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文憑辜負了我們,還是我們辜負了文憑?

2020-08-27 老吳的雜貨鋪

近日偶然看到了一項數據,大約有七萬碩士在送外賣,這著實讓人感到有些驚訝。到底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

當前,在大約七百萬外賣小哥當中,竟然有1%的人擁有碩士文憑,至於擁有大專以上高等學歷者更是數不勝數。

有人可能會認為拿著如此高的學歷,卻做著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底層式的工作,是資源浪費,屬於暴殄天物。

但在當事者看來,這卻是一種生存方式,而且也許是自己能找到的最好選擇。

為什麼他人眼中的「天之驕子」心甘情願送外賣?答案無非有二,或者,就業壓力增大,不好找工作,送外賣就成了一種無奈的歸宿,或者,送外賣能掙到比從事所謂體面工作更多的錢。

但無論如何都不難看出競爭的殘酷,連大批高學歷者也不得不放下身價選擇低門檻兒的工作。

眾所周知,雖然當前大學文憑的含金量與以往不可同日而語,但這並不意味著考大學已經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以筆者所在的一個三線城市為例,主城區中考錄取率大約在二分之一左右,這意味著將近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

而在高中的學生當中,也只有不到六成的孩子才能順利考入大學。

如此算下來,差不多只有四分之一的孩子才有機會進入象牙塔。

這足以證明考大學的艱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實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讓很多人感覺十分無奈的是,十年寒窗苦讀,消耗了大量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終於得到了一張大學文憑之後,卻發現生存的壓力並沒有減少,由此開始懷疑文憑的價值。

筆者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甲乙兩位朋友,甲的孩子考了大學,於是拼命掙錢並省吃儉用,前後花費了十多萬元讓孩子完成了大學學業,而乙的孩子名落孫山,不得不提前為孩子的婚姻做打算,也掏光家底用了十幾萬買了房。

幾年過去之後,兩家的處境發生了逆轉,乙買的房子已經升值了一百多萬,而甲的孩子畢業後,卻只能拿四千多元的工資,按照這樣的速度,買一套一百萬元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二十年。

由此不少人得出一個結論,上大學是多麼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

實事求是地講,當前一張本科或者碩士文憑,並不能確保可以讓一個人能登堂入室,邁向成功,甚至也不能保證為一個人帶來多少競爭優勢,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大學教育已經慢慢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持有高學歷文憑者會越來越多,優勢性也就必然會下降。

其二,行業的馬太效應日益加劇。

許多行業的業務流量都會向頭部企業或者個人集中,換句話說,現在只有需要少數幾個龍頭就能完成絕大部分的工作或者業務量。

這也意味著將會有很多人會被淘汰出局,競爭和就業壓力越來越大。

必須指出的是,這並不代表「文憑無用論」可以成立。文憑雖然已經不是一把萬能鑰匙,但它仍然是一道」門檻兒「。

不僅對於職場而言,大多數時候文憑是一種硬性要求。

即便對於婚姻,文憑常常也被當作一張」通行證「,也許有人不屑地認為這只不過是一種世俗的表現,但實際上,同一種文化層次的人交流和相處更加容易,獲得彼此認同的概率也更大,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前,對很多人而言考大學仍然意義重大,文憑就是他們改變人生的敲門磚。

如何看待文憑其實體現著我們對生活的態度,有些東西是必須通過付出去爭取的,但絕不能奢望憑藉它可以一勞永逸,文憑之於我們的意義也大抵如此!

