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涉嫌殺妻後身故,可憐的孤兒能否獲賠父親生前的壽險保險金?

2020-10-08 磐石君

有一對中年夫妻因家庭瑣事發生爭執,進而引起激烈打鬥,最終雙雙多處受傷,死於家中。

丈夫涉嫌殺害妻子,但因其也死於案中,公安機關最終只能作了撤案處理

慘案發生後,這對夫妻遺留下來的孤兒拿著父親生前的壽險保單向平安人壽申請理賠。

這個孩子能賠到保險金嗎?

接下來,磐石君和大家一起來解讀這起沉痛的保險理賠糾紛。

01 引言案例

2019年5月24日,在河北邢臺市威縣的一處民宅內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對夫妻雙雙慘死於家內。

經威縣公安局刑警大隊調查,死者潘某生前和妻子趙某因家庭瑣事發生爭執,並將趙某殘忍地殺害。

經法醫初步鑑定,趙某系被他人用斧類器械擊打頭面部致顱腦損傷死亡;而潘某左手掌皮膚有電流斑,心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肺淤血水腫,大腦水腫,系先被電擊後身體倒地頭部觸地,系鈍性外力作用頭部致腦損傷死亡。

2019年8月13日,由威縣公安局正式出具的法醫屍檢意見書載明:趙某系被他人用斧類器械擊打頭面部致顱腦損傷死亡;潘某系鈍性外力作用頭部致顱腦損傷死亡

同年12月24日,因犯罪嫌疑人潘某死亡,威縣公安局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決定撤銷此案。

《刑事訴訟法》第16條 依法不追訴原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然而,潘某生前於2011年7月20日,在平安人壽處為自己投保過一份保險,主險為平安智勝人生終身壽險,身故保額15萬元,並附加了無憂意外險,身故保額為6萬元。

這份保單的受益人為潘某的兒子和死者趙某,兩人的受益份額各為50%。由於趙某在該案中死亡,故受益人僅剩潘某的兒子一人。

孩子是無辜的。

潘某死後,其子向平安人壽申請理賠保險金21萬元遭拒。潘某之子遂將平安人壽告上法庭。

圖片源自網絡

02 爭議焦點

在初審時,平安人壽辯稱,被保險人潘某因為故意犯罪死亡,保險公司不應該承擔保險責任,保險合同應該終止,只退還涉案保險合同的現金價值。

事實上,在潘某生前所投保的保險中,主險及附加險均有下列免責條款:

主險的3.3責任免除中約定,因以下情形之一導致被保險人身故的,我們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其中第2項,被保險人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採取的刑事強制措施。

附加險的2.4責任免除中約定,因以下情形之一導致被保險人身故、傷殘的,我們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其中第2項,被保險人故意自傷、故意犯罪、抗拒依法採取的刑事強制措施或自殺。

因此,雙方的爭議焦點即死者潘某是否屬於故意犯罪或自殺,進而平安人壽是否可以免責賠付相關保險金。

03 爭議分析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12條 法院定罪原則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初審法院認為,雖然在威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出具的證明中有潘某因家庭瑣事將趙某殺死的表述,但之後公安局對趙某被殺一案已作撤案處理,因此不能直接認定潘某屬於故意犯罪;此外,根據雙方調取的公安機關材料,無法確定潘某的死亡屬於自殺。

綜上,初審法院判決平安人壽向潘某之子賠付保險金21萬元。

平安人壽不服該判決結果,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時,平安人壽的主要抗辯意見如下:

