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裡有四個真實的「前浪」案例

2020-08-23 一口八一
  • 又到一年放榜時,
  • 幾家歡樂幾家愁,
  • 不管分數高與低,
  • 大學專業撓破頭。


7月23日起,各省高考成績陸續公布,志願填報成了各家各戶的頭等大事!

填報志願對每位高考學子來說,是進入社會的首次重大選擇,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走向。填報志願的第一標尺是大學排名?專業興趣?發展前景?城市生活?校園環境?觀點各異。

作為一個經歷過高考,密切接觸著高考的「前浪」,深知抉擇的重要,因為重要所以痛苦。很希望能通過自己和身邊人的經歷給「後浪」們一些幫助。

首先要明確討論對象

本文中,「大學專業如何選?」這個標題中的「學校」不是定語,而是與「專業」並列的名詞,這是一道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

如果僅想弄清楚如何選擇學校,建議結合個人高考成績,對照各類機構的高校實力排名。

如果僅想弄清楚如何選擇專業,建議選擇興趣專業而不是當前熱門專業。熱門利於你走得快,興趣幫助你走得遠。

文章希望能幫到一些分數處於中遊,無法做到選擇好學校好專業,但仍有二選一餘地的學生。

此外,這裡還有幾點需要說明。

文章中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四個活生生的例子。

採用案例法的優劣勢非常明顯。缺點是樣本有限,所以普遍性很弱,優點是條件確定,精準性會很強。

案例一:

男生A懵懵懂懂地從高一過到了高三,從沒對自己未來的方向做過仔細思考,自己適合做什麼也不清楚。老師建議他選擇了一所還不錯的綜合性大學,專業選擇了較冷門的哲學專業。入學後,通過參加社團活動,對法律專業漸漸產生了興趣,通過旁聽、考試等環節,完成了轉專業,如今在一家律所擔任合伙人律師。

前提:對於學校和專業均無明確意向。

建議:優先選擇好的綜合性大學。

理由:綜合性大學各專業實力相對均衡,加上很多大學實行大一通識基礎教育、提供便捷的轉專業通道,為順利「再就業」提供可能。

案例二:

女生B嚮往一份穩定的工作,同樣選擇了一所分數所及的較好的綜合性大學,專業是較冷門的檔案學。進入大學後,一方面積極參加社團活動,一方面積極備考行測和申論,畢業前高分考上了省級公務員。

前提:傾向於公務員等體制內工作。

建議:優先選擇好的綜合性大學。

理由:有利於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一塊好的敲門磚。公務員考試是又一場「高考」,你有4年複習時間。

案例三:

女生C從小就嚮往成為母親一樣的大學歷史老師,但高考分數沒把握填報上全國前十的高校歷史學專業。在母親的建議下,她填報了一所位於吉林的非全國前五十的大學,但世界史專業全國前十。進入大學後,專業優勢突顯,通過碩士考試進入名校歷史系,之後留學國外,如今在北京一所高校任教。

前提:傾向於學術類、科研類發展路徑,畢業後希望成為研究所研究員、高校教師、醫院醫生等從業者。

建議:優先選擇強專業。

理由:你選擇的專業很大可能性會伴隨你一生,本科強專業的訓練對於打好基礎至關重要。有了好的基礎,你將可以通過碩士、博士、留學完成轉型,你將可以跨過這些專業就業的高門檻,你將有一個較為長久、穩定向上的職業生涯。

案例四:

男生D性格外向,愛好了解外部資訊,與外界打交道,但成績一般般,高考志願時,他填報了一所廣州的普通學校的普通專業。大學期間,不斷參加社會實踐,尋求各類實習機會,畢業後進入曾經實習過的一家外企,擔任銷售。

前提:傾向於快銷、傳媒、貿易、金融產業。

建議:優先選擇處於大城市的高校,推薦北上廣深杭。

理由:就業方向對於社會實踐經歷的要求高於學科成績,大城市為你提供了實踐的便利、就業的平臺、豐富的人脈資源,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

案例相關補充說明

只選成功案例的原因——正應了那個老句式,成功的經驗都是相同的,不成功的各有各的不同。為了大家能適用,也希望大家能成功,文章不選擇失敗案例進行羅列。

對於成功的標準——以上案例的當事人至今沒有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如果再選一次,依然如是,這便是本文對於志願填報成功的定義。

