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入盆的這個關鍵期
媽媽們應該要做好哪一些事
才能夠讓生產更加順利呢?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關於胎兒入盆的那些事
相信了解了這一些之後
媽媽們的生產會更順利!
胎兒入盆是指寶寶的頭呈半俯屈的狀態,進入盆骨的入口,意味著媽媽離生產更近了一步,但是入盆和順產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並且每一個媽媽胎兒入盆的時間都有著區別,有些媽媽會在預產期前1~2周出現入盆現象,而有些媽媽直到臨產的時候胎兒才會入盆,所以完全不用糾結寶寶入盆的時間是早或晚。
寶寶入盆之後媽媽會有哪些感覺呢?一般來說當寶寶入盆之後,由於寶寶的位置向下移動會壓迫到媽媽的陰部。所以會有一種下墜感,而且媽媽的陰部會有輕微的壓痛感。
與此同時,由於儲存尿液的膀胱位於小腹下方,所以當胎兒入盆之後,子宮變大會壓迫到膀胱,就會導致尿頻的現象。
但是由於胎位下降,媽媽的胃部受到的壓迫會減輕,所以這個時候媽媽的呼吸會變得順暢很多,胃口也會變得更好。當媽媽有這三種感受的時候,就意味著寶寶已經入盆了。
入盆意味著寶寶進入了骨產道,而想要分娩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那麼在分娩前,寶寶還要順利進入到軟產道。所以並不是說寶寶入盆就能夠順產,他們之間是不存在必然聯繫的。
孕媽想要順產
可不是光靠孕媽意願就可以實現的哦~
還有幾項標準必須要達到
才能安全順產
準媽媽們快來看看你達標沒?
骨盆分為上下兩部分,要想順產,那麼下半部分就應該是寬而淺,所以在預產期之前,孕媽都會檢查骨盆的入口和出口大小,只有條件符合的孕媽才能進行順產哦。雖然骨盆的形體是天生的,但通過一些瑜伽動作也能進行改善,媽媽們不妨準備一套瑜伽服,趕緊練起來吧。
當寶寶體型過大的時候,不僅增加了準媽媽難產的機率,寶寶在以後的日子裡患肥胖症、糖尿病等營養過剩的疾病機率也要比一般孩子高,所以媽媽在孕期一定要注意飲食合理,不能一味的增加營養,而要注意控制寶寶的體重。
而低脂的孕期奶粉,就能作為好的孕期營養劑,幫媽媽增加營養的同時控制身材。
產力是以子宮收縮力為主,腹壁肌、膈肌的收縮力也是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是準媽媽的身體素質不好,肌肉沒有什麼力氣的話,還是會給胎兒生產造成困難。
所以媽媽不僅要注意飲食,也要加強鍛鍊,為自己能夠順利生產提供更多的體力支持。
分娩的時候,如果媽媽的精神過於緊繃,也會導致很多無謂的體能損耗,還沒生產就因為緊張而脫力的尷尬境況。
所以媽媽在決定要順產之後,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用樂觀積極的情緒來面對分娩。
為了開闊心情,準媽媽可以多參加一些運動,不僅有助於安撫情緒,對胎寶寶的發育也有很好的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