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雞尾酒會效應」,也能應用在你的課堂中!

2021-02-15 明師俱樂部

老師們在課堂上常常會遇到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將課堂知識傳授出來呢?明老師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一個提高學生注意力的好方法——應用「雞尾酒效應」,助你優化你的課堂效果~

作為一名老師,

有沒有學生感覺你上課枯燥沒意思?

在你上課時,學生有沒有犯困、睡覺、走神兒?

更嚴重的,有沒有孩子因你而討厭你所教授的學科?

這些現象在我作為新老師時都多多少少出現過,我也曾因此感到困惑、自責甚至自我否定過。

老師需要成長,每一個「老教師」都是從新老師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但當我們能夠看清問題出現的本質的時候,可能會成長得更快,能夠在「我本經驗不足」的情況下避免或減少以上現象的發生,讓學生能從我們這裡儘可能獲得更多的知識。

下面我就依據「雞尾酒會效應」來談談怎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甚至因為你而愛上你所教授的學科,實現學習效果最大化、最優化。


什麼是「雞尾酒會效應」?

當人們處在雞尾酒會上時,情形總是這樣的:觥籌交錯,人聲嘈雜。但是如果你正專注於和一個富有魅力的人交談,即使周圍噪聲很大,你仍然能聽得到對方的輕言細語。

這種情況下,你對周圍人談些什麼是聽不清的,但假如哪個角落突然傳來你的名字,你馬上就會警覺起來。有時候,你還能聽到某個熟人的聲音,會不由自主地朝那個方向看一下——你的耳朵似乎能過濾聲音啊!

在這個雞尾酒會上,你聽到了你要聽的:交談雙方的聲音、自己的名字與熟人的聲音。這種現象被稱為「雞尾酒會效應」。

所以所謂的「雞尾酒會效應」就是:交談雙方的聲音是你在雞尾酒會上的注意對象,其他聲音不過是一種背景。

人在交談時,交談雙方互為對方的注意中心,其他人的聲音只是雙方的感知背景,成為非追隨的聲音對象。此外,雙方還會不時地做些手勢、表情之類的身體語言以提供話語理解的線索。

從「雞尾酒效應」及解釋,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出在真實的課堂上,作為老師,我們就要成為那個「交談者」的聲音、「喊出學生名字」的聲音、「自己人」的聲音,會更有效地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

01 「交談者」的聲音

老師應該拿出「交談」的狀態去上課,用提出有效的問題與學生互動,來推動課程的進行,而不是自己喋喋不休、師生間毫無交流。

為了增加學生與你「交談」的感受,你還要做一個富有魅力的人:整潔乾淨的穿著,生動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和豐富的身體語言,原則就是「動筆體現靜態、動手體現動態變化」。

與有魅力的人交談,才能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注意對象,不讓自己成為學生交頭接耳時的背景聲音。

   

02 「喊出學生的名字」

自己的名字之所以能被聽到,是因為關係到自己的事兒,當然會感興趣。就像任何人在看集體照時,都會首先去看自己在照片中的樣子和位置一樣。

所以,作為老師,我們在進入一個新班級後,除了精熟授課,記住每個孩子的名字也格外重要。在老師的聲音變成學生的背景聲音時(學生走神時),他的名字可以變成把他拉回課堂的聲音。

在老師舉例時,可以將常用的「David」、「Mike」換成他們的名字,於是一個個和他們有關的故事就生動地呈現了。跟自己有關,那當然會更加專注。

老師如果能夠喊出學生的名字、學生的暱稱、不帶姓的名字,在很多時候都會促使學生把你當成「自己人」,當然對你更加專注。

    

03 「自己人的聲音」

其實比「熟人的聲音」更好的聲音就是「自己人的聲音」。不得不提的是「互悅機制」:喜愛引起喜愛。當你喜歡一個人時,那個人也會喜歡你;當對方知道你真的喜歡他的時候,他也會更加喜歡你。「喜歡」與「被喜歡」互為因果。

    

作為老師,我們如果喜歡孩子們,而且能經常表達出對他們的喜愛,則孩子們也會更容易喜歡我們,把我們當作「自己人」。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師生是否「互悅」是能否順利傳道受業解惑的一大前提。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一個孩子因為討厭一個老師從此一蹶不振,一個孩子因為喜愛一個老師而一生發憤圖強的現象。

我希望你是點亮孩子的那團火,而不是澆滅火焰的那盆水。如果你沒那麼喜歡你的學生,那不妨經常發現每個孩子的細微的你喜歡的點,告訴他你喜歡他,慢慢地你會喜歡所有的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歡,孩子也會喜歡你——也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我們成為孩子們心目中的「自己人」,是抓住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你可能成為他上課時的唯一焦點。他會關注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你所說的和所包含在肢體及表情裡的一切。