1.根據威縣公安局的現場勘驗筆錄和屍檢鑑定意見書顯示:趙某受傷19處潘某受傷23處並有多處骨折傷,右膝關節腔內有碎玻璃等。據此可以推斷二人生前曾激烈打鬥。

2.根據威縣公安局出具的相關《證明》及《撤銷案件決定書》,本案中存在被保險人潘某殺害趙某的故意犯罪行為。

3.根據公安機關對潘某的表哥劉某的詢問筆錄顯示,潘某殺害趙某後曾與其表哥劉某通電話並表述其殺死了趙某,自己也不活了。據此,平安人壽認為潘某的死亡與其故意犯罪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4.保險合同是依據最大誠信原則而形成的民事法律關係,保護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其不保護故意犯罪行為,亦不保護道德惡性行為。本案在被保險人實施了故意犯罪行為並導致自身死亡的情形下,仍判決保險公司承擔理賠責任,違背「故意犯罪不賠」的保險法理,且不符合公序良俗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如形成示範案例將可能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

我們且看二審法院是如何認定事實並作出了怎樣的判決。

根據《保險法》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

《保險法》第45條:因被保險人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採取的刑事強制措施導致其傷殘或者死亡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保險法》司法解釋三第23條:保險人主張根據保險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應當證明被保險人的死亡、傷殘結果與其實施的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採取的刑事強制措施的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被保險人在羈押、服刑期間因意外或者疾病造成傷殘或者死亡,保險人主張根據保險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審法院依據上述法律並結合威縣公安局出具的《證明》中所述「潘某左手掌皮膚有電流斑,心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肺淤血水腫,大腦水腫,系先被電擊後身體倒地頭部觸地,系鈍性外力作用頭部致腦損傷死亡」,終審認為:

結合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潘某的死亡與趙某被殺案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最終,平安人壽二審再次敗訴,被判令向潘某之子賠付保險金21萬元。

圖片源自網絡

04 磐石君有話說

從一個普通的旁觀者角度出發,磐石君認為在該理賠糾紛中,死者潘某殺害其妻子趙某的事實是顯而易見的,其表哥劉某的詢問筆錄也能佐證潘某已自認其殺害了趙某

然而案發後潘某也已死亡,公安機關只能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撤案,因此對於潘某殺害趙某這一事實,就缺少了正式生效的法律文書作為依據;另一方面,公安機關也沒有認定潘某死於自殺。

此糾紛中,平安人壽正是由於沒有已生效的法律文書作為潘某犯罪的確鑿證據,才最終敗訴判賠。

這真的是一個令人悲憤交加的理賠糾紛案例。

難道審理本案的法官是出於孤兒今後的生活考慮,才作出此判決?

案發時,潘某之子年僅19周歲。

你認為在該糾紛中平安人壽是否該賠保險金? 單選
0
0%
平安人壽應該賠
0
0%
平安人壽不該賠

引言案例號:

1.(2020)冀0503民初1078號

2.(2020)冀05民終2408號

相關焦點

  • 增額終身壽險再度升級 信泰如意傳承終身壽險橫空出世
    日前,信泰保險推出一款全新的增額型終身壽險——信泰如意傳承終身壽險。該產品繼承了信泰保險千萬傳承系列產品的特色,並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航空意外身故及全殘保障責任,保障責任更為全面,財富傳承也更加如意隨心。據悉,信泰如意傳承終身壽險出生28日至65周歲均可投保,保障終身,交費方式可選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保險責任包括一般身故或全殘保障、航空意外身故或全殘保障,同時具備投保人身故或全殘豁免責任。作為一款典型的增額型終身壽險,信泰如意傳承終身壽險的有效保險金額自第二個保單年度起,每年以3.6%的增幅穩定增長。且客戶可以根據自身財務狀況,根據合同約定適時申請調整基本保險金額。
  • 案例證實:橫豎一死,意外險和壽險都有身故賠付,買兩份有必要嗎
    不幸的是2015年國慶放假時,張先生帶著家人回老家,發生了交通事故,當場身故。事後,妻子向保險公司提出了理賠申請。你覺得保險公司將會如何申請理賠?理賠結果:由於是意外導致的身故,那麼意味著意外險和壽險都能賠付,也就是能拿到50萬的意外險+100萬的壽險金額,他妻子可以拿到150萬的保險金。
  • 女童身故「父親」起訴離婚要求分割保險金,法院:理解,但不支持
    女童身故,「父親」起訴離婚要求分割保險金,法院:理解,但不支持01真實案例女童身故,「父親」起訴離婚要求分割保險金,法院:理解,但不支持02案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丈夫或者妻子一方的財產,屬於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夫妻離婚的時候是不可分割的。在上述案例中,保險合同指定的受益人是妻子李某,因此10萬元只能歸其所有,丈夫劉某無權分割。
  • 平安人壽等三壽險公司半年理賠大數據:單筆最大賠付達1.18億元
    組合投保獲高額理賠   近期,平安人壽、新華保險、恆大人壽等險企上半年前十大理賠數據的出爐,讓我們得以窺見壽險公司高額理賠是如何誕生的。該客戶此前投保智勝人生、平安福、長期意外、尊越人生、尊御人生等多重險種後,在今年3月份外出時遭遇意外不治身故,家屬獲賠意外身故保險金1.18億元。   理賠額居於第二位的是新華保險客戶。黑龍江客戶L女士,此前投保尊貴人生、福享一生、附加隨意領、吉慶有餘、健樂增額、尊尚人生等新華保險多險種後,2017年6月份因呼吸窒息身故,給付疾病身故保險金2611.38萬元。
  • 壽險哪家保險公司最好?
    擎天柱5號是橫琴人壽新推出的一款定期壽險產品,它的條款名稱是橫琴優悠寶定期壽險。這款產品保障全面,全殘身故多陪20%,猝死多賠30%保額,可選航空意外身故/全殘和其它公共運輸工具身故/全殘保障,性價比還可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款產品保障怎麼樣。
  • 重疾險中的重疾先賠是先賠錢,後看病的意思嗎?
    很多朋友在購買重疾險產品的時候,可能會遇到保險銷售人員向自己推薦屬於"重疾先賠"的重疾險。但是大部分人對於這種類型的重疾險的理解意思是:只要我罹患了重疾,憑著醫院的確診書就可以到保險公司提前支取重疾保險金來治病,而不是重疾先賠的重疾險就不行!
  • 弘康大白定期壽險怎麼樣大白定期壽險怎麼投保?
    定期壽險,是指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間內,如果被保險人死亡或全殘,則保險公司按照約定的保險金額給付保險金,若保險期限屆滿被保險人健在,則保險合同自然終止,保險公司不再承擔保險責任,並且不退回保險費。那麼,大白定期壽險怎麼樣呢?我們來看看吧。弘康大白定期壽險怎麼樣?
  • 壽險是什麼?哪些人最該買壽險?八保飯帶你一文了解!
    如果說前幾年大家對於保險的認識,還是停留在重疾險,得了癌症能賠一筆錢。那最近幾年,大家開始意識到壽險的重要性。大部分情況下,壽險是人死了才賠錢,理賠金是留給家人維持生活。願意給自己買壽險的人,是真正有家庭責任感的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壽險的那些事兒。具體內容如下:壽險是什麼?有哪些形態?哪些人需要買壽險?壽險怎麼買?
  • 超15家壽險公司發布2019理賠報告 哪些重疾最可怕?
    「買保險沒什麼用」「買了保險也不賠」……買保險經常有這種擔憂,那麼,保險賠不賠、賠多少?哪些年齡階段的人群易發生風險?哪些疾病高發……是時候用理賠大數據說話了!  近期,保險公司陸續發布年度理賠報告,看看2019年保險公司是怎麼賠的,能給你一個看待保險業、保險產品不一樣的角度。
  • 有意外險,還需要買壽險嗎?
    在做保障方案配置時,經常能碰到些聰明有想法的人: 意外險保身故,定壽也保身故; 意外險保費便宜,且不受年齡與健康影響;壽險保費隨年齡升高; 意外險比壽險便宜,也可年年購買。
