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突尼西亞3月28日電通訊:突尼西亞打造有機橄欖油國際品牌
新華社記者劉鍇 馬迪
每次進入橄欖油生產車間,諾埃曼·達烏迪都要先換上全套消毒工作服,沿著每條生產線逐一檢查,確保生產流程符合規範。
作為橄欖油生產專家,達烏迪供職於突尼西亞一家有百年歷史的橄欖油廠,擔任質檢主管。這家油廠如今主打有機品牌,超過90%的產品出口歐洲、亞洲和美洲市場。
達烏迪說,油廠從橄欖種植開始,篩選、壓榨、化驗、過濾、儲存、灌裝……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標準,以滿足市場對有機橄欖油的需求。
作為全球主要的橄欖油生產國和出口國,突尼西亞全國共有超過8000萬株橄欖樹,橄欖油年產量近30萬噸,大約九成出口國外。得益於地中海南岸溫和適宜的氣候,突尼西亞橄欖果實飽滿,油品頗受市場好評。
突尼西亞農業部有機農業司司長薩米婭·馬馬爾告訴新華社記者,突尼西亞有機橄欖油2017年產量超過3萬噸,佔橄欖油總產量大約10%。她說,國際市場對有機橄欖油需求越來越大,突尼西亞正瞄準這一高端市場,努力提升突尼西亞橄欖油競爭力。
馬馬爾說,突尼西亞橄欖油生產最大優勢在於產業鏈完整成熟,從育種到種植、再到生產,每個環節都有專業分工。
在首都突尼西亞西南大約30公裡,穆茲·吉拉特與親戚合夥經營著一家苗圃。苗圃是家族產業,佔地近200公頃,年產1000多萬株幼苗,其中半數是橄欖樹苗。
據吉拉特介紹,苗圃育有30多個橄欖樹苗品種,八成以上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是非洲最大的橄欖樹苗圃。溫室大棚裡,吉拉特正在檢查一批樹苗生長情況。橄欖油生產商卡裡姆·費圖裡向他預訂了這批樹苗。
45歲的費圖裡原本是機械工程師,在英國倫敦生活近24年,曾就職於日本松下公司等國際企業。談及改行回國的初衷,他說:「為了給突尼西亞橄欖油正名。」
費圖裡說,儘管突尼西亞橄欖油產量大、質量高,但品牌聲譽遠不如西班牙和義大利橄欖油,國際市場競爭力有限,難獲更多消費者認可。
決定改行後,費圖裡花了4年時間學習橄欖油生產技術,還獲得橄欖油品鑑師資格。費圖裡說,他的目標是打造一個高端有機橄欖油國際品牌。
今年初,費圖裡經營的一款有機橄欖油參加了國際橄欖油大賽,從全球50多款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殊榮。
與傳統油廠「產業一條龍」經營模式不同,費圖裡把多個環節外包給專業供應商,自己只把控壓榨生產的關鍵技術環節。他解釋說,專業分工既可降低成本,又能保證產品質量。
現階段,費圖裡把不少精力投入建設橄欖油培訓中心。培訓中心選址於首都北郊烏提卡鎮的一片山坡上,能夠俯瞰成片的橄欖樹林。
除展示橄欖油生產工藝和數千年歷史,他還打算與一些高校合作,設立實習點,培養更多專業人才,提升大眾對突尼西亞橄欖油的認知。
談及中國市場,費圖裡期待他的產品能夠進入這一龐大市場。他說,為了健康飲食,越來越多人開始食用橄欖油,中國市場正在快速成長,潛力巨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