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鬧就要喂?兒科醫生:0-1歲寶寶按這個標準喂,不會過度餵養

2020-10-13 明天的育兒

導讀:哭鬧就要喂?兒科醫生:0-1歲寶寶按這個標準喂,才不會過度餵養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哭鬧就要喂?兒科醫生:0-1歲寶寶按這個標準喂,才不會過度餵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許多新手媽媽報告說他們不知道嬰兒一天應該餵多少牛奶,所以母乳餵養時是根據嬰兒的發育需要還是根據嬰兒的哭泣?事實上,不同年齡的嬰兒對牛奶的需求不同。寶瑪應根據嬰兒的身體需要和輔食的搭配合理地計劃嬰兒的母乳。


滿月前的牛奶量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肚子的容量非常有限,尤其是對於大約一周左右的嬰兒,每次僅需要約35毫升母乳,但應注意的是,餵養次數可能會更多,大約需要三個小時。當嬰兒生長緩慢且需求量增加時,逐漸增加其牛奶量。
此外,由於該階段的寶寶每次都不吃太多母乳,因此寶媽特別容易出現母乳問題。此時,您可以將嬰兒的未完成的牛奶放入牛奶存儲袋中並進行存儲。一方面,寶瑪不再腫脹和疼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牛奶量並防止牛奶減少。如果您儲存牛奶以備後用,寶瑪最好選擇密封性更好的儲奶袋避免細菌感染和牛奶變質。


六個月前的母乳量
滿月之後,嬰兒對母乳的需求量顯著增加。三個月後,一次需要的牛奶將達到120毫升,每次餵奶的時間會延長,這時寶媽要注意一個事實,即使寶寶想多餵奶,他也必須控制他的母乳,避免一次吃得太多,這會給嬰兒的胃造成壓力和不適。六個月前,嬰兒所需的母乳量將增加到180毫升。在此期間,媽媽必須注意嬰兒的排尿和排便情況,觀察他的身體是否不舒服,並及時控制牛奶量。


一歲之前的母乳量
一般而言,嬰兒到達六個月後,寶媽會向他補充食物,因此此時,他應該減少母乳或減少餵養頻率,但不要直接斷奶。因為嬰兒的胃需要適應母乳作為輔食,每天必須保證800毫升母乳。有時嬰兒可能會哭泣,因此父母應注意嬰兒是否真的餓了。如果寶寶在喝完母乳後哭泣,可能是因為寶寶更依附在母親的乳房上。您可以通過玩遊戲和玩耍來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從而避免多次餵養並增加母親的負擔寶寶的肚子。