相關焦點

  • 雞尾酒會效應如何指導學習?
    有一個著名的現象叫做「雞尾酒會效應」,是Cherry在1953年提出。「雞尾酒會效應(Cocktail Party Effect)」是指:人的一種聽力選擇能力,揭示了人類聽覺系統中可以使我們在噪聲中談話的驚奇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談話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對話或噪音。
  • 心理學效應:雞尾酒會和信息繭房
    心理學上有個很有意思的效應「雞尾酒會效應」大致意思是,在一場嘈雜的雞尾酒會中,我們很難聽清旁邊桌他人的談話,但卻能和自己的交談對象聊得很開心,又或者是能敏銳地聽到很遠的地方有人提到自己的名字。這個效應是為了說明我們人注意的選擇性和集中性:我們只會選擇性地注意到我們認為對我們重要的事物,而不去注意那些不重要的事物。
  • 「雞尾酒效應」:教你怎樣提高孩子專注力
    而在如今,這種能力也是很少人能夠做到的,家長都羨慕學習好的尖子生、學霸,但是卻不知道,你的孩子與尖子生之間差的就是這種無論什麼時候,都能保持精神高度專注的能力。尖子生為什麼能夠保持高度專注?首先要了解「雞尾酒效應」首先,在雞尾酒會中會很嘈雜,你聽到的聲音來自於不同的聲源:人們同時說話的聲音、酒杯餐具的碰撞聲、夾雜著人們大聲笑鬧的音樂聲等等。
  • 雞尾酒會效應 cocktail party effect
    你身處一場熱鬧的派對,音樂聲、說笑聲不絕於耳。你和同伴聊天都得喊著說話。可是,一旦周圍有人提到你的名字,你立馬就能聽到,似乎周圍的喧鬧都被神秘地屏蔽了。這種情況就叫cocktail party effect(雞尾酒會效應)。
  • 善用「雞尾酒效應」,教你培養孩子高度專注力
    其實想讓孩子學習不分心並不難,只要我們善用雞尾酒效應,就可以培養孩子的高度專注力。王女士家中有一個5歲的男孩,如同其他家長一樣,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教育條件,王女士夫婦為兒子報名參加了許多興趣班和啟蒙班。每天晚上孩子不僅僅要完成幼兒園的作業,還要進行籃球和跳繩等活動的練習。
  • 退休班主任:試試「雞尾酒效應」
    ……鄰居家有一位小學退休的班主任老師,她在任的時候帶的班級總能是全學年的第一,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她可謂是我的「軍師」,梅梅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我沒少向她請教。這種訓練專注力的方式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名稱——「雞尾酒效應」。什麼是「雞尾酒效應」呢?
  • 小心,你點的雞尾酒也許會出賣你
    不知你是否有注意到,當你在專業的雞尾酒吧點上一杯雞尾酒後,會有那麼幾秒鐘在接受來自調酒師和吧檯客人的無聲審判?有種說法叫你吃什麼就是什麼樣的人,套用在雞尾酒上,其實也有一定道理噢。快來看看大伙兒都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才會點以下幾款熱門雞尾酒呢~金湯力(Gin and Tonic)
  • 小心,你所點的雞尾酒會出賣你
    圖片來源:www.beefeatergin.com 你這人精緻優雅,有教養卻有點敏感。和祖輩感情深厚,也欣賞那個年代的穿著和行為,甚至還會穿著祖父的衣服四處遊蕩。你是一個骨子裡透露著傳統氣息的人,去英國留學的機率會比較大些。   2. 古典雞尾酒(Old Fashioned) 你或許是受美劇《廣告狂人》(Mad Men)的影響,也開始點這款酒。但是,也可能你在《廣告狂人》熱播之前就已經喜歡上這款古典雞尾酒了。之後很多人因為受這部電視劇的影響都開始點這款酒了,這讓你非常的惱火。
  • 探究雞尾酒會效應:視覺是如何影響聽覺體驗的
    多項聲學研究表明,你眼睛觀看角度決定了視覺空間注意的方向,但它同時也會自動影響你的聽覺空間注意力。研究人員正在研究視覺對語音清晰度的影響。在12月7-10日舉行的美國聲學學會第 179 次會議上,來自波士頓大學的 Virginia Best 介紹了她的工作,以確定雞尾酒會效應(cocktail party effect)在眼位對聽覺的影響。Best 表示:「我們的主要動機是直覺,在這些情況下,眼球的位置可能尤其重要,因為那裡存在大量的精力充沛和信息掩蓋。
  • 雞尾酒的故事,你想聽聽看嗎?
    每次走進酒吧,如果只是想和朋友侃大山,或者乾脆就是來應酬的時候,我都會點一杯雞尾酒,一杯長飲能很好地打發一個漫長的夜晚。 但,不論你是真心喜歡雞尾酒的美酒愛好者,是不得不喝酒的應酬老手,還是單純聽了周杰倫的mojito(莫吉託)而去酒吧點上一杯嘗嘗鮮,你有了解過每一杯雞尾酒背後,是怎樣的歷史嗎?
