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橙雨傘公益
距離《動物森友會》的發售已過去了三周,大量玩家在社交媒體上談論它所帶來的快樂,分析它的遊戲機制。
在這諸多的美妙中,最先將我的心抓住的點,是遊戲裡的性別選擇與服飾搭配。
罕見的性別多元理念
在動森的世界裡,玩家不僅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心情,隨時更改自己的性別。
而且,在遊戲的換裝界面裡,可選擇的發色、髮型是不與性別掛鈎的。
我分別把角色改為男和女,進店試了一次衣服,店裡出現的服飾仍然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我可以不受限制地任意構思自己的外在形象。
對於不把外在風格喜好與性別刻板印象掛鈎的人們來講,這是個令人愉快的訊號:不必再為自己喜歡的造型而持續糾結了。
這個設計讓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快樂,而它也可以作為窺見《動物森友會》魅力所在之處的一個窗口——友善與自由。
在《動森》熱潮中,時常見到沒接觸過這款遊戲的朋友在問:「這到底是個怎樣的遊戲?」
我想,最適合用來回答這個問題的,莫過於售前廣告中出現的一句話:「被喜歡的事物包圍,真是享受的時光,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什麼都做得到。」
一般來說,允許自行創建角色的遊戲都會提供給玩家多樣的選項,但《動森》顯然走得更遠。
每一座島嶼、每一個角色都是玩家展示自身喜好的途徑。而讓性別與外形脫鉤的設置,更是將擁有迥異性別觀念的人都包容了進來,讓性別認同的流動真正成為可能。
在一個無憂無慮的,可以隨意扮演自己熱愛的角色,建設夢中城市鄉村的度假島上,所有人都可以隨心所欲,自得其樂。
《動森》的友善和自由不僅體現在這一個方面。
在連接其他玩家的島和在服裝店裡發布設計的時候,都會收到系統關於「注意其他玩家感受」的提示。
遊戲的邀請聯機機制也主要通過好友關係及設置密碼來運作,這些設計無一不顯示製作團隊對每一位無人島島民的尊重,希望玩家能夠在享受遊戲的同時,相互關照避免不快。
而在這種機制下,女性玩家遭遇性騷擾言論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我想,這樣開放又舒心的遊戲體驗也許要歸功於遊戲開發團隊本身就擁有多元的氛圍。
在前作《動物之森:新葉》發售後,項目負責人京極綾(Kyogoku Aya)在2014年的遊戲開發者大會中表達了她對「多樣性」和「交流」的看重,稱這兩者是遊戲成功的核心。
京極綾
當京極綾進入任天堂工作,加入開發了《馬裡奧》、《塞爾達》系列等知名遊戲的任天堂情報開發本部時,她是整個團隊唯一的女性遊戲監督。
京極綾雖然感謝任天堂提供了一個友好的環境,但在和性別比例1:1的團隊共事後,她發現在團隊中保持多樣性,就能創造出吸引多類型人群的遊戲,而在這種氛圍下製作的遊戲,也鼓勵了團隊成員和玩家們進入良性交流的循環。
這個想法得到了另一位遊戲主創江口勝也的回應:「我們希望確保它(《動森》)能成為各年齡段的男性和女性都能開心遊玩的作品。」
在《動森》的世界中逛蕩了兩個星期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
《動森》的多元與遊戲「自建角色」的玩法有脫不了干係,而許多遊戲的設計並沒有這一選擇。正因如此,對於男、女性人物特徵的刻畫尤為考驗製作者的功力。
此前自己的遊戲經歷中,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呢?
