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劇測評室|政法主旋律類型化表達,《巡迴檢查組》開局生猛

2020-12-24 騰訊網

巡迴檢察組

第六期

《巡迴檢察組》由最高檢影視中心等單位出品,李路任總監製並執導,餘飛編劇。是一部聚焦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和冤錯案件平反的檢察劇。因為和《人民的名義》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一直備受關注。12月13日這部劇終於在湖南衛視、優酷同步播出。究竟是好飯不怕晚,還是積壓有折損,新劇測評室眾評見分曉。

金望月

老中醫,眼花心不老

這不是《人民的名義》的續篇。

《巡迴檢察組》原名《人民的正義》。這劇名,這平臺(湖南衛視),還有共同的導演李路、出品人範子文,以及一眾共同演員,讓人立刻想起3年半前的全民爆款《人民的名義》。

但這兩部劇完全不是一個路子。因為編劇不同。周梅森是中國政治小說第一人,《人民的名義》是他蟄伏8年之後寫的雷霆萬鈞的反腐作品,格局宏闊,立意深遠,臺詞雄辯。

而餘飛是中生代編劇,擅長刑偵和諜戰類型,《重案六組》《剃刀邊緣》是其代表作。《人民的正義》改名以後倒是直擊主題了:巡迴檢察官重勘疑錯案件。

3集看過,這部劇顯然不會有太多高官政治博弈和體制機制思辨,但應該有較多的疑雲迷陣,剝繭抽絲,五行八作,柳暗花明。它不是力戰型的,但舞步花巧,敘事跌宕。

于和偉扮演的檢察官,以另類的面目出場。長發紛亂,嬉皮笑臉,擅長跑酷,雲山霧罩。這想必已造成了排期的猶豫和反覆,而這似乎也摸到了尺度的邊緣:形式可突破,內容須穩健。

三集就猜大Boss有點難。不過我看神頭鬼臉的馮雷這次不見得是演壞人,倒是看上去馴服低調的政法委書記秘書(馬元 飾)像反派。

給法治題材加點飛揚的氣質,《巡迴檢察組》做到了。其他的,接著看。

揚一益二

小心臧否,大膽求證

聊《巡迴檢察組》不能不提《人民的名義》,但應該意識到兩部劇的不同。

首先,對口職業分工不同。雖然主人公同屬於檢察系統,但《人民的名義》中的侯亮平屬於反貪局,而于和偉演的則是一個巡迴檢察組組長,兩個職能部門分工不同,這意味著兩部劇的主線劇情與主題表達側重點不同。

其次,兩部劇反映的社會實踐也不同。《人民的名義》反映的是十八大以來反腐敗鬥爭的實踐,而《巡迴檢察組》表現的則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成果,而《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是2018年1月發出的。這兩項運動在具體操作上有交叉,但所屬歷史時期完全不同。劇中出現的直播、表情包等事物,也表明了該劇的當下性。

再次,兩部劇謀篇布局不同。《人民的名義》開篇設置了「抓貪官,應該是先拘著還是先規著」的戲劇矛盾,這不僅鋪墊了漢東省官場複雜的政治生態,也反映出中國社會在政治實踐中權力的制衡問題;《巡迴檢察組》開篇民、官兩條線推進,提出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核心是:打傘破網、打財斷血,重點查處官員充當保護傘、商界不良資產提供惡勢力溫床的問題。

與其將《巡迴檢察組》與《人民的名義》做比較,不如把它與《沉默的真相》做比對,它們才是同一坐標系的作品。只不過後者小切口引入,是更加純粹與經典的懸疑類型劇,講的是小人物追逐正義的故事,涉及的大人物都在外圍打轉,「蚍蜉撼大樹」的故事自然令人動容。

《巡迴檢察組》大開大合,大人物處於故事演進的中心,它首先是檢察系統的主旋律劇,其次在懸疑類型劇的風格上下功夫,而《沉默的真相》恰好相反。毫無疑問,《巡迴檢察組》在創作上的難度更大。但從開篇來看,該劇的戲劇張力十足,各方勢力蓄勢待發,打破了主旋律劇的窠臼。

宋春麗扮演的母親是一個「鬥爭經驗」豐富的上訪戶,她軟硬不吃,十分難纏;同時,她又是一位令人心疼的母親,「等我兒子翻案,誰再對我老婆子這樣,我咬掉他鼻子」,一位孱弱的老太太,突然間泰森附體,這是忍受了多大的怨氣!宋春麗這個角色,是與普通觀眾最好的情緒對接。

