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是個16歲的高中生,她平時性格比較內向,跟同學溝通交流少,不太會跟同學交朋友。
她的偏科比較嚴重,比較喜歡文科,於是分班的時候,她報了文科班。
到了新的班級,抱團現象嚴重,小劉又不太會交朋友,同學們就開始排斥她,有的時候免不了冷嘲熱諷。
小劉很痛苦很煩惱,她一個人很孤獨,晚上也睡不著覺,翻來覆去的吵得同學也睡不著,所以同學就更加的氣她,每天都是爭吵不斷。
小劉想著加油學習,等到高考結束就可以逃開學校,去一個新的環境學習了,所以她就更加努力的學習、複習考試。
但是她卻不由自主的生病了。
她開始出現幻聽,總是聽到有人跟她說話,有時候還有好多個人跟她說話,她就跟他們聊天。
同時,她的性格變得非常暴躁,容易跟人發生爭吵,並且常常沒有緣由的大哭,反應也開始變得遲緩起來,在幻覺的引導下,她甚至產生了自殺的行為,這個時候,她的父母才意識到,小劉有了嚴重的心理問題,去醫院後,說她有精神障礙。
美國作家卡森麥卡勒斯曾說:
「沒有人能擺脫掉孤獨的影子,孤獨是絕對的,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絕望的孤獨與其說是原罪,不如說是原罪的原罪。」
人們本來生活在世界上就避免不了孤獨,內心較為脆弱的人群容易被現實壓倒,從而產生各種心理問題。而這些有心理問題的人,他們的內心比正常人更加的孤獨。
精神障礙對一個人的打擊和摧殘是十分嚴重的,它扭曲了一個人的三觀,損害了這個人的學習、工作和正常生活的能力,對一個人可以說是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精神有障礙的人的世界是我們想像不到的痛苦,而他們還要忍受來自別人的異樣的眼光。
精神障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通常會出現幻聽、幻視、妄想、情感遲鈍。
比如說總是感覺有人要害自己;懷疑自己被跟蹤;認為周圍人對自己都不友善,別人竊竊私語就是在說自己;覺得自己被某種力量所操控等等。
由於心理的強大程度、環境方面原因、遺傳等方面共同作用,會產生精神障礙。
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忍耐」,「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小不忍則亂大謀」,「善忍小人之惡,方成菩提之善」,講的都是一個「忍」字。讓人壓抑內心的想法和衝動、欲望,雖然說可以少生是非,但是也讓人活得壓抑。
而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讓人們的壓力陡然升高,但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因此很容易產生心理障礙。
弗洛伊德認為:
所有的人,都有一些為我們的意識所不容的欲望,事實上我們有意將這些欲望隱藏或者壓抑起來。
不能實現的欲望,不向外爆發,就會向內爆發。
如果你有以下幾種情況出現,可能是精神障礙的早期表現,這個時候要注意儘早調整自己,幫助自己往好的方向走:
1.性格有變化。開始變得不愛說話、不合群、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負責任,會自言自語、獨自發笑,還會頭痛失眠或者多夢。當性格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要及時注意了;
2.不承認自己已經發生了變化。周圍人都說一個人性格變化很大,他只能模糊地感覺好,但就是不肯承認,這也是一種問題;
3.與人談話往往想法很怪異,有的人會跟人疏遠冷淡、喜怒無常、情緒不穩定,所做的事情別人無法理解。
以上就是精神障礙的早期端倪。其實,在生活的重壓下,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心理方面的問題,早覺知、早調整,經過積極的調整,我們還是可以讓自己回到正常的軌道來。
那麼,當面對心理的壓力和不愉快時,應該如何進行自我調整呢?
1.注意力轉移法
雖然說轉移注意力有逃避現實的傾向,解決不了現實的問題,但是對於舒緩即時的情緒和壓力,效果很大。當覺得心理難受、情緒不能釋放時,看個綜藝節目、搞笑電影、喜歡看的電視劇,注意力就被轉移了,當下的不快就忘記了。
2.微笑轉移法
有一句話叫做:「如果你假裝快樂,然後你就真的變快樂了。」這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微笑對自己是一種情緒暗示,笑過了,人的心理接受到的就是快樂的暗示,就容易保持著這種心理狀態。所以,不開心的時候,試著多微笑。
3.行動轉移法
很多女孩子失戀後、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去購物、吃東西來轉移注意力,讓自己通過其他的行動來忘記之前的不快。包括運動、參加新的活動,都是很好的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4.藝術訓練
舞蹈、繪畫、音樂等藝術方面的訓練,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幫助心理壓力過大的緩解和恢復。當沉浸在藝術的享受中時,內心的情感可以得到抒發。
5.親人、朋友的陪伴和關愛
對於心理壓力過大或者是有心理問題的人來說,尋求親人的幫助是非常必要的。和親人在一起的溫暖,可以化解內心許多的愁苦,愛是戰勝痛苦和孤獨的最強大的力量。
結語:精神障礙絕非洪水猛獸,是有可能痊癒的。如果我們不小心有了一些精神障礙的症狀,學會開解自己、調整自己,用一個好的狀態來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