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茶-碧螺春 禪茶一味

2020-12-23 藝術實力派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遊荊江南岸,跨嶽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嶽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

洞庭東山是宛如一個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洞庭西山是一個屹立在湖中的島嶼。洞庭碧螺春產區是中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錯種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風,一片片濃蔭如傘的果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著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碧螺春屬於綠茶類。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是產於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是中國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歷史。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並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從此成為年年進貢的貢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碧螺春

碧螺春茶名之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雲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著一位勤勞、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麗、聰慧,喜歡唱歌,且有一副圓潤清亮的嗓子,她的歌聲,如行雲流水般的優美清脆,山鄉裡的人都喜歡聽她唱歌。而與隔水相望的洞庭東山上,有一位青年漁民,名為阿祥。阿祥為人勇敢、正直,又樂於助人,在吳縣洞庭東、西山一帶方圓數十裡的人們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揚宛轉的歌聲,常常飄入正在太湖上打魚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優美歌聲所打動,於是默默地產生了傾慕之情,卻無由相見。

在某年的早春裡有一天,太湖裡突然躍出一條惡龍,蟠居湖山,強使人們在西洞庭山上為其立廟,且要每年選一少女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應其強暴所求,惡龍乃揚言要蕩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聞訊怒火中燒,義憤填膺,為保衛洞庭鄉鄰與碧螺的安全,維護太湖的平靜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靜之時潛遊至西洞庭,手執利器與惡龍交戰,連續大戰七個晝夜,阿祥與惡龍俱負重傷,倒臥在洞庭之濱。鄉鄰們趕到湖畔,斬除了惡龍;將已身負重傷,倒在血泊中的降龍英雄——阿祥救回了村裡,碧螺為了報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裡,親自護理,為他療傷。阿祥因傷勢太重,已處於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為尋覓草藥,來到阿祥與惡龍交戰的流血處,猛可發現生出了一株小茶樹,枝葉繁茂。為紀念阿祥大戰惡龍的功績,碧螺便將這株小茶樹移植於洞庭山上並加以精心護理。在清明剛過,那株茶樹便吐出了鮮嫩的芽葉,而阿祥的身體卻日漸衰弱,湯藥不進。碧螺在萬分焦慮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鮮血育成的茶樹,於是她跑上山去,以口銜茶芽,泡成了翠綠清香的茶湯,雙手捧給阿祥飲嘗,阿祥飲後,精神頓爽。碧螺從阿祥那則毅而蒼白的臉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裡充滿了喜悅和欣慰。當阿祥問及是從哪裡採來的「仙茗」時,碧螺將實情告訴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裡憧憬著未來美好的生活。於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將那飽含晶瑩露珠的新茶芽以口銜回,揉搓焙乾,泡成香茶,以飲阿祥。阿祥的身體漸漸復原了;可是碧螺卻因天天銜茶,以至情相報阿祥,漸漸失去了原氣,終於憔悴而死。

阿祥萬沒想到,自己得救了,卻失去了美麗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絕,遂與眾鄉鄰將碧螺共葬於洞庭山上的茶樹之下,為告慰碧螺的芳魂,於是就把這株奇異的茶樹稱之為碧螺茶。後人每逢春時採自碧螺茶樹上的芽葉而製成的茶葉,其條索纖秀彎曲似螺,色澤嫩綠隱翠,清香幽雅,湯色清澈碧綠;洞庭太湖雖歷經滄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卻仍是獨具幽香妙韻永惠人間的。 碧螺春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身披毫、銀白隱翠、清香淡雅、鮮醇甘厚、回味綿長,其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有"一嫩(芽葉)三鮮"(色、香、味)之稱。當地茶農對碧螺春描述為:"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

碧螺春

品賞碧螺春是一件頗有情趣的事。品飲時,先取茶葉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許開水浸潤茶葉,待茶葉舒展開後,再將杯斟滿。一時間杯中猶如雪片紛飛,只見"白雲翻滾,雪花飛舞",觀之賞心悅目,聞之清香襲人,端在手中,頓感其貴如珍,宛如高級工藝品,令人愛不釋手。根據中國中醫學及現代藥理學對茶葉的保健功效研究認為:茶葉苦、甘,性涼,人心、肝、脾、肺、腎、五經。茶苦能瀉下、祛燥溼、降火;甘能補益緩和;涼能清熱瀉火解表。茶葉含有大量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化合物。如:兒茶素、維生素C、維生素A、咖啡鹼、黃烷醇、茶多酚等。

