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男子的審美標準 現在的「小鮮肉」可不受推崇啊!

2020-12-20 川北在線網

中國古代對男子的審美標準 現在的「小鮮肉」可不受推崇啊!

時間:2017-04-29 16:3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古代對男子的審美標準 現在的小鮮肉可不受推崇啊! 當今審美觀方面出現一個專用詞「小鮮肉」,形容五官清秀、皮膚白嫩、衣著時尚的妙齡男子。而在中國古代早期文明中,「小鮮肉」並不推崇,那時「偶像」是要「身體鴻大」、「腰帶十圍」。 唐代《遊騎圖》局

  原標題:中國古代對男子的審美標準 現在的「小鮮肉」可不受推崇啊!

 

  當今審美觀方面出現一個專用詞「小鮮肉」,形容五官清秀、皮膚白嫩、衣著時尚的妙齡男子。而在中國古代早期文明中,「小鮮肉」並不推崇,那時「偶像」是要「身體鴻大」、「腰帶十圍」。

 

  唐代《遊騎圖》局部(網上圖片)

 

  當時,長得不夠威猛的男性,會刻意去找身材高大的女性生孩子,改善自家基因。《後漢書·馮勤傳》載,有個叫馮偃的人,身高不滿七尺,他兄弟卻個個高壯。馮偃感到自卑,於是為兒子娶了個身材高大的妻子,生下的孫子馮勤,長大後成功繼承了母親的基因,身高八尺三(當時尺寸單位與當今有差別)。至於皇室貴族更加講究,東漢時入選後宮女子的標準之一是又高又壯。當時,「小鮮肉」類型的男子沒有審美優勢。據指,春秋時有位貴族女子選夫婿,第一個追求者衣著講究、容貌美麗,另一個則孔武有力、善于田獵,她果斷選了後者。

 

  直到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對男性的審美幾乎180度轉變。當時的美男子首推潘嶽,當時乃萬人迷。當代筆記小說《世說新語》只說潘嶽「妙有姿容,好神情」,相當受女性歡迎,但就沒說他具體樣貌,但據與潘嶽同時代美男的普遍特徵推測,潘嶽應該是一個陰柔型的美男。那段時期,美男一大特徵是剃鬚,是史上破天荒,因為此前沒留須者為太監、和尚或人妖。
 

  《世說新語》局部(網上圖片)

  同時,魏晉美男追求臉部白淨,甚至在臉上傅粉增白,例子有「七步成詩」的陳思王曹植,據史書《魏略》記載,他洗完澡後,先要往臉上傅粉才出來接待客人。如果大家還記得,1994年電影《梁祝》,取材 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徐錦江飾演祝英臺父親,東晉時三品官家,喜歡搽「回春膏」、敷面膜,也是當時男子愛美的史實反映。

  徐錦江飾演的梁父,打扮得油頭粉面(網上圖片)

 

  我們現在說及當時的美男子有嵇康、蘭陵王、慕容衝、獨孤信、韓子高等等,都是家傳戶曉,都是陰柔型的男人,身材纖細、弱不禁風。為什麼這些人都成為了世代追捧的偶像指標?是因為漢末以來政局動蕩,許多士人因政治鬥爭遭殺戮,他們無法改變現實,於是不再那麼熱衷功名,轉而對自己的言談舉止和外貌修飾格外重視。
 

  16世紀日本畫家繪《竹林七賢圖》(網上圖片)

  到了南北朝時期,綺麗柔糜最終被北方鐵騎所踏破,及至唐代時,男子重現昂揚奮發的風貌,他們擁有強烈豪俠氣質,比如大詩人李白,一生夢想就是行俠仗義、安邦定國。在當時,很少出現以外貌著稱的美男。大眾文學當中寫及唐代民間傳奇,男性很多帶有俠客性質,即使如收入了《太平廣記》的民間故事——柳毅,他是一般書生,也一腔熱血,為悲慘龍女打抱不平,力拒龍王的強婚,不畏強暴,不失男子漢氣節。但唐代貴族男子也繼承了魏晉南北朝時的習慣,也會使用面膜、唇膏等化妝品。

  《四庫全書》中的《太平廣記》(網上圖片)

 