作為一個普通玩家的願望
我最早接觸的遊戲作品是「超級瑪麗」,然後是《仙劍奇俠傳》、《軒轅劍》。
我玩得很開心,人生的第一個冒險夢、大俠夢即由此始,但同時,一種模糊的感覺隱約升起。
長大之後,我的女性友人說出了這種感覺:「總是一個男主角要拯救女主角,或者和很多女角色發展聯繫、擇一專情,感覺我不是目標用戶啊。」
實際上這種現象並非遊戲界獨有,長久以來,女孩們只能通過把自己代入男性角色,才能獲得扮演英雄、踏上旅程的體驗。
後來我玩了更多遊戲,也見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令我欣慰的是,她們中部分人的形象和性格塑造變得更細膩,存在的意義越來越多依附於故事主線,例如《最後生還者》中,在末日惡劣環境下顯現出堅毅與純粹品性的艾莉。
《最後生還者》中的艾莉
同時,對角色身材外貌多元化的呼籲也開始出現。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時有玩家對遊戲中不夠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角色報以外貌羞辱,而女權主義者對遊戲界的批評也屢屢被簡化為禁止豐乳肥臀和美貌臉龐。
脫離單機世界,女性在網路遊戲中的體驗,也沒有像《動森》那般清爽。許多女性友人都有過在線上被口頭騷擾的經歷。
作為遊戲玩家,這些體驗使我年幼時就有的那種說不出的感覺,在成年後轉化並指向一個結論——問題不在於「已有的作品存在」,而在於「另一些作品尚未存在」。
我無意否定歷史上已有作品的娛樂價值,在世界的某處一定有女性熱愛那些被視為「男性向」的元素。但是,作為一個對性感要素並不感冒的玩家,我也渴望「自己是目標受眾」的感覺。
如果有什麼錯了,那麼大概是世界上缺乏對等而多樣的、屬於女性自己的聲音。
擁有形形色色喜好的女性玩家們,在刻板印象與人身攻擊中,逐漸被分化,變得沉默,不為市場所知。
媒體人安妮塔·薩克伊西恩在她創立的」女權頻道」欄目中提出:
「目前市面上熱門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設計身形相似,並且大部分是年輕化的。這種設計思路進一步強化現實中的偏見,窄化了女性生存環境。」
她的這項基於對大量遊戲樣本的觀察總結的批評,我認為是有力的。
「女性」的涵義,本應與生活裡我們見到的所有人類性格的總和一樣寬廣。我們是否能脫離開一個美豔而年輕的模板,想像更多元的女性角色形象——老邁的女性巫師、地下黑市的女黑社會頭目、沉默而聰慧的女數學家?
最重要的是,她們的形象是基於遊戲的故事和氛圍本身,「這個故事需要她參與演出,世界上存在這樣的人」,而非「遊戲要有個女性角色」。她們擁有智慧、力量、豐富的情感和行動力,她們無需第二性徵突出,也無需一定要善良迷人。
這個世界已經不缺少作為性符號和點綴的女性形象。我渴望女性本位的創作視角、女性作為主體提出的需求、一個對各性別保持友善的創作與討論環境。
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女性遊戲從業者,開始打破藩籬。她們作為優秀的職業人士,不停地貢獻出作品。
上下求索的女性身影
遊戲《黑暗之魂3》的初始角色創建頁面,就為玩家提供了老年、身材壯碩女性的選項,它確保每個人都能以最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形象開始一段旅程。
並且,它的遊戲原聲音樂,出自主創宮崎英高極為賞識、才華橫溢的女性作曲家——北村友香。
北村友香
北村友香生於1990年,2012年進入From Software工作,參與過眾多大熱遊戲如《黑暗之魂2》、《黑暗之魂3》、《血源詛咒》及《只狼》的配樂製作。
她的配樂多使用宏偉的管弦樂與人聲,恢弘壯美,以西方奇幻風格為人所知,而《只狼》給了她一次挑戰全新風格的機會。
她在創作訪談中說,戰國時期不是充滿騎士與閃亮盔甲的時期。她想要在作曲時表現戰國時期血腥戰場中的毀滅與絕望,探索古日本的美麗元素,也融入至高的宗教感。
她做到了。打開她的作品,音符中瀰漫的是與遊戲一致的凋零、莊嚴與豔麗,一下便將玩家帶入這血腥陰森,生命凋零的戰國。
《只狼》
在遊戲開發領域,京極綾也並非孤軍奮戰。女性的聲音、建設多元團隊的呼籲,時有響起。
《模擬人生》的創作者威爾·賴特於2008年表示:「我認為《模擬人生》之所以廣受女性歡迎,原因之一是開發團隊成員中有40%是女性。」
而遊戲媒體IGN的作者露西·奧布萊恩在2017年的採訪中說,她就「意識到電子遊戲適合自己的那一刻」這一問題,詢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和遊戲開發的專業人士。她發現每個答案都獨一無二,它是無性別的。
