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巨頭利樂被罰6.67億

2020-12-24 華龍網

持續四年的「利樂」案終於塵埃落定。昨日,國家工商總局官網正式公布了對大型跨國企業利樂集團的反壟斷處罰結果,認定利樂集團6家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成立,並對其開出高達6.67億元人民幣的天價罰單,利樂回應稱「接受處罰不上訴」。

消費者為牛奶買單時,一部分錢其實是在「買包裝」,伊利、蒙牛等乳品企業使用的常溫奶包裝盒大多由瑞典企業利樂提供,但對其攫取壟斷利潤的質疑從來沒有停息。從工商總局2012年對利樂公司立案,到昨日的一紙罰單,持續四年的反壟斷調查終於劃上句號。此前,利樂曾因在歐洲實施了濫用壟斷地位和捆綁銷售、限制競爭等不正當行為,被歐盟以及歐洲法院判處7500萬歐元的罰款。

利樂6家企業罰了6個億

根據調查,工商總局認定,在2009年至2013年期間,利樂在中國大陸液體食品紙基無菌包裝設備、紙基無菌包裝設備的技術服務、紙基無菌包裝材料三個市場,均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實施了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妨礙了公平競爭。工商總局認定,利樂的相關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有關規定,構成沒有正當理由搭售、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依據反壟斷法,工商總局責令利樂停止違法行為,包括不得在提供設備和技術服務時無正當理由搭售包材,不得無正當理由限制包材原紙供應商向第三方供應牛底塗布液包白卡紙,不得制定和實施排除、限制包材市場競爭的忠誠折扣。

對於上述處罰,利樂昨日發布聲明稱,已收到了處罰決定書。利樂大中華區總裁殷長勳表示:「儘管對結果感到遺憾,但利樂公司接受國家工商總局的處罰決定,並決定不提起上訴,將採取必要的措施進一步確保合規。」

利樂到底壟斷了多少市場?2004年前後,國家工商總局曾委託北京大學經濟法研究所進行了半年的考證,結果是「利樂公司壟斷了中國95%的無菌軟包裝市場,的確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隨著國內包裝企業的崛起,利樂的市場份額略有下降,數據顯示,2009年利樂佔70.2%的市場份額,目前在中國的無菌包裝市場上,利樂依然佔據半壁江山。

「捆綁銷售」成壟斷主因

利樂在中國被認定為「壟斷」,不得不提到它的「捆綁銷售」。

2000年左右,伊利和蒙牛在全國推廣常溫奶時,利樂以其當時先進的灌裝技術和無菌包材,解決了鮮牛奶無法長期保存的難題,並為發展初期資金緊張的乳企提供了優惠的合作方案,「利樂首先給企業設備,又指導企業如何做廣告、搞營銷,指揮他們做常溫奶打市場。隨著伊利、蒙牛的常溫奶鋪滿中國,利樂順勢成功佔領了中國市場。」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說。

多位乳業人士透露,在乳業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利樂通常要求合作乳企使用利樂的包裝材料及耗材,一開始會籤署相關合同條款,再後來,使用利樂的設備必須用利樂的包材。「捆綁銷售」模式讓利樂在市場上所向披靡。數據顯示,利樂包裝成本曾一度佔了每盒牛奶成本的40%。因此,有業內人士戲言「蒙牛和伊利都是為利樂打工的」。

更受業內詬病的是,為了保證其生產與包材的「統一性」,利樂曾在自己的包材上印有標識密碼,利樂灌裝機的生產線只有識別到標識密碼才能運行,這是利樂受到多家包裝企業投訴及遭到反壟斷調查的原因。

中國反壟斷調查頻發力

身處反壟斷漩渦的利樂也在調整策略。「這兩年利樂收斂了很多,做了一些改變,比如他們已不再走捆綁銷售的老路,包材價格也比高峰時期砍去了近一半。」王丁棉說,儘管收到天價罰單,但利樂的市場地位仍然難以撼動。

也有乳業人士表示,在大中城市,冷鏈系統已逐漸健全,低溫奶市場蛋糕在增大,利樂的壟斷地位可能會逐漸瓦解。

2013年,國家就曾開展乳業反壟斷調查,多美滋、惠氏等6家乳粉企業共被罰約6.7億元,效果立竿見影。洋品牌主動調低價格,遏制了奶粉市場慣有的漲價潮。

近年來,中國反壟斷調查力度在加碼。2015年2月,晶片企業高通因壟斷行為,被處以人民幣60.88億元(約為9.75億美元)罰款。今年1月,國家工商總局還就反壟斷案「過招」微軟。