另外,該劇的語言風格也比較生動,比起偉光正的口號宣言更能打動人。政法委書記在反擊「過度的清廉也是一種腐敗」時,用到了「裝十三」——「我要是能裝一輩子,一隻裝到死,那不就證明我這一輩子不是裝的嗎?」樸素的慎獨精神,與司馬光的醒世名言若合一契——「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變,習與體成,則自然也。」

激濁方能揚清。現實主義應該有關照司法公平、政治生態、社會治理等問題的序列,《巡迴檢察組》是這樣的作品。

檢察官的戲最怕一板一眼,《巡迴檢察組》確是帶有浪漫氣質的一部作品。劇情往往是前一秒嚴肅談事兒,後一秒歡脫的BGM響起,喜感便撲面而來了。

于和偉飾演的巡迴檢察組組長馮森,是個亦正亦邪的複雜個體。他梳著油頭、嗑著瓜子,大包大攬遊說著殺人嫌犯的母親胡雪娥,要幫對方平事。這市井小民的情態似乎與人物身份嚴重不符,但話說回來,只要什麼事跟自己相關了,他才會真用心、不端著。馮森妻子未明的死便是將人物按在地面、拖地前行的關鍵。這也讓劇集加之於馮森身上諸如跑酷、和混混稱兄道弟的戲不只是炫技,而是充滿張力。于和偉演出了角色內在隱忍的那口氣,也演出了人物表面的乖戾。

除此之外,其他主角也被裹挾進了急流之中。

有意思的是,他們都是被兒子「坑」進來的。韓童生前腳剛在《愛的釐米》中結束被未斷奶的兒子關震雷「摧殘」,後腳他就又出現在這部劇裡,演省政法委張書記,攤上一個在法律邊緣瘋狂試探、不讓人省心的兒子。另一位則是海平市首富黃雨虹,兒子染上人命已經進了監獄,對他而言,現在是家大業大不如撈兒子事大。還有一位是殺人嫌犯的母親胡雪娥,上訪奔走、為兒子叫冤,人物蠻橫卻也脆弱。

四集過後,父輩與子輩拉扯的暗線已然埋下,基本的人物關係也已經確立。接下來到了檢驗案件是否硬核的時刻了。

文朔朔

水大魚大,努力摸魚

藍色法國號

以評促建,鼓勵為主

《人民的名義》劇名帶人民,但主角是官商群像;《巡迴檢察組》劇名是政法組織,但主角卻是實實在在的人民。

這是《巡迴檢察組》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這部劇聚焦的是冤假錯案平反和掃黑除惡行動兩大棘手領域。後者難在表現拔傘去根,動作要輕盈;前者難在自書「懺悔錄」,態度需懇切。兩難攻克的同時,還得兼顧戲劇性。這又難上加難。

《巡迴檢察組》目前看來,拿捏得比較穩準。

尤其是在冤假錯案平反的表現上,「鬥爭」經驗豐富的受害者群像塑造,出人意料。如果說,沒有一眼望去的汙吏貪官,這是對政治生態的尊重;那麼沒有完美受害者,是對民情的恰切反應。

就單說宋春麗老師飾演的「申冤母親」胡雪娥。打頭就奉獻了「兩張錦旗」搞上訪的熱開場;隨後又在醫院裡靠撒潑發狠,嚇退了騙錢的話事人和上門的檢察官;之後和檢察組組長馮森喬裝的掮客「過招」,也是滴水不漏。

就像這和「六月雪」「竇娥冤」合轍的名字一樣,這個角色同時影射著世俗的智慧和悲劇性。如果說,2億贓款滿坑滿谷給觀眾的是生理震撼,這個角色給人的是心理震撼。

故事剛剛開篇,于和偉飾演的巡迴檢察組組長還未歸位,一樁懸案、一樁冤案、一樁兒童走失案,就已經開始勾人了。後續情節可期。

另外,這部劇是在青島取景拍攝的,有西海岸新區的地標建築,也有老城區的市井民居,養眼和底蘊兩手都抓得不錯。

特別推薦于和偉追證人時那段屋頂「跑酷」,頗有《邪不壓正》的影子,也算一段別有風味的青島城市宣傳片。

馬二

看到有人刷分,就無能狂怒

雖然依舊是講公檢法的故事,但比起今年的其他作品,《巡迴檢察組》落地無疑更穩了些。新劇名總讓我想到當年《馬背上的法庭》裡老馮佝僂的背影。巧合的是,于和偉這次演的角色也姓馮。

