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香港:還沒回歸的香港,街頭小巷的廣告還都是英文!

2020-12-14 風吹起的石子

不知道演唱的什麼歌曲,但是美女手中的風琴,是我小時候的夢想!還沒回歸的香港,街頭小巷的廣告還都是英文!

這是戲曲還是舞蹈呢?還沒回歸的香港,街頭小巷的廣告還都是英文!

還沒回歸的香港,街頭小巷的廣告還都是英文!還沒回歸的香港,街頭小巷的廣告還都是英文!

天真可愛的孩子,現在估計也得步入中年了!還沒回歸的香港,街頭小巷的廣告還都是英文!

繁華熱鬧的菜市場!還沒回歸的香港,街頭小巷的廣告還都是英文!

輪船上的外國人!還沒回歸的香港,街頭小巷的廣告還都是英文!

麥當勞裡面的美食,是小時候夢寐以求的!還沒回歸的香港,街頭小巷的廣告還都是英文!

外國友人手中拿的是什麼,拍攝設備嗎?還沒回歸的香港,街頭小巷的廣告還都是英文!

相關焦點

  • 1978年的香港、臺北和廣州,那時大陸人藍衣藍褲,簡單並快樂著
    1978年的臺北,海灘上玩耍的孩子。1978年的廣州,抓魚蝦的孩子。1978年的香港,街邊剃頭鋪。1978年的臺北,街頭賣蛇的人。1978年的廣州,扎著麻花辮和一對翹辮的女孩們。那時的女孩髮型真的很簡單,很多70後、80後小時候就留過這樣的髮型,為人母后給孩子也扎過這樣的辮子。1978年的香港街頭。
  • 1位老人,1根毛筆,香港街頭塗鴉51年,自封皇帝,堅稱九龍是他家
    無論中外,凡是城市大街小巷幾乎都有街頭塗鴉,大部分都是影響市容,成為城市頑疾,很讓城市管理者頭疼,但是在香港,有這麼一種街頭塗鴉,沒有被人擦掉,反而被部門保護起來了,是誰寫的塗鴉呢?也許有人認為是有背景的人寫的,不然還能保護起來,其實,大家想錯了,寫塗鴉的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他的塗鴉成了幾代香港人的回憶,這個老人就是曾灶財。曾灶財出生於廣東肇慶,為了減輕家庭負擔,16歲的他隻身來到香港找舅舅打工,啥活都幹,在拾垃圾的時候躲閃不及,被大型垃圾桶砸中一條腿,變成了瘸子。
  •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 這些英文表達你都知道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 這些英文表達你都知道嗎? 2017-06-30 15:17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 身為香港特首,究竟該講中文還是英文?
    在香港這個國際化大都市裡,究竟該講中文?還是該講英文呢?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應當優先講中文。畢竟香港回歸祖國已經21周年了,中文理應是政府高層的官方語言。 估計也會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英文是國際語言,香港又是國際都市,只要不過於「泛政治化」,講英文也不為過。 圖片:香港街頭夜景 當然還有第三個選項,中文+英文,混搭也OK。
  • 香港新鮮速遞 「藝」起遊香港,發掘街頭角落無限驚奇
    每年三月香港的藝術界盛事—「香港藝術月」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香港全城布滿了最美的藝術風景,無論是展覽中心、著名畫廊、舊式工廠或是街頭角落,都讓遊客們靈感處處,驚喜滿滿。然而即使在其他的時間來到香港,您仍然能夠跟隨專家的腳步一同走進香港的藝術世界,品味當中鮮為人知的故事。
  •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這些英文表達你都知道嗎?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 回歸二十周年顯著變化:香港學生摒棄英文堅持講中文
    在大陸各高校與香港高校開放了學歷互認,交換培養之後,我有幸接待了一個香港學生。我自恃英語不錯,想用英語和他溝通,被斷然拒絕了。只見他講著蹩腳的國語,配合著部分粵語、寫字並用,但沒有夾雜任何一句英文。他告訴我:他最討厭香港許多地方都非要講英文,或是一句話裡非要夾幾個英文單詞。因為粵語對他來說才是母語。我仍然記得他的原話:「在中國的土地上,一個中國人和另一個中國人,不需要用中文以外的語言去溝通。」馬上,香港回歸20周年的紀念日就要到來。這是個普天同慶的大事件,所有中華兒女都值得為此喝上一杯。
  • 還記得97年回歸後香港的「黑幫」嗎?他們現狀如何
    在香港的電影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關各種黑幫的事情,而古惑仔更是成為了男生必看,但在現實生活中,其實不太容易接觸到這種黑幫,那大家還記得97年回歸後香港的「黑幫」嗎?他們的現狀,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其實黑幫的出現也是在之前,而如今隨著回歸祖國的腳步越來越近,基本上那些黑幫也就都不存在了,畢竟這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所以在回歸之後,很多人都選擇了金盆洗手,做生意,比如說陳惠敏和向華強。
