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爭之地!中國成全球植物肉企業「戰場」

2020-12-20 中國日報網

在過去,植物肉的消費者以素食者為主,但在今天,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並喜愛這種美味又健康的肉類替代產品。國外多家植物肉企業紛紛把目光瞄準了中國市場,試圖搶佔先機。

A pork cutlet dish made with plant-based meat Omnipork is displayed for the camera at vegan restaurant Kind Kitchen in Hong Kong, China April 17, 2020. Picture taken April 17, 2020. REUTERS/Joyce Zhou

China has become a battleground for plant-based meat companies looking to tap into the world’s largest market for meat-consumption.

中國已成為植物肉企業的戰場,這些企業希望進入世界上最大的肉類消費市場。

American plant-based meat company Impossible Foods Inc. said Thursday it is awaiting regulatory approval to enter the China market, while rivals such as Beyond Meat have pushed forward with plans to set up production in China.

美國植物肉企業「不可能食品」公司9月10日說,它正等待監管部門批准其進入中國市場,而「超越肉類」公司等競爭對手已在推進在華建立生產基地的計劃。

Those are just two of the companies with sights set on the 1.4 billion Chinese consumers they hope may join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in seeking alternatives to meat beyond traditional mock meat offerings that already span the spectrum from faux crab to duck breast and steak.

這兩家公司瞄準了14億中國消費者,它們希望能與西方同行一道尋找傳統仿肉之外的肉類替代品,傳統仿肉產品已經覆蓋從人造蟹肉、鴨胸肉到牛排的諸多品種。

A McDonald's "PLT" burger with a Beyond Meat plant-based patty at one of 28 test restaurant locations in London, Ontario, Canada October 2, 2019. REUTERS/Moe Doiron

Impossible Foods needs extra regulatory approvals because its plant-based meat products include genetically modified substances including heme, a molecule that imparts a meaty flavor, as well as soy protein

「不可能食品」公司需要獲得監管部門的特殊許可,因為其生產的植物肉產品包含血紅素(一種能釋放肉味的分子)和大豆蛋白等轉基因物質。

"We’re going through a regulatory process and it takes its time. It’s going well as far as I can tell,」 said Impossible Foods CEO Pat Brown told reporters.

「不可能食品」公司執行長帕特·布朗告訴記者說:「我們正在走監管程序,這需要時間。我現在能說的是,進展順利。」

Beyond Meat, which announced last week it is opening a factory in an industrial zone near Shanghai, says it does not use any genetically modified ingredients.

報導稱,「超越肉類」公司上周宣布將在上海附近的一個工業園區開辦工廠,它表示不使用任何轉基因原料。

Nestle has said it is expanding a plant-based products factory in the northeastern city of Tianjin.

雀巢公司說,它將增加對天津工廠的投資,以建立一條植物肉生產線。

Local Chinese companies such as Zhenmeat and Starfield also are expanding their businesses, partnering with restaurants across the country and even offering vegan-based seafood.

珍肉和星期零等中國本土企業也在擴大業務規模,與全國各地的餐館合作,甚至提供素食海鮮。

Impossible Foods CEO Pat Brown / AFP

Impossible Foods announced last Thursday the launch of a sausage product in Hong Kong, via menu items in coffee chain Starbucks and some other restaurants.

「不可能食品」公司9月10日宣布,以星巴克咖啡連鎖店和其他一些餐館的菜單商品的形式,在香港推出一款香腸產品。

Impossible Foods' products include plant-based beef, pork and sausage.

「不可能食品」公司的產品包括植物牛肉、豬肉和香腸。

Brown said the company plans to build a factory in China and a domestic supply chain for the ingredients it needs so that its products will be manufactured entirely in China.

布朗說,該公司計劃在中國建廠,並在中國國內建立所需原料的供應鏈,這樣就能完全在中國生產其產品。

However, since most plant-based meat products often cost more, breaking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could be challenging.

然而,由於大多數植物肉產品的價格往往較高,打入中國市場可能是一項挑戰。

"The China market is challenging because the food culture and consumer palette are immensely diverse, and the market is very price sensitive,」 said Elaine Siu, managing director of The Good Food Institute Asia-Pacific. "However, it’s important not to lose sight of what are the fundamentals that make any food product a market hit -- universally it’s taste, price, and convenience.」

美食協會亞太區董事總經理蕭凱怡說:「中國市場具有挑戰性,因為中國的飲食文化和消費者群體非常多樣,而且市場對價格非常敏感。不過,重要的是不要忽視食品受市場歡迎的基本因素——就是公認的口味、價格和便利性。」

Meat consumption in China has risen steadily since 1990, more than doubling though the pace of increase has slowed in the past decade. As a nation, China consumes more meat than any other country.

