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三個月,美國疫情迅速爆發,到現在感染人數已經突破150萬,而國內情況逐漸好轉,部分經濟指標甚至已經出現同比上升,為什麼人民幣兌美元還會一直下跌呢?
人民幣匯率指數
首先要來看匯率究竟是什麼,匯率市場反應的是貨幣的供求關係。人民幣兌美元下跌說明人民幣的需求減少或美元的需求增加。
導致美元需求增加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美國國內對於美元的需求。
美聯儲大量釋放流動性
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多數個人和企業都會選擇減少開支,人民幣流動減緩,流動性需求增加,所以人民幣的需求也是增加的。同理,美元的在美國國內的需求是增加的,但是國內的疫情影響已經減小了許多,但是美國疫情在加重,所以美元的需求增加的比人民幣遠遠要多。
這就出現了人民幣需求相對減少的現象,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國家貨幣都相對美元發生了貶值,足可見美國國內流動性緊縮的程度。
英鎊兌人民幣貶值
人民幣兌日元升值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外資風險偏好的減小。
什麼是風險偏好呢?風險偏好就是對風險的忍受度。
在經濟欣欣向榮的時候,資本就敢於冒更大的風險去追求更大收益,所以國際資本就會流向新興市場,也就是許多發展中國家。而當全球經濟受創的不好的時候,國際資本就會從發展中國家流出,湧向美國避險,這也是美元需求增加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
可能有人就會問,為什麼避險一定要到美國?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美國資本流動是開放的,這就意味著在資本需要現金流的時候可以十分方便的拿到現金流。而我國因為國情不同所以必須實行嚴格的資本管制,這也意味著當資本需要快捷地在不同國家流動時到美國避險是合理的。
不過這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減少資本流入我國可以避免通貨膨脹帶來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