實際上,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您都不能餵太多,因為您的寶寶在哭泣和貪婪。相反,您必須根據嬰兒的發育需要控制牛奶的數量和頻率,以使嬰兒長得更好。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臺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一哭就喂?小心過度餵養害了寶寶
    當寶寶還不會說話時,TA想要表達需求的唯一方法就是哭。很多媽媽總是覺得寶寶一哭就可能是餓了,二話不說先餵起奶來。其實,媽媽這樣一哭就喂,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過度餵養是指給予寶寶的營養和能量超過寶寶正常代謝的需要。說得通俗點就是給寶寶吃得太多了。小一點的寶寶一哭家長就以為寶寶餓了,就要餵奶。寶寶稍微大點了,又害怕吃飯營養跟不上,各種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給寶寶補充,導致餵養過度,產生不良後果。
  • 3歲女童被餵成70斤「巨嬰」:過度餵養的後果
    最近,一個「小網紅」佩琪引發全網關注,只有3歲的她,體重竟然達到70斤。70斤是個什麼概念呢?按照正常的兒童生長曲線,這應該是11歲孩子的標準體重參考值,而佩琪才3歲!對於3歲孩子來說,體重超過36斤就算是肥胖了。
  • 寶寶多大斷奶好?並非6個月或1歲,兒科醫生:餵到這時候會更好
    持續餵養好處多網上就「寶寶多大斷奶」曾做過相關調查,發現多數寶寶斷奶的時間都集中在半歲到2歲之間。其中9-12個月、1歲到2歲斷奶的寶寶更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個月前,建議給寶寶純母乳餵養;6個月到1歲之間,可以採用母乳搭配固體食物的餵養方式;如果條件允許,比如媽媽能夠全職在家帶娃,也可以將母乳餵養延長至2歲及以上。換而言之,寶寶多大斷母乳好?並沒有固定的標準,具體什麼時候斷奶得看寶寶喝母乳的意願。
  • 母乳餵養也有標準嗎?過度餵養的寶寶有幾種表現,新手爸媽早知道
    伴隨著小寶寶的出生,各位新手媽媽也多了一個職責,就是母乳餵養寶寶。很多寶媽為了小寶寶能長得更為健壯,生長發育更快,都會選擇母乳餵養到1歲左右,因為母乳中所含有得營養成分是任何奶粉無可比擬的。對於新手媽媽而言,多久餵一次寶寶往往很困惑,有些時候,自己過度餵養卻不自知,本來是對寶寶好的一件事,卻一不小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 寶寶身體發出四個信號,都是過度餵養的警報,再餵下去腸胃會受傷
    」,實際上,過度的餵養也會對其產生很大的影響,要是寶寶出現以下信號,各位寶媽們可要引起重視了。出現4種信號,家長就要重視了 1、經常吐奶 寶寶被過度餵養後,因為他的吸收和消化系統並不完善,會與大量的食物擠壓在腸胃裡,那麼這個時間機體自身就會採取保護措施,讓孩子吐出這些奶。
  • 不到六個月寶寶,能不能餵水?兒科醫生的答案讓寶媽信服
    關於六個月之前的寶寶,能不能餵水這一件事情,我是問過兒科醫生的,當時也是因為跟老人育兒觀念不同,在遇到兒科醫生時,帶著這個問題順便問問醫生。這位三甲醫院的兒科醫生的回答,還是很讓我滿意的。當時問了醫生三個問題,回答的都比較確切:為什麼不建議六個月寶寶喝水?
  • 3歲女童被餵成70斤「巨嬰」:過度餵養的後果,你真的承擔不起
    最近,一個「小網紅」佩琪引發全網關注,只有3歲的她,體重竟然達到70斤。70斤是個什麼概念呢?按照正常的兒童生長曲線,這應該是11歲孩子的標準體重參考值,而佩琪才3歲!對於3歲孩子來說,體重超過36斤就算是肥胖了。
  • 寶寶需要餵多少配方奶?吃飽了奶粉的寶寶都有哪些表現?
    但是仍然在有些情況下呢,無法進行母乳餵養,例如:健康問題。這就就需要給寶寶餵配方奶粉,為了滿足寶寶的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多少奶粉量是最佳?多久餵一次呢?寶寶需要吃多少配方奶奶粉寶寶所需要的配方奶量取決於月齡和體重,由於每個孩子出生後情況不同,建議你和兒科醫生這個交流一下,再開始餵配方奶餵養。最好是按照醫生的建議來開始。
  • 兒科醫生建議:最好別給寶寶吃雞蛋羹,還在餵的家長,需要注意
    ,但是最主要的問題是寶寶到底適不適合吃,有有些食物看起來很有營養,但是對於寶寶的個人體質來說,會不會有不良的反應,都需要寶媽時刻的關注。兒科醫生多次勸誡,家長仍在餵小雨的寶寶已經7個月了,按常理可以餵一些輔食了,尤其在看到雜誌上一些好看的寶寶輔食之後,小雨更是網購了很多做輔食的材料與模具,打算大顯身手,讓寶寶喜歡吃自己親手做的「愛心輔食」。
  • 小兒推拿李波:按需餵養≠按哭餵養!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小兒推拿李波:按需餵養≠按哭餵養!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寶寶一哭頭就大,媽媽立馬餵養安撫,久而久之養成「一哭就餵」的習慣。搞得寶寶吃奶就像吃零食,吃幾口就不吃了,沒多久又哭著要,分不清寶寶到底是餓沒餓。因此,導致很多媽媽:1、寶寶沒哭就不喂,等哭了再喂。2、擔心寶寶睡太久餓了,喊醒寶寶餵奶。