從脈絡來看,故事大抵是圍繞著「平反冤假錯案和掃黑除惡」的目的來破題的。前者開篇就接入了,「九三零案」就是新任政法委書記面前的第一道難題。查清殺人真兇是重中之重。

戲劇衝突一上來就頗為強烈。表彰大會闖入外來客,假借獻錦旗的名義大鬧現場,一下子就把矛盾激化了。「甩鍋大會」熱鬧極了,誰都不想擔責任,誰都不想挑頭查。看似是官話套話,卻處處暗藏玄機。真真有趣。

人物形象也刻畫得妥貼。自家的孩子蹲了監獄,不斷上訪卻絲毫無果,順民也就成了刁民。都說好槍手是子彈餵出來的,刁民也是個熟能生巧的行當。先不說人是不是沈廣軍殺的,也不說胡雪娥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確,單「申冤母親」這個角色,劇的凌厲性就透出來了。

播至四集,于和偉飾演的巡迴檢察組組長馮森雖還沒透露身份,幾條支線已經不顯山不露水地編織出來了。胡雪娥一家是關鍵樞紐,九三零案、車庫壓人案以及兒童走失案都與其有關。

新任政法委書記張友成一家還在另表一枝,但紈絝兒子張一葦顯然已經陷進了別人設計的圈套之中。後面估計得傷筋動骨,張友成必然也要受盡折磨。不過,子輩不肖父輩遭殃本就是自古常事,秦漢多見,明清多有,如今也不在少數。至於後續和主線如何發展,還得再多看幾集才能知曉。

可以看出,《巡迴檢察組》為了迎合年輕人是費了心思的。于和偉耍功夫這個設定出奇別致。這可以理解。不論是湖南衛視的觀眾,還是視頻網站的用戶都比較年輕化,誰也不敢保證他們對嚴肅正劇興趣濃厚。當年《人民的名義》能打動網友,也絕非「以正勝」。不過,只要大面規規矩矩做好了,這些細節也就隨他去吧。

深夜觀劇,「巡迴檢察組」乍一聽讓人有點犯困,點進去看了不過二十分鐘,我瞬間精神了。這部劇還真不是什麼行文嚴肅的行業報告,它莊諧有致,亦悲亦喜。

開局就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冤案」聲討:東川省「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會上,一個拿著錦旗靠近的老婆婆,卻在眾多媒體的鏡頭聚焦下,向省檢察院檢察二部主任何樹國突然發難,割腕相逼,為兒子討公道。

《巡迴檢察組》開篇部分的衝擊力要遠大於《沉默的真相》中的「張超地鐵運屍」,後者製造的是一場網絡獵奇盛宴,而前者則直接將「官民衝突」擺到了檯面上,站在媒體背後的觀眾不可能再是旁觀者。

一場「冤假錯案」背後牽扯出了更加錯綜複雜的「政商生態」與利弊關係,輕巧了看不出誠意,踩重了又會缺失劇作該有的中庸美學,很難拿捏。《巡迴檢察組》做得最好的,就是教會了觀劇者面對嚴肅命題,不要忙著選邊站隊。

政法委書記張友成將「人民的正義」珍視萬分,身居高位卻一直在走鋼絲,可謂「戰戰兢兢,才能持盈保泰」;為兒子冤案爭取平反機會的胡雪娥,油鹽不進、處事凌厲,但其恨不得「閉上眼睛再也別醒過來」的絕望心態,又惹人敬憐。官民關係看似劍拔弩張,但他們的目標其實都是為案件求一個真相,一個賭上聲譽,一個恨不得賭上命。

于和偉飾演的馮森以一頭長髮、穿戴隨性的另類面目出場,一面化解著陷入僵局的「胡雪娥為兒平反」事件,一面勾出了「車庫壓屍案」的部分線索,兩個案子以巧合的方式融匯到一處,掀起了更大的戲劇波瀾。

