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1年被拆分之前,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壟斷了全美90%的石油市場,創造的財富相當於整個美國GDP的1.5%。而洛克菲勒的個人財富換算到今天有3000多億美元,洛克菲勒家族曾經也是這個世界上最顯赫的家族,如今到了第六代,仍沒有衰落,家族成員都是非富即貴。
在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期,「洛克菲勒」就是「美國財富和權利」的同義詞。但就這一樣一個大家眼中的「萬惡資本家」,卻非常熱衷於慈善事業,而且對中國的醫學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人們常說,一部協和史,就是半部中國醫學史,如果說近代中國醫學史上,有什麼人物對其影響巨大時,那一定離不開洛克菲勒家族。
據美國《時代》周刊記載:從1913年5月開始的十年內,洛克菲勒基金會花費了近8000萬美元,其中4000多萬用於公共衛生和醫學教育,而「最大的單筆禮物是給了北京協和醫學院」。
1906年,一封來自芝加哥大學校長賈森的信,吸引了洛克菲勒小兒子的注意,信中賈森提到,應該在中國建立綜合性大學。
洛克菲勒兒子把這個想法馬上告訴了自己的父親,最終洛克菲勒家族拿出了一大筆錢,派考察組前往中國考察。當時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不久,在考察團的建議下,最終,洛克菲勒基金會組建了「中華醫學基金會」。
1915年,洛克菲勒先後出資400多萬美元創辦了北京協和醫院,還邀請美國著名建築師查爾斯柯立芝來主持設計。據後來統計,基金會為打造北京協和醫院共投入了4800萬美元。
自那以後,協和醫院見證了中國現代醫學的進步,也參與見證了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協和對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的建樹和醫學精英的培養。
在建國初期,中國12個醫學院的領導都是從協和畢業的,8個研究所中有6個是協和出來的,中華醫學院的骨幹大部分來自協和,《中華醫學雜誌》26個編委,其中有19人來自協和,1965年當選的9名生物醫學院士中,有7名是協和人。
除了協和醫院,洛克菲勒還通過基金會資助了很多中國的其它醫療機構。1938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決定,為中國的鄉村建設項目繼續撥款。
1951年1月,當時協和醫院院長李宗恩給洛克菲勒基金會寫了一封信函表示協和醫院已收歸國有,洛克菲勒才停止了撥款。
洛克菲勒除了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慈善家,還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他認為精神的傳承比財富的傳承更重要,錢是可以花完的,但精神不破產,你就永遠沒有失敗。
洛克菲勒曾給兒子寫過38封信,這些信中不僅僅是傳授兒子商業的世界裡取得成功的奧秘,更教導兒子如何為人處世。
後來人們把這38封信整理成書《洛克菲勒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書一發行,頓時風靡全球,富豪們搶著購買。
王健林買來送給20歲的王思聰作為生日禮物,李嘉誠長置枕邊奉為家教聖經,比爾·蓋茨更是多次推薦。
那這些信裡都寫了啥呢?——絕不是空洞乏味的商業教條,而是洛克菲勒自己的人生經驗和處事信條。他從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在學識、品格、社交、事業、生活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寶貴的人生忠告。
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優良的品德、卓越的經商才能。
給孩子看,能夠藉助歷史上最有錢的人的理念來教育孩子,讓他超過同齡人。給自己看,我們能夠窺探出洛克菲勒家族財富的秘密,讓自己變得更有錢。一書兩用簡直不要太划算。
並且這本書現在也非常的良心,僅需29.9元,就能買到全球第一個億萬富翁的38封珍貴家書,平均每封只要9毛錢,一頓飯的錢,或許能給到孩子與自己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點擊下方商品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