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假期開放機制,共享高校博物館資源

2020-12-22 新京報

■ 觀察家

要讓高校的博物館資源有序地向社會開放,讓社會公眾共享高校博物館資源,不妨建立開放共享的長效機制。

七天的春節假期去哪玩?博物館是個好去處。據介紹,春節期間,故宮博物院舉辦建院以來最大規模的展覽,885件年味兒文物真實還原清代皇家過年情景,百餘家中華老字號進宮開「買賣街」,秀非遺絕活兒,展賣傳統小吃。市民遊客因此紛紛前往「宮」裡過大年,致故宮「一票難求」。

除北京故宮外,瀋陽故宮也推出了「吉語迎春 清宮文物特展」,展示50餘件帶有吉語紋飾的清宮文物。上海共有84家博物館開門迎客,其中65家免費。成都博物館則舉行兩場全新展覽:「與時代同行」四川油畫邀請展和「人與自然:貝林捐贈展」動物標本展。這些博物館在春節假期開放,並舉辦各種主題展,不但為過年提供了好的去處,也讓過年充滿濃濃的文化味。

遺憾的是,同樣是博物館,很多高校博物館卻選擇在春節假期閉館,讓想帶孩子去感受大學學術氛圍、到大學「尋寶」的家長們頗為失望。

從歡度佳節角度看,高校博物館出於學校管理和人員協調的原因,在春節假期閉館無可厚非。但從向社會開放、服務公眾角度看,高校博物館如果能在春節等假期開放,無疑能給民眾提供更多的選擇。

通過查詢多家北京高校博物館官網,我沒有查到有在春節假期開放的高校博物館,有的是除夕至初六閉館,有的是除夕至初十閉館。不僅是春節假期,就是在學校寒暑假期間,對外開放的高校博物館也只是少數。主要原因是開放會帶來校園安全管理問題,同時職工放假,開放的話人手不夠,人員協調難。

但是,假期對於社會公眾來說,正是到高校參觀的最佳時機。有不少人想進高校博物館,去看看這些博物館中的具有特色的珍藏,尤其是家長,也想藉此培養孩子的專業興趣。

據統計,目前我國有近200家高校博物館,這些博物館有不少是極具特色的博物館。比如,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是國內高校中第一所考古專題博物館,其前身是1922年北京大學設立的考古學研究室,藏品涵蓋了石器、銅器、甲骨、陶器、瓷器、書畫、碑帖等幾大類。

公辦高校的博物館資源應向社會開放,不妨成為一種社會共識。由於開放會帶來校園安全管理壓力,並產生具體的管理、維護成本,高校並無開放的積極性。因此,要讓高校的博物館資源有序地向社會開放,讓社會公眾共享高校博物館資源,需要建立開放共享的長效機制。

我認為,比較適合的辦法是,由專業的第三方機構,負責整合高校的博物館資源,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像高校博物館,向社會公眾開放這一部分,可以納入公共博物館管理,這既可促進博物館資源共享,也能更好地發揮博物館促進城市文化建設的作用。各地可以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探索開放機制。

總而言之,豐富的高校博物館資源不能藏起來,各具特色的高校博物館向社會公眾開放,會增加公眾的選擇。而與公共博物館相比,高校博物館對外開放,也有助於樹立大學形象,傳播大學精神,培養學生的學術興趣。

□冰啟(教育學者)

