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身後傳來的「滴滴」聲響,人們的第一反應都會是意識到後面有輛車正在駛來,需要避讓。
但如果是其他聲音呢?
這兩天,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就在他的Twitter上又腦洞大開了一把。
他表示,不久後特斯拉將會用如山羊的叫聲,甚至是放屁的聲音來替代枯燥無味的汽車喇叭「滴滴」聲,未來還會允許車主自定義喇叭和車輛移動時發出的提示聲音(車輛聲學警報系統Acoustic Vehicle Alert System,簡稱AVAS)。
事實上,為保障行人和其它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歐盟制定了最新的電動汽車行人噪音法規,已經於7月1日正式生效。
新的法規強制要求所有新的電動汽車使用AVAS,如果汽車以19km/h或更慢的速度行駛或倒車時,聲學車輛警報系統必須發出行駛聲音。
2018年10月,捷豹就宣布已為其第一款電動汽車I-Pace設計了獨特的AVAS聲效。
當車輛加速到20km/h的時候,就能聽到最小56分貝的駕駛聲音,藉此對所有道路使用者進行保護。這種音浪將從前部格柵之後的揚聲器發出,各個方向都能聽到。
這種聲效的音高和音量會隨著車輛的速度而增高,但當車速足夠高時,該系統不再幹預。
捷豹還特別設計了區別性的音調來顯示方向的變化。
不久前,寶馬也在為其下一代電動汽車設計駕駛聲效。
在 6 月 25 日發布的Vision M NEXT概念車上,其駕駛聲效將由曾為《獅子王》和《盜夢空間》等多部好萊塢電影創作背景音樂的作曲家漢斯·季默(Hans Zimmer)和寶馬內部聲學設計師共同打造。
此外,英國的一家電動巴士公司也曾給車輛設計了吹泡泡的聲音。
但對於什麼樣的聲音才適合做AVAS,業內也很多爭議,比如一些聲音是否會給他人造成煩躁或者不適等。
而對於喇叭變換聲音,特斯拉可能將是獨一份。
筆者查閱了目前的國標GB15724-2019《機動車用喇叭的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中只要求了喇叭的反應速度,需要「均勻、連續地」發出聲音,以及聲音的分貝規定等,並沒有條文要求必須使用「滴滴」的音效。
但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從潛意識裡快速可以反饋到「滴滴」聲的警示不同,接受其他聲音需要昂貴的教育成本,同時紛繁複雜的聲音也會對他人形成困擾和可能的不適。
不過,特斯拉粉們對馬斯克的這個想法表示了歡迎,也列出了五花八門的需求,如獼猴的叫聲、熱帶雨林的聲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