  • 香港回歸5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
    「根據基本法規定,香港回歸祖國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那麼,香港回歸5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7月13日,在北京與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交流時,香港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英業小學五年級學生陳夢醇如是問道。當天,2017基本法全港校際問答比賽學習團的百名香港小學生來到清華大學,參加張榮順的講座。
  • 慶國慶、賀中秋 「中國紅」裝點香港街頭
    中新社香港9月30日電 (記者 張曉曦)今年10月1日,國慶節與中秋節恰逢同日。佳節臨近,香港的節日氣氛也越來越濃,一抹抹「中國紅」裝點街頭,為城市平添了祥和與喜氣。9月30日,香港灣仔街頭,小朋友經過「慶國慶 賀中秋」標語。
  • 程鶴麟:為什麼大學生是香港街頭的主力軍?
    歷來都是大學生鬧事,全世界都是大學生鬧事,中國從有了大學之後大學生就開始鬧事了。1919年5月,北京的大學生火燒趙家樓,暴打駐日公使章宗祥,……大學在校生,天之驕子,自視甚高,又不勞而獲,歷來都是鬧事急先鋒。
  • 香港土著的真實英文水平是怎樣的?
    而實際上,自2014年開始,上海的英語熟練度指標分數就已經超過了香港。2016英語能力指標報告城市版(圖片來源:搜狐教育網)其實不少媒體新聞之前也都報導過香港英文水平退步這一事實。甚至在回歸之前的1988年,英國《金融時報》就已經刊登了第一篇有關港人英文退步的文章,報導稱,香港大學對學生的英語水平特別擔心,於是決定為三年期的課程增設為期一年的預科。那到底什麼改變了香港人的英文水平呢?是因為教學語言改變嗎?
  • 渠王塗鴉小廣告在內地叫城市牛皮癬,在香港攝影界被視為藝術
    #發現美好時光#在香港住久了,發現哪條街都能見到這幾個字,通渠免棚92263203。而且全港7000多個塗鴉小廣告,都是同一個電話號碼——92263203,並且出自同一個人之手——渠王!這種小廣告在內地叫「城市牛皮癬」,但在香港的攝影界,它是藝術。
  • 1997年:香港回歸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資料圖片)  1997年6月30日,被稱為「日落儀式」的英方告別儀式在香港添馬艦東面舉行。(資料圖)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警察更換帶有紫荊花圖案的新警徽。
  • 沒想到吧!香港的大學校園裡現在還掛著「港獨」橫幅
    假如沒有人踢爆,你可能想不到,香港的大學校園裡至今還懸掛著「港獨」橫幅
  • 鄧小平大智慧處理香港回歸
    1978年12月,外貿部長李強前往香港,主要任務是考察香港怎樣能為中國,尤其是廣東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幫助。李強在香港首次宣布,中國將接受外商投資,歡迎貸款。李強還經鄧小平同意,正式邀請香港總督麥理浩訪問北京。1979年3月29日,鄧小平在北京會見香港總督麥理浩。他說:「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問題本身不能討論。
  • 香港街頭書法招牌,永恆的中國印記
    香港街頭書法招牌,永恆的中國印記 , 香港公開大學、仁濟醫院亦由他題字。
  •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你該會的英文表達和作文都在這裡啦!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 慶祝香港回歸22周年 香港市民在維園參加「我愛香港」主題活動
    7月1日上午,為慶祝香港回歸22周年,4000多名香港市民來到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參加「我愛香港」主題活動,在現場他們擺出「我愛香港」的圖形,表達對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的喜悅心情。在活動現場,市民們分別穿著紅色和白色的上衣,在廣場上有秩序地進行排列,從空中俯瞰,可以看到人群組合成大型的英文文字和紅色心形圖案,意思是「我愛香港」。而地面上的數字70和22,分別代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香港市民邵先生表示,今天香港回歸整整22周年了,很高興,心情很激動。因為,也是難忘的時刻。
  • 新華社記者回憶香港回歸「世紀新聞大戰」
    每當腦海浮現1997年6月30日最後一分鐘英國的米字旗最後一次在香港降落和7月1日第一分鐘五星紅旗在嘹亮的中國國歌聲中冉冉升起的情景,我就熱血沸騰;每當想起我們媒體人那些緊張忙碌的日日夜夜,我就興奮不已。一切都像發生在昨天。    八千記者雲集香江    香港回歸,是我國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20世紀世界上最有影響的重大事件之一。