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舉辦「慈孝之光 雲林相伴」四世同堂全家福拍攝...

2020-12-20 佛教在線

四世同堂全家福拍攝

佛教在線杭州訊 為宣揚慈孝文化傳統,傳播「家風傳承慈教,文化弘揚孳孝」的理念,推動人心向善,促進社會和諧,2018年7月9日杭州靈隱寺舉辦「慈孝之光雲林相伴」 四世同堂全家福拍攝活動。六戶四世同堂家庭,一百二十二位參與者,老少共濟一堂,齊聚靈隱寺參加拍攝活動。

作為2018年度「中華慈孝文化節」的預熱活動,2018年度「中華慈孝文化節」支持單位之一——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早在一個月前面向杭城徵集四世同堂家庭。

6月16日發布報名徵集新聞後,不斷收到市民們的來電和微信留言。有一位周姓家庭的老人,給我們寄送了手書的報名信件,過了幾日還親自趕到基金會來確認,表達自己想要參與的心願。市民的熱心參與使我們深受感染,慈孝家風綿延至今,浸潤著每一戶家庭。

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逐一對報名家庭做了初步回訪,了解報名情況,經專家評審團評審後,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從報名的家庭裡,精選出五戶極具代表性、有慈孝故事的四世同堂家庭,邀請他們前來拍攝全家福。另外,中山中路「四世同堂」雕像人家汪家,作為第六戶慈孝人家,也受到了額外邀請。

六戶家庭中參加拍攝人數最多的一戶家庭共有36人到場。他們都表示,平日因工作忙碌,全家相聚時間極少,以這次拍攝活動為契機,一家人得以團聚,非常難得。

所有到場家庭的老人們,雖年至耄耋,仍然精神矍鑠、紅光滿面;孩子們則天真爛漫、充滿活力。

家和人興百福至,兒孫繞膝花滿堂。六戶家庭齊聚一堂,場面十分溫馨。

這六戶經過優選的四世同堂家庭都有著各自傳承的慈孝家風。杭城著名的慈孝人家汪家的三兒子更是每天陪伴已有97歲高齡的母親,侍奉三餐。他小名喚小順,大家都他叫「孝順」。

他們不僅是慈孝文化的傳播者,也是慈孝文化的踐行者。

7月9日下午六戶家庭陸續到達靈隱寺內。每戶家庭跟隨志工,在法師的引導下,參觀遊覽了靈隱寺。

在中午用餐時間前,靈隱寺智光法師和常法法師分別代表靈隱寺和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作了簡短的歡迎致辭。兩位法師都表示,「慈」與「孝」是維繫家庭幸福不可或缺之物,願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讓「慈孝文化之光」大放異彩。

傍晚時分,六戶家庭在靈隱寺藥師殿前拍攝全家福。攝影師按下快門的那一刻,記錄了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的影像:老人慈祥的的面孔,青年人的非凡英姿,孩子們稚嫩的笑容——慈孝家風,就定格在這一刻。

六個家庭,是社會中千千萬萬戶家庭的縮影,希望我們能共同讓「家風傳承慈孝,文化弘揚慈孝」的理念傳播到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中華慈孝文化節是杭州靈隱寺以新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成功探索,幾年來,隨著該活動影響力的逐步加大,現已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傳播慈孝精神、激勵社會正能量的共同節日。今年的華慈孝文化節繼續與中國新聞社強強聯合,節日期間的活動還包括在靈隱寺舉辦《慈孝之光-精品書畫展》、《豐子愷護生畫展》、《中華慈孝大會》、《中華慈孝人物評獎》《慈孝之光音樂晚會》等。