  • 神準佔卜:以下雞尾酒你想喝哪杯?測你今生是否已錯過真愛!
    ,尤其是那些有挑戰性的事物,對你的誘惑力就越大,而且你還是一個不懂得珍惜的人,因為你的態度特別的無常,基本上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其實在你身邊對你好的人真的是特別多,但是你總能從這些人身上挑出大大小小的毛病來之後,再逼迫自己去放棄他,所以很有可能現在的你早都已經談過很多段戀愛了,不過在你看來這些戀愛都像是一些過家家的小遊戲一樣,但是殊不知你早都已經錯過了你的今生摯愛。
  • 調嘻雞尾酒之大都會|流行了30多年的雞尾酒,沒有女生會拒絕它
    如果誰敢說女主是大波浪渣女,大都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相信你已經看出來了,這是一杯女士雞尾酒,屬於「馬天尼系列」。當然了,也有一些男士喜歡這杯酒的觀感,我們通常叫他們「Gay蜜」。還有一種可能:她沒有很多故事,她只是有很多錢。。。為什麼酒總是能吸引一撥又一撥的人前赴後繼、醉生夢死呢?很簡單,因為酒不僅能稀釋惆悵,還能帶來愉悅。
  • 皮格馬利翁效應如何應用到培訓中?
    皮格馬利翁效應如何應用到培訓中?《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讀書筆記《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已經是第7版了,其中的很多研究被心理學愛好者所熟知,比如斯坦福監獄實驗等。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在想,如何把這些心理學的研究應用到課堂中呢?
  • 秘制雞尾酒,讓你想喝的欲罷不能!
    神經和緩 ,肌肉放鬆,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和欣賞價值,並且還富有情調。雞尾酒通常以朗姆酒、金酒、龍舌蘭、伏特加、威士忌、白蘭地等烈酒或葡萄酒作為基酒,不懂喝酒千萬不要單獨點基酒,因為會讓你難以下咽;雞尾酒的調製方法就是基酒再配以果汁
  • 「登門檻效應」在育兒中的應用
    什麼是「登門檻效應」?百度百科給出的專業解釋是: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 這些雞尾酒誤區,你一定中過招!
    這也跟中國酒注重度數、口感,在風味上種類上缺少有突破有著很大的關係。再後來,酒吧,演藝廳livehouse大行其道。當越來越多的社交場合從餐桌轉移到吧檯時,你是不是還在一成不變的點著百加得、Rio這些根本不能稱之為酒的飲品?面對高度酒望而生畏、而琳琅滿目的雞尾酒又一頭霧水的你,一定不能錯過這篇乾貨喲!
  • RIO雞尾酒的場景陷阱
    你喝過雞尾酒嗎?即使沒喝過,那也一定聽說過RIO(銳澳)。2015年開始,RIO雞尾酒贊助《奔跑吧兄弟》《天天向上》等綜藝節目,先後植入《何以笙簫默》《歡樂頌》等十餘部電視劇。從單純廣告代言到活動互動,再到大劇營銷,運營超過十年的RIO品牌效應幾乎難覓對手。截至2015年上半年,其銷售額為16.17億元,成為2015年整個國內預調雞尾酒市場的一個爆款,以65%的市場佔有率傲視群雄。
  • 調嘻雞尾酒之紅粉佳人|沒有點少女心,三十而已的你駕馭不了它
    『 紅粉佳人 』英文叫做『 Pink Lady 』,最初並不是一款雞尾酒的名字,而是一部很火的舞臺劇。那是1912年的倫敦,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當時的《青春有你》。「so baby pick me ei...」
  •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讓你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的5個心理學效應
    原創高品質科普文|「心理學簡報」每天更新心理學專業知識無論是在職場、學校還是其他的社交場合,我們總是會發現一些人很討人喜歡,但如果要問為什麼會喜歡他們,我們可能很難準確地說出理由。人人都想在集體中獲得好人緣和認同感,但為什麼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廣泛的喜愛呢?
  • 小心那杯雞尾酒出賣你的品味!
    雞尾酒的花樣繁多、調法各異,不同的酒和飲品能搭配出不同的絕妙口味,不論獨酌還是小聚,雞尾酒都比其他酒類多一分創意、隨性。在調製雞尾酒時,金酒散發出獨特的杜松子清香,讓人為之傾倒。最經典的以金酒為基酒的雞尾酒有:金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