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鬍子的馬爺,賣的一碗牛奶雞蛋醪糟,跟蘭州有名的正寧路夜市,同樣聞名。
七月的一個周六夜晚,穿著T恤短褲的小郭先生和他的三兩個好友,各自端捧著一碗牛奶雞蛋醪糟,站在人頭攢動的正寧路夜市中,大口地吸溜著。一張東航「隨心飛」的機票,抽著周末的空閒,把原本遠在魔都工作的他們,同蘭州的特色美食搭上了聯繫。
「我是在『6·18』東航隨心飛產品上線當天,第一批順利搶到機票的人。因為疫情的原因,2020年我和朋友們已經很久都沒有出行了。蘭州,是我們在搶購隨心飛機票後打卡的旅遊第一站。」從7月到12月,小郭先生和他的朋友們使用東航「隨心飛」機票已經打卡了蘭州、汕頭、重慶、威海、西安、北京、昆明等地,足跡刷遍了每一個留下歷史厚重印記的博物館,牛肉丸、火鍋、海鮮、炸昆蟲等不同地方特色美食在味蕾上跳躍流連。
對旅客而言,一張東航「隨心飛」機票,就像一條神奇的紐帶,帶著小郭先生他們穿越山海,讓因為疫情已經按下暫停鍵太久的生活,又漸漸填充了不少人間煙火氣,讓想見得以「相見」;
對行業而言,一張東航「隨心飛」機票,實現了航空產品的供給側創新,有效破解運力嚴重限制、需求急轉直下、現金流緊張之難;從「賣座位」到「賣有溫度的產品」,掀起了航空運輸銷售理念的一次革命;
對航空產業鏈而言,一張東航「隨心飛」機票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各大航司效仿跟進,「隨心飛」「隨心遊」「隨心住」「隨心享」遍地開花、交相輝映,產品創新刺激需求,帶「活」航空產業鏈復甦。據預測,僅東航一家,2020年的「隨心飛」預計帶動270萬人次出行,所釋放的綜合效應為激活國內經濟大循環提供了強勁動力。
一張「隨心飛」機票:行業首創破「寒冬」
像小郭先生他們一樣,當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明顯好轉之後,開啟國內打卡遊的旅客,在今年6月中下旬漸漸多了起來。
受到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航業以及酒店、旅遊、餐飲、娛樂等上下遊相關產業在今年上半年一度陷入低谷。
以國內民航業為例,根據相關平臺數據統計,今年2月至4月,國內民航客機閒置率達60%以上,在國際航班受限情況下,國內航司的寬體客機日利用小時不足2小時。而事實上,不僅僅只有中國民航業因為疫情受到嚴重衝擊,全球航空運輸業均進入了一個「寒冬」。
疫情以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幾次調低航空業盈利預期。在今年6月發布的全球航空運輸業財務預期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將虧損843億美元,收入預計只有4190億美元,比2019年下降50%。
困境求生,如何破局?
東航率先嘗試民航客運產品轉型,基於數據分析構建起旅客購買概率模型,在整個行業乃至經濟活力仍相對低迷時,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進行反覆討論、研究、設計,於6月18日在自有渠道上線了一款中國民航業全新客運產品——「周末隨心飛」。
產品一經推出,銷量一天內突破10萬套。而購買了東航「周末隨心飛」權益的旅客,每周都會兌換出十餘萬張機票。官方數據統計,東航官方APP在6月19日流量達到峰值,同比增長281%,在iOS AppStore旅遊出行類APP中的下載量排名穩居第一。
很顯然,東航「周末隨心飛」火了,成為現象級「爆款」。
東航繼續「趁熱打鐵」,繼「周末隨心飛」之後,又進一步研究和細分了客戶群體和出行意願,積極響應國家復工復產號召,於 8月上線了「早晚隨心飛」,包含個人及企業版。這一款升級版的「早晚隨心飛」,精準鎖定差旅市場,響應了中小企業要復工也要省成本的需求,受到了眾多企業客戶的青睞。業內專家認為,這是疫情下國內航司第一款面向企業的產品,適合有高頻差旅需求的企事業法人單位用戶,可以幫助企業減少差旅成本,有利於企業減負,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循環。
東航之後,國內航司也紛紛推出了「隨心飛」「快樂飛」「青春飛」等產品,帶動行業內競相創新的良好局面,開啟了全國航司「隨心」創新產品熱潮。
一張「隨心飛」機票:情牽萬裡有溫度
東航「周末隨心飛」自上線那一刻起,便吸引了全網熱切的關注目光,一時間,官媒、網媒、自媒體、朋友圈、抖音、小紅書等各類渠道紛紛報導轉載,曝光量超2億,達成「破圈營銷」。
