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黑作坊專用工業原料松香脫鴨毛做鹽水鴨(圖)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松香脫鴨毛使用的大鍋。吳勝 攝 

  江寧一黑作坊用松香脫鴨毛 

  記者暗訪發現,這家作坊每天加工出幾百隻「毒鴨子」 

  松香是工業原料,反覆加熱的話,有毒物質會通過擴張的毛孔滲入家禽體內。昨日上午,記者接到讀者反映,位於(江蘇南京市)江寧湖熟宋家邊附近有一個加工鹽水鴨的黑作坊,專用松香脫鴨毛做鹽水鴨,安全隱患讓人擔憂。 

  黑窩點拿不出防疫證明 

  根據投訴人線索,記者找到了宋家邊村口,走進村口300米地方有一間平房,坐落在荷塘邊很隱蔽。村裡人稱:「常常看到有拉著鴨子的車進進出出」。投訴人告訴記者,這裡就是黑作坊加工點。還沒靠近,濃烈的鴨臊味混著松香味還有焦臭味撲面而來。門口停放著一農用車,車上車下都已經放著近百隻等待被宰殺的活鴨。當時黑作坊大門並沒關緊,幾名工人仍忙著手中的活。記者上前打聽這些鴨子是從哪裡來的。一名工人支支吾吾地說了一句:「從附近農民家裡收購來的。」然而記者表示想看一下這些鴨子的防疫證明時,工人稱他們不知道有什麼證明。 

  松香石蠟處理數百隻鴨 

  在黑作坊屋內,血水染紅了整個地面,鴨毛夾雜糞便隨處可見,空氣中瀰漫著讓人窒息的臊臭味,蒼蠅更是滿屋亂飛。見有人用相機拍照,工人連忙感覺情況不妙,一邊試圖上前阻止,一邊用水衝洗地面。屋內左邊放著燒著開水的大鍋,一名工人殺完鴨子後直接丟進滾燙的開水中,數分鐘後撈起來,再褪去鴨子最外一層毛。殺過或者看過宰殺活禽的市民知道,最外一層毛拔掉後,鴨身上會留下一層細細的汗毛,拔起來極費工夫。但是如果不把它剔除乾淨,不但影響外觀,吃起來口感也會不好。 

  屋內右側,灶臺鍋裡燒滿一鍋黑褐色液體。原來,加工鴨子時,那些不易剔除乾淨的小毛在這個鍋裡「打個滾」,便是一隻白白嫩嫩,連細毛都沒有的「白胖鴨」。「這鍋裡是什麼東西啊?」記者指著鍋裡黑褐色的液體問。「松香。」工人也是實話實說。「為什麼用松香?」「這樣拔毛乾淨。」「我們平時不怎麼用,只是加工量增大的時候,偶爾用一下提高效率。畢竟這樣可以保證每隻鴨子在經過拔毛後,表皮的光滑。」此時,其中一名工人似乎覺察到什麼,慌忙辯解道。記者隨即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一塊尚沒投進鍋裡的松香,果然發現裡面含有白色的石蠟。「那你們每天要宰殺加工多少只鴨子,加工好後送到哪裡?」工作人員稱,大概幾百隻吧,送去的地方都是老闆親自經手,具體他們也不太清楚。只是聽說,一般都是滷菜店、菜場等地方。記者隨後向當地工商部門反映,可由於周六休息,大門緊鎖並沒有工作人員上班。 

  本報記者 吳勝

(責任編輯:施曉娟)