胡雪娥這般底層人物的掙扎令人痛心,馮森馴服猛漢的場面令人捧腹,《巡迴檢察組》做到了「貼地飛行」,在莊諧之間把控戲劇脈絡,在悲喜之間滲透現實真相。

正義要在艱難的塵世間才能煥發榮光。這部劇,我要追下去了。

申兌兌

隨性觀劇,自由發言

看《巡迴檢察組》第一感覺:我的面部識別系統終於起作用了。

猶記得三年前初看《人民的名義》,整張海報除了陸毅就沒個熟臉。如今《巡迴檢察組》群像一出,便感覺戲穩了一半。

這另一半,則是劇情。四集過後,整體面貌雖尚不明確,但並行的四條線已經拿住了眼球。一邊是老太太申冤,一邊是犀利哥求證,一邊是紈絝暴雷,一邊是幼女失蹤。四案齊發,節奏雖快,但勝在環環相扣,乾脆利落。

當然,這也註定了相比於《人民的名義》的雷霆萬鈞,《巡迴檢察組》的花活就多了些,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短短四集,官民各有一個角色讓人印象深刻。

官這邊是于和偉飾演的檢察官。邋裡邋遢、亦正亦邪的形象一亮,再和燈泡哥共同上演的一出現代版武俠劇,原諒我在如此嚴肅的主題下,實在沒忍住笑出了聲。

民那邊則是始終在鬥爭的胡雪娥。錦旗上訪、大鬧病房、忍氣吞聲三段戲一出,一個申冤母親的形象就立住了。

不過,大幕剛剛揭開,民生與官情交織,入局者自然繁多。網也還在鋪,且看著吧。

石榴

zqsg追劇人

七弦

焚香煮酒,夢話連篇

從改了一個辨識度更低的劇名,到沒有宣傳低調上線,《巡迴檢察組》的求生欲可見一斑。

開篇是一場drama的反轉大戲,表彰會上殺人犯的母親送錦旗割腕鳴冤,紅色的綬帶、紅色的錦旗、紅色的血……一時之間官場、冤案、衝突劈頭蓋臉地砸過來,觀劇時一口氣提上來,就再沒放下過。

一樁舊案牽扯出公檢法的博弈,線索千絲萬縷,甩鍋各有道理,對話沒有一句浪費,皆是暗藏的機鋒。案件真相如何尚不得而知,但所到之處人人有秘密,處處是謀算。

編劇演員各展身手,寥寥幾筆人物就鮮活了起來。胡雪娥尤其精彩,幾處描寫下,刁滑是真、頑固是真,絕望是真、堅韌也是真。這種不偏不倚,對人性之複雜的精準拿捏和立體刻畫,賦予劇集深層次的質感,也給予觀眾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于和偉的出場實在讓人耳目一新。身為檢察官,飛簷走壁還牽手遊街,臉皮千層厚,忽悠張口來,再加上些慷慨爽朗、不拘小節、富有同情心的性子,倒透出一身行走江湖的俠氣來。