作為一款流量型產品,東航「隨心飛」惠及的不僅僅是航空業本身,同樣疏解了與之緊密相關的旅遊、酒店、餐飲等上下遊產業的困境。如同小郭先生和他的朋友們一樣,購買了東航「隨心飛」的旅客們,利用周末空閒時間,飛赴數十個不同城市,打卡了當地的美食美景,帶動了當地「吃住行玩」的全鏈條消費。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上百家上下遊企業與東航「隨心飛」開展了合作,比如同酒店、車輛、餐飲等合作方攜手向「隨心飛」用戶提供專享優惠…消費者、航司、旅遊服務等相關產業各方均可在這場打通了全產業鏈關口的「客運流動」中獲益,開啟了一種消費新引擎,有力推動了經濟發展穩中回暖。
再回歸到東航「隨心飛」本身,作為一條「紐帶」,它的兩頭一定連接著親人、戀人、學子、「打工人」……它也可以給予更多的普通人「常出去走走」「常回家看看」的機會,它的背後也上演著許許多多的暖心故事。
「離家千萬裡,佳節到秋中/歸計情何切,旅塵行也匆......」這是網友「納謎燕子」寫下的一首《庚子中秋節前夜機上見月》思鄉詩詞。他在微博上還寫道:「家在上海,工作在三亞。東航的隨心飛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雙節到了,我早早地訂好中秋前夜回家團聚的機票,選好靠窗的座位。當我在飛機上看著那一輪圓月,禁不住以詩言情......」
「買了隨心飛後,我的工廠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我可以到處飛,維繫老客戶,談心的訂單,現在客戶已經從原來的幾家擴大到了全國,而且還在持續增長......」 一位將工廠建在四川,人卻需要常駐廣州的創業者,在談起差旅成本和溝通效率時,也忍不住為「隨心飛」點讚。
一張「隨心飛」機票:不算「小帳」算「大帳」
唯改革者勝,唯創新者強。
「隨心飛」等創新產品推出後,直接拉動運力投用,「飛機日利率」「不可存儲的空餘座位」等「沉默的資源」被喚醒了,以上海至成都航線為例,「隨心飛」產品上線後,航班大量取消變成全部滿員。為滿足暴漲需求,東航將窄體機換成原本執行國際航班的寬體機。東航還發布「隨心飛」城市熱力圖,不僅帶動了上海、成都、拉薩、西安、昆明等熱門目的地的城市宣傳,還引導廣大旅客「中國那麼大」還有很多魅力城市值得探尋。
作為首創企業,東航對「隨心飛」預售套票的理解更為深刻。隨後推出的「早晚隨心飛」「西域隨心飛」「灣區隨心飛」「大興隨心飛」等,從時間維度向空間維度進行細分,服務國家區域戰略布局,同時帶來更多的便捷性。
比如「大興隨心飛」,這是民航業內首款專注於一個城市、一個機場的「隨心飛」產品,也是首款同時覆蓋「全服務」和「經濟型」兩大產品線的「隨心飛」產品,開創了多個「首次」:首次一周七天適用、首次支持座位付費升艙、首次東航旗下三個子品牌航班全覆蓋,且航班訂座兌票均可在東方航空APP操作。佔大興機場近四成運力的東航、上航、中國聯合航空攜手,真正為大興機場「引流」、為「動力源」賦能,為往返首都及周邊旅客提供豐富的產品選擇,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
「西域隨心飛」產品區域包括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從有關媒體報導中獲悉,東航「西域隨心飛」產品,不僅惠及異地居住、求學、外出務工的西北當地居民和西部深度遊客,為當地企業大幅降低差旅成本,更具意義的是,「西域隨心飛」將為祖國各地數萬名援疆幹部、支教教師、醫務工作者、環保志願者、三江源水源和物種保護工作者、高校科研工作者、文物修復工作者以及更多參與西部開發建設的投資者、企業家、運營商、學者、工程師、設計師、建造師等人士大幅降低出行成本,實現「常回家看看」的願望,也為更多有意了解和參與西部開發建設的專家和潛在投資者提供了便利。
與「西域隨心飛」一起推出的「灣區隨心飛」,也是從產品設計上就注重航空引擎加速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再比如「早晚隨心飛」,有的企業老闆一次性買了幾百套贈送員工,既實打實降低了出差成本的問題,也成了員工假期旅遊的一項「福利」;
從個人到企業,從企業到行業,「隨心飛」改變以往基於座位、航段算「小帳」模式,而是從引領需求、提振消費的「大帳」出發設計產品,打下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隨心飛」推出以來,東航第三季度國內日均航班量已從疫情期間最低谷的200班恢復至2600班左右,國內航班量達到日常水平的95%以上;整個中國民航成為全球恢復最快、運行最好的航空市場。
一張「隨心飛」機票,實際上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是遠多於一張票價的意義和價值。
供給側航空產品創新解決了要素流動的問題,拉動關聯市場,開動消費新引擎,做大循環圈,服務新格局。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