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寶媽有這樣一個煩惱:自從生了孩子,就再也沒好好睡過一覺,因為寶寶老是在晚上嚎啕大哭。每次寶寶一哭,寶媽就趕緊起身哄孩子。如此反覆幾次,第二天早上就有了一對熊貓眼。寶寶夜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寶寶夜晚哭鬧,不僅會攪得寶媽不能安寢,還會導致寶寶自身睡眠不足,影響發育。所以,儘早弄清寶寶夜啼的原因,對寶媽和寶寶都有好處。
什麼是寶寶夜啼?
夜啼一般是指寶寶在晚上突然哭鬧不止, 持續半小時以上, 或者間接性哭泣, 常見於3歲以下嬰幼兒。
寶寶夜啼的常見原因
一、寶寶突然哭鬧有可能是環境問題。
如果寶寶蓋得太厚, 會讓寶寶因熱而煩躁, 出現啼哭的情況;如果被子蓋得太少, 過冷也會讓寶寶啼哭。 另外, 也要多查查床上有什麼東西是不是硌著或扎著寶寶, 只要找到原因, 寶寶感覺舒適了, 就不會哭鬧了。
二、寶寶是用哭來表示自己要小便的。
如果是因為小便引起的哭泣, 寶爸寶媽只要摸到這個規律, 為寶寶把過尿後, 他就會接著睡。 一般1~2歲的寶寶夜間尿床都是屬於正常的現象。 有些寶寶如果尿溼了被褥, 感到不舒服, 也是用哭聲告訴寶媽的。
三、寶寶哭鬧有可能是因為吃的過多。
有些寶寶的生活習慣不同, 白天多睡覺, 少吃奶, 然後在夜裡密集吃奶, 這也是寶寶總是夜間哭鬧的原因。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注意將寶寶晚上的餵奶次數逐漸減少, 更不要為了吃奶而把熟睡中的寶寶喚醒。 經過一段時間後, 寶寶的生活有了規律, 晚上就不會總是哭鬧了。
寶寶在吃奶的時候一般都是不知饑飽, 有時候吃的過多自己也不知道,到了夜晚, 自然感到不舒服, 脹悶不消化,睡不好就會哭鬧。
四、 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哭鬧可能和寶寶飢餓有關。
寶寶如果每晚哭鬧的時間比較規律,那可能就是跟飢餓有關。母乳餵養的寶寶, 雖然寶媽不會刻意的選擇餵奶的間隔時間, 寶寶餓就讓寶寶吃, 但是很多時候, 寶寶睡覺之後餓了, 寶媽無法觀察到, 這時候寶寶就會用哭鬧來告訴寶媽自己餓了。 寶媽要注意應該在寶寶睡覺前將寶寶餵飽,如果寶寶在吃奶中睡著,也可輕輕的拍拍寶寶,把寶寶餵飽再睡。
其中,奶粉餵養的寶寶,可以考慮適當的增加餵奶量,並檢查一下奶的質量,是否加水過多等,還需要注意儘量給寶寶選擇好吸收好消化的奶粉,避免引起上火,比如優博瑞慕奶粉就是不錯的選擇,我家寶寶也在喝,添加了益生菌,營養容易被寶寶吸收消化,不會出現上火,便秘的情況。
以上就是寶寶夜啼的四種原因, 寶媽們不用太擔心, 只要對症下藥, 寶寶一定能睡得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