  • 「殺妻騙保」案受害者父母掃墓 告知女兒判決結果
    「殺妻騙保」案受害者父母陵園祭掃,告知女兒判決結果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泰國「殺妻騙保」案12月24日宣判,被告人張軼凡因殺害妻子構成蓄意謀殺,獲無期徒刑。今日(28日)上午,受害者張英(化名)的父母和親屬,來到位於天津北部的永定塔陵進行祭掃。張英的父親張仁儉在碑前,將判決結果告訴了女兒。張英的三叔稱,下一步將在國內起訴涉事保險公司,擬追究其審查不嚴、投保隨意的法律責任。
  • 丈夫身故,妻子理賠被拒,保險公司:超過兩年也不賠,法院:合理
    丈夫身故,妻子理賠被拒,保險公司:超過兩年也不賠,法院:合理在2012年6月份,妻子趙某(化名)為其丈夫在一家保險公司投保了一份終身壽險,附加一份重疾險,總保額為10萬元。在投保的時候趙某並未將自己丈夫李某曾患有白血病的情況告知給保險公司,在2014年9月份,李某白血病復發,被送往醫院緊急治療,但由於病情嚴重,在治療了一個月之後,李某便去世了。
  • 如果被保險人與受益人同時身故,誰能得到保險金
    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未指定受益人,被保險人死亡時,保險金由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領取。如果被保險人與受益人同時身故,保險金應該賠給誰?保險合同、保險法裡也註明了這種情況。如果被保險人身故之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將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按照我國的繼承法給付給繼承人:1、沒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確,無法確認。
  • 夫妻身亡,理賠被拒,保險公司:妻子父親無權理賠,法院:賠50萬
    保險消費者經常購買的保險有重疾險、意外險、壽險等,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意外險,消費者購買意外險,普通職業當然可以隨意購買,對於一些危險係數比較高的行業來說,他們購買意外險就會有一定的限制性,因為保險公司所承擔賠付保險金的風險係數會高一些。那麼當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以及受益人都身亡的情況下,誰能繼承保險金呢?
  • 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哪個好?優缺點PK讓你一目了然
    或短期內從事比較危險的工作而急需保障的人,可以購買一份定期壽險,給自己的父母及妻兒一份愛的保障。什麼是終身壽險?終身保險是一種不定期的人壽保險,為被保險人提供終身保障,是指以死亡或者全殘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且保險期限為終身的人壽保險,(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被保險人身故為止)。終身壽險,一般都是返還型的。
  • 女兒身故父親理賠被拒,保險公司:必須解除合同,法院:賠48萬
    女兒身故父親理賠被拒,保險公司:必須解除合同,法院:賠48萬在2017年2月份,郭某因病去世,郭某父親在處理完女兒的後事之後,便整理資料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以郭某未如實告知為由拒賠了郭某父親,解除了保險合同。對於保險公司的處理結果,郭某父親不服,於是將保險公司告到法院,請求法院裁決。
  • 重疾險中的身故、全殘、疾病終末期
    購買重疾險時,我們常常見到有關「身故」「全殘」「疾病終末期」的相關責任,絕大多數情況下,重大疾病、身故、全殘、疾病終末期責任只能給付其中一項,給付後其他項責任終止。今天我們來講一下這三項責任,它們的釋義、給付前提是什麼,以及如何給付。
  • 老父親身亡兒子索賠,保險公司:只能賠1萬,法院:再賠10萬元
    再有就是保險公司有時候真的是蠻橫無理,想怎麼賠就怎麼賠,明明雙方在投保的時候約定的很好,可是在消費者發生保險事故的時候,保險公司卻搬出另一套理論,拒絕賠付消費者保險金或者是只賠付很少的一部分,致使消費者走上漫長的訴訟理賠之路。
  • 臺鐵事故兒童獲賠37元 網友:這種賠償簡直就是對死難者的侮辱
    而據「中時電子報」報導,普悠瑪事故造成5名15歲以下的兒童死亡,但依臺灣地區「保險法」規定,不能給未滿15歲的兒童支付「身故保險金」,只能加計利息退還保險費,一人只賠170元臺幣(約37.8元人民幣)。這個理賠法規不合理 ,這種賠償簡直就是對死難者的一種侮辱…… 看到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