自1990年以來,中國的肉類消費量一直在穩步增長,儘管增長速度在過去10年間有所放緩,但消費量已翻了一番有餘。中國全國的肉類消費量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來源:美聯社、參考消息網

編譯:丹妮

來源:美聯社、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中外資爭搶國內植物肉市場:雀巢入場、巨頭火拼,本土企業規模及...
    雀巢旗下植物基品牌嘉植餚也正式入華。 據了解,植物基產品包括植物奶、植物肉以及植物蛋等品類。 此前,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營養品和農產品製造商嘉吉在中國推出了植物基食品品牌「植啟」、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都在中國進行了布局,並準備在華建設工廠。除此之外、達能、可口可樂也都在植物基相關產品領域進行布局。
  • 思賓格Biospringer:企業如何搶佔植物肉市場「鮮」機?
    來源標題:思賓格Biospringer:企業如何搶佔植物肉市場「鮮」機?根據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數據,在2018年的前9個月,植物肉佔新發布的肉類產品的11%,約70%的美國人已經食用過植物肉產品。作為一項新興產業,人造肉在短時間內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預估。美國是目前植物肉消費的全球最大市場,2018年美國在全球植物肉市場中佔近40%的市場份額,並在未來保持較高複合增長率持續增長。
  • 全球聚焦植物蛋白肉市場 專家建言聚焦「中國特色」實現超越
    傳統肉製品生產模式受嚴峻挑戰 全球關注植物蛋白肉產業   近年來,世界人口持續增長、消費水平普遍提高,對動物性食品需求旺盛。環境變化和資源短缺使得傳統肉品生產模式的發展受到嚴峻挑戰,聯合國和各國政府紛紛呼籲未來替代性產品的開發與消費,其中,植物蛋白肉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 植物肉市場硝煙四起 內外資企業爭相搶灘
    「中國是雀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今年5月,雀巢宣布在天津投資建設的植物基產品線,我們期望推動中國成為植物基發展的前沿陣地。」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執行長羅士德表示。今年4月,星巴克宣布與Beyond Meat合作,在中國推出基於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單;7月,Beyond Meat通過盒馬鮮生在中國大陸銷售人造肉漢堡肉餅,並於9月份宣布在浙江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建廠。不僅外資品牌不斷試水國內人造肉市場,國內涉及人造肉的企業也在興起。
  • 快消巨頭團戰中國植物肉市場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錢瑜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繼雀巢將旗下植物基品牌嘉植餚引入中國市場後,又一快消巨頭搶食中國植物肉市場。12月23日,全球最大快消品企業之一聯合利華宣布旗下知名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在中國上市。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企業布局植物肉賽道,然而,目前該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業內人士認為,此時雖然是入局的好時機,但技術不成熟、產品價格較高等問題,仍是擺在植物肉市場面前的一道坎。
  • 中外資爭搶國內植物肉市場:雀巢入場、巨頭火拼
    中國植物肉市場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食品巨頭的重視。12月9日,雀巢推出多款面向C端消費者和B端專業餐飲渠道的植物肉產品。雀巢旗下植物基品牌嘉植餚也正式入華。據了解,植物基產品包括植物奶、植物肉以及植物蛋等品類。
  • 外資餐飲巨頭點火 中國植物肉市場熱浪翻滾
    但熱浪背後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國家目前仍將植物肉納入豆製品的監管範疇,現在國內市場上許多植物肉是由豆製品加工而成,銷售時卻被冠以「人造肉」的名頭,為了保證口感,部分產品甚至過度加入了一些添加劑,存在健康風險。對此,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談道,「人造肉概念的火爆存在資本炒作的嫌疑,現實意義有限,行業亟須國家標準,市場亟須回歸理性。」
  • 肯德基中國首次開賣植物肉!
    也許很多看官會有疑問:「這不就是我們的素雞素肉嗎?」事實上,這一波全球「植物肉」風潮下的產品和中國消費者熟悉的「素雞」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兒。簡單來說,「植物肉」使用的現代技術提升了擬真度,從口感和味道上來說更接近肉類。
  • 餐飲巨頭加速布局植物肉賽道,漢堡王在中國推出植物肉漢堡
    12月23日,漢堡王宣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四城同時開售「真香植物基皇堡」。據悉,漢堡中的「植物基肉餅」由聯合利華旗下的「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 提供。近兩年,植物肉產品在全球引發熱潮,也吸引了餐飲巨頭們的注意。
