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小孩子的世界是最乾淨的,因此小孩的世界也最容易被入侵,當你教給他真善美,他就會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當你教給他偷搶騙,他就會成為一個危害社會的人。所以,當孩子認知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正能量的教育。
孩子的作文少了一個字,老師的評語亮了,寶爸極度尷尬
近兩年來,小學生的作文比較引起網友的關注,因此也比較容易火。最近,有一篇孩子的作文《我的父親》在網上熱傳。孩子的作文整體基調不錯,也看得出來孩子愛自己的父親,字裡行間也透露出心疼自己父親的辛苦。
然而裡面有這麼一句話,被老師拍下來上傳到網上:父親一下子老了許多,臉上也有了好多的皺紋,我看著心痛極了。更讓網友感到搞笑的是,老師的評語亮了:家長不能什麼東西都給孩子看,請父親籤名。果然是老爸什麼都敢給孩子看,孩子什麼都敢往作文裡面寫,老師的評論也是思路清奇,極具想像力。
當然父親肯定極度尷尬,也附上了自己的籤名,並表示孩子不是看了不該看的,而是將臉蛋的臉字寫漏了,如此一來,事情的真相大白於天下。但這也側面提醒了廣大有小孩子的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培養,一定要避免孩子過早的觸及雷區。
那麼父母在與孩子相處中,應該如何避免孩子過早觸及雷區呢?
家長們很多時候都低估了孩子的模仿能力,這也是造成孩子很多時候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原因,所以父母在與孩子相處中,一定要避免過早觸及以下四個雷區。
1.確保孩子上網綠色無害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人手一臺手機或者平板電腦,手機裡除了安裝即時通訊軟體、遊戲軟體以及學習軟體之外,同樣還有一些資訊軟體。各種資訊軟體會主動向手機端推送一些獵奇甚至低俗軟色Q的社會新聞,以增加點擊量,如果孩子剛好在看手機,點擊去看的可能性非常大。
孩子通過瀏覽器搜索的方式,同樣可以搜索到大量的沒有過濾的資訊,也許是孩子主動的搜索,也有可能是孩子被動接受,無論哪種方式。
只要這些低俗軟色Q的信息一旦進入孩子的視野,隨時都有可能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孩子在看到這些信息後沒有沒有經過加工或者正確的引導,就囫圇吞棗的吸收,極容易把孩子的思維帶偏。
2.不得在孩子面前有成人行為
有的父母為了保持和孩子的親暱感,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一直保持著比較親密的接觸。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第二性特徵也會慢慢顯現出來,不論是女孩子與父親過於親密的接觸,還是男孩子與母親過於親密的接觸,都會讓孩子產生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反應。
甚至有的父母在進行一些過度親密行為時,居然不在孩子面前避嫌,這些行為都是不可取,對孩子影響非常大,甚至會導致孩子提前偷食禁果。
3.在孩子面前不要偷偷摸摸
喜歡偷偷摸摸的家長與不避嫌的家長又不一樣,兩種類型的家長完全走上了兩個不同的極端,偷偷摸摸的家長生怕孩子知道任何一點夫妻之間的行為,甚至表現得鬼鬼祟祟,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都看不下去,甚至會感到羞愧。
在孩子面前偷偷摸摸的行為也是不可取的,畢竟孩子的內心也是非常敏感的,當他看到父母親有鬼鬼祟祟的行為,一定會想父母肯定有什麼事情瞞著他。
這反而會激起他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這個時候就激起了孩子的偷窺欲,父母再怎麼做,也是沒有用的,所以在孩子面前不該有的行為不要有,同時也沒必要表現得太過於緊張。
4.禁止叔叔阿姨開大人玩笑
現在的孩子普遍早熟,已經是大家公認的事實。所以,很多大人在與孩子相處時,已默認孩子可以參與到成人的一些交流當中,有些叔叔阿姨,為了表現自己與孩子的親密關係,甚至會開大人的一些玩笑,比如問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女朋友啊?」「放學的時候有沒有和女朋友一起回家?」「
有沒有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偷親女朋友?」等等,本身孩子都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經過大人的提醒,反而勾起了孩子的欲望,看似一句玩笑卻提前給孩子開了一扇目前尚不能開的窗,所以父母發現叔叔阿姨有這樣行為的時候,要及時制止,所謂防患於未然,就是這個道理。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