再進一步,上溯至電子遊戲行業剛剛誕生的年代,我們也能看到女性作為業界引路人的身影。
襟川惠子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意識到,需要為女性製作面向女性的遊戲。當時開發遊戲的女性極為稀有,她開始著手招聘女性員工,組建了從業者以女性為主的開發團隊「紅玉」(Ruby Party)。她也由此成為「女性向遊戲」分支的開闢者。
從《安琪莉可》到《遙遠時空中》,現在的玩家們可以在各大平臺上看到眾多「女性被多名男性角色帶領踏上奇妙旅程」的乙女遊戲,正源於她無法磨滅的貢獻。
《遙遠時空中》
而在西方世界,還有卡羅爾·肖。她是最早的女性電子遊戲程式設計師之一。她出生於技術氛圍濃厚的家庭,自幼喜歡玩鐵路模型。
她時常體驗到不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無奈,不明白為什麼人們認為女孩不可能擅長數學,幸而她得到父母的鼓勵,仍舊追尋符合自己天賦的道路。
卡羅爾在1978年至1980年進入雅達利(Atari)公司工作,雖然也曾有過被公司CEO雷·卡薩爾揶揄「女性遊戲設計師!她可以設計一下化妝品顏色匹配和裝飾盒」的不快經歷,但她的技術得到了同事們的一致認可,他們對她說:「別理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之後,因不滿雅達利對於開發者的壓榨式待遇,一群人離開,組建了動視公司(Activision)。在動視,她設計了垂直滾動射擊遊戲《河流突襲》(River Raid),該遊戲卡帶銷量超過一百萬。
雖然她已經於1990年退休,但一直深刻影響著業界,並無形中鼓勵了無數女性追求自己熱愛的事業。
卡羅爾·肖
改變潮水的方向
自遊戲誕生以來,女性從業者們無休止的探索其實一直存在。但長久以來,在各行各業中,男性都被視為「標準的人」,而忽略了女性也作為一個主體,在持續行動並感受著世界。
百年前,維吉尼亞·伍爾夫在《一間自己的房間》中發出屬於女性文學家的珍貴宣言。或許在當今的世界裡,女性開發者和玩家們也可以用「一款自己的遊戲」、「一個自己的遊戲論壇」來改變潮水的方向。
她們會證明,一切身份區別都抵不過人本身的複雜性,「女性身份」不等於流傳已久的刻板形象。
這樣,也許有一天,我們會迎來更多像《動物森友會》一樣多元而友善的虛擬世界,在其中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敘事。
P.S. 本文觀點僅代表特約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1. Animal Crossing: New Leafdirector says team diversity, communication core to its success(https://www.polygon.com/2014/3/19/5526678/animal-crossing-new-leaf-diversity-aya-kyogoku)
2、FemenistFrenquency(https://www.youtube.com/user/feministfrequency)
3. Women in Video GameDevelopment in 2017: A Snapshot(https://www.google.com/amp/s/www.ign.com/articles/2017/12/20/women-in-video-game-development-in-2017-a-snapshot%3Famp%3D1)
4. Neoromance,20年的歷程——Fami通專訪襟川惠子女士(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bdf880160102vv4t.html)
5.Celebrating Women in STEM: Carol Shaw(https://info.umkc.edu/unews/celebrating-women-in-stem-carol-shaw/)
6. Carol Shaw: A Look at Video games『 First Female Developer(https://youtu.be/GtIIaTeMspU)
7. Carol Shaw, Atari’s First Female Video Game Developer(http://www.vintagecomputing.com/index.php/archives/800/vcg-interview-carol-shaw-female-video-game-pione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