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主題:促進學科交叉 推動產業成長
會議時間: 5月9日報到,5月10日大會報告、11-12日並行分會報告
會議地點:天津市
「第七屆中國工業生物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將於2013年5月9日—12日在天津舉辦,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承辦。「中國工業生物技術發展高峰論壇」是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聯合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部門共同精心打造的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品牌性年度論壇。自2007年起,在天津、湖州、青島、成都等地已成功舉辦六屆。本屆論壇不僅保持一貫的高端性和前沿性的特點,在學術活動組織上,充分借鑑國際先進經驗,著重突出對具體領域的專注性和與產業聯繫的緊密性。
本次論壇的大會報告將邀請國際專家、國內管理部門、戰略科學家及行業龍頭企業的專家做主題報告。聚焦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關鍵技術和產品,在工業合成生物學、工業生物與計算科學、生物煉製與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生物催化工程、工業蛋白質科學、微生物資源與環境生物技術等方向,組織13個分會,近90個分會報告。圍繞論壇主題,還將同期舉行一系列相關活動,力求通過此次活動實現一次真正的思維碰撞。特誠邀各位專家參加此次會議。
論壇期間還將同期舉辦相關活動
1、中國科學院生物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大會(閉門會議)
2、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10周年紀念暨生物產業信息化諮詢會(閉門會議)
3、《中國工業生物技術白皮書》發布
4、工業生物技術企業推介及籤約活動
主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
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
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承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會議主頁:
http://forum.bioindustry.cn/
會議註冊:
4月12日前註冊,享受優惠價格,請點擊註冊:
http://forum.bioindustry.cn/index.php/Index/register
註冊費可通過銀行或郵局匯款,匯款時請註明「第七屆中國工業生物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和代表單位、姓名,也可向論壇聯絡處提供匯款憑證傳真件。論壇註冊費包括論壇資料費、餐費和接送飛機/火車的交通費用,住宿費自理。
代表類型 | 註冊費 |
正式代表 | 人民幣2000元(4月12日前繳費1800元) |
學生代表 | 人民幣1500元(4月12日前繳費1200元) |
匯款信息
匯款方式:請在匯款時註明「高峰論壇」、參會人員姓名及發票抬頭全稱
單位名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
開戶銀行:北京銀行中關村支行
銀行帳號:0109 0302 9001 2010 5051 305
論壇大會報告及報告人
時間:2013年5月10日
大會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張先恩 | 中國合成生物學國家計劃和進展 |
楊勝利 | 合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產業 |
Jon Stewart | Structure-Function Studies of Alkene Reductases |
曾安平 | 生物經濟和新一代工業生物技術 |