冤案合該行俠仗義的大俠來翻,東川省這一池子水被他攪動開來,底下的暗流也該慢慢浮現。往事舊案盤根錯節,頭緒萬千,真相幾何,還得接著追。

The End

相關焦點

  • 《巡迴檢查組》中韓雪 被許多觀眾稱之為螢屏女神
    評《巡迴檢查組》劇中演員韓雪在零宣傳的情況下,電視劇《巡迴檢查組》重磅來襲,在湖南衛視驚喜上線。因為有同類型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在前,所以不少觀眾將二者進行比較,但大部分觀眾還是對《巡迴檢查組》持正面的評價。
  • 《巡迴檢查組》:開局即王炸,是高潮不斷,還是走向平庸
    最近《巡迴檢查組》(以下簡稱《巡迴》)低調開播,可是甫一開播就引起了各路人馬的廣泛關注,口口相傳,風頭蓋過了正在播放的《大秦賦》等一眾劇集,一時無兩。一刀終於也沒經得起誘惑,偷偷追劇。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巡迴》演員陣容之強大,不說絕無僅有,也是相當豪華了,看一看都有誰吧(排名不分先後):宋春麗、韓童生、高曙光、尤勇、許亞軍、韓雪、馮雷、張晞臨、于和偉、王海燕、吳剛……我認識的演員不多,但這些演員的知名度很高,一出場就認出來了,還有一些看著眼熟叫不上名字的。
  • 專訪《巡迴檢察組》總製片人:已在清除硬廣,劇情參照聶樹斌、張...
    ↑《巡迴檢察組》劇照12月28日,紅星新聞記者專訪到《巡迴檢察組》的總製片人李學政。他說對於植入廣告多的吐槽,他們接受批評,並已經著手清除後面劇集的硬性廣告。此外,李學政坦言,他們在創作過程中有參照近年來被平反的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張玉環等冤假錯案。《巡迴檢察組》劇情參照多起冤案紅星新聞:對現在《巡迴檢查組》的播出效果還滿意嗎?
  • 年底壓軸大劇《巡迴檢察組》開播,迫不及待先在咪咕閱讀看原著
    昨晚,觀眾們期待已久的《巡迴檢察組》低調開播,作為《人民的名義》姊妹篇,本劇由咪咕聯合出品,它的班底陣容堪稱豪華,戲骨雲集。但事實上,這部重磅劇的上線之路並不順利,在三次改名後才得以"零宣傳"空降湖南衛視。
  • 主旋律好不好看,不在於是不是主旋律,取決於作品自身
    主旋律年年有,但好看的主旋律卻不常有。2020年底,《巡迴檢查組》《大江大河2》熱播了起來。毫無疑問,《巡迴檢查組》(原名《人民的正義》)的前作《人民的名義》,以及《大江大河2》的第一部都是佳作。但《巡迴檢查組》與《大江大河2》的風評卻不如第一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仔細看下主創名錄的話,就很清晰了,即編劇換了。《巡迴檢查組》的編劇是餘飛,而《人民的名義》的編劇是周梅森。
  • 巡迴檢查組免費看完整版
    巡迴檢查組免費看完整版簡介:手機優酷是中國領先的視頻播放器,優酷視頻具有快速播放、發布、搜索的產品特性,優酷網現已成為網際網路拍客聚集的陣營。優酷客戶端由劇集、綜藝、電影、動漫四大頭部內容矩陣和資訊、紀實、文化財經等八大垂直內容群構成,軟體擁有國內最大內容庫。
  • 巡迴檢察組大結局是什麼?巡迴檢察組boss是誰
    《巡迴檢察組》真實案件對於此題材愛好者來說,單獨把該劇開局時的卡司陣容拉出來,觀眾便有足夠的理由追劇,畢竟一堆中老戲骨排排站的魅力,實在太過強大。故事開局也沒有浪費老戲骨陣容,編劇借檢察大會的契機安排了一場「陰謀內涵」+「直播上訪」,率先把檢察團隊推上輿論風口。
  • 《巡迴檢查組》展示「讀心」的力量,「嘴王」背後有顆強大的心
    網上圖片《巡迴檢查組》中,政法委書記張友成和兒子張一葦、妻子鄭雙雪,儘管是至親的父子、夫妻關係,但是在很多問題上很難交心,所以矛盾重重,互相猜忌。可見,心與心的距離,並不因為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而一定能心心相通、心心相印。反而會因為彼此親密關係而勢同水火。
  • 《巡迴檢查組》收視率全國第一,人物名字有深意,評分6.4有點低
    作者|小明 責編|圓圓 摘要:《巡迴檢查組》是《人民的名字》姊妹篇,在未開播時就備受關注,播出之後果然不負眾望,案件環環相扣,精彩的轉折也讓人目不暇接,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良心好劇。
  • 巡迴檢察組大結局簡介 巡迴檢查組每個人的結局是怎樣的
    《巡迴檢察組》大結局簡介巡迴檢察組大結局是東川省的十大法治表彰大會,省檢察院二部主任何樹國突然遭到九三零殺人案的死刑犯的罪犯家屬發難,為了徹底查清楚事實的真相,馮森被委派深入調查清楚本案,他採用不同尋常的調查方式,從而導致了其他人的正義,然而在九三零殺人被重新啟動的過程當中,馮森和羅欣然在執法過程中,面對著事實的真相毫不畏懼任何人的威脅
