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逸惡勞,好:喜愛;逸:安閒;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出自: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郭玉傳》:「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近義詞有:遊手好閒、好吃懶做,反義詞有:不辭辛勞、旰食宵衣,好逸惡勞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含貶義。好逸惡勞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好逸惡勞(hào yì wù láo)成語釋義:好:喜愛;逸:安閒;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成語出處: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郭玉傳》:「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近 義 詞:遊手好閒、好吃懶做反 義 詞:不辭辛勞、旰食宵衣成語用法: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含貶義。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貶義成語成語辨析:好逸惡勞和「好吃懶做」;都有「喜歡吃喝玩樂、不肯做事」的意思。但「好吃懶做」偏重在「吃」;好逸惡勞則偏重在「逸」;語義範圍比好吃懶做寬。成語辨形:惡,不能寫作「務」;逸,不能寫作「怡」。成語正音:好,不能讀作「hǎo」;惡,不能讀作「è」。好逸惡勞的典故/故事:東漢時期,太醫郭玉醫術很高明,經常手到病除,他為人仁義厚道,為窮苦百姓治病盡心盡力,藥到病除,為達官貴人治病經常不見效。漢和帝問他為什麼會這樣?郭玉回答達官貴人自做主張,態度不謙和,好逸惡勞,不願配合治療。好逸惡勞的例句:1、好逸惡勞是成功的心腹之患,因為那會腐蝕掉原有的鬥志。2、他從小嬌生慣養,因此變得好逸惡勞。3、好逸惡勞千金也能吃空,勤勞勇敢雙手抵過千金。4、像他這樣好逸惡勞的個性,難怪到了四十歲還一事無成。5、我是個好逸惡勞的人,總是貪戀在普吉島度過的閒暇時光。6、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要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是的,勞動最光榮。7、永遠不要把年輕作為不足的託詞,也永遠不要把年長和名聲作為好逸惡勞的藉口。8、許多人的生命之所以未完全盛開就凋謝了,或許與其好逸惡勞有關吧。9、這群好逸惡勞的流氓,只會勒索別人,不肯努力工作。10、好逸惡勞終受苦,勤勞致富美前程。11、我想為我自甘墮落,好逸惡勞的行為給自己說聲對不起12、好逸惡勞是恥辱,參加勞動要積極。好逸惡勞的成語接龍:好逸惡勞 > 勞民傷財 > 財殫力竭 > 竭澤焚藪 > 藪中荊曲 > 曲曲彎彎 > 彎彎曲曲 > 曲曲折折 > 折柳攀花 > 花容月貌 > 貌合神離 > 離鸞別鳳 > 鳳冠霞帔[好逸惡勞]由小學家庭輔導平臺[小孩子點讀]APP獨家整理並發布。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