現場

現場氣氛其樂融融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杭州靈隱寺光泉:積極發揮名寺「慈孝窗口」引領作用
    中新網杭州9月5日電 (記者 方堃)「中華慈孝文化節已成功舉辦至第六屆,充分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文化認同。」2015年至2019年,中國新聞社與杭州靈隱寺已合作舉辦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從起初的深耕浙江,到立足海峽兩岸,再到如今的面向全球華僑華人,中華慈孝文化節已逐步演變成在海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交流品牌,文明風尚蔚然成風。2020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節現場。 王剛 攝「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
  • 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捐資助學結對幫扶
    啟動儀式上,進行了杭州統一戰線「同心」服務基地授牌儀式和「同心」服務團授旗儀式。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常法法師代表基金會向梅城助學基金捐資24萬元,聖奧集團進行了物資捐贈。這是杭州市統一戰線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凝心聚力共建世界名城的重要舉措和具體行動。
  • 杭州靈隱寺光泉:五年凝心聚力 弦歌不輟堅守慈孝初心
    中新網杭州8月18日電 (方堃)「五年凝心聚力,弦歌不輟,是中華慈孝文化節不忘初心、弘揚慈孝文化的堅守。」8月17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在2019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上表示,人生天地間,慈孝本皆同,慈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根基。
  • 杭州雲林基金捐百萬助學新疆喀什
    江耘 攝圖為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法師與當地政府官員以及學生代表合影。 江耘 攝 圖為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向孩子們贈送學習用品。 站在諾其庫木小學操場上,望著歡快奔跑著的學生們,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常法法師由衷感慨。  遠在千裡之外的杭州雲林基金會能夠與諾其庫木小學結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據新疆自治區公安廳駐艾力西湖鎮23村工作組組長、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政委張阿軍介紹,今年三月進駐村子後,發現當地學校孩子的校服比較舊,有些孩子校服穿破了,也沒有新衣服代替。
  • 第四屆雲林公益書畫聯展在杭州靈隱寺展出
    「千江印月·第四屆雲林公益書畫聯展」在杭州靈隱寺直指堂正式對外展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薛寧鋼)合影留念(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薛寧鋼)2019年8月20日,「千江印月·第四屆雲林公益書畫聯展」在杭州靈隱寺直指堂正式對外展出。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致開幕詞。
  • 弘揚慈孝之風 2019中華慈孝文化節在杭州舉行
    在中國,「慈孝」文化延續五千年歲月,是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是凝聚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情感紐帶。8月17日,2019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節在浙江杭州啟幕。本屆慈孝文化節以多元的角度和開闊的視野闡釋「慈孝」文化,通過舉辦「2019中華慈孝文化節開幕式暨慈孝人物頒獎盛典」「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論壇」和「2019中華慈孝感恩音樂會」等系列活動,向社會樹立「慈孝」典型,弘揚慈孝之風,彰顯人間大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
  • 李道湘談慈孝情懷:增強民族凝聚力 傳承中華文化精神
    李道湘做主旨演講 徐軍 攝中新網杭州8月18日電(見習記者 施紫楠)上愛下曰「慈」,下尊上為「孝」,「慈孝」二字延續中華五千年歲月,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倫理起點,也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最大公約數。17日下午,「2019第五屆中華慈孝文化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各界領導、專家、學者齊聚靈隱寺,在千年古剎共話「慈孝」。中華文化學院原黨組成員、教務長李道湘就「中華文化精神與民族凝聚力」做主旨演講。
