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女子學院位於我國首都北京朝陽區育慧東路1號(校本部)。學校自建校始一直承擔婦聯幹部、婦女幹部教育培訓工作。2019年以掛牌全國婦聯幹部培訓學院為新的起點,聚焦培訓婦聯幹部、婦女幹部主責主業,強化婦女幹部培訓職能,全面承擔婦聯、婦女幹部培訓工作。
學校前身為宋慶齡、何香凝、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老一輩婦女革命家創建的新中國婦女職業學校。發展至1995更名為中華女子學院,2002年,正式轉設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現在學校已成為中國女子高等院校聯盟高校、中國婦女研究會婦女教育專業研究會、中國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秘書處單位、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專業學位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單位聯盟成員。
目前,學校設有社會工作學院、法學院、管理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藝術學院、文化傳播學院、女性學系、金融系、外語系、計算機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體育部等二級教研單位。為了完善學校的專業建設,學校同東北師範大學籤訂了聯合培養研究生協議,分別為社會工作、女性學、會計學、法學和學前教育等五個專業。
截止目前,學校設有24個本科專業,其中學前教育和法學專業為北京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有審計學、播音與支持藝術專業。社會工作、女性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在婦聯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的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業已開設。2019年,學校正式加掛「全國婦聯幹部培訓學院」牌子。在婦聯的要求下,學校對相關機構設置和學科專業進行了優化調整。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學校發展了諸多教育部校外教育實踐基地,代表性的有北京明天幼稚集團、民生銀行電子銀行部大學實訓基地、南京天上龍服飾有限公司等等。
學校同美國的密西西比女子大學、馬裡蘭聖母學院、芳邦大學、布雷諾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韓國的梨花女子大學、淑明女子大學,日本的九州女子大學等高校開展有2+2雙學士項目或者短期交換生項目。
不搞科研的大學是不合格的大學,學校的科研機構設置十分符合學校的定位。諸如中國婦女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婦女人權研究中心、女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女性人力資源開發與創業研究中心、兒童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等等。
依託這些科研機構,學校承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有多機構合作留守婦女社區服務模式研究、公權力幹預家庭暴力的適度性研究;省部級科研項目有女犯社區矯正機制研究、婦女維權的理論、實踐與機制研究、文化視野下的女校女大學生婚戀觀剖析及工作路徑探究等。
目前學校的播音與支持藝術專業男女兼收,其他專業只面向女性招生。因此,女生如果對於中華女子學院有興趣的話,不妨考慮一下學校的相關王牌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