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綜合整理
長春長生的91億人民幣,創造了國內藥企的罰金記錄。
從2104年至今,除了葛蘭素史克的30億人民幣外, 醫藥行業 還有一些被罰超過千萬元的案例。巨額罰單,懲戒違法、扼殺犯罪動機。此外,盤點國外對藥企違規、違法的罰款,最高的達到60億美元,累計超過千億人民幣。
長春長生被罰91億元人民幣
2018年10月16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對長春長生的處罰結果,罰沒款共計91億元;涉案的高俊芳等十四名責任人員不得從事藥品生產經營活動的行政。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泰凌(上海)兌費促銷量,罰沒1160萬人民幣
2017年12月3日,上海工商局檢查總隊的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泰凌醫藥信息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在藥品推廣銷售過程中,當事人通過在職醫藥代表向採購藥品醫院的相關科室及其相關人員給付利益以促進藥品銷售數量。
從2014年至案發,總計兌付5895萬餘元,帶來3.1億的銷售收入,實際違法所得1142萬餘元。依法決定沒收違法所得1142萬餘元,並罰款18萬元。
上海復旦復華涉稅,被罰2.66億元人民幣
2016年9月13日,上海復旦復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旦復華藥業有限公司於2016年9月9日收到稅務行政處罰,被罰款合計2.66億元。
銀杏葉案,47藥企被罰1.03億元人民幣
2016年3月18日,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於對65家涉嫌違法生產銷售銀杏葉提取物及製劑企業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告(2016年第60號)》,因生產假藥、劣藥被依法處罰的企業59家。
其中,被吊銷《藥品生產許可證》4家;擬被撤銷藥品批准證明文件4家;被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47家,罰沒款總金額1.03億元。
葛蘭素史克商業賄賂,罰金30億元人民幣
2014年9 月 19 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以及其前中國區總經理馬克銳等人進行審理。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因商業賄賂被判罰金 30 億元,馬克銳等被告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驅逐出境。
原料藥壟斷,兩藥企被罰44萬元人民幣
2017年7月31日,國家發改委在官網發布消息,因浙江新賽科藥業有限公司、天津漢德威藥業有限公司存在異煙肼原料藥價格壟斷的行為,對兩家公司處以罰款共計44.39萬元。兩家均已恢復正常價格並向製劑企業供貨,市場競爭秩序得到恢復。
武田製藥被罰60億美元
2014年4月8日,因被指控隱瞞旗下艾可拓相關致癌風險,美國聯邦法院陪審團對武田製藥做出60億美元判罰。2011年6月15日,FDA發表聲明,告知公眾服用吡格列酮1年以上可能與膀胱癌風險增大有關。目前,武田製藥還沒有認罰。
禮來被罰30億美元
和第一名武田被罰案為同一案件,作為武田製藥的合作推廣方,美國禮來製藥以第二被告身份同時被處以30億美元罰金。
葛蘭素史克30億美元
2012年7月2日,葛蘭素史克表示,同意支付創紀錄的30億美元罰款,和美國政府、州政府及哥倫比亞特區達成和解協議,了結美國藥品監管機構指控其不擇手段進行欺詐營銷的指控。美國司法部提交的法庭文件稱,葛蘭素史克「將現金賄賂偽裝成諮詢費、高價餐費、周末休閒活動開支和奢侈娛樂活動開支」。該公司還通過鼓勵患者將藥品用於FDA批准範圍之外的用途,取得了可觀的短期銷售業績。
強生22億美元
2013年11月4日,美國司法部發表的聲明顯示,美國強生公司為了了結對其違法銷售藥品和向醫生及藥商提供回扣的刑事及民事指控,同意支付22億美元罰金。
雅培被罰16億美元
2012年5月8日,多樣化健康保健藥物供應商雅培製藥周一宣布,已經同意支付16億美元和解聯邦和州政府針對公司為抗癲癇藥物Depakote未經批准的用途進行不當營銷的民事和刑事指控。
默克被罰9.5億美元
2011年11月23日凌晨,美國司法部發布公告稱,針對旗下的關節炎止痛藥Vioxx的刑事和民事訴訟,製藥巨頭默克公司已經同意支付總額約9.5億美元的罰金。美國司法部表示,默克在推廣該款止痛藥時進行了虛假宣傳,產品包裝中所標註的信息並不完全準確。
拜耳因轉基團水稻被罰7.5億美元
2011年7月,德國拜耳作物科學集團已經與此前對其提出起訴的美國農民達成一致,將通過支付7.5億美元賠償金的方式了結雙方之間的糾紛。此前,拜耳公司的未經批准的轉基因水稻被一些美國農民指責汙染了食品供應並且造成農作物價格下跌。
愛力根被罰6億美元
2010年9月1日,愛力根公司(AGN)表示,將支付6億美元,以了結美國政府就其暢銷藥物保妥適(Botox)的營銷問題所進行的一次數年之久的調查。該公司表示,將承認犯有聯邦政府所指控的「錯誤標識」(misbranding)罪行,即在營銷過程中誤導醫生將保妥適用於未經批准的用途。這些用途包括治療頭痛、疼痛、痙攣與腦癱。
▍ 阿斯利康5.2億美元
跨國製藥巨頭阿斯利康2010年4月下旬與美國聯邦政府及各州政府相關部門達成協議,將通過支付5.2億美元的方式了結有關其非法營銷抗精神病藥物思瑞康的指控。美國總檢察長表示,此次針對阿斯利康的調查,是美國政府打擊醫療保健行業貪汙腐敗現象的一個核心內容。
施維雅被罰3.31億歐元
2014年7月上旬,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宣布,因阻礙更便宜的仿製藥進入市場而對法國施維雅和以色列梯瓦及其他四家製藥商處於4.277億歐元(5.834億美元)罰款。其中,施維雅被罰以3.31億歐元,另外近1億歐元罰款由五家仿製藥生產商根據他們涉案的程度進行分擔。
羅氏、諾華被罰1.825億歐元
2014年3月初,因涉嫌串謀將一種價格低廉的視力受損治療藥物排除在市場之外,瑞士兩大製藥巨頭羅氏和諾華遭義大利反壟斷監管機構「義大利競爭事務管理局」罰款1.825億歐元(約合2.51億美元)。5月,義大利健康部又提出,將尋求對兩家公司實施12億歐元(16億美元)的罰款。但目前,還沒有看到更進一步的消息。
梯瓦等被罰1.625億美元
2011年10月,拉斯維加斯的地方法院日前勒令TevaParenteralMedicines、BaxterHealthcareCorp以及McKessonCorp三家製藥商向受害人賠償1.625億美元,因為它們出售的瓶裝麻醉劑容量較大,促使醫生多次使用同一瓶藥劑,從而引發患者感染。此前在2008年,Baxter、Teva以及PetachTikva的子公司因該藥引發肝炎總共被罰逾5億美元。
石藥集團被罰1.6億美元
2013年3月,美國紐約東區法院陪審團做出裁決,認定中國華北製藥下屬河北維爾康製藥有限公司(下稱「維爾康」)等四家中國維生素C生產企業聯合抬升價格,壟斷操控美國維生素C市場,該法院最終裁定,四家中國企業被判支付高達1.6億美元(約合10億元人民幣)賠償金。
阿斯利康被罰5250萬歐元
2010年,歐盟法院在第一審判決中就裁定阿斯利康需支付5250萬歐元的罰款。歐洲法院在文件中寫道,阿斯利康有意誤導專利保護局和法院,以達到儘可能長時間的醫藥市場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