MichelleChang | Constructing de Novo Biosynthetic Pathways for Chemical Synthesis inside Living Cells |
羅科 | 哺乳動物細胞大規模發酵生產重組蛋白和抗體 |
陳剛 | 待定 |
Amy Liao | From Transactional Relationship to True Partnership – Engaging CROs for the Facilitated Progress of Synthetic Biology in Industry and Academia |
論壇分會報告及報告人
時間:2013年5月11日-12日
分會主題 | 分會報告人 | 報告題目 |
合成生物學技術方法 與工業合成生物學 主席:張學禮 楊琛 | 劉海燕 | 生物分子和調控網絡的模擬與設計:現狀與實例 |
劉天罡 | 微生物脂肪酸合成系統的潛能挖掘與釋放 | |
孫連宏 | 微生物群體響應系統的改造與應用 | |
田敬東 | 高通量微晶片基因合成和蛋白表達優化 | |
王勇 | 複雜天然產物合成人工生物系統的設計與構建 | |
王江雲 | 活體中的生物大分子標記 | |
楊平 | 葉綠體基因組微晶片法的化學合成:設計策略以及質量和成本 | |
楊春虹 | 關於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學研究 | |
工業生物技術 與化學工程 主席:劉會洲 鹹漠 | 劉會洲 | 生物複雜體系多相分離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
劉慶芬 | 發酵產品連續萃取和反萃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
曹學君 | 再生型兩水相體系與親和沉澱劑的研製及其應用 | |
陳歡林 | 能源薇藻規模化培養過程中的膜技術強化作用 | |
鹹漠 | 生物基產品發酵分離耦合 | |
姜忠義 | 膜分離技術在生物加工過程中的應用 | |
牟新東 | 木質纖維生物質的綠色化學轉化 | |
顧警中 | 磁力攪拌器在生物反應器中的應用 | |
食品生物技術 主席:許正宏 敖宗華 | 趙謀明 | 酶法製備生物活性肽 |
孫媛霞 | 天然食品風味調味料綠色生物製備技術研究及應用 | |
周榮清 | 基於PCR-DGGE和螢光原位雜交(FISH)組合的濃香白酒窖池古生菌群落結構特徵的研究 | |
徐虹 | 甜蜜的事業—功能糖的先進生物製造技術 | |
敖宗華 | 待定 | |
付國亮 | 功能菌劑在食品應用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
史勁松 | 高分子多糖的生物加工與產品開發 | |
工業生物技術 與計算科學 主席:孫際賓 馬俊才 | 孫際賓 | 細胞工廠的理論設計與系統優化 |
李亦學 | 複雜生化代謝網絡的動力學機制研究 | |
馬紅武 | 惡臭假單胞菌代謝網絡構建及PHA合成途徑優化設計 | |
寧康 | Meta-Mesh:元基因組資料庫和數據挖掘系統 | |
馬俊才 | 微生物大數據的數據整合及知識挖掘 | |
遲學斌 | 中國科學院超級計算環境及應用 | |
大宗發酵產品 主席:黃和 楊晟 | 林海龍 |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 |
堵國成 | 中國發酵工業發展現狀及展望 | |
林建平 | 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的發現和規模製備 | |
陳寧 | 現代生物技術在我國胺基酸產業中的應用 | |
溫廷益 | 頑固細菌限制修飾屏障的穿越 | |
陳代傑 | 我國抗生素產業化及全球新藥研發 | |
李江華 | 有機酸發酵工業進展 | |
甾體化合物與 精細化學品 主席:朱敦明 楊立榮 | 馮進輝 | 甾體化合物的生物轉化 |
王敏 | 超分子介質中的甾體化合物微生物轉化反應 | |
厲滔 | Applying Biocatalysis to Efficient Synthesis of Cyclic Amino Acids | |
許建和 | 不對稱生物催化二十年 | |
鄭裕國 | 手性醫藥化學品生物催化綠色製造 | |
王立新 | 待定 | |
生物反應裝備 與生物過程工程技術 主席:譚天偉 萬印華 | 譚天偉 | 待定 |
李春 | 磷脂酶B與植物油脂脫膠 | |
李琳 | 待定 | |
應漢傑 | 待定 | |
萬印華 | 發酵-膜分離耦合技術與應用 | |
莊英萍 | 基於生理特性和流場特性相結合的生物反應過程優化放大原理與實踐 | |
薛培儉 | 待定 | |