  • 2019中華慈孝人物頒獎盛典杭州舉行 折射中華「慈孝之光」
    【解說】近日,2019中華慈孝人物頒獎盛典在浙江杭州舉行。十位「2019中華慈孝人物」以平實感人的至情故事,讓「點滴微善」不斷匯聚,讓「凡人善舉」發熱發光。慈孝人物陳樹菊是一位普通的臺灣賣菜阿婆,她拖著一身病體,靠著微不足道的小生意為生。平時省吃儉用卻大方捐款,共向慈善事業捐贈628萬元人民幣,多用於兒童教育和孤兒救助。陳阿婆說,13歲時,母親難產因為沒錢救治去世。
  • 「慶祝祖國70周年華誕——第四屆雲林公益書畫」在靈隱寺展出
    「千江印月·第四屆雲林公益書畫聯展」於2019年8月20日在杭州靈隱寺直指堂正式對外展出。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致開幕詞。原浙江省十一屆政協副主席張鴻銘、浙江省女書法家協會主席李軍、美術報副總編趙輝等應邀為開幕式剪彩。來自參展單位的代表和參展書畫作品作者16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
  • 無錫雲林街道2018年民俗文化活動周開幕
    中國江蘇網5月22日無錫訊 非遺傳承,樂活惠民,探訪民俗印記,品讀善意雲林。在無錫最後一個節場——農曆四月初八祇陀寺廟會來臨之際,作為當地文化惠民的「老將」,已經連續舉辦五年的雲林街道民俗文化活動周又要和大家見面了。
  • 01月22日 臺商成立基金會投身兩岸公益活動 雲林縣長上海促銷農特產
    臺商成立「愛與和平基金會」投身兩岸公益活動   由臺灣知名企業家鄧文聰捐資成立的民間公益性機構「愛與和平基金會」今天在臺北成立,鄧文聰表示,成立基金會就是要進一步整合力量,擴大對兩岸公益活動的參與。 臺灣雲林縣長上海「站臺」促銷農特產品   雲林快樂豬、老樅文旦、雲林綺雞、古坑咖啡、黑金剛花生、烏魚子……臺灣著名農業縣雲林在上海營運的「雲林物產館」正式開門迎客。雲林縣長蘇治芬專程到滬「站臺」,為該縣優良精美的農特產品開拓大陸市場。
  • 光泉法師出席中國佛學院2014雲林、盛榮獎學獎教金頒獎儀式
    中國佛學院2014年雲林、盛榮獎學獎教金頒獎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靈隱寺攝影:劉興恩,法明)  (圖片來源:靈隱寺攝影:劉興恩,法明) 「中國佛學院2014年雲林、盛榮獎學獎教金頒獎儀式」於12月9日在北京法源寺中國佛學院教學樓禮堂舉行。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代表杭州雲林公益基金會為獲獎學僧頒獎並開示。中國佛學院張厚榮副院長、向學副院長、廣如副教務長,靈隱寺監院衍空法師、義廣法師、妙弘法師等出席,儀式由中國佛學院教務處副主任永興法師主持。
  • 「問道雲林」——首屆雲林故裡書畫大賽作品展徵稿啟事
    新華在線網 祁成志 來源:錫山書協倪瓚(1301年-1374年),譜名明七,初名倪珽,字泰宇,別字元鎮,號雲林、雲林子、荊蠻民、幻霞子,江蘇無錫東亭長大廈(今錫山區雲林街道)人。精山水,擅書法,詩文超群,在園林、美食等方面造詣頗深。
  • 雲林茶會•景邁山茶推介會在杭州靈隱寺舉行
    1月20日,雲林茶會•景邁山茶推介會在杭州靈隱寺法堂舉辦。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華茶人聯誼會、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杭州市民宗局、西湖區茶文化研究會及杭州市各縣市(區)茶文化研究會及媒體記者共200多人參加。
  • 雲林街道雙管齊下建生態文化街區
    5月6日,錫山區雲林街道民俗文化活動周開幕,同時雲林街道城市管理聯盟也正式成立。依託民俗文化周搭臺,以城市管理聯盟為支撐,雲林街道在打造高品質生態文化街區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今年的雲林街道民俗文化活動周,圍繞「美好錫山·潔美雲林」這一主題,推出13大系列、23項文化活動,給當地居民送上文化大餐,也為雲林「城鄉品質躍升」再添文化活力。活動周期間,街道將舉辦錫劇專場演出、電影進社區、法制教育電影專場放映、主題明信片展示、陶藝製作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 第二屆尋找當代最感人十大慈孝故事公益活動方案
    首屆「尋找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人物活動」的成功舉辦,在社會掀起了一股慈孝熱潮,各大媒體及社會大眾紛紛給與支持和參與其中,說慈孝話、行慈孝事、做慈孝人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已經成為一種踐行慈孝文化的行動。寧波江北作為全國首個「慈孝文化之鄉」及全國首個「慈孝文化研究基地」,不僅有著深厚的慈孝淵源及保留完整的慈孝遺址,且慈孝文化傳統廣為流傳。
  • 無錫雲林街道社區文化節展現思鄉情濃
    」政務微信上「雲林好鄰裡」和「公益之星」兩場網絡公開票選的發布和啟動,無錫雲林街道「雲林一家親」社區文化節徐徐拉開帷幕。在打造精細化城市治理、完善人性化物業服務等硬體建設過程之外,凝聚紮根雲林的文化精神,融注暖心暖意的和諧氛圍更能喚起每一位居民對「雲林」的認同。
  • 杭州靈隱寺緣何又稱為「雲林禪寺」?
    佛祖在世時,靈鷲山多為仙靈所隱之地,看來這地方也將成為佛國佳境了。於是,他在這裡建寺,取名「靈隱」。靈隱寺距今已有1694年的歷史,比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陽白馬寺晚了200多年,比少林寺早了170多年,是杭州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全國十大名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