自清代起迄今,洞庭碧螺春茶蜚聲中外,文人墨客,茶葉專家留下許多篇章。清代詞人李藥客盛讚碧螺春:「誰摘碧天色,點人小龍團,太湖萬頃水,渲染幾經年。」…….....龍井潔,武夷潤,岕山鮮。瓷甌銀碗同滌,三美一齊兼。」清代鄭光祖在《一斑錄雜述》(1839年)中描述:「茶貴新鮮,則色、香、味俱備。色貴綠;香貴清;味貴澀而甘。吸茗可以祛腥膩、潤喉嚨。不必希盧陸高風,而齒頰饒有韻趣。浙地以龍井之蓮心芽,蘇郡以洞庭山之碧螺春,均已名世。」

重要的客人,約這裡-禪茶一味茶藝館

相關焦點

  • 「禪茶分享」禪茶一味,茶香滿溢,人茶交融,心潔如佛
    2018年7月14日下午,由國際連鎖企業管理協會、北京靜蓮齋素食餐廳、美顏世家國際化妝品(北京)有限公司菩蓮匯運營總部聯合主辦的「周末,與國家級高級評茶師一起吃茶去」活動成功舉辦。「禪茶一味——用心泡好中國茶,茶品即人品」。
  • 碧螺春和西湖龍井茶哪個好喝?碧螺春怎麼泡?
    碧螺春和西湖龍井都是中國名茶,同屬於綠茶,接下來沏茶君就為大家介紹碧螺春和西湖龍井茶哪個好喝。碧螺春和西湖龍井茶哪個好喝產地區別碧螺春碧螺春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屬於綠茶類型,是中國傳統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產於洞庭山內,所以又可以稱之為洞庭碧螺春。而洞庭山非常美,空氣潤度剛剛好,霧氣環繞空氣非常清新,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所以碧螺春的茶葉有著特殊的花香。西湖龍井龍井和碧螺春一樣也屬於綠茶,也是中國傳統的十大名茶以及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 古箏茶曲-禪茶一味
    靜靜守住本心,不去自尋凡塵俗世中的煩惱,作畫、寫詩、彈琴、讀書……觀照內心,澄懷淨念,閒斟慢品,獨愛禪茶一味。沐心閣今日與大家分享的是一首《禪茶一味》,選自巫娜的專輯《蓮心不染》。簫聲,水聲,古琴聲,沏成一壺茶,古琴彈音空谷綿,山高水長知音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仙。一直喜歡茶禪一味四個字,只讀著,不需要說什麼,便似已然過了一世。
  • 那些改名後的茶,誰輸誰贏,洞庭碧螺春之前的名字竟然如此嚇人!
    改名前:嚇煞人香→改名後:碧螺春碧螺春,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這一名字給人以小家碧玉的感覺,也更具親和力。可在碧螺春之前,它的俗名叫「嚇煞人香」。到清代康熙時,他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茶,倍加讚賞。一聽這「嚇煞人香」的名字,覺得不雅,沒有美感可言,於是就賜名「碧螺春」。
  • 茶知識,嚇煞人香的洞庭碧螺春,東山和西山的哪個更好喝?
    而今日也將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蘇州的明前碧螺春也開始了採摘。碧螺春屬綠茶類,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以「形美、色豔、香濃、味醇」聞名中外。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據清末震鈞(1857~1918年)所著《茶說》中道:「茶以碧蘿(螺)春為上,不易得,則蘇之天池,次則龍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可見碧螺春在歷史上就榮以為冠。碧螺春原名「嚇煞人香」,蘇州俚語「香得嚇死個人」的意思。清代康熙皇帝下江南,覺得名字不雅。
  • 太湖綠茶洞庭碧螺春,十大名茶之一,康熙皇帝親口賜名
    洞庭東西兩山,山水清秀,茶山周圍有枇杷、楊梅,甘美可口,名聞天下。更是出產一種名茶,名揚天下。 碧螺春原是野茶,據說它的種子是由山禽銜來,掉在那裡長出了茶樹。每年穀雨節前,當地村民摘了茶葉,用竹筐子裝回來,以作日常飲料。
  • 佛教常說的禪茶一味到底是什麼意思?
    法師怎麼說@正智法師靜心品茶思維人生,專注一境了斷生死,禪茶二者有相通、相同處。都需遠離煩躁,去除雜念。佛教禪師多數會喝茶,禪宗有「吃茶去」的公案。故此,有禪茶一味的說法。再體會同一款茶(普洱生茶最明顯)的味道因「緣變」而千變萬化,沒有自性。這就有點觀空的意思了。但遺憾的是以上這些是依佛教的緣起性空,止觀禪定在走。並不是禪宗的「禪茶一味」。
  • 哪個樹種的蘇州碧螺春茶好?看完這2個表你就有數了!
    春天的洞庭碧螺春,由於胺基酸、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含量較高,不僅茶葉香氣濃鬱,滋味比其他時節的茶更勝一籌。不過正宗洞庭碧螺春茶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喝到的,要想喝茶喝得「明白」,還得多關注關注碧螺春的樹種。洞庭碧螺春原產地主導茶樹品種是東、西山群體小葉種,以「柳葉條」、「醬板頭」、「柴茶」等小葉茶樹品種為代表。
  • 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 飲茶者必看!