  • 寶寶過度餵養危害大!5個動作證明寶寶真的吃飽了,媽媽快別餵了
    可是,不分時機、不計攝入量地讓寶寶吃奶,真的沒有問題嗎?很多媽媽可能都意識不到,自己的寶寶正在處於過度餵養的危險境地!寶寶在未滿六個月時,最主要的營養來源就是母乳,幾乎不需要添加其它食物。這時候的寶寶胃容量也十分有限,消化能力也弱,按需哺乳是最科學的方法,即根據寶寶的需求進行母乳餵養,餓了喂,飽了停。
  • 寶寶一天餵幾次?每次餵多少?0~1歲寶寶餵奶標準一覽
    剛出生的寶寶,由於寶爸寶媽都是新手,在餵寶寶的過程中很難控制量,結果導致寶寶經常吐奶,影響腸胃消化。那麼,新手寶媽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一天要為幾次?每次又要餵多少呢?下面我們來分享0~1歲寶寶餵奶標準一覽:1、怎麼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寶寶在0~6個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靠母乳餵養的。而6個月以後,寶寶才會允許吃一點輔食,一方面緩解寶媽母乳不充足的問題,另一方面能保證寶寶吃飽。
  • 寶寶的這幾種"信號",說明被過度餵養了,寶媽千萬別亂餵孩子
    編輯:圈圈定稿:小小蘇寶寶出生後會面臨各種指標檢查,剛出去就要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查,滿月後還要去社區兒保醫生那裡檢查頭圍、身長、體重等指標。寶媽們熬過了孕期的大排畸、小排畸,還要面對生娃後的各種檢查,每次檢查都像考試一樣緊張,生怕哪個指標不合格。
  • 兒科醫生說--寶寶腹瀉的家庭治療三原則
    歡迎參考:兒科醫生說-寶寶腹瀉家庭治療的3個原則。  為了預防營養不良,繼續餵養寶寶。 一般而言,適合腹瀉寶寶的食物和健康寶寶所需要的是一樣的。正在餵養母乳的寶寶繼續按需哺乳,鼓勵增加哺乳次數;吃配方奶的寶寶需要至少3個小時餵一次,其它的食物比如:瘦肉、米飯、饅頭、酸奶這些都可以吃,並且我們可以給每份食物加一點植物油。
  • 1~2歲的寶寶,吃奶好還是吃飯好?兒科醫生:這樣餵養更合理
    婆婆告訴我:「寶寶已經13個月了,是個小大人了,從今天開始應該吃飯為主,別再餵奶了!」接著,她就端出一碗粥,開始餵二寶了。我有點不開心地說:「媽媽,寶寶還小,還是餵奶為主吧。」婆婆卻不再哼聲了,繼續給二寶餵輔食。為了不與婆婆鬧矛盾,我提議請教一下做兒科醫生的小姑,讓她告訴我們,一歲後的寶寶,吃奶好還是吃飯好?婆婆聽到要請教她的寶貝女兒,當然同意了。
  • 0~3歲寶寶每天到底應該喝多少奶?你都餵對了嗎?
    有了寶寶後,家長們最關心的大概就是吃的問題了。餵少了怕寶寶營養跟不上,餵多了怕寶寶腸胃負擔重,好糾結!「奶」作為寶寶1歲半之前的主食,到底餵多少合適呢?是有具體標準還是因人而異的?今天我們就來解決大多數寶媽寶爸們會有的困惑:不同月齡寶寶每天到底應該吃多少奶?
  • 過度餵養的寶寶容易脾胃受損,餵飯的三重傷害你知道嗎?別再餵了
    第一次帶寶寶回老公老家,老家鄰居有個小孩叫佳佳,比我們家寶寶大一歲,很喜歡跟我們寶寶玩,每次一到吃飯時間,佳佳奶奶就會端著飯菜過來追著喂,我好心提醒鄰居奶奶,佳佳都三四歲了,可以自己吃飯了,可是佳佳奶奶說:「他自己吃撒得到處都是,追著餵飯他不好好吃,不餵飯讓他自己吃,那還不得餓死!佳佳的爸爸我當年餵到八歲!」
  • 不滿6個月的寶寶,吃母乳還要不要餵水?若是以下情況該餵就要餵
    因為小寶寶不會說話,哪裡不舒服了,只會哭鬧,讓人很抓狂。就比如,不滿6個月的小寶寶,吃母乳要不要餵水的問題,很多寶媽就沒有頭緒。我堂妹家寶寶4個月大了,一直都是吃母乳。她覺得,寶寶吃母乳,就不用餵水了。但是,她婆婆卻覺得,人都會口渴,小寶寶也一樣。而且,母乳都是喝「下奶湯」產出來的,肯定也油,所以每天總是偷偷為孩子喝水。為此,婆媳倆沒少爭吵。
  • 想知道寶寶體重是否達標?附幼兒標準體重公式,自查是否過度餵養
    寶寶吃奶有饑飽,過度餵養不可取 寶媽有了孩子後,最擔心的問題莫過於自己奶水不足,不能供應充足營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過度餵養同樣不可取。
  • 想知道寶寶體重是否達標?附幼兒標準體重公式,自查是否過度餵養
    1. 擔心孩子吃不飽產婦在產後普遍存在餵養焦慮現象,只要寶寶哭鬧就會聯想到是不是因為飢餓,同時旁人對餵養的重視也會頻繁督促媽媽給孩子「多吃些」。希望寶寶長得好出生不長時間的寶寶,要是被媽媽餵養得肉乎乎,一定會得到別人的交口稱讚。要是寶寶稍微瘦了一點點,所有人都會跟著操心。在我們國家的審美中,幼兒就是要白白胖胖才可愛,同時因為大家對過度餵養認識不到位,才會造成寶寶長期被多餵奶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