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蓋鬆動哐當響,擾人清夢 井蓋破損露窟窿,擔驚受怕
這些井要事
咋解決?
海南特區報訊 窨井蓋遍布城市大街小巷,能否管護好,反映市域治理現代化水平。此前,住建部曾下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窨井蓋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在全國範圍加強相關管理。然而近年來,因井蓋缺失、損壞,對行人造成傷害的事例不在少數。這些有標識或者無標識的井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海口市區部分路段,依然存在井蓋出現鬆動甚至破損的情況。
實習生 楊玉徑 實習記者 吳佳穗 文/圖
「每次經過這個井蓋,我都要繞道走,真怕萬一哪天掉進去!」家住海口洗馬橋路附近小區的居民楊女士反映,她家附近街道有部分井蓋存在安全隱患。
11月22日10時許,記者來到洗馬橋路走訪時發現,該路段往高登西街方向不到500米處,有一個長方形井蓋,已呈凹陷狀態,四周地面破損,導致井蓋鬆動,有車輛開過時,都會「哐當」作響。「這個井蓋鬆動好久了,也不知道安不安全,反正我都會繞著走。」海口市民林先生說。
10時30分許,記者來到南海大道往金星路方向的拐彎處看到,該路段的三處井蓋完好,但不知為何,過往車輛從上面經過,還是會「哐當」作響。
井蓋破損,被當成「垃圾桶」
11月23日9時許,記者來到海口振發橫路,在距離寶泰溫泉花園小區南門200米處的人行道看到一個標有「閥」字樣的長方形井蓋。該井蓋已破損三分之一,鋼筋生鏽外露,通過破損缺口可看到井內被丟滿塑料包裝袋、飲料瓶等各種垃圾。
「這個窨井就在人行道上,都破成這樣了,要是哪天有小孩經過,不小心被弄傷,那就麻煩了。」家住寶泰溫泉花園小區的符女士擔心地說道。
12345熱線 8天接68起涉「井」投訴
記者在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上查詢發現,從11月14日到11月21日,約有68起關於井蓋的投訴。多位市民反映,目前海口部分市政道路存在井蓋破損、井蓋下沉,以及異響擾民、人行道破損坑槽等問題。
11月18日有市民反映,海口鳳翔街道大園社區38號門前,出現汙水井蓋破損凹陷情況,行人紛紛繞路而行,盼維修人員儘快到場維修。同日另市民反映,海口南海大道藍海陽光大酒店附近的車之友汽修公司門前人行道未知井蓋破損,不小心容易卡住腳。經電信公司反覆多次核實,已聯動移動、有線、聯通、市政維修管理中心確權,經核實為路燈井蓋。11月19日,市政維修管理中心已安排人員修復該井蓋,最終消除該隱患。
11月20日有市民反映,海口龍昆南二橫路與南海大道交叉口,有兩處下水道井蓋鬆動。該井蓋位於機動車道上,汽車每次經過都會發出巨響,特別是晚上,給周圍的居民帶來了噪聲影響。
「井蓋問題嚴重影響市民生活品質和海口城市形象,建議加大海口市政養護力度。」市民陳先生認為。
據12345熱線工作人員介紹,經常接到市民反映井蓋的問題,但海口的井蓋眾多,涉及10餘個單位。雖然單位、權責明確,但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監管部門或者問責機構,「一般情況下,在接到市民的反映後,我們會第一時間協調相關部門進行維修。」
市政部門:擬改造2380座井蓋 將有效解決井蓋下沉異響問題
「井蓋分布最多的地方是路面,路面寬達20米以上、竣工驗收提交的排水井蓋,都屬於市排水管道養護所管護。目前在我所管轄範圍內的井蓋數量91673個,分布範圍東至瓊山大道,西至濱海西二期工程,南至椰海大道,北至海甸島碧海大道,共217條道路。」海口市排水管道養護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證市政管理部門能第一時間反應、第一時間處理,該所配備24小時值班電話,市民發現市政道路井蓋出現缺失、破損情況,可撥打24小時值班電話68666081、68666085反映。
市政管理局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在接到反映後,市政部門會在30分鐘內派工作人員到現場核實,2小時內進行修復;對於不屬於市政部門管轄的井蓋,也會在現場做好圍擋工作,聯繫其他單位到現場進行處理。
「目前,排水所向市發改委申請立項實施《市政府周邊市政道路智慧井蓋改造項目》,擬對市政府周邊共18條道路中的雨汙水檢查井井蓋進行改造,共計改造鑄鐵井蓋2380座,其中691座鑄鐵井蓋更換為一體化防沉降井蓋新型工藝修復,並對563座存在破損的鑄鐵井蓋進行更換,而其餘1126座完好鑄鐵井蓋,將安裝智能井蓋傳感器。」海口市排水管道養護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措施將有效解決井蓋下沉及異響擾民的問題,今後將逐步在市內陸續實施。
井蓋有標識,可撥相應電話反映
威立雅水務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威立雅自來水井蓋主要分布在主城區,全市約有8600個,大部分在威立雅供水區域的道路邊,「以前均採用鑄鐵材料,近年來已更新為球墨鑄鐵材料,相較於傳統井蓋,在防腐上和硬度上有了很大提升。因為來往的大型車輛較多,機動車道上採用重型井蓋,而非機動車道採用輕型井蓋。另外,井蓋上面都有單位名稱標識,市民發現井蓋有問題可撥打96311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