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給後人留下了博大精深的精神財富,尤其是詩詞歌賦,如今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生格言警句便出自於此。這些格言警句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立志向上,自強不息,朝著遠大目標而奮鬥。不過,隨著明清一些文人學者將歷代詩詞歌賦中的佳句摘出來,或者原句使用,或者作更加精煉的修改,編成兒童啟蒙書籍,比如《昔時賢文》、《千字文》、《弟子規》等等,使得這些佳句的出處反倒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變得模糊了。
上堂開示頌
唐代:黃櫱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這首詩唐代高僧黃櫱禪師的作品,詩的大意是,要擺脫塵世間的繁瑣事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下力氣緊緊抓住凡塵俗事的由頭,大幹一場。就如梅花,如果不是經歷了一翻徹骨的寒冷,她怎能綻放得如此冷豔,香氣撲鼻。此詩本是一首禪宗詩偈,詩人通過梅花這個喻體,象徵不怕艱難,成就事業的精神,來鼓勵自己和修行的人要敢於吃苦,不畏艱辛,以期修成正果。後兩句太有名了,以至於從詩偈成為世俗中人的格言。
黃櫱禪師(?-855),即黃檗(音bò)、黃櫱。唐代福建福清僧人,幼年在本州黃檗山出家,後於洪州黃檗山大弘禪法,撰有《傳心法要》《宛陵錄》等傳世,是一代高僧、宗門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