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把校服畫成龍袍,這種「創新性」的行為老師該如何教育?

2020-12-22 月亮姐姐說教育

中國的學生從小學開始直到大學,在學校學習期間,都會穿著統一的服裝,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校服」,學校為什麼要學生穿校服呢?

1、學生在學校穿統一的校服是學生身份的象徵,每天學生上學和放學,一看衣服,就知道是這個學校的學生。

2、校服也常常體現出一個學校的整體文化氛圍的和學生的精神面貌,也代表著一個學校的形象。

3、學生穿統一校服有利於學校進行統一管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

4、學生穿統一的校服能避免學生之間因服飾而形成的攀比心理,有利於學生的健康心理成長。

對於校服,有網友曾經將中國學生的校服與國外學校的校服進行過比較,從直觀上來看,中國學生的校服有些「慘不忍睹」,原因有三個:

1、因為是批量裁剪,只有大中小碼之分,不可能做到合體合身。

2、由於身穿校服的時間在橫跨幾年之久,所以基本校服都比較寬大。

3、顏色和面料要符合學生的身份,樣式也比較單一,時尚元素少。

試想,一件校服天天、月月、年年的穿,別說是成人,就是學生也會有審美疲勞,於是就有一些熊孩子拿校服做文章,發揮起了想像力和創新力,讓校服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大家從圖片中可以看出,這件衣服上畫著一條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龍。衣服的布料是很乾澀的,能畫成這種效果,不得不說這個熊孩子的畫功真的是很不錯的。

在校服上亂塗亂畫,這是肯定是學校老師不能容忍的事情,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對校服的不尊重、對學校的不尊重。雖然說衣服被裝飾得很漂亮,校服變成了「龍袍」,但是這種「創新性」的行為是違反校規的。

於是,老師就將這個熊孩子的媽媽叫到了學校,然後對孩子進行了批評教育,並責令家長監督孩子把校服洗乾淨。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使得這個男孩子要對校服「下手」?

1、這個孩子本身就不愛學習,無聊的時候,就拿校服來畫畫娛樂。

2、這個孩子本身就會繪畫的天賦,所以才會畫得如此逼真。

3、這個孩子本身就很有個性,不想千篇一律地穿著同樣的校服,要彰顯自己、表現自己。

4、這個孩子本身就沒有任何想法,就是對於學習和學校本身就厭惡,往校服上畫畫就是惡作劇。

5、這個孩子本身就是想法很單純,忽然來了靈感,沒有空白的紙張,所以才往校服上畫的龍。

網友們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呢?大多數網友都對孩子的畫功表示讚賞,認為將校服上的龍洗掉很可惜,

一生難忘:畫得多好呀,洗掉真是可惜了。檸檬樂寶說:「繪畫天賦很好,值得培養,但是在校服上畫畫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家裡有鸚鵡說:「我是做老師的。一直用努力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這樣的孩子我會誇他,並拍照留念,告訴家長你家孩子有方面天賦,要好好培養。」夢裡有你:孩子的天賦很棒,應該鼓勵,而不是打擊。薔薇花開無味說:「是我會保留,然後再給我仔買一套。告訴他不可以在校服上亂畫,校服要統一,統一校服是為了乾淨整潔不攀比,然後再說他畫的漂亮,幫他乾洗把畫保留珍藏起來,不上學時可以穿穿。」斷念是把劍:把一個孩子的天賦都抹殺了,這老師不合格。騎白馬的書生:畫得這麼好,我寧願再買一件也不洗掉。

那麼,這件事情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個男孩子非要在校服上畫一條金龍呢?據了解,原因是孩子嫌校服樣式單調,實在太難看了,所以,忍不住「下手」裝飾一下。

對於這樣的熊孩子,老師該如何引導和教育孩子的這種「創新性」的行為?