  • 《巡迴檢察組》開播 「硬核」線索層層鋪開
    《巡迴檢察組》13日晚「空降」湖南衛視黃金檔。該劇立足掃黑除惡依法治國檢察題材,敘事風格也很「貼地飛行」。《巡迴檢察組》第一集現實「硬著陸」——「930殺人案」案犯母親胡雪娥,打著送錦旗的名義進入東川省「十大法治人物」評選表彰大會現場,近身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割腕伸冤。隨後,當地首富通過老鄉宴接近省政法委書記,以及監獄中獄警打傷重案犯事件,多條「硬核」線索層層鋪開,共同指向一場現實主義法治題材好戲。
  • 《巡迴檢察組》為何沒能成為爆款?劇情拖沓、演員不適合
    大家期待已久的《巡迴檢察組》終於開播了,這部劇也被稱為是2020年年底大戲。不過幾集播下來,這部《人民的名義》姊妹篇卻沒能像前者那樣引發強烈反響,熱度和口碑都很一般。豆瓣評分雖然也還有7.0,但是收到的差評可不少,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呢?
  • 缺少周梅森的《巡迴檢察組》口碑平平,劇情拉胯,編劇首當其衝
    湖南衛視《巡迴檢察組》播出至今並沒有期待中的精彩,相反編劇餘飛的中庸讓這部《人民的名義》姊妹篇愈發的尷尬。至於後來的劇情再如何精彩,恐怕也很難拯救這混亂的開局了。 《巡迴檢察組》另外,《巡迴檢察組》從籌備、拍攝到發行一直在蹭《人民的名義》的熱度,號稱《人民的名義》原班人馬,把觀眾的期待熱情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後播出後餵了觀眾一口「米田共
  • 巡迴檢查組 鄭天明身份將曝光
    《巡迴檢察組》公安和檢查機關開展抓捕掮客行動。被鄭銳放走的鄭天明又被抓回了派出所,而且鄭銳放走他的時候恰巧被後邊的羅欣然撞到,再結合鄭天明被抓時羅欣然捕捉到的鄭銳的狀態,她知道這中間肯定有事。
  • 《巡迴檢查組》開播,看到老戲骨,網友:這又將是一爆款電視劇
    這一次他的姊妹篇《巡迴檢查組》也正式開播了,這一次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體驗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巡迴檢查組》還有一個曾用名叫做《人民的正義》,這樣一看,這部電視劇就與《人民的名義》有著莫大的關係了,並且《人民的正義》這名還能讓原來的觀眾快速的回歸,但至於這部電視劇為什麼要改名,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 《巡迴檢查組》人物眾多,案件撲朔迷離,看著有些燒腦筋又很過癮
    看完《裝臺》後,我開始追《巡迴檢查組》,可能是因為《人民的名義》前作過於精彩,所以對於第二部還是挺期待的。《巡迴檢查組》人物眾多,從開篇第一集就看到許多熟悉的面孔,有一些在第一部《人民的名義》中就有過亮相,一看就是老戲骨,演技不讓人擔心,但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有些串戲。比如許亞軍扮演的公安局長,在第一部劇裡是一個反派,不知道在這部劇裡是正是邪,還有尤勇在《裝臺》裡扮演不務正業的刁大軍,一轉眼就在這部劇裡成了檢察長。
  • 《巡迴檢察組》編劇餘飛:部分臺詞出自文件,紙片刀系真實案例
    最早談劇本時,還沒有「巡迴檢察組」這個概念。後來高檢推出了巡迴檢察制度,我也重新調整了劇本。編劇餘飛。受訪者供圖文 | 新京報記者 吳小飛編輯 | 滑璇 校對 | 吳興發本文約4054字 閱讀約8分鐘1月8日晚,雲集了于和偉、宋春麗、韓童生、吳剛等老戲骨的政法題材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即將收官。
  • 《巡迴檢查組》第二集變好看!于和偉的油膩,韓雪的紅唇忽略不計
    12/12晚上《愛的釐米》迎來大結局,原本今天晚上即將播出的是羅晉的新劇《江山如此多嬌》,臨時就換成了這部《巡迴檢查組》據悉這部劇是人民的名義姐妹篇,在該劇剛上線的時候給人一種無感,壓根不好看的感覺。
  • 《巡迴檢察組》羅欣然的結局,分手已成定局,與50歲馮森組CP?
    近日《巡迴檢察組》引發了外界的關注,伴隨著的也有熱烈的討論,前面的劇情主要圍繞東川省政法委書記張友成,以及化身鄭天明的馮森開展,當然了,也有監獄,張友成家庭等幾條副線,彼此相互印證也讓開局的人物故事基本攤開,相比一開始的緊湊,有了後面的緩解,想來大家對於人物的關係都已經基本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