  另外,唐代還出現了男子簪花的記載,杜牧就曾賦詩寫自己「菊花須插滿頭歸」,簪花的風俗在五代後甚至成為官方禮儀制度。電視劇《水滸傳》顯然做了考據,北宋的梁山泊好漢,頭上簪了嬌豔鮮花。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男子的審美標準,足以令現代的小鮮肉汗顏
    古代帥哥首先搞清楚古代白面小生和真正帥哥的區別,單純是面容姣好的男子被認為是俊俏的小男生,這在古代只能是男寵級別,並不能算帥哥,比如說古代的白面書生,大多含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貶低含義白面書生真正的古代男子的審美標準第一條是要有一個大鬍子,比如古文上有寫道:東平王蒼,光武子。為人美須髯,腰帶十圍,明帝甚愛重之。
  • 古代的美男子是只符合古代人的審美,還是也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古代的美女我們都知道,其實不僅有美女,古人的眼裡還有鮮肉和帥哥,他們並不是一張對男人無法識別美貌的臉,對男人的長相也是有自己的判斷的,在古代不論美女還是帥哥,都會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愛,看來無論古今中外,顏值都是很吃香的。
  • 從硬漢到奶油小生再到花美男小鮮肉,國人的審美發生了什麼變化?
    從硬漢到奶油小生再到花美男小鮮肉,國人的審美發生了什麼變化?相信大家對《偶像練習生》這檔綜藝節目並不陌生吧,在前段時間內火爆各大網絡平臺,隨著九人的出道更是把高潮引起了最高點。既然這樣,那就讓我們來聊一聊國內偶像風格的變遷史吧,其實這也反觀了觀眾審美的變化趨勢,這一切和整個社會環境息息相關。早在上世紀80年代,螢屏上就出現了被大眾稱呼為甜膩俊美的男演員,他們都被統一稱為奶油小生,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大陸第一個奶油小生竟然是唐國強,如果你覺得不熟悉,那小編就告訴你,他就是火爆鬼畜界的那個諸葛亮。為什麼會有奶油小生這個稱呼呢?
  • 現在娘炮泛濫?閱遍古代四大帥哥,情況不容樂觀,其中就有蘭陵王
    前段時間,央視的《開學第一課》在網上被噴得體無完膚,教育部發文,學校強制觀看就就忍了,拖了15分鐘廣告才開始也算了,最讓人接受不了的竟然是請了一幫小鮮肉、花樣美男作為學生們的楷模,這讓很多國人擔心「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娘」,長此以往,會不會出現「犯我中華者,討厭啦~」的場景?
  • 古代中國美女的三圍標準是什麼?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三圍,是現代人衡量美女身材的一個標準。當今社會,女人的身材標準已經漸漸模糊,有的豐滿成熟,有的纖瘦清純,各有各的追求者。古代和現代的審美不同,男人最鍾愛丁香乳,觀音菩薩是女性最美標準。那麼古代中國人對女性的三圍有什麼要求呢?胸圍:古代中國人對女性的胸圍要求不高,對擁有一雙豐滿隆起的乳房的女性也頗不以為然。
  • 古代中國美女的三圍標準:胸圍不高臀圍高
    本文摘自:中國青年網,作者:佚名,原題為《古代中國美女的三圍標準》  胸圍:古代中國人對女性的胸圍要求不高,對擁有一雙豐滿隆起的乳房的女性也頗不以為然。其實,古代男子欣賞的女性乳房是恰堪一握的丁香乳。
  • 女子約「小鮮肉」開房,一番激情後,又來了兩名男子,結果...
    4月22日晚飯後,當她再次打開手機微信時,通過「搖一搖」查找「附近的人」,竟然有一枚「小鮮肉」跟她搭訕,看微信頭像,真是一枚小帥哥啊。他們開房一番激情,可完事後,小鮮肉突然變臉,要曉潔把錢都給他,說自己身上沒錢了。  曉潔很氣憤說,「我還沒找你要錢,你還找我要錢」。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小鮮肉拿起手機發微信,過了不多時,另有兩名年輕男子闖進房間,3人亮出尖刀,曉潔不敢出聲。
  • 都說歐美臉高級,我覺得古代審美更好看呢!
    各位小寶貝大家好鴨,我是最近沉迷《長安十二時辰》的追劇阿醬,雖然劇已經播完了,但我已經上頭了,一直在劇裡走不出來。我是一個不太喜歡看古裝片的人,覺得現在許多古裝片審美不在線。妝容是亂糟糟的現代妝,頭飾是隨便去義烏小商城淘的批發小飾品,衣服顏色跟打翻了調料盤一樣花裡胡哨的。
  • 人人都愛小鮮肉丨觸樂夜話
    那麼問題就來了——文中所說的偶像崇拜、流量為王、低俗娛樂,能一股腦兒地推在「小鮮肉」頭上嗎?關於「小鮮肉」和「娘炮」的問題,能說的其實不少。在寫下這篇夜話之前,我還詳細地擬了一份提綱,從「小鮮肉」的定義開始考察,進而引申到與之相關的審美流變——男性對於年輕女性的審美需求,以及相應的,女性對於年輕男性的審美需求。
  • 胡慎之談心理 | 小鮮肉是一顆中國女性的十全大補丸
    最近出來很多小鮮肉的話題,而這些小鮮肉,無意外地成為眾多女性心靈的十全大補丸。可以大方承認需要,驅力獲得補充;可以反觀自己滿足自己的能力,似乎也獲得大補。比賽中的寧澤濤。中國古代有四大美男:潘安、鄒忌、蘭陵王、衛玠。他們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擁有大量粉絲。潘安出外時,每次都可以「擲果盈車」;蘭陵王出徵,因為長相太美要戴面具,當然如果腦補一下,甚至可以想像到很多軍中直男可能會為如此美貌之人而激發起「彎「的渴望。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軍中只有男子,同性之間苟且,也是時常發生的;衛玠之死,死得有點冤,又富有戲劇性,他竟然是被」看死「的。