1、讓表揚和批評同時存在

表揚的是校服上的繪畫的效果奇佳,同時孩子的想像力和創新力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支持,也許孩子的繪畫天賦就這樣被無意地給發現和挖掘出來。

批評的是學校有校規,班級有紀律,校服如果可以這樣塗抹的話,那麼,全體學生的校服將會呈現出什麼樣子,那麼,這個學校的管理就會出現大問題了。所以,校服是不可以隨意塗抹和繪畫的。

2、讓現實和理想同時存在

這個男孩子在校服上繪畫金龍,根源在於對於校服樣式的不喜歡,說明這名學生有自己的想法,為什麼不鼓勵或支持他去設計中國學生的校服呢?縱觀中國內地學校的校服,基本上款式和顏色都大同小異,為什麼不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和想法去設計一套自己喜歡的校服?

這也可以做為班級的一個集體活動或是美術活動來進行,我想讓孩子自己去設計校服,他們一定從未經歷過,肯定會欣喜若狂。現實中的校服是不在好看,那麼就正大光明地設計一下理想中的校服有何不可呢?

3、讓藝術和生活同時存在

藝術源於生活,校服上的金龍就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生活更離不開藝術。

我們的學生每天被枯燥的學習生活已經磨去了稜角,這個男孩子有非同於其他學生的審美情趣,做為教師和家長應該從正面進行引導,而不是一盆水將衣服上的金龍洗掉,可能也隨之將孩子心中對於藝術的渴望也洗掉。

孩子在校服上做畫的行為是欠妥,但是我們也從中看到了這個孩子的閃光之處。學生的學習生活是枯燥的,但是,讓這個學習生活變得有藝術氣息、有生命力,教師和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還是任重道遠。

批評分很多種,有的批評會成就一個孩子,有的批評會毀滅一個孩子。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教師可以教書,人人都能做到,但是育人並非每個教師都能做得正確和完美。