相關焦點

  • 工業松香脫鴨毛 泡過黑液的燒鴨你敢吃嗎?
    1、查處  工業松香脫鴨毛現場觸目驚心  案件發端於一次例行檢查。6月4日,欽州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10月的一天,他們對一家冷庫檢查時察覺出非法生產的端倪——執法人員在現場發現大量散裝去毛的全鴨。按規定,正規來源的鴨子外包裝張貼有檢驗檢疫證明及生產廠家。  稽查支隊決定對這批鴨子追根溯源。
  • 農貿市場有人用松香水煺毛? 是"家禽拔毛專用蠟"
    農貿市場有人用松香水煺毛?是"家禽拔毛專用蠟" 提醒消費者選擇給畜禽煺毛時一定要多一個心眼 2012年08月17日 07:31:53   浙江在線08月17日訊近日,紹興縣齊賢工商所、消保委齊賢分會接到群眾舉報,稱齊賢鎮農貿市場裡有家家禽銷售店在使用松香水煺毛。得知這一情況後,該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農貿市場,對該店進行了現場檢查。
  • 用松香給鴨子脫毛,卻害自己「招惹」上肺癌,25歲女子悔不當初
    店面不大,周靜和朋友兩人承包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鴨子的加工工作。 給鴨子脫毛是一項苦力活,周靜從同行那裡聽說將松香熬製後去除鴨毛特別快,周靜也不明白其中道理,為了省時省力也就跟著同行一樣,用松香給鴨子脫毛。
  • 櫻桃鴨替代麻鴨 南京市場上的鹽水鴨沒以前好吃了
    因為現在的鹽水鴨,原料和過去不太一樣了。」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侯水生表示,早期的南京鹽水鴨,原料是南京本土的麻鴨,據說一開始,這些麻鴨都是一直在水上放養,養到七八十天後才宰殺。根據麻鴨的生長周期,通常需要七八十天,有的甚至長達100天左右。麻鴨的肉質好,口感不肥膩,脂肪含量少。  不過,現在南京鹽水鴨品種繁多,一些鹽水鴨採用的原料換成了櫻桃鴨。
  • 海口烤鴨黑作坊用白蠟脫毛 半成品爬滿蒼蠅(圖)
    □南國都市報記者徐培培 文/圖  神秘烤鴨作坊  半夜燈火通明 烤鴨處理一條龍  「太臭了,晚上都不敢開窗。」打工仔小柯(化名)租房住在附近,在他眼裡,這一排窩棚顯得格外神秘,經常看到半夜裡有人用卡車拉來一車一車的活鴨,凌晨3點多的時候,窩棚裡面大門緊閉卻燈火通明,等人們陸續起床上班時,窩棚裡早已沒了動靜,只是漫天的惡臭許久揮散不去。  附近一些老住戶向記者透露,這窩棚裡有人常年做著烤鴨生意,收來的活鴨到這裡,殺、洗、醃、烤一條龍處理後,再送到外面銷售。
  • 南京鹽水鴨多由速成鴨製成 專家稱無安全問題
    侯水生透露,現在南京市場上的鹽水鴨,「原料」其實已經發生了變化。10多年前的南京鹽水鴨,採用的全是本地麻鴨,如今很多用的是櫻桃鴨,因此導致口感出現變化。因為現在的鹽水鴨,原料和過去不太一樣了。」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侯水生表示,早期的南京鹽水鴨,原料是南京本土的麻鴨,據說一開始,這些麻鴨都是一直在水上放養,養到七八十天後才宰殺。根據麻鴨的生長周期,通常需要七八十天,有的甚至長達100天左右。麻鴨的肉質好,口感不肥膩,脂肪含量少。  不過,現在南京鹽水鴨品種繁多,一些鹽水鴨採用的原料換成了櫻桃鴨。
  • 南京鹽水鴨鹹度降至3% 比十年前減淡一半
    在非遺傳承人之一的晏南飛看來,鹽水鴨並不是一門高深的技藝,卻是參與申報的「三菜一茶」中最有生命力的一個。「你們錯怪鹽水鴨很多年,做法一點不難,人人都可以做。」    1  和很多人想像中的不同,作為這門歷史悠久技藝的傳承人,晏南飛是食品專業科班出身,1999年起進入企業學做鹽水鴨,14年的從業經驗,他對於鹽水鴨的感情非同一般。
  • 正宗南京鹽水鴨的技術配方,值得收藏
    我覺得南京鹽水鴨好吃,南京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久富盛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南京鹽水鴨一年四季都可以製作,鹽水鴨的特點是醃製復滷期短,現做現賣,現買現吃,不宜久藏,鹽水鴨對於原料的選擇也是很講究:就像北京烤鴨的鴨子首選北京填鴨一樣, 鹽水鴨的首選鴨子原料是高郵一帶出產的湖鴨!
  • 南京板鴨與桂花鹽水鴨
    一個是遼、金、元、明、清五朝帝都北京,另一個則是三國吳、東晉及南朝宋、齊、梁、陳六朝金粉所凝的南京。 老北京便宜坊燜爐烤鴨及全聚德掛爐烤鴨自前清起已是名噪京師、譽滿海外了,而南京板鴨也有500年產銷歷史可案,明清兩代上呈進御而呼為「貢鴨」,士紳間相互饋贈而雅稱「官禮」;鹽水鴨的製作歷史相傳亦不下三、四百年。