  • 在古代女孩適齡不出嫁,家裡人都要跟著坐牢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將免者以告,公令醫者守之。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生三子,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食。」也就是說,壯年男子不可娶老年婦女為妻,老年男子不可娶青年婦女為妻,以及倘若十七歲以上少女二十歲以上男子仍不婚嫁,其父母則被視為有罪。那些「姐弟戀」「大叔戀」什麼的通通都洗洗睡吧,沒戲!
  • 現在都愛歐美風?這種審美標準才最適合你!
    但是近年來受西方審美風格影響嚴重,各種歐美風開始盛行,甚至有不少女性在整形上也想按照西方人的審美標準來改變自己的面部和身體。深眼窩、高鼻梁、尖下巴一度成為「整形模板」。
  • 擦粉、塗口紅、照鏡子,古代男人們也傲嬌
    塗口紅在古代是身份的象徵?大臣們最喜歡皇帝賞賜的口紅?根據最新統計,我國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300多萬,你是不是其中之一呢?伴隨著這樣的社會現狀,從東瀛島國流行起來的「女裝文化」似乎在中國變得十分受歡迎。
  • 中國最大型的「整容」工程,佛祖成為小鮮肉,拍照都不帶美顏的!
    現在我們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旅遊了,旅遊不僅僅能讓自己在工作緊張的環境裡,適當的放鬆一下,也能夠讓自己在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文化,風景。在陌生的地方放下身心,釋放出全身的壓力,和留下每次旅遊的珍貴記憶。
  • 潘安的人生:小鮮肉容易老
    南唐後主李煜曾在被宋朝俘虜後,詞中痛訴:「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沈腰」指的是南朝大史學家、文學家沈約,他曾在給朋友的信中說身體變得消瘦,腰圍一百多天就減了好多。潘鬢則是指西晉著名的帥哥文豪潘安,他名嶽字安仁,人們也以叫他「潘安」。中國古代一形容某個青年男子帥,往往就說這人「貌若潘安」。——他成了千百年來帥哥的代名詞。
  • 不要為了逐利熱炒「小鮮肉」
    原標題:不要為了逐利熱炒「小鮮肉」   「女性柔美,男性陽剛」是中國傳統的性別審美標準和性彆氣質。近幾年來,隨著一些被稱之為「小鮮肉」的年輕男演員走紅,一些男孩逐漸「娘化」,在服裝、髮飾乃至心理上逐漸向女性靠攏,性別模糊趨勢逐漸加劇,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
  • 鮮肉當道,女性對男性的審美為何正在改變?
    如果以最近一檔人氣選秀節目的結果作為標準,中國的小姐姐們似乎更喜歡後者。 電視真人秀《偶像練習生》6日落下帷幕,這檔節目最終要挑選9名成員組成一個全新的男子組合。《偶像練習生》這類節目似乎折射出,中國流行文化的審美轉向了「花美男」。
  • 中國古代詩詞中的武俠審美文化研究_孫剛
    2 審美意象:古代詩詞中武俠審美文化研究的出發點2.1 意象是詩詞之元單位「意象」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範疇始於南朝的劉勰。劉勰從藝術構思的角度,提出了「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的命題,此後「意象」廣泛應用於中國傳統美學領域。「意象」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易傳》的「聖人立象以盡意」這一命題。
  • 古琴傳人龔一:古琴裡有中國古代文人的審美
    正因為如此,2003年中國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 宋俊華(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教授)  古琴裡有中國古代文人的審美  古琴藝術是反映生活、反映社會的,可以說是了解古代音樂發展的一個佐證。
  • 古代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為何會被滅三族?專家:你看他的復原圖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那美麗的男子啊,你飄飄若仙的氣質讓我印象深刻。認識你之後,發現你除了有俊美的容顏之外還有良善的品德,實在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現在人們一提到形容美人的詩句,大多數都是會想到一些形容美女的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