案例數量有限,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就發生在身邊。

如果案例中能有一款讓你直接對號入座,是最好不過的。如果能有一絲借鑑幫助到你,目的也算達到了。如果沒有,或者有其他疑問,歡迎留言討論。


填報志願時,你是哪一種類型的考生? 單選
0
0%
天之驕子
0
0%
A
0
0%
B
0
0%
C
0
0%
D
0
0%
再來一年吧
0
0%
其他

相關焦點

  • 選專業?還是選學校?
    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小編就自己上學時的經歷和多年來的見聞提幾點建議,有不當之處或不認同的請略過。第一:正確面對自己所考的分數,要清楚自己的分數適合報哪一類學校。比如:600分有600分對應可報的一類學校,400分有400分對應的可報的一類學校。第二:選專業。明確自己想學什麼,要學什麼。有的學生選專業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有的學生選專業是為了以後的生存生活,最好的結果是相結合。總之,不管怎麼選,選什麼,以後都要有一技之長,這是賴以生存的基礎。專業選好以後就要開始選擇學校了。
  • 是選個好專業重要還是選個好學校重要?
    最近各位家長和同學應該都在猶豫究竟是選個一般的學校但熱門專業,還是選個名氣更好的學校但一般專業呢。老師這邊先給大家一組數據參考:調查顯示,目前僅有18.68%的應屆畢業生找到與專業完全對口的工作;37.26%的學生所學專業和職業有所聯繫;而44.06%的學生則是完全不對口。
  • 先選學校還是先選專業、有哪些誤區……破解考研糾結問題
    先選學校還是先選專業、有哪些誤區……破解考研糾結問題 2019-09-25 11:27:42 來源:武漢晚報  |  作者:佚名目前同學們遇到的棘手問題莫過於專業、學校的選擇。在這裡,筆者為大家整理了7個擇校擇專業最常見的問題,希望能為大家解惑。先選學校還是先選專業?先選專業,再選學校。專業的選擇,關係到未來的職業發展路徑,而學校的選擇,關係到未來的院校競爭難度。選擇了意向專業之後,我們的選擇面就會變小。
  • 哈嘍,你的高考志願,是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不只是工作,現在有許多高校招研究生都有這方面的「歧視」,不論是推免比例,還是研究生考試面試,特別是在調劑時更是「歧視」嚴重,如今年在研究生調劑中,不少二本院校都只接受211以上學校學生調劑。 甚至還有更奇葩的事是現在竟然有小學招生,父母不是211以上學校學歷的學生不收,也就是說你的出身不僅影響你自己,還影響你下一代。
  • 選專業還是選學校,這是個問題
    在美國留學申請中選校和選專業是一個技術活,對名校的崇拜讓很多學生優先考慮選校的事情,只要能進名校甚至挑個自己不太喜歡的專業也有人願意。有人認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已經發生變化,大學不應該再是完全傳授知識的地方,而是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的主要場所。所以,選擇一個大學實質是選擇一種價值觀、一種文化、一種精神。
  • 高考後,選土木專業?看前浪真實生活
    高考結束,年輕的後浪們開始選專業了,他們在糾結,選土木工程專業到底好不好?我們先看看土木前浪的真實生活。
  • 高考報志願,選學校還是專業?選學校還是城市?選文科還是理科?
    在高考志願填報時的諸多問題中,是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挑專業可謂老生常談,一直是家長和學生關注的焦點。因此,我們不要迷信預測,而是要關注趨勢,更重要的是通過大學的學習,養成有應對變化的能力。這就體現在是優先學校還是優先專業的選擇上。
  • 對於壓線分考生本來分數就不佔優勢,選「專業」還是選「學校」?
    志願填報繞不開兩個方向:選「專業」還是選「學校」?對於壓線分考生,本來分數就不佔優勢,魚和熊掌已經絕不可能兼得了,這時該如何選擇?還是去較好專科讀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這個問題可以幫我們確定填報志願的大方向。它沒有標準答案,我遇到的每個家庭的選擇和理由也各不相同,記著,適合自己的永遠是最好。如果你家庭經濟條件可以(可接受中外合作),或是對於專業沒有太多要求,能接受稍偏僻的地區,有堅定的考研想法、再或是家庭本身很看重本科學歷。那你可以毫不猶豫的選擇以衝刺二本為主的大方向啦!
  • 專科志願填報,是優先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裡分三部分給出建議
    報哪個更好今天我們接著探討一下專科志願填報,是以學校優先還是以專業優先?其實高考分數出來以後,很多學生在填志願時最怕的就是把分數浪費掉了。因為自己辛辛苦苦地一筆一畫寫出來的分數,一定要讓每一分發揮最大的價值。於是很多人撓破腦袋在想,既要報一個好的學校,又要挑一個好的專業,只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分數,對得起自己的未來。