陶行知: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

我們的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一個有用之人,並非缺少老師教的知識,而是缺少能足夠影響自己身心發展的會「育人」的老師。(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熊孩子把校服畫成「龍袍」,老師責令家長監督洗掉,網友:可惜了
    熊孩子把校服畫成「不過在很多孩子看來,穿校服是不能彰顯自己個性的,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突出自己的個性。既然必須穿校服,那麼就在校服上畫一些有個性的圖案就成了很多熊孩子的選擇。今天要說的這個熊孩子比較大膽,在自己的校服上畫了一條五爪金龍。
  • 父母如何管教「熊孩子」,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
    8.當你準備試一下前兩天剛買的新口紅時,打開後卻發現口紅上面留下了熊孩子清晰的牙印。這時的媽媽肯定很想問一下:「孩子呀,味道還好嗎?」 那麼對於熊孩子,家長又該怎麼教育呢?所以,如何保持冷靜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家長應該學會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拒絕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而是學會用一些孩子便於接受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如一味的打罵,孩子不但不服氣,反而助長孩子犯錯的氣焰,更加變本加厲!2.
  • 畫漫畫醜化老師、往女同學鉛筆盒裡放蛇,熊孩子真的沒救了?
    都說現在熊孩子是越來越多了,對於家長們來說,怎麼教育熊孩子成了一個令人頭疼不已的問題。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一個標準的熊孩子「小周」。說起小周,在親戚朋友們的眼裡,那可是出了名的淘氣,他算是一個踢天弄井,動不動就大鬧天宮的超級熊孩子,經常因為捅婁子,惹來父母一頓揍。
  • 學生校服「非主流」畫走紅,想像力超越同人,老師:下課來辦公室
    由於我國的校服一般是運動校服,所以都是寬寬鬆鬆的,顯得很肥大,不是那麼好看,所以一些有才華的學生就喜歡運用自己的動手能力,在校服上畫上自己喜歡的東西,作為一種青春的產物,校服上的塗鴉見證了我們的成長。學生校服上的「搞笑塗鴉」,動手能力超越同人,網友:小心挨打從這種塗鴉就可以看出這位同學一定是女同學了,畢竟只有女同學才會畫出這種看似比較甜美的東西,男生都是比較喜歡打打殺殺的,這也符合男孩子的天性,這位同學在校服上畫了城堡、棒棒糖之類的東西,想必心中也在渴望甜美的愛情吧
  • 孩子出現高空拋物的行為,家長該如何引導,我家熊孩子的成長曆程
    類似這種高空拋物傷人的新聞也是經常被報導。包括我們身邊也會聽到或者經歷一些高空拋物的事件。禁止高空拋物是基本的常識和道德,但是這種現象卻屢禁不止,很多也出現在了孩子身上。我想有一個原因應該是在這種行為出現時家長沒有做好教育。俗話說:無知者無畏,無畏者無懼。
  • 面對「熊孩子」,重新理解他們的「問題行為」,才是教育的根本
    02面對「熊孩子」,一定要重新理解他們的「問題行為」想教育好「熊孩子」,必須先正確認識孩子為何會被當成「熊孩子」,他的破壞性舉動是「問題行為」,還是「壓力行為」?這才是教育的根本。孩子雖是最該無憂無慮的,可基於生理基礎,仍然存在一定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做出一些破壞性的行為,或是用語言「攻擊」他人,有時並非出於自願。孩子可能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可仍舊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 遇到熊孩子,對方家長說"孩子還小",你該如何有效教育熊孩子?
    相信無論是誰,都有可能遇見這種熊孩子,面對孩子的頑劣、家長的縱容,我們往往都不知道如何回應。明明是自己的權利被損害,卻沒辦法責怪對方。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34;來對付那些犯錯的熊孩子。如何有效的教育熊孩子?
  • 「熊孩子」是怎麼形成的?該不該進行懲戒?老師這樣說
    「熊孩子」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形成這種人格?家長總是以孩子還不懂事為藉口,釀成了人命關天的大禍也仍執迷不悟,在拿到判決書的那一刻,不知對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不作為行為感到後悔嗎?二、社會的原因不知何時起,教育失去了尊重,失去了話語權,懲戒權,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可以對教育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教師們不僅不能對學生體罰(這是一票否決的事情),也不能對學生進行「語罰」。
  • 是"性教育"還是"性培養"?知識普及異於行為開放
    2005年11 月5日,本市開通了「單身媽媽救助熱線」(66056027),該熱線首期60萬元援助金將優先救助「少女媽媽」「單身媽媽」等特殊群體。  來源:《上海青年報》  【新聞事件二】  市計生委公布了滬上父母對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相關態度的調研報告。在被調查的1.9萬名有子女的父母中,表示孩子問過性問題的有2893人,佔15.3%。