相關焦點

  • 七萬碩士送外賣,到底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
    七萬碩士送外賣,到底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文章來自:小學之家 近日偶然看到了一項數據,大約有七萬碩士在送外賣,確認過了,沒看錯,真是7萬!這著實讓人感到有些驚訝。在一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國度,到底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
  • 七萬碩士送外賣,到底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
    到底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實事求是地講,當前一張本科或者碩士文憑,並不能確保可以讓一個人能登堂入室,邁向成功,甚至也不能保證為一個人帶來多少競爭優勢,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大學教育已經慢慢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持有高學歷文憑者會越來越多,優勢性也就必然會下降。其二,行業的馬太效應日益加劇。
  • 7萬碩士送外賣,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
    到底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 當前,在大約七百萬外賣小哥當中,竟然有1%的人擁有碩士文憑,至於擁有大專以上高等學歷者更是數不勝數。 有人可能會認為拿著如此高的學歷,卻做著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底層式的工作,是資源浪費,屬於暴殄天物。 但在當事者看來,這卻是一種生存方式,而且也許是自己能找到的最好選擇。
  • 7萬研究生在送外賣,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
    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右上角「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好文章我們齊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謝謝!在大城市每月上萬的收入還是有的。這比回到18線小縣城每個月領三四千工資要高吧,這也許是這些研究生們不願意回小地方的原因吧。3、做騎手只是鍛鍊自己的一個跳板在北上廣這些大城市,有人說本科生一抓一大把,本科生做普通工作者不計其數,研究生到北上廣這些大城市,如果專業不好很有可能連工作都找不到。到那時寒窗苦讀十餘載,最後還讓年邁的父母養著?
  • 7萬研究生送外賣,是我們辜負文憑,還是文憑辜負我們?值得思考
    7萬研究生在送外賣,到底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中國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34;放到當今社會是否還適用?最近網上一則消息熱傳:據統計國內外賣小哥將近700萬人,而高中學歷的佔有比例高達56%,而碩士以及以上的佔有1%,如果說我們按照現有700萬人來計算的話,那麼碩士以上的外賣小哥那就將近7萬人。
  • 7萬研究生送外賣,究竟是自己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自己?
    7萬研究生送外賣,究竟是自己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自己?研究生作為一個高學歷文憑,一直都是普通家庭的夢想所在!但有許多農村孩子寒窗苦讀幾十年,擁有了文憑卻辜負了夢想,最終也不得不為生活所折腰。前段時間據數據統計,竟然有7萬的研究生在送外賣,雖然只是佔到了外賣從業者的1%,但他們的學歷擺在那裡啊!
  • 幾萬研究生送外賣,是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他們?
    文憑(學歷)不代表能力,更不代表有文化,這是許多人最容易誤解的。究竟是研究生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研究生,我認為應該分情況而論,其實兩者都有。文憑辜負了研究生,這是市場化得結果。研究生去送外賣,他們的價值觀難以置信和體現,收入也可以,但拿著高文憑卻找不到適合的職業,結果也就體現不出文憑本身的用處和價值。
  • 6萬研究生送外賣,到底是他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他們?
    其實挺尷尬的,一看數據外賣小哥裡有那麼多本科生研究生,可招聘市場裡你要說你只要本科生,就會有一堆人出來抨擊你,說什麼本科生才多少比例,所以考本科到底難不難呢?這是多年以來大力發展網際網路和房地產的後果,沒有好的實體,沒有好的商業生態鏈,這種情況還會繼續。
  • 7萬碩士送外賣、清華學霸參加唱跳選秀:「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
    這樣的現象很快引發了網友的反思:沒有瞧不起外賣小哥的意思,但是這麼多高學歷的跑去送外賣,到底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高學歷的人去做低學歷也能做的工作,似乎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是對學歷的辜負,是社會的悲哀。而現實中,又有大批高學歷群體,在這樣的期待下面臨著就業的困境。
  • 7萬研究生送外賣:是我們辜負了文聘還是文聘辜負了我們?
    所以,我們沒有辜負文憑,文憑也並沒有辜負我們。是這個社會競爭太激烈,人才濟濟,每個人都活的不容易。不是文憑辜負了我們,也不是我們辜負了文憑,文憑代表不了一切,再說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樣的道理不也是書上教的嗎?學以致用,終能成才!