  • 先選學校還是先選專業?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回過來我們看看高考學子們該怎樣選專業和學校?是以選學校為重點,還是選專業為重點,一直都是考生、家長填報志願的兩種思路。有些考生覺得「先進大門再說」,只要能考上某某大學,學任何專業都能接受。還有些考生的想法不同,他們認為只要能學某某專業,上哪所大學都無所謂。最近從從一些高校了解到,每年都有個別學生被重點大學錄取後,感覺所學專業枯燥,提不起興趣來。還有的因對大學的環境不適應,而自動退學。
  • 媒體大數據顯示上大學選什麼專業,這四個專業打死不要選
    上大學選什麼專業要三思,但是這四個專業打死不要選!人們常說高考是人生中的轉折點,那麼上大學專業就是人生的風向標。選擇專業是要根據學生本人的興趣、條件或者嚮往的城市以及當代國情等綜合因素來選擇,每個學生或者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選擇也不同,小編不在這裡長篇大論如何如何選專業。但是有四個常見的本科專業,學生或者家長在選擇前一定要慎重,接下來小編逐個分析下這幾個本科專業。
  • 英國留學申請優先選專業還是選學校?
    很多同學在初期定校時都會糾結是選專業還是選學校,有人覺得名校光環對於之後的職業之路更有幫助,也有人覺得專業實力才是評判能力的重要標準。所以留學擇校到底應該怎麼選才能讓自己以後不後悔?看下面立思辰留學小編介紹的內容吧。
  • 選學校重要還是選專業重要?
    全國各省市高考成績陸續出爐,考生們即將開始填報志願,關於填報志願時優先考慮選專業還是學校,同學們看法不一,還有同學表示上大學的城市更重要,你覺得選專業和選學校哪個更重要呢?01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填報志願是第一步2020高考成績開始放榜,各省相繼傳來喜訊。隨之而來的就是填報志願環節。在分數差不多的情況下,到底是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學校呢?
  • 報考糾結:選一個好學校還是選一個好專業?
    高考報志願的時候就糾結得一匹,應該選什麼專業?什麼學校?沒想到長大了,想考個成人學歷考試,這個難題又出現了,究竟是應該看重學校的名氣還是,選個對自己今後發展有用的專業呢?是選一個好學校還是選一個好專業?
  • 2020年高考結束,選學校還是選專業誰說的算?
    這個間斷期,相信很多家長和同學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選學校和專業。要看看往年的錄取分數線,看看學校的招生計劃,看看學校專業排名,看看學校A類學科,總之就是一件事,準備報考志願。又都碰到了同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選學校還是選專業
  • 高復還是選個好專業的二本院校?
    前兩天就如何基於生涯規劃的理念選好專業和學校做了做了一場公益講座,臺下一位今年參加高考的浙江考生和我做了一個互動,他今年離一段線只差10分,準備去高復,我問他如果明年還是差10分,怎麼辦?他看了看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高復還是選好專業的二本院校?這是很多考生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們今天就這個話題來好好的分析一下。
  • 本科生選學校,研究生選專業!大學去個好學校更重要
    為什麼說本科生選學校,研究生選專業!有這樣一個觀點:「本科生選學校,研究生選專業。對此,我們是比較認同的。我們說本科生階段,更多的是通用能力的培養;而研究生階段更多是專業能力的培養。這比較符合中外精英大學的一般理念。
  • 高考志願填報工作全面開啟,選專業還是選學校?
    高考成績和各省份分數線一出,千萬考生懸著心終於落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填志願、選學校、選專業啦!那麼在志願填報的過程中,一直困擾歷屆考生的難題又來了:到底是以專業優先填報志願還是以學校優先填報志願呢?考生之所以會有這種疑問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學校不同專業的分數線設置上有巨大差異,除非分數遠遠超越學校分數線,一般情況下學生都要在學校和熱門專業上二選一。
  • 高考後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個關鍵點往往別忽略了
    每到高考季,都有不少考生和家長為選學校還是選專業糾結。要我說,這個選擇應該因人而異。對於大多數功利主義價值觀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只要你的分數夠,那就選容易當官發財的學校或專業。 但對那些對某一領域有強烈興趣,甚至以學術為志業的青年,那就要首選自己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專業。說專業其實並不準確,準確的說是選名師。
  • 2020年高考填報志願,是選專業重要?還是選學校重要?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是選專業重要還是選學校?相信有不少家長和考生正在為此糾結。作為一個過來的家長也是學霸的媽媽來談談這個問題,或許會對您有所幫助。首先說結論:高分選學校,低分選專業 如果你能考上985、211或雙一流大學,建議首先選擇一個好學校,這主要是有四方面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