者進行照顧,以控制疼痛及有關症狀為重點,並關注其心理、社交及精神需要,從病人接受安寧療護到死亡,乃至家屬的悲傷輔導等。採取鎮痛+心理疏導+營養支持的方法。截止目前已收治患者150餘名。安寧療護不僅減輕了病人疾病的痛苦,也釋放了家屬的經濟和心理層面的壓力,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兒童康復科主要針對小兒腦損傷症候群,腦癱,精神發育遲滯,全面發育落後,智力低下、語言障礙,孤獨症譜系障礙等。採用「康教託結合」,開展小兒推拿按摩、感覺統合訓練、S-E-T懸吊治療、運動療法、作業療法、言語、中藥燻蒸、水療、針灸等訓練,以及減重步態訓練、肌興奮、痙攣機、電子生物反饋、經顱磁刺激治療、腦循環等各種理療項目,使障礙兒童獲得適應自身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最終目的融入社會大家庭,能夠享受正常的人生。
義診服務群眾,護航群眾健康
「張大娘,你的腿傷了多久了?」「李大嬸,您舉起手,像我這樣抬一抬,行嗎?」在連續多日的入戶評定活動中,評殘專家通過現場診療、查看病歷,全面了解申請人的殘疾狀況後現場進行殘疾鑑定並給予康復指導。入戶評定掌握了患者的主要傷殘等級情況,受到眾多患者家屬的一致好評。「家裡小孩不在家,我這也沒辦法去醫院,咱們大夫能來家裡真的是太好了,太好了」患者家屬張大爺說。
11月25日,「服務百姓健康行動」舉辦,縣人民醫院組織專家12人參加。12月10日,530餘名年度在鄉重點優撫及部分抗美援朝出國作戰老戰士免費體驗活動在縣人民醫院舉辦。
11月14日第14個「糖尿病日」,縣人民醫院開展「護士與糖尿病」義診活動,派發「糖尿病健康生活知識」手冊。前來諮詢的居民有序排隊,護士進行信息登記,測血糖,量血壓,為他們建立健康檔案,並在現場為大家發放健康宣傳資料。現場醫生還給居民們講解了糖尿病知識,讓大家進一步了解糖尿病病因,胰島素的作用以及低血糖發生的應急措施。聯合眼科專家測量眼底使現場的群眾更加深刻認識到糖尿病及各種併發症的危害,知道如何及時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不完全統計,各類衛生節日組織義診服務30餘場次,出動醫務人員300餘人次,服務群眾3000餘人次。
助力疫情防控,勇擔防控重責
走進縣人民醫院,門診出、入口分區及出入口防控提示標識清楚;預檢分診及各出入口有專人負責測量體溫、掃碼登記並嚴格落實一患一陪護;病房內嚴格落實規定時間探視與陪護制度;醫患就餐實行一米間隔、錯時領餐;醫患專用電梯與通道專人24小時無死角管控。各病區負責對科室內所有人員排查,嚴格陪人登記管理制度。疫情之初,將相對獨立的放療病區改造為隔離病房,先後收治密切接觸者和無症狀感染者21例。清空五官綜合病區,設置新入院患者集中單間隔離管理病區,專家組會診新入院病人排除新冠肺炎後再轉至普通病區,破解了疫情防控和醫院正常運行問題。
投資210萬元建成PCR實驗室,業務用房240平米,擁有常規監測設備2臺和快速監測設備1臺。投資75萬元建設臨時性感染性病區,業務用房面積650平米。設汙水處理站1處。投資5萬元改造CT室,優化科室布局和檢查流程。
多次調度、培訓、演練,圓滿完成救治任務,未發生院內感染事件。閆尚河、田榮麗、牛曉莉、宋潔四名醫務工作者主動請纓,逆行出徵馳援疫情一線並出色完成任務,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忠誠、厚德、精醫、仁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