  • 放棄30萬年薪碩士保姆正式上崗:是文憑辜負了我們或我辜負了文憑
    如果我們的孩子有年薪30萬,但是他毅然決然的放棄這份高薪工作,而選擇保姆職業,作為父母的不斷勸阻他不聽,我們會怎麼面對呢?最近發生的一件真人真事值得我們去關注。我們遇到的每份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是我們都要勇敢堅強的去面對。其次,年薪30萬也許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現在表面上看起來很風光,年薪也比較高的職業,也許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好。
  • 大學生送外賣,到底是我們辜負了學歷還是學歷辜負了我們
    >當年我讀大學的時候,也做過送外賣的兼職,當時想的是鍛鍊自己的能力,改變下自己的內向性格,後來確實也得到了一些鍛鍊,結識了很多送外賣的兄弟,打了成百上千個電話,性格也開朗了很多,當然收入也很不錯,不過是冒著寒風和暴雨賺的辛苦錢,但是送外賣始終是一種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適合大學生兼職補貼生活費,但是畢業後從事外賣員的工作確實是就業壓力太大了,不得已才放下身段去送外賣,但是做一份工作還是要考慮它的發展前景
  • 7萬研究生送外賣,到底是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
    還是我們的錯覺。大學擴招大學近十年來,國內大學持續擴招,上大學的門檻已經非常低,只要不是特別差的學生就可以考上本科,近兩年大學畢業生人數近千萬,就業壓力可想而知。
  • 7萬研究生在送外賣,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
    那還要我們讀研幹嘛啊?我明白他的意思,這也是很多人的困惑,問題還是回歸到:高學歷應不應該從事低門檻的工作。對此我有幾點看法。01讀研的重點在知識和思維我們究竟為什麼要讀書,如果只是為了找工作、賺錢,那麼選到主流專業,讀到本科基本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 7萬研究生在送外賣,網友炸了鍋:是能力問題,還是文憑廉價?
    7萬研究生在送外賣,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7萬研究生當外賣騎手,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在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看一些數據,弄明白研究生畢業後為什麼會選擇當騎手。1、大學擴招後導致「人才」過剩在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這一人數可能會更多。
  • 7萬研究生,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是他們辜負了文憑嗎
    怎麼說呢,生活當中不管是學生,還是當代的大學生,都會用網絡來買自己需要的物品,有些人會買一些生活用品。但是吃飯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所以生活上對於一些懶惰的人會有很大的依賴性。但是這個還是年輕人佔大多數,尤其是學生。但是對於有些人外賣會有一定的依賴性。吃多了也會對身體不好。偶爾吃點還是可以的。
  • 七萬研究生送外賣,知識、文憑、命運、時代、誰在橫插一手?
    七萬研究生​在送外賣,到底是我們辜負的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乍一看這個問題的回答很簡單,回答前者,還是後者就行,但真正冷靜下來想一想,就會覺得有出入,​問題本身的導向就有問題。回答前者,​就把鍋往這七萬高學歷人士身上背,回答後者就把鍋丟給社會。
  • 為什麼文憑越來越不值錢了,我們還需要文憑
    儘管文憑的貶值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實,但還是源源不斷的有人通過考研甚至考博的方式,增加自己在就業市場裡的競爭力。我們這個社會對於文憑的要求也隨之水漲船高。那麼,明知文憑越來越「不值錢」,為什麼大家還要如此執著於文憑呢?有時候我們會說,學歷和文憑是一塊敲門磚,能讓我們找到一份好工作,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文憑雖然重要,但它跟具體的工作技能其實沒什麼關係。
  • 7萬研究生送外賣被鄙視:我沒有對不起我的文憑
    對此人們大感疑惑,不禁思考到底是我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我們?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人盡其才是國家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重要保障,把高級知識分子集中在高精尖領域意味著充分利用人力資源,有利於國家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反之,如果不能充分地把高級知識分子的知識和才能轉化為社會效益,就會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社會就會混亂,經濟發展也會受到阻礙。
  • 後文憑時代我們拼的是技術
    談及現狀,她很滿足,因為不論是相較於原來的高中同學還是現在的大學同學,她的工作條件和薪資待遇都是相當好的。  跟著文憑跑,不如跟著本事跑  亞玲是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的學生,高考時發揮不太好,沒能考上二本。剛剛大學畢業的姐姐跟她分析就業形勢:大學本科生已不再是憑藉文憑就能找到好工作的天之驕子,就業時企業更青睞專業技能較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