  • 學生把校服畫成「龍袍」,老師大讚神童,希望衣服被收藏
    一、學生把校服畫成「龍袍」,老師大讚神童現在孩子們上學,幾乎每天都要穿校服上課,但這對於愛美的孩子而言顯然是件痛苦的事情。要知道,孩子再小也有愛美的心,對於色調單一沒有設計特色的校服,孩子們很難產生喜歡之情。網上有個小學生因為「改造校服」爆火!
  • 小學生寫「抽象情書」,以畫代字,家長該如何處理孩子這種行為?
    這也讓很多網友想起了他們的小時候,可能是暗戀一個人的時候是非常害羞,所以從來沒有想過用畫畫這種方式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愛意。所以不少網友不得不由衷的佩服這些孩子的表達能力。其中有一幅畫只是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但是這位小學生卻用一個桃心把兩人圈在了一起。這樣一來整幅畫的心意就非常的明了了。
  • 熊孩子課堂上畫小豬佩奇,老師怒罰再畫50個看到成品老師瞪大眼
    有一個熊孩子,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課,而是在一旁偷偷畫小豬佩奇。這個熊孩子可真是個小畫家,所畫的小豬佩奇看起來真可愛。估計這熊孩子已經不是一回兩回在課堂上這樣偷偷畫了。這次熊孩子有點小倒黴,竟然被老師發現了他在課堂上的這一小動作。
  • 熊孩子不學習,把書上名人畫得"面目全非",老師:杜甫都給氣活了
    案例有些熊孩子上課不好好學習,老師在講古詩的時候,他就把課本上的那些名人畫的面目全非。不僅改變了原來詩情畫意的情景,還添上了自己設定的故事情節,網友們看完以後真是哭笑不得。然而熊孩子全在杜甫身前畫了一個長發飄飄的美女,竟然還很注重角度。很多網友看完以後都崩潰了,紛紛評論:老杜要是知道他美人在懷了,會不會感慨自己晚節不保啊?
  • 2020年河南選調生面試熱點:熊孩子的教育
    「快樂教育」「讚賞教育」開始流行。但人們旋即發現,家長權威喪失後,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其行為習慣、個人品德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於是「適當體罰」「適度懲戒」等反思潮流湧現。對於孩子的「不服管教」,家長到底該怎麼辦?是懲罰多一點,還是包容多一點?這個問題變成了家家都有的「難念經」。
  • 「熊孩子」朝幼兒園老師扔凳子,只因被老師批評,網友:缺乏教養
    就算老師也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但是,老師的教育和家長的教育是沒有辦法比的,因為家長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最長,和孩子更親密,對孩子的影響自然也就更大一些。在四川雅安的某所幼兒園監控中,記錄下了「男童用凳子砸老師」的這一行為。雖然說這位老師反應夠快,行動也足夠敏捷,迅速接住了孩子扔過來的凳子,但是這一幕仍然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 「把戒尺還給老師」!常州一小學要給予老師懲戒權治"熊孩子」,校長回應
    熊孩子在學校調皮搗蛋,老師能不能打?
  • 熊孩子犯錯,家長說還小,該如何反駁?是時候展現你的智慧了
    有網友問:熊孩子來我家搗亂我爸媽,孩子爹媽,都說孩子還小,笑笑過去了。而我自己特別不舒服。我該如何反駁他們?還有那些在公共場合讓人不舒服的熊娃,我該不該出手?這個問題,放在20歲,我肯定說動手教訓他呀!爹媽不教訓,社會就得教訓,咱們就代表社會!是不是讓你想起了「大學生打熊孩子」的新聞?
  • 如何防止子女過早發生性行為
    這種「單一禁慾教育」強調傳統的婚戀觀、傳統的婚後才能進行性行為的價值取向、強調如何禁慾,同時排除別的形式的性教育,尤其不傳授墮胎控制等知識。還鼓勵學生們許下「守貞誓言」。這個風氣在21世紀可以說是逐漸加強,從2000年到2014年,必修性教育的學校比例從64%下降到48%,到2014年,一半的中學和四分之三以上的高中都在強調「禁慾教育」, 只有四分之一的中學和五分之三的高中教授避孕知識。
  • 高價展品屢遭「熊孩子」破壞,博物館該如何打造「善意的距離」?|...
    卻也因此導致了清代著名畫家任伯年巔峰時期的佳作被「熊孩子」毀於一旦。類似的悲劇在頻頻上演,該如何避免這類事件的再次發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熊孩子」背後都有個「熊家長」近年來,隨著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博物館作為重要的文化展覽場所,家長把博物館當作第二課堂,帶娃參觀博物館的現象逐漸升溫,很多熱門博物館也成為打卡勝地。
  • 熊孩子上課開小差,在名人畫上搞「小動作」,老師看後反而佩服
    文丨艾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父母教育中最擔心遇到的就是「熊孩子」,這不僅會增加父母們的管教負擔,也常會讓父母們不得不面對更多教育上的迷思。「熊孩子」身上缺少約束行為的自律性,這種「隨意」的姿態不僅會妨礙到他人,對於孩子的個人發展也會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對於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這種影響在孩子的學習方面表現得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