    碧螺春是漢族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歷史。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那麼,碧螺春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來看看吧。
  • 趣味茶事之四:碧螺春的傳說——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悽美愛情故事
    碧螺春碧螺春主要產自江蘇省洞庭山一帶,所以也被稱為「洞庭碧螺春」,碧螺春茶的香氣獨特,花果香濃鬱,主要是當地茶樹和各種果樹交錯種植,茶樹在生長過程中吸收果樹的花香和果香,採摘製作的茶葉也具有了獨特的花果香
  • 2015首屆全國大學生禪茶素食夏令營夾山寺開營
    通過體悟禪茶奧妙,感受茶禪一味與日常生活的相融、與覺悟人生的相通、與家庭事業的相和,在塵世中歷境練心、完善人格,掃蕩生活中的煩惱習氣。體悟自心的平等、慈愛、尊重、包容的禪茶精神,與熱愛自然環境、尊重動物生命、倡導生命健康的素食文化情懷相契合,使學生在修為和智慧的徹悟中提升獲取幸福的能力,感受人生的快樂。
  • 碧螺春容易誤解的蜜果香是怎麼來的?
    這次就來說說關於江蘇蘇州名茶碧螺春的一些事吧提到碧螺春,我想即使是不喝茶的人也應該知道吧,在茶圈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碧螺春產自江蘇蘇州洞庭的東山和西山,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在唐代時就已經作為貢茶享譽全國。
  • 以茶為「媒」 江蘇無錫鬥山禪茶農耕文化醉遊人
    以茶為「媒」 江蘇無錫鬥山禪茶農耕文化醉遊人     圖為2012中國無錫鬥山太湖翠竹茶文化節上,當地小學生在展示茶道。
  • 洞庭碧螺春,在鳥語花香中生長,強烈的果香值得你品鑑!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款綠茶當中的名優茶品,可以說這款茶是僅次於西湖龍井的一款名優綠茶,它就是碧螺春。先來明確一下碧螺春的採摘地點,因為這碧螺春經常會被人誤會,很多人都認為是嶽陽樓那裡裡的洞庭湖,還真不是,它準確地點應該是江蘇省蘇州市太湖之濱的洞庭山,在這洞庭山上採的茶叫做碧螺春,此洞庭非彼洞庭,兩者沒有任何關係。
  • 一口春光醉,夢回碧螺春
    杭州有西湖,西湖邊種著透鮮的龍井茶,蘇州有洞庭,洞庭山長了煞香的碧螺春。所以入蘇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裡醉。碧螺春之美,更美在一種意境。是太湖之上,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溼潤,花果樹之間,碧螺春茶樹就滋潤地成長其間,有了天然的花果香。當一杯碧螺春散落杯中,似落英繽紛。輕飲一口,似將太湖春色攬於舌尖,儘是鮮、香、甜、爽,仿佛一下掉進了人間天堂。
  • 日本禪茶文化的前世今生-美知日語
    日本禪茶文化的前世今生 禪茶是指寺院僧人種植、採制、飲用的茶。主要用於供佛、待客、自飲、結緣贈送等。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
  • 禪茶一味——8首寫「茶」的簡短詩詞,念完心曠神怡
    人越成熟,就越欣賞茶。禪茶之詩詞,不需要澎湃的情感,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單享受品茶的那一刻平靜,聞著茶香,就夠人心曠神怡了。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過山農家》唐·顧況板橋人渡泉聲,茅簷日午雞鳴。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穀天晴。
  • 禪茶一味,無上妙品!大益1901傳心開湯品鑑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茶文化的起源地,是茶的原產地,而茶葉自古以來也是中國出口貿易的一大重要品類,茶葉及茶文化的傳播遍及世界,包括在唐朝時期傳播至朝鮮半島。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精髓的重大組成部分就包括禪茶文化。
  •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蘇州碧螺春,原名「嚇煞人香」,名稱來歷太有趣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蘇州碧螺春,原名「嚇煞人香」,名稱來歷太有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龍井,而蘇州的名茶就是碧螺春。飲碧螺銀翠,似將一杯太湖春色攬於舌尖,鮮、爽、香、甜,又不缺詩意。碧螺春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制的明前茶品質最為名貴。通常採芽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為"雀舌"。在綠茶中,呈現花果香,且有最能觸動心底柔情的,則非碧螺春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