相關焦點

  • 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課程聯盟成立
    本報訊(記者李林霞)5月30日上午,山西省高校精品共享課程聯盟(晉課聯盟)成立大會在山西醫科大學中都校區舉行。
  • 貴州高校科普資源開放惠民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李俊 肖知潞高校的科研和教育資源,是科技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來,貴州各高校科普行動形式更加豐富、科普氛圍愈加濃厚、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穩步推進,讓更多市民享受到科普公共服務「大餐」。講 科 普 放飛科學夢想「起飛了,起飛了!」
  • 海南高校圖書館開放嗎?海大提供圖書館電子資源
    提供免費借閱,實現網絡資源共享  高校圖書館開放不再羞答答  近日,國家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針對近年來社會要求高校開放圖書館資源的呼聲,首次提出「可開展面向社會服務」。
  • 「新國標」背景下民族高校博物館教育實踐探索
    摘要:民族高校博物館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是弘揚校園文化、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民族高校博物館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教育教學實踐是博物館的主要職能之一。在新的歷史時期,探索和實踐博物館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對服務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需要、真正發揮民族高校博物館應有的教育價值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 江西高校課程資源共享聯盟年會暨學術交流研討會在昌舉行
    江西高校課程資源共享聯盟年會暨學術交流研討會在昌舉行 發布時間:2019-04-29 09:10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雙城記丨重慶四川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這些利好來了
    按照合作協議,雙方將推動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加快構建教育協同發展合作機制。共同編制實施好《成渝地區教育協同發展行動計劃》,緊緊圍繞國家有關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規劃,參與共建西部科學城和長江教育創新帶,優化成渝地區教育資源、功能布局,組建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多領域教育聯盟,推行學區化管理、集團化辦學。
  •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改革和資源共享
    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正在深刻改變高校師生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交流方式。現代信息技術與高校教學深度融合,必將有力推動教學改革,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促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   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
  • 泉州鼓勵學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 實現館藏資源共享
    館校聯盟,共建共享。今後,泉州有更多學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實現學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共享,帶動全民閱讀,助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書香社會建設。近年來,晉江等地在館校聯盟方面作出積極探索。目前,晉江市圖書館分別在晉江一中、季延中學、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等9所學校建立分館,有力推進基層圖書館建設,實現文化資源在區域內聯運共享,讓全社會共享基層公共圖書館發展成果。
  • 甘肅省推行館校聯合資源共享教育方式 吸引校園「流量」走向博物館
    原標題:我省推行館校聯合資源共享教育方式  吸引校園「流量」走向博物館  課堂無處不在,除了在校園內,還可能在博物館。
  • 吸引校園「流量」走向博物館 甘肅省推行館校聯合資源共享教育方式
    吸引校園「流量」走向博物館  我省推行館校聯合資源共享教育方式  中國甘肅網12月9日訊
  • 資源共享 共克時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優質課程資源全面開放
    資源共享 共克時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優質課程資源全面開放 2020-02-06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首屆年會在廣州召開
    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首屆年會在廣州召開 郭軍 攝中新網廣州12月20日電 (記者 郭軍)粵港澳大灣區一流課程建設研討會暨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首屆年會在20日暨南大學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特別是粵港澳三地高校的400多位專家學者、學科教師、慕課平臺代表與會。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理事長張榮華在會上表示,該聯盟成立一年來,積極整合粵港澳優質課程資源,搭建平臺、進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共享和創新應用探索,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校課程建設和應用的共同體,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集群發展。
  • 高校博物館的路怎麼走——從復旦大學博物館說開去
    究其根本,機構的使命和宗旨是什麼,尚未釐清,許多為建而建;或是定位不準,未能依託高校優勢、揚長避短;或是求大求全,盲目追求規模和向他者靠攏。事實上,對資源相對有限的高校博物館而言,更需清楚自己的「彼岸」與「此岸」,以及如何達求彼岸。  復旦大學博物館主館始建於 1991年,聚焦古代藝術。目前,在改擴建的同時仍堅持開放的臨時展館,存在空間等硬體限制。
  • 上海博物館「五一」假期正常開放,預約方式
    「五一」假期期間,上海博物館將照常開放,為貫徹疫情防控要求,保障假期參觀的平穩、安全,現發布公告如下: 1、「五一」假期期間(5月1日-5月5日),每日開放時間為9:00-17:00(16:00後停止入場)。
  • 成都一高校暑假開放41間共享宿舍:每天25元
    IT之家8月14日消息 自共享單車在國內流行起來後,一大波「共享」產業如雨後春筍一樣,瘋狂地生長。共享籃球、共享馬扎、共享寶馬、共享廚房…一夜間,似乎相關聯的東西不帶上「共享」都不顯得潮流。據《華西都市報》報導,今年6月份,成都雙流在四川省率先啟動「空港旅遊共享之旅」,以高校為切入點,盤活優勢資源,實施多方共治,改變了遊客旅行體驗的同時,也推動了區域文化旅遊產業和創新創業發展升級。成都西南民大在暑假期間,開放41間學生宿舍為共享宿舍,每天收費25元。對此,成都西南民大以為副校長表示,他們樂於將高校的資源向社會開放。
  • 清明假期正常開放!富陽博物館等開放時間看這裡
    2020年清明假期期間(4月4日 - 4月6日)富陽博物館、抗日戰爭勝利浙江受降紀念館和鬱達夫故居正常開放富陽博物館、抗日戰爭勝利浙江受降紀念館開放時間:9:00—16:30(16:00停止入館);鬱達夫故居開放時間: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請觀眾朋友們合理安排時間,歡迎來館參觀。
  • 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法治難題與化解之策
    [2]由此可知,政府數據的開放共享需要在法律法規的指引和保障下進行,從而保證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有序進行、保護隱私權利以及保證政府數據的安全性。有鑑於此,需要深入研究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現狀和預判政府數據發展的未來方向,從而為開放共享政府數據提供方向指引和法律框架。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數據時代,數據資源的海量增長和爆發增長已經成為政府依法行政和社會治理法治化不容迴避的現實狀況。
  • 用慕課推動高校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
    近年來,在信息化浪潮衝擊下,以慕課(MOOC)為代表的在線教育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也為地方高校帶來了機遇與選擇。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大學,搶抓機遇,在2014年5月牽頭成立全國地方高校UOOC(優課)聯盟,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 食堂、宿舍……高校裡還有什麼能共享?
    每晚25元,並不是為了盈利  「只在暑期運營」,「共享宿舍」項目負責人,成都空港創新旅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王曦說,「共享宿舍系落實四川省政府『利用高校假期閒置資源助推雙創+旅遊』項目工作部署,針對學校現狀,由學校所在的成都市雙流區政府、校方與運營機構三方合作的一項嘗試。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校圖書館開放不再羞答答
    根據《規程》規定,圖書館在學校教學期間開放的時間:每周應不低於90小時,假期也應有必要的開放時間,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全天開放。網上資源則應24小時開放。  為此,海南日報記者特地走訪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了解海南省主要高校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