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英拉極為忌憚的泰國總理巴育將軍,明明極為害怕英拉返回泰國,卻又不得不對支持者與英拉政敵關於英拉在海外自由行的疑問作出回應,有模有樣地向英國提出引渡的要求,又有言在先說必須由相關國家逮捕英拉並把她送回來,言下之意是英國若不配合,泰國也愛莫能助,演的是一齣好戲。流亡海外的英拉沒有公開表態什麼時候返回泰國,這是巴育最需要的微妙的平衡,他哪裡還敢把英拉引渡回來?英拉回歸泰國意味著泰國要變天了,他的總理大位還能不能保住就懸乎了。英拉滯留海外最符合巴育與軍政府的利益。
對英拉流亡海外,特別是2018年以來,英拉與哥哥他信的活動日益公開化,在大半個地球自由行,巴育軍政府從來都是無可奈何,熟視無睹,為何突然向英國發出引渡英拉的要求?主要原因是泰國的大選日趨臨近,英拉的活動越來越公開化,引起了巴育軍政府的支持者,以及英拉的政敵的憂慮,因為英拉領導的為泰黨,以及支持者紅衫軍,在泰國越來越活躍,氣勢越來越旺盛,贏得明年大選的可能性越來越高,英拉的反對者們對此束手無策,只能給英拉找麻煩,試圖以此遏制為泰黨與紅衫軍,不斷給巴育軍政府施加壓力。
巴育軍政府儘管已經執政了四年,但執政成績毀譽參半,加上是通過軍事政變推翻民選的英拉政府上臺的,合法性不足,民意基礎比較差,如果放開選舉,通過選票來決定政權更替,巴育軍政府沒有勝算,這是巴育再三不兌現承諾推遲大選的原因。只是由於國內外的強大壓力,巴育表態在2019年3月之前舉行大選。
如果英拉及其為泰黨不參加大選,那巴育贏得大選的機會還是相當大的;如果英拉領導的為泰黨退出代理人,代表英拉參加大選,巴育軍政府大概率會輸掉大選,眼睜睜地看著英拉及其為泰黨奪回政權,完美地「復仇」。喪失政權的軍方的處境將會非常尷尬、被動,如果英拉及其為泰黨要清算他們,參與政變並出任政府要職的將領,輕則提前退役,重則判刑坐牢。為了繼續把持權力,以及擔心下臺被清算,巴育軍政府必須贏得明年的大選,而要贏得大選,英拉不能退出代理人參加明年的大選,更不能讓英拉返回泰國,否則提前「變天」,加速下臺。
今年6月20-26日,巴育到英國、法國訪問,而英拉於21日在倫敦的一家泰國東北部風味的泰式餐廳慶祝51歲生日,他的哥哥他信也參加了,在同一天,泰國的三位總理:前任總理他信、英拉,現任總理巴育都在倫敦,媒體提問「在與德蕾莎·梅伊首相舉行雙邊會談期間是否會提出引渡他信和英拉」,巴育乾脆利落地回答:「除了經貿和投資,我不會討論其他問題。」意思很明顯,不會提出引渡要求,他最怕的就是英拉兄妹重返泰國!英拉兄妹在海外,在英國,是佛祖在保佑他。由此可見,巴育總理對於把英拉引渡回泰國是多麼的恐懼,多麼的抗拒!
但軍政府的支持者與英拉的政敵對英拉的公開活動越來越擔心、不滿,鬧得越來越兇,巴育不得不作出回應,給個交代。於是,假惺惺地向英國提出引渡的英拉的要求,因為巴育非常清楚英國不會配合泰國,將英拉逮捕,並送回泰國,對此,巴育在7月31向英國政府提出引渡前總理英拉的要求時說得很清楚:「我們不能在外國展開逮捕行動,必須由相關國家進行逮捕,然後把她送回來。」他的潛臺詞是:要是英國不給面子,拒絕引渡英拉,那我也沒辦法,反正我是盡力了。
同時,巴育邀請英國引渡英拉的舉動還有另一個含義,就是警告英拉不要太活躍,要收著點藏著點,不要推出代理人參加大選,只要你跟為泰黨不參加大選,不找我搶班奪權,你在海外愛怎麼逍遙我都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