  • 人造肉明星股Beyond Meat暴跌,中國植物肉賽道融資熱度不減
    今年7月,Beyond Meat表示,將通過盒馬鮮生在中國大陸銷售人造肉漢堡肉餅。如今,人造肉在資本圈依舊「吃香」。除了已經上市的Beyond Meat,還未上市的美國人造肉企業ImpossibleFoods也受到諸多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青睞。
  • 星巴克聯手Beyond Meat、Oatly,要在中國賣植物肉了!
    如今,星巴克把Beyond Meat植物肉帶來了中國,並推出了3款適合中國消費者飲食習慣和口味的植物牛肉新品——別樣牛肉™青醬意面、經典千層面和美式酸辣醬大卷。別樣肉客創始人兼執行長伊森·布朗表示: 「今天,別樣肉客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這是我們推動全球植物蛋白可及性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星巴克是一個值得信賴的零售品牌,在中國有著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對中國消費者有著深入的洞察,我們很榮幸能與星巴克合作。我們相信別樣肉客植物牛肉系列產品一定能讓顧客在充分享受『食你所愛™』的同時,品嘗到營養又環保的植物蛋白。」
  • 市場前景大 植物肉「香」嗎?
    新華社上海11月25日電(記者有之炘)以植物為原料,卻媲美動物肉的口味,並富含蛋白質營養,植物肉開始走上百姓餐桌,受到「想大口吃肉又怕胖」的年輕人以及環保人士的歡迎。誘人的色澤、多汁的口感……日前,全球植物性肉類品牌別樣肉客在中國市場首發植物豬肉,並在上海5家人氣餐廳推出定製菜餚,供人們嘗鮮。
  • 聯合利華宣布旗下知名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日前,全球最大快消品企業之一,聯合利華宣布旗下知名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已在中國上市,旨在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新的健康飲食選擇,引領植物肉行業新發展。與此同時,它擴大了其與漢堡王的合作關係,繼2019年在歐洲地區成功推出植物肉產品後,也將這一美味的植物肉漢堡帶到了中國市場。即日起,消費者就可以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的325家漢堡王門店嘗鮮「真香植物基皇堡」。雙方計劃將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在全國推廣。
  • 上市企業雙塔食品從粉絲產業高調進軍植物肉領域,打造全豆生態
    11月26日,雙塔食品在北京召開植物蛋白肉新產品發布會,重磅推出黃金蛋白雞排、植物蛋白牛肉餅、植物蛋白香腸等九大系列豌豆蛋白植物肉產品,同時宣布全新未來發展戰略:全豆生態戰略。目前,全球豌豆蛋白每年產能不到20萬噸,而雙塔現有年產能已達到約7萬噸,佔到全球豌豆蛋白產能的約40%,是全球最大的植物蛋白肉原料生產企業。並且已與世界五百強企業美國杜邦、美國瑪氏、瑞士雀巢、日本雙日、Beyond Meat、嘉吉建立了合作關係。
  • 植物肉「風口」吹向中式正餐,金鼎軒18家北京門店植物肉上菜單
    火了大半年的植物肉賽道終於迎來中餐正餐企業的入局。2021年1月8日,南北菜連鎖餐廳金鼎軒宣布上線8道植物肉為主配料的新菜品,這是繼2020年植物肉產品相繼登陸肯德基、星巴克、漢堡王等頭部連鎖快餐店之後,業內首次有中餐頭部連鎖品牌「試水」。
  • 聯合利華旗下植卓肉匠中國上市,引領植物肉健康飲食新風尚
    ,聯合利華宣布旗下知名植物肉品牌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已在中國上市,旨在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新的健康飲食選擇,引領植物肉行業新發展。   植卓肉匠品牌於2010年在荷蘭創立,始終以「美味」作為產品研發的核心,專注於開發風味和營養都能與肉相當的植物肉產品,致力成為全球最大的植物「肉匠」。
  • 中國人造肉企業盤點|素食企業開拓新業務,食客餐桌添新品
    35鬥曾梳理過全球人造肉頭部企業,發現大部分公司如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都集中在美國。但人造肉在我國並不是新奇的概念,仿製肉食口感的豆製品、麵筋和真菌等素食產品或是寺廟裡的素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不過,這類素食與植物肉產品並不是一回事。
  • 源森生物:關於植物肉在中國發展的一些思考
    值得慶幸的是,原益海嘉裡(金龍魚)全球研發中心的研發總監陳瑩博士也加入了我們的團隊,積極從事植物肉和植物基食品的創新、研發工作。更值得慶幸的是,經過一年的投入,我們的產品在今年8月份上市後的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接到了近300萬的訂單。這背後經歷了十幾輪圍繞同一產品的創新和迭代,上萬名消費者的感官測試。
  • 市場前景大 植物肉「真香」嗎?
    □有之炘  以植物為原料,卻媲美動物肉的口味,並富含蛋白質營養,植物肉開始走上百姓餐桌,受到「想大口吃肉又怕胖」的年輕人以及環保人士的歡迎。誘人的色澤、多汁的口感……日前,全球植物性肉類品牌別樣肉客在中國市場首發植物豬肉,並在上海5家人氣餐廳推出定製菜餚,供人們嘗鮮。
  • 植物肉想打動「中國胃」還差火候
    進軍中餐館,形式要多樣價格得下降  近年來,國內植物肉企業數量迅速增加,產品類型日益豐富。去年中秋節期間,有商家推出「人造肉」月餅,今年端午節,天貓推出人造肉餡的粽子,有五香牛肉味、梅乾菜五花肉味、咖喱牛肉味、黑椒丸子味、海鴨蛋五花肉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