  • 用工業松香給豬頭脫毛 小夫妻和幫工要負刑事責任
    起初,小王都是用食用松香加工豬頭的,他自己不會網購,就讓妹妹在網上幫忙購買,網購的食用松香呈顆粒狀,大小均勻、色澤透明。  今年3月,之前採購的食用松香快要用完了,而妹妹又不在身邊,小王圖方便,就託老鄉幫自己買一批工業松香。工業松香價格便宜,成本只佔食用松香的一半左右,他一口氣買了200斤。
  • 夫妻用工業松香給豬肉脫毛 雙雙獲刑
    工業松香給豬頭肉脫毛、麵條餃子皮裡加入硼砂……近日,西安未央法院宣判多起危害食品安全案,3對夫妻同時獲刑。   45歲的鄭某、44歲的李某系夫妻關係,2014年年底,二人開始從市場或屠宰場購來豬頭,使用工業松香對豬頭進行拔毛處理。
  • 南京鹽水鴨非遺製作技藝被他們用活了!
    鴨文化館內,全方位介紹南京鴨業發展的歷史以及鹽水鴨製作技藝的傳承。南京櫻桃鴨業有限公司坐落於江寧街道銅井工業園區,園區周圍並無民居村落,從市區開到這裡,也要一個小時。這樣一處專事食品生產、地理位置偏遠的工廠,每天卻能接待5-20個旅遊團的客量。他們憑的是什麼?答案很簡單:憑一隻鴨子!
  • 南京頭牌美食鹽水鴨,自己在家做一點也不難,製作過程一看就會
    成書於唐末的著名方志書《吳地記》,就說「吳王築城,城以養鴨,周數百裡」,把南京築城養鴨的歷史上溯到了春秋時期。南宋詩人陸遊在《稽山行》中寫道:「村村作蟹椴(籪),處處起魚梁。陂放萬頭鴨,園履千畦姜。」更是描繪了當時南京發展漁業、飼養家禽以及種姜的情景,鴨子作為主要家禽,布滿了所有水塘的岸邊,好一幅「盛世鴨鴨圖」。
  • 海口四部門凌晨檢查禽類屠宰點 未發現用松香脫毛
    工人在剝石蠟(南海網記者 馬偉元攝)  南海網海口12月1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馬偉元)12月19日凌晨,為嚴厲打擊部分不法商販在禽類屠宰環節中違法使用瀝青、工業石蠟以及工業松香等除毛的違法行為經檢查,本次檢查現場未發現使用瀝青、工業石蠟和工業松香等非法禁用物質加工脫毛現象。  據了解,瀝青是一種工業廢料,其中含有大量的苯並芘、苯並蒽等多環芳烴類化合物。瀝青附著在肉皮上的時候,皮上的毛孔擴張,這些有害物質就可能吸附到肉裡,可能使人的黏膜和皮膚發生病變,而多環芳烴類化合物能使人的正常細胞發生惡變,導致胃癌、肺癌、皮膚癌的發生。
  • 瀝青變白蠟:白沙鴨拔毛出新招(圖)
    瀝青變白蠟:白沙鴨拔毛出新招(圖) 整片工場約有三條路隔開,而工場臨近白沙市場的第一條路口有一戴草帽的村民把守。而且這條路邊加工點的人員也對記者默然相向,要麼不答話,要麼回答「不知道」。旁邊白沙市場中賣鴨的商販也很警惕地拒絕帶記者到加工點看貨。記者看到,每個加工點都有數十個工人,運鴨車也源源不斷地運鴨進場。
  • 夏天沒胃口,就更要吃好,鹽水鴨、嫩滑不膩,吃好肉、身體棒棒的
    南京是我國的四大名都之一,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500多年的建都史,數千年的文化傳承,吃鴨文化刻在了每個南京人的骨子裡,出了名的愛吃鴨。南京人吃鴨五花八門,鴨子除了鴨毛,鴨身上每處都不捨得浪費,大到鴨翅、鴨脖、鴨掌,小到鴨血、鴨腸、鴨肝,都被做成小吃,就連鴨屁股都不會丟。
  • 除毛裝置(去除鴨毛再也不用手拔了!)
    現有除雞鴨細小絨毛技術主要有以下三種:1、人工藉助刀片一根根拔,費時費力;2、用有毒的瀝青煮沸浸入整隻鴨讓瀝青緊裹鴨身再浸到冷水池至瀝青冷卻結團取下,鴨毛也沾在瀝青上被一同扒下,整隻鴨顯得異常乾淨,但瀝青的毒性對鴨肉卻造成汙染
  • 南京夫子廟推出代言物 「鹽水鴨回形針」出爐
    原標題:南京夫子廟推出代言物 「鹽水鴨回形針」出爐   鹽水鴨回形針「萌萌噠」 現代快報記者 趙傑 攝  雨花石、雲錦前幾天,夫子廟出了個胖乎乎、矮墩墩的代言物——鹽水鴨回形針,一出場立馬受熱捧。有遊客感慨,鴨子也能做夫子廟的代言,「大藍鯨是怎樣的一種吃貨精神!」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到夫子廟科舉博物館旁的「秦淮禮物」文創店一睹鹽水鴨回形針的真容。「鴨子」看起來胖乎乎的,很可愛,售價為5枚15元。
  • 南京大學學生調研金陵名菜水足跡 一道鹽水鴨,耗水十三噸?
    民以食為天,在享受舌尖上美味的同時,我們是否考慮過,做一道菜要用掉多少水?以鹽水鴨這道南京名菜為例,經過幾位南京大學學生的精細測算,製作一份1.5千克的鹽水鴨,全生命周期用水達到了約13200L。也就是說,如果按一位成年人一天飲水2.5L來算,一份鹽水鴨的水足跡相當於前者的528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