微生物資源 與環境生物技術 主席:劉雙江 | 劉雙江 | 穀氨酸幫桿菌降解芳烴類化合物的代謝調控 |
周寧一 | 微生物降解芳烴過程中轉運蛋白的研究 | |
吳曉磊 | 簡單但高效的石油降解微生物群落構建 | |
許玫英 | 基於微生物呼吸調控的複合汙染沉積物原位修復技術 | |
工業生物技術的 新技術新方法 主席:王欽宏 徐健 | 王欽宏 | 新一代高通量篩選系統: 微流控分選 |
林章凜 | 轉錄調控蛋白模塊合成生物學設計 | |
楊光 | 微生物可控生物製造技術 | |
趙宗保 | 利用人工氧化還原輔酶調控代謝途徑 | |
徐健 | 單細胞過程工程:從單個活體細胞的尺度理解與調控生物過程 | |
楊弋 | 細胞代謝過程的時空監測與控制技術 | |
甘明哲 | 用於微生物高通量培養及檢測的晶片實驗室 | |
工業酶製劑 與工業蛋白質科學 主席:王華明 龔為民 | 王華明 | 新基因發現和黑麴黴表達系統 |
董志揚 | 新酶基因資源的發現、收集及應用研究 | |
黃亦鈞 | 裡氏木黴表達系統的改造及其應用 | |
李福利 | 高溫纖維素降解菌及其酶資源研究 | |
唐雙焱 | 稀有人參皂苷的酶法製備 | |
王江雲 | 基於合成生物學的金屬酶設計 | |
張偉 | 乳糖酶的創製與產業化 | |
馮雁 | 高溫內切纖維素酶高效催化作用機制及其多功能模塊組裝 | |
生物煉製 與生物能源 主席:邢建民 呂雪峰 | 邢建民 | 玉米秸稈轉化生產丁二酸 |
張厚瑞 | 整合木糖生產單元的生物煉製 | |
郝小明 | 生物化工與生物質能源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中糧集團的實踐與觀點 | |
白鳳武 | 生物煉製的高濃度發酵技術 | |
呂雪峰 | 基因工程藍藻生物合成蔗糖研究 | |
王強 | 產油小球藻 Chlorella sorokiniana C3缺氮誘導的氧化脅迫 | |
崔球 | 高活性纖維小體的構建及熱纖梭菌的遺傳改造 | |
李元廣 | 集「高附加值微藻產品、微藻能源與生物固碳」一體化技術的中試研究 | |
生物基化工產品 與生物基材料 主席:陳國強 陳學思 | 陳國強 | 用微生物設計和生產高分子材料 |
邢新會 | 天然吲哚類化學品生物合成途徑工程研究 | |
趙學明 | 琥珀酸生產:實驗室研究與產業化 | |
餘曉丹 | 生物發酵生產苯乙烯 | |
陳學思 | 聚乳酸增韌劑的合成及其在吹塑成膜上的應用 | |
郭寶華 | 聚丁二酸丁二酯及其共聚物研究及工業化進展 | |
宋存江 | 高分子聚合物的微生物合成與降解 | |
翁雲宣 | 生物基塑料產業化及其應用現狀 | |
綠色生物工藝 主席:堵國成 劉魯民 | 林影 | 生物酶在製漿造紙工業中的應用 |
祁慶生 | 5-氨基乙醯丙酸的綠色生產 | |
李憲臻 | 蔗糖轉化異麥芽酮糖清潔生產技術 | |
劉魯民 | 生物催化與低碳紡織加工 | |
肖志壯 | 新型基因的挖掘及其環境友好型的應用 | |
於鋒 | 酶製劑在飼料工業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 |
論文摘要和牆報徵集
本次高峰論壇向全國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科技工作者徵集會議論文摘要與牆報,組委會評審專家將從中選出優秀論文摘要和牆報推薦到《生物工程學報》,將有機會獲得該雜誌專刊邀稿。部分分會報告將從會議摘要中遴選,歡迎大家踴躍遞交論文摘要。
論文徵集要求如下:
1、未公開發表的論文摘要或全文,論文文責自負;
2、論文摘要限1000字,論文全文不超過5000 字;
3、格式要求。題目:三號宋體;作者和作者地址(包括E-mail地址):五號楷體;正文:小四號宋體。行間距:1.5倍行距。採用Office2000以上軟體排版。
4、論文及摘要請發送到:biotech@tib.cas.cn,提交截止日期:4月25日。
會議期間開展優秀牆報評選,獎品優厚。牆報尺寸為:120 cm(高)*90 cm(寬),會議報到時提交。
會議贊助信息:
本次會議歡迎公司和企業提供贊助,具體贊助方式請與會務組接洽。
聯繫電話:02284861990(郭華)
大會聯絡處: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聯繫人:陳穎、許虹
電 話:02284861943(陳穎)、02284861996(許虹)
傳 真:02284861943
郵 箱:biotech@tib.cas.cn
通訊地址:天津市空港經濟區西七道32號
郵編:3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