「反壟斷執法機構先後調查處理了一批具有廣泛國內、國際影響的反壟斷案件,有效預防和制止了壟斷行為,我國推進和實施競爭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召集人張穹說。

相關焦點

  • 利樂包裝的後半生
    任愷只是利樂環保團隊中的一員,這是個由3位工程師組成的團隊,他們最初的任務就是在中國的各個城市「翻垃圾」,研究利樂包裝的「後半生」是如何走完的:從消費者飲用完後扔到哪個垃圾筐,到如何進入垃圾站,直至垃圾場,其間又經過多少道人手的翻檢除此之外,他們還要促進利樂包裝的回收再利用。也就是尋找並說服一些民營企業從事利樂包裝的回收再利用。
  • 盤點在國內低調潛行的8個外資印刷包裝巨頭
    它們中的佼佼者規模龐大,在各個印刷包裝細分市場通常都佔據「塔尖」位置,是近40年印刷業快速發展受益最大的群體之一。 這個群體就是:密集聚居於廣東,廣泛分布於東部沿海省份,同時散見於其他地區的外資印刷企業。 兩三千家企業自然沒法說。接下來要梳理的是:8家實力超群的外資印刷包裝巨頭。
  • 瑞典利樂公司「添料」中國乳業
    據稱,利樂的客戶包括伊利、光明、三元、蒙牛、娃哈哈、匯源等國內幾大乳業及果汁飲料行業巨頭,並在全國建立800多條生產線,只要這些生產線能保持穩定的生產,利樂就能源源不斷地向它們提供利樂包裝紙。而目前在這個行業裡,盈利幾乎都來自於賣包裝紙。  李赫遜透露,目前利樂中國70%的生意都在乳品行業。
  • 乳業軍火商利樂中國壟斷路:攫取每盒牛奶利潤3/4
    去年,中國政府宣布對國內乳業行業進行為期3個月的整頓,多家外資乳企被納入反壟斷調查之列,一個月後雅培、美贊臣等六家乳企因壟斷被罰6.7億元;2013年7月,國家工商總局又公告稱,已對利樂公司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予以立案,並正組織20多個省市工商機關進行相關調查。
  • 工商總局對利樂進行反壟斷行政處罰逾6億人民幣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 (邢鄭)人民財經從工商總局獲悉,近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利樂集團(簡稱利樂)有關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依法作出行政處罰,並於11月16日在官網上公布了處罰決定書。
  • 廢包裝做成拎包帽子 喬秀明:利樂包巧改環保"潮品"
    稍稍留意她們的行頭,馬上被同一款式的「潮流拎包」吸引:這是用廢棄的利樂包裝紙縫製的「隨身包」,既像籃子又像購物袋,輕便環保。   想要包,找喬秀明就行。她專門收集利樂包,洗淨曬乾,設計製作成拎包、帽子、圍裙、儲物盒、抽紙盒等小物件。幾年來,光送人就送了幾百件。
  • 小民企解決「利樂包」回收世界性難題
    □ 本報記者 趙洪傑  本 報 通 訊 員 楊 浩  飲料包裝司空見慣,但鮮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利樂包」。  據了解,利樂公司是瑞典的一家企業,在全球共有41家銷售公司,至2010年公司共生產了1450.3億件包裝,因為包裝新穎且在常溫下保存時間長(6個月),該產品在全球飲料包裝市場佔有率領先。據統計,我國市場每年用掉「利樂包」50萬噸左右,約佔全球1/4。  但是「利樂包」焚燒會汙染產生高致癌物質二噁英,填埋分解期又長達100年,所以「利樂包」的處理一直是個世界性難題。
  • 利樂包與廢紙箱回收價相差無幾
    很多人知道易拉罐可以當廢品賣錢,但利樂包裝仍少有人注意。多家再生資源回收公司透露,利樂包的回收價格和普通包裝紙箱的價格差不多,約為每公斤8毛到1元左右。工作人員告知,正確的回收方法是把喝完牛奶、飲料的利樂包裝盒先剪開,用水簡單衝洗乾淨,然後壓平、晾乾,不能留有汙跡。
  • 利樂包換牛奶「熱」到場面失控 市民建議推而廣之
    東方網10月23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日前,在普陀區桃浦鎮的利樂包裝回收兌換牛奶活動中,竟然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帶利樂包裝前來兌換的市民過多,主辦方準備的牛奶卻供不應求。  面對市民積極收集利樂包裝前去兌換的情況,專家認為,通過物質刺激方式推進環保,只能是一種宣傳方式。
  • 上海掀起「回收利樂包」環保熱潮
    本報上海5月16日電  讓牛奶飲料通過方便的紙包裝走進千家萬戶的利樂中國公司昨天在上海啟動了「回收利樂包」的大型環保公益活動,旨在向消費者宣傳利樂紙包裝可再生利用的環保特點,促進其回收。  利樂公司宣布,與上海《青年報》攜手,在上海聯合舉辦為期兩個月的有獎回收公益活動。
  • 巨頭67億美元入場,達文西不再是一枝獨秀
    研發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直觀手術(Intuitive Surgical)市值高達600億美元,看上去無法撼動。儘管如此,美敦力、強生、西門子、史賽克等全球醫療器械10強大佬們仍然在2019年前赴後繼進入了這個領域。根據動脈網統計,四家公司在1年內豪擲67億美元砸向手術機器人。那麼,究竟手術機器人到底有多火?
  • 比瑞吉媒體活動搶「鮮」開啟,利樂溼糧生產線驚豔眼球
    近日,比瑞吉首度向媒體開放了其位於上海的生產基地,並首次曝光了新建的國際先進利樂佳寵物主食溼糧生產線。 斥資數億——國際先進利樂寵物主食溼糧生產線在創新性地推出寵物主食溼糧產品後,比瑞吉的溼糧生產線無疑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在此次分享中,這條斥資2.5億的生產線所展現出的透明化生產流程、高自動化的生產操作、高標準的管理水平,讓在場的所有媒體都為之驚嘆。
  • 牛奶盒利樂包撕碎機加工後回收再利用
    利樂包是瑞典利樂公司(Tetra Pak)開發出的一系列用於液體食品的包裝產品,是最先為液態牛奶提供包裝的公司之一。利樂包最常見的利樂包就是磚型和枕型的牛奶盒,之所以叫「利樂包」,是因為這種包裝形狀更易於裝箱、運輸和存儲。
  • 貝因美雀巢澳利樂奶粉被舉報不符合標準
    【慧聰食品工業網】在四川南充銷售的部分「貝因美」、「雀巢」、「澳利樂」等品牌奶粉,被舉報不符合標準,四川相關食藥監部門經查實,獎勵了舉報人。其中,一批次在當地家樂福店銷售的問題「雀巢」奶粉被舉報,家樂福因此而被罰135萬元,舉報人獲得獎勵10萬元。
  • 11.12周六垃圾之旅:參觀利樂包回收利用
    利樂包在包裝領域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像我們常常喝的牛奶和飲料包裝都是利樂包做的。因為利樂包原材料主要包含紙、塑料和鋁三種材料,具有很大的回收和再利用價值。將這些利樂包回收再利用的工藝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能夠實現紙、塑、鋁三分離。
  • 上海市民環保意識強利樂包回收首日熱鬧展開
    東方網5月23日消息:5月22日,由我報與利樂(中國)公司共同主辦的「回收利樂包、快樂做環保」活動在全市各大小社區熱鬧地展開了!早上,一些細心的市民已經發現了自家小區附近出現的一個個利樂包環保回收點,紛紛拿著自己喝過的「蒙牛」、「伊利」等利樂包裝袋來到回收點兌換禮品。   記者了解到,市民對利樂包的回收工作表現了極大的熱情與關注。
  • 1000億 這些藥企被開罰單
    武田製藥被罰60億美元2014年4月8日,因被指控隱瞞旗下艾可拓相關致癌風險,美國聯邦法院陪審團對武田製藥做出60億美元判罰。2011年6月15日,FDA發表聲明,告知公眾服用吡格列酮1年以上可能與膀胱癌風險增大有關。目前,武田製藥還沒有認罰。
  • 申城全面啟動利樂包回收工程
    本報訊 (記者習慧澤)利樂包渾身是寶,但因滬上定向回收網點少,市民交投仍很麻煩。本市廢舊物資回收等部門開始全面啟動「利樂包回收工程」。  即日起,每逢周六和周日雙休日,市民可將家中用畢的各類利樂磚、利樂枕、利樂鑽型包裝的廢棄飲料盒,就近送交特設的回收點,換取用回收利樂包原料製造的再生紙練習本(每10個換一本)、環保桌球拍(每40個換一副)、及明星籤名CD、訂閱報刊等,相應交投網站可撥打免費諮詢熱線:8008200